大穿越时代(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630

  但是,为了侦察海参崴远东公司的犯罪痕迹,经过有关部门讨论和批准,海军在几天前调用了一艘该型号的试验艇,在日本横滨港外的海域,秘密咬上海参崴远东公司疑似运载了军火的走私船……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力极限——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光团,远东公司的船和海军的微型潜艇在驶入光团之后一起消失,从此信号中断。自艇长何春平少校、海军陆战队蛙人特战大队长刘保国上尉以下,艇上的十名海军水手、十名蛙人特战队员和带队特工周比利同志全部失踪……这个空前大案让总参谋部、国安局、海军等有关单位上下全都为之震动,甚至一直捅到了中南海!”
  说到这里,马主任忍不住点了根香烟,同时表情复杂地叹了口气,但随即又话锋一转,“……但是,从你们最新拍摄的明末时空海参崴地区卫星图片上,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情报人员发现了那艘失踪的微型特务潜艇,就停在那伙穿越者建设的码头上。由此可见,我军的失踪人员很可能已经落入了对方的掌控之中。”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另一张卫星照片,在海参崴的金角湾(俄国建设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时候,似乎是想要把它建成“东方的君士坦丁堡”,所以使用了很多拜占庭风格的地名)岸边,对一个小黑点画了个红圈,“……所以,根据军委方面最新传达和反馈的指示精神,我们应该先去处理海参崴那边的问题……”
  “……营救海参崴那边失踪的海军同志,自然是我们理所应当的职责,但失陷在海南岛的公安干警同志,又该怎么办呢?”王美玲皱眉问道,“……虽然我们现在就可以把郭逸带回来,但因为追查海南岛穿越集团而被卷进去的政府工作人员,可不是只有郭逸一个,剩下的几个人还在那个时空的海南岛上呢!”
  “……这两者的情况完全不同嘛,王美玲同志!海参崴那边的情况明显要危险得多!”
  听了王美玲的质疑之后,马主任皱眉说道,“……你们发来的报告书上面不是也写了吗?以郭逸为代表的,跟随海南岛穿越集团陷在了明末的那几位同志,在认清现实之后,已经融入了那个穿越团体之中,并且得到了那些人的承认,甚至在他们那个所谓的‘元老院’之中担任了实权职务,至少是被其他穿越者当作自己人看待了。此外,从各种表现来看,海南岛的穿越集团固然有着征服世界的野心,但没有什么明显的暴虐、杀戮以及吃人等邪恶背德倾向,集体意志显得比较文明、理智与温和。即使以最悲观的情况来考虑,至少在我们抵达那个时空的事情暴露之前,待在海南岛的那些同志,暂时应该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
  但是,海参崴方面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目前对远东公司这个穿越集团的计划、理念和目标暂时还几乎一无所知。很难说他们是不是一群被末日邪教蛊惑起来的狂热信徒,或者是那种丧心病狂、憎恨政府的反体制叛党分子,还有跟香港那帮逗比一样,被西方敌对势力洗脑,一心想要把中国变成白人殖民地的狂热团体——如果盘踞海参崴的都是这种家伙的话,落入他们手中的解放军同志恐怕处境十分堪忧。
  就算海参崴远东公司并没有那种令人发指的反文明邪恶性质,而只是跟海南岛临高集团类似目标的冒险团和开拓者,但也有可能是上世纪的日本赤军那样热衷于内部整肃、自相残杀的过激组织。在这种信息缺乏、难以判断的情况下,我们的同志多落在他们手里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险。所以,为了确保那些被俘同志的安全,尽可能拯救他们的生命,中央方面要求我们首先处理海参崴方面的问题,又有什么错误呢?”
  讲到这里,马主任又干咳了一声,语重心长地继续补充说,“……我知道,一下子有几千人穿越到了对面的异世界、生死未知,国内方方面面的压力都摊在你们肩膀上,你们如今的局面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一团乱麻,简直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但不管困难再多、事态再复杂,咱们也都得一个个解决过来。
  我知道,以你们目前的进度和所处的位置,首先处理海南岛的问题肯定更方便,而且还能顺带着跟其它几个穿越集团进行接触。但是既然中央有明确指示要先去海参崴,我们就得服从命令……”
  ——理由充分、合情合理,无可反驳……
  王秋等人一时间全部都被马主任给说得无言以对,只得纷纷俯首听令,准备出发去明末时空的海参崴。
  ——————————————————————————————————————
  但即便如此,接下来还有一项相当头疼的现实困难需要解决:如何才能从明末的广州赶到海参崴?
  要知道,王秋等人通过《穿越之书》进入异世界的地点,是跟着无限空间幸存者刘朝佐这个“锚定坐标”走的,而这家伙如今就坐在广州惠福街的紫明楼里。如果王秋他们想要侦察明末时空海参崴方面的“敌情”,就得带着刘朝佐这家伙一起赶过去。而从广州到海参崴的路程何止千里?差不多等于是横跨了整个现代中国的版图,中途不要说加油站,连安全的停靠地点都未必有。眼下任何一款直升机的航程都根本不够。如果使用固定翼飞机么,明末的广州附近又没有合适的机场可以起飞,海参崴那边更没办法降落……
  什么?可以试着乘坐大型水上飞机,从珠江口水面起飞,再在海参崴港口外的日本海水域降落?喂喂,且不说这种搞法引起的响动是否太大,会不会弄出什么麻烦。如今的明末时空那边可正值新年时节,海参崴的港口外全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浮冰啊!你想让水上飞机在硬邦邦的冰面上撞成废铁吗?
  至于用【竹蜻蜓】慢腾腾地飞过去,就更不可取了——因为【竹蜻蜓】的速度并不快,从广州飞到海参崴至少需要好几天,比现代的轮船也快不到哪里去……可广州的郭逸这边却瞒不了这么长时间啊!而理论上可以瞬间抵达目的地的【随意门】,因为没输入十七世纪的资料,地形数据不匹配,暂时还无法使用。
  想来想去,无奈的王秋只得硬着头皮脑洞大开了一回,决定从此不走寻常路,来个公费太空半日游:
  “……妈,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了,你还是把【宇宙救生艇】搬出来吧!咱们走卫星轨道去海参崴!”
第三十九章
海参崴的新年
  崇祯五年正月初一,广东的珠江口水域,突然传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根据当时寥寥几个在远处目击的渔民和水手声称,伴随着那声骇人听闻的巨响,有一个什么东西喷出火焰和浓烟,直冲云霄……所以,当地曾有好事之人,在不久后驾船前往事发水域搜索。可惜尽管徘徊多时,依然一无所获。
  于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世界未解之谜”很快就被当地百姓渐渐淡忘,视为明末乱世当中多如牛毛的各种神鬼奇闻和荒诞谣言之一,譬如王恭厂大爆炸和徐鸿儒的白莲妖法之类……
  与此同时,位于中华大地另一端的海参崴,如今正是一片白雪皑皑、千里冰封的北国肃杀景象。
  公元1632年春天,崇祯五年大年初一上午的海参崴,依然沉浸在节日的慵懒氛围之中。
  尽管早已是日上三竿,被厚厚积雪覆盖的海参崴街头还是一片宁静。无论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还是远东公司在本时空招募的雇员,多半不是在昨夜的除夕宴会上喝多了玉米烧酒,就是兴致来了跟自家婆娘玩得太疯,此时还在温暖的屋子里,搂着光溜溜的女人呼呼大睡——虽然外面的气温是滴水成冰的零下二十度,但烧了火坑的屋里依然很暖和,让这里的人们都睡得很香甜。街面上行人稀少,寂静无声。
  金角湾畔的穿越者聚居区,某间红砖砌成的小宅院里,前特工周比利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身边,发现居然是空的——那个分配给自己的日本姑娘和子,此时已经从炕上起来了。
  之前的两个多月里,他奉命去新占领的朝鲜济州岛出了一趟差,跟岛上的朝鲜人和迁移来的辽民周旋,直到前天才跟着移民船回来,可能是憋得狠了,所以在酒精和乡愁的刺激之下,昨夜他们玩得很疯狂,到现在他还感觉后腰隐隐有些酸痛,而那个怎么看都只有十四五岁的日本姑娘,却已经起来做家务了……
  由此可见,古代日本这些“大和抚子”的吃苦耐劳精神,真是跟二十一世纪东京涩谷那些画着烟熏妆,只知道整天翘家逃学、酗酒抽烟甚至嗑药的“新新人类”援交少女没法比啊!
  唉,果然是“只有累死的牛,没有犁坏的地”吗?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体力已经开始退化了?
  在原时空曾经私生活十分糜烂的周比利自嘲地笑了一下,然后麻利的起来穿好衣服,跳下暖融融的火炕,一边呼吸着寒冷的空气,一边走出卧室,来到外屋,发现松木地板被拖得锃亮,墙壁上累积的蜘蛛网和污渍也被清除的一干二净,还有桌子、茶几、柜橱和装饰架,统统都被擦得反光。
  虽然简陋朴素,但一切都是如此的干净,整洁,舒爽和明亮,让人感觉分外舒坦。
  餐厅的桌上已经摆好了两副碗筷,还有一个热气腾腾的大汤锅,里面的羊肉饺子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儿,还有几碟简单精致的家常冷菜,旁边的厨房里正传来锅碗瓢碰碰撞的声音,以及一句带着关西口音的日语招呼:“……阿娜答!你起来了吗?早饭已经在桌上了!饿了的话就先吃吧!我再煎两条咸鱼就好!”
  霎时间,一种充满了温暖的奇妙氛围,突然涌上了前驻日特工周比利的心头。
  这就是……所谓家的感觉吗?
  ——被人关心的感觉,真好啊!
  环顾四周,刷了白色石灰的砖墙,松木铺成的地板,造型简朴的玻璃窗,半旧的蓝色棉布门帘,直接悬挂在房梁上的电灯泡,屋檐下挂着的鱼干腊肉,停在门口的自行车,堆在石砌围栏里的取暖煤炭……
  一切看起来都宛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东北乡下的农家小院,让生来就习惯于大都市的喧嚣嘈杂,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中浸淫多年的周比利,一时间竟然有些恍然如梦。
  但是,这并非什么疲惫浪子在惯例的醉生梦死之后,对田园生活的美好臆想,而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不知不觉之间,距离自己和潜艇的解放军官兵莫名其妙地穿越到明末时空的海参崴,然后在走投无路之下被远东公司强行集体收编,从此跟着这群雄心勃勃的穿越者混饭吃,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光了啊!
  曾经常年潜伏于现代日本的前特工周比利,惆怅地叹了一口气,也说不清楚心中究竟是怎样的思绪。
  从餐厅的桌边望去,一只体型娇小如玩偶的日本妹子,正在灶台旁忙碌,手里拿着一把长柄勺,一头漆黑的长发,为了方便做饭被随意的扎成一束由脑后垂下。因为如今是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即使在室内也冷得很,所以在和子的围裙下面还套着厚厚的和服,显得有些臃肿,看不出日本人妻传说中“裸体围裙”的风韵……但在少了几分色气之余,却又多了几分居家妇女的温馨,让周比利这个浪荡男儿百感交集。
  ——总的来说,十七世纪江户时代初期的日本妹子,无论在容貌还是在体型上,都跟二十一世纪的日本妹子没法相比:由于没经过二战后“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营养补充计划(可能还有美国大兵们勤劳播种“优化基因”的功劳),这个时代的日本人普遍营养不良,发育极差。就算是男子的平均身高也只有一百五十五厘米。而绝大多数日本女人的身高能有一米四几就不错了,至于胸部更是普遍平得能够溜冰。
  再说,这些海参崴远东公司通过人贩子或偷袭劫掠弄来的日本妹子,大多数都只是出自贫穷农家。尽管提供给穿越者的妹子,已经是其中筛选的“精品”,但充其量也不过是长相周正,能看得入眼而已。即使在这个时代的日本,恐怕也算不上什么美女——至少跟江户城吉原花街的极品美人是没法相比的。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这些出自普通农家的日本姑娘,却也有着一股淳朴自然的独特气息。再配上精心修饰的日本传统发型,插上精致绚丽的现代工艺发饰,穿上色调淡雅的和服,套上雪白色的布袜……然后低着头、踩着木屐、迈着碎步,面对男人的灼热目光一个个面色潮红……那种在羞涩中带着一股小清新的模样,充满了返璞归真的素雅气质,以及一种在现代社会几乎找不到的别样风韵。
  而且,得益于这个时代遍及全球的早婚习俗,这些日本妹子的年龄都不大,普遍只有十三四岁,连十五岁以上的都算大龄姑娘。比如配给周比利的和子姑娘,就才刚满十四岁而已……那一张只有初中生年纪,看着更像小学生的稚嫩小脸,满是惊恐无助的表情,给周比利这个现代光棍的感觉真是太萌了——在现代社会推这么嫩的妹子,绝对是丧心病狂的萝莉控罪犯。但在这个时空么,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萝莉是美好的,是圣洁的,是应该被以如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样优美的语言赞颂的,一只好的萝莉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可以净化人的罪孽,可以点亮人的梦想!总之——能合法推倒一只萝莉真是太棒了!
  所以,在最初的失落过后,周比利也就对自己的这个萝莉妹子越来越满意起来——个子矮怕什么啊?那叫娇小。不漂亮怕什么啊?那叫纯天然原生态。再说了,就算是现代社会的妹子,卸了妆之后又有几个能看得过眼的?哪怕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相貌惊艳的,往往还是通过美容手术做出来的:只要一想起对方的鼻子是假的,下巴是假的,胸部是假的……甚至连处女膜都是假的!那真是多么的让人幻想破灭啊!
  更何况,在女权主义和性解放思想盛行,笑贫不笑娼的现代日本社会,那种典雅贤淑的传统“大和抚子”早已基本绝迹,寻常男人想要泡个如意的妹子可不容易,恋爱过程中各种买礼物陪吃陪玩的庞大开销且不说,中途稍微遇到点儿莫名其妙的波折说分手就分手也不提了,哪怕最终成功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很多成为人妻的妹子也缺乏母性和娴熟,不改喜好挥霍玩乐的浪荡本性,或者整天不停地花大钱买各种奇奇怪怪的保健美容品。而且上班族丈夫整天为赚钱而奔波劳碌,寂寞太太在家里找情人出轨的状况,在现代日本也是常事,都已经泛滥得让人无力吐槽了……哪里像江户时代的日本女人,明明还是十几岁的天真萝莉,一旦有了男人和家庭,就马上变得百依百顺、毕恭毕敬,一切都以丈夫为中心,把男人像主子一样伺候,从早到晚整天忙着做家务都不嫌累。稍微送给她们几样小首饰之类,马上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不但是“大和抚子”而且还是萝莉,这种稀有属性的日本妹子在现代社会上哪里找去?
  即使真的有地方可以找,恐怕也不是他这个身份特殊的驻日特工可以企及的……周比利幽幽地如此想道——莫非,自己穿越到明末时空,跟过去的一切说再见,居然还是一桩值得庆贺的事?!
  嗯嗯,能够推倒小学女生什么的真是太棒了!更棒的是,即使推倒了小学女生,也不会有人报警并指着自己说道:警察叔叔,就是这个人……这个时代可真是萝莉控怪蜀黍们的天堂啊!
  不过,小周同志,推倒小学生也就罢了,居然还要小学生给你做饭和操持家务,你的脸皮到哪儿去啦?
  ——————————————————————————————————————
  另一边,正在厨房里掌勺做饭的和子姑娘,倒是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花花心思。
  距离她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配给身边这个男人,已经有一年了,原本惶惶不安的心情也安定了下来。
  总的来说,今年十四岁的和子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当然,如果能够有个孩子就更好了。
  没办法,这位出身普通日本农家的人妻萝莉,在日本乡下老家过的日子实在是太悲惨了。
  要知道,和子从小到大吃到的第一顿饱饭,居然是在她被人贩子弄到一艘大铁船上以后,那些水手给她的一块干粮。虽然咬上去很硬,可是那味道是她有生以来感觉最棒的。吃下那块干粮之后,肚子那种胀胀的感觉,至今只要一想起,她的眼泪都会情不自禁的流下来——能够吃饱肚子的滋味真是太美妙了!
  在十七世纪江户时代初期的时候,日本列岛上已经有了将近两千万人口,让日本人很早就尝到了生存资源紧张的窘境。这个山峦起伏的岛国,处处人多地少、土壤贫瘠,加上幕府和大名们极其严苛的剥削:六公四民是常态,五公五民就是仁政了——使得日本农民的日子极其艰难,一年到头难得吃上自己种出来的大米,靠杂粮勉强度日还吃不饱。即使到了明治维新之后,极度的贫困还是折磨着日本农村的普通百姓。象《阿信》里描写的那样的,雇佣女仆干一年活只要一袋大米,还不是最悲剧的遭遇,在一些偏僻贫瘠的山区农村,甚至还保留着抛弃老年人的习俗。很多地方除了有继承权的长子可以结婚生育之外,没有继承权的次子、三郎除非自己外出觅食打工,否则若是留在家中,就只能如同奴隶一般为兄长干活来换一碗饭吃,没资格结婚组成家庭——确切地说,是有限的土地养不活更多的人,把这些光棍憋得去操驴马等牲口。
  作为壮劳力的男人尚且如此吃了上顿没下顿,女人的生活待遇就更是甭提了。以前和子还在家的时候,家里的食物都是先可着两个弟弟先吃,轮到她和母亲的时候,已经剩不下多少了。而且即便每顿饭都吃的这么少,她还是要起早贪黑的帮着家里干农活,每天最盼着的就是多吃一个饭团,可惜却从来也没能如愿——平常和子家里根本吃不起白米,都是靠稗子、芋头、萝卜混合煮成的杂粮来填肚子,只有逢年过节,才有可能吃上几口香喷喷的白米饭:那还得是在一年到头风调雨顺,水稻获得了丰收的好时候。
  即使是在最好的年景,和子还是连个完整的饭团都没吃过。到了去年,家里更是因为暴增的苛捐杂税而不堪重负,把她以半石糙米的价格卖给了过路的人贩子……可怜的和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离开了那个永远吃不饱饭的家,跟其余姑娘一起带着无限的惶恐踏上了远航的道路,随即却发现自己交上了好运:
  自从这些体型瘦小的日本妹子抵达海参崴之后,为了让她们尽快丰盈起来,远东公司在伙食上极为慷慨,每天的米饭、干鱼、面食管够,什么都可以随便吃,只要你吃得下。记得刚刚登上海参崴码头,在检疫营隔离休息的时候,第一次打开炊事员送来的装饭菜的马口铁大桶,看到满满的米饭、咸鱼炖肉和菜汤——每个被贩来的日本妹子都激动的流出了眼泪,感谢菩萨将她们送到了这样一个丰衣足食的好地方。
  在检疫营里,和子每次都笑眯眯地吃得很多——在她看来,享受着美味的食物,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然后一直胡吃海塞到肚子胀的厉害,但是她却宁愿这样胀着,哪怕现在就是胀死了,她也觉得值了——她是真的饿怕了。甚至在最开始的几天,每次轮到吃饭的时候,她都会偷偷的藏半个馒头或烧饼什么的,就怕这一切其实都是在做梦,等到一夜过去,自己又要回到那种年复一年吃不饱饭的悲惨日子。
  等到出了检疫营之后不久,和子就通过摇号抽签的方式,配给了被远东公司“控制使用”的周比利。
  对此,和子表示很淡定——这年头可没有什么自由恋爱,女人的姻缘都是靠父母包办的盲婚哑嫁,即使被送去给老头子当小妾,或者卖到花街柳巷当妓女,也只能认命。所以,早在被父母卖掉的时候,和子就已经对自己的未来遭遇有了一些心理准备……如今能够配给这样一位还算年轻,相貌也不错的老爷,哪怕成不了明媒正娶的当家大妇,以自己的低贱出身,能够成为小妾之类,也已经算是高攀了。
  然后,和子就感觉自己的生活变得更舒适了。首先让她感到开心的是,自己伺候的这个异邦男人,居然会说挺流利的日语,这在海参崴的“上流阶层”之中可是挺少见的。虽然他的口音有点奇怪(现代日本关东标准日语跟十七世纪关西日本方言之间的差别,最起码也有普通话跟上海话那么大),但好歹可以跟和子进行交流。不像那些配给了其他老爷的日本妹子,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在家里连话都没法说,遇到什么事情只能依依呀呀地打手语,还时常搞出错误,闹了许多笑话,只好在闲暇时候聚在一起互相诉苦。
  其次,这个男人的家里并没其他人存在,不仅没有长辈要侍奉,更没有难对付的主妇夫人。而且,自己的这个男人虽然看着不像是什么大官,家里连个仆人都没有,但看着这屋子的考究程度,还有从邻里之间探听到的一点风声,最起码应该也是武士等级。而若是论吃穿用度,即使是她见识过的最阔绰的武士之家,恐怕也拍马都赶不上——且不说装了满满一柜子的厚实衣裳,不用点火就能照亮的“电灯”,不用柴草就能烧火的炉灶(煤气灶),里面有小人在唱歌“戏曲匣子”(收音机),这些好像神仙才能用得上的奇妙玩意儿,光是论吃食,也胜过往日百倍:每顿饭都有四五个菜,主食都是精米细面,鱼肉顿顿不缺……
  作为操持家务的女主人,和子对这座小宅子里的家底再清楚不过——院子地下的菜窖里,堆满了足够两个人吃上半年的精米细面,还有土豆、玉米、地瓜等杂粮可以换换口味。厨房里摆满了坛坛罐罐,里面都是大白菜、青红萝卜、雪里蕻、卷心菜、芥菜头腌制的酸菜、咸菜、泡菜,以及玉米秸秆酿的烧酒,再加上一些鱼干、鲸肉干和咸鱼,以及适合日本人口味的干贝、鱼丸和干海带,足够让餐桌上顿顿都有荤腥。如果想要吃些什么新鲜玩意儿,还可以去集市转转,看看能否买到什么狍子、大雁之类的野味。
  昨天公司里为了庆祝新年,还给每个穿越者发了一份福利,主要是一些香肠、腊肉,一小包年糕和一大堆的菌菇木耳,外加不少干果、瓜子、烤鱼片、鱿鱼丝等可供消遣的小零食,最让和子感到惊讶的是,居然还有几瓶水果罐头……这些水果在夏天或许不算什么稀罕玩意儿,但在这数九严冬的年关里,可是精贵到了极点的东西,在和子的老家,哪怕是再有钱的富豪老爷,恐怕也没法在过年的时候吃上水果吧!
  偷眼看了看周比利正在低头吃饺子,没注意自己这边,忍不住嘴馋的和子转过身子,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瓶已经吃掉小半的罐头,以极快的速度捞出几块糖水苹果塞进嘴里,然后闭上眼睛慢慢的嚼着。一股甜腻的滋味顿时在口腔里扩散开来,让和子在愉悦之余也有些皱眉:这罐头里的糖似乎放得有点太多,把苹果的清香都给盖过去了,而且切成方块的苹果软扑扑的,一点也不脆,吃上去的味道还真是不怎么样……
  不过再接下来,她吃着吃着又突然笑了起来,呵呵,自己这才过了几个月好日子?怎么就开始挑三拣四了?想想以前在日本老家的时候,别说什么水果罐头了,就是在山野里找到的酸涩野果,对她来说也是难得的珍馐美味啊!至于糖么,更是好像连村长家里的几个孩子,一年到头也未必吃得上呢!
  如今自己在这里可真是过上了神仙一般的生活了,身边的男人虽然性情冷漠,不喜欢多说话,但至少待人还算体贴,从来没怎么打过自己,只是偶尔会用绳子把自己绑成奇怪的羞耻姿势……
  自从同居以来,他给自己先后置办的衣裳,比过去自己全家所有人的衣裳还要多得多,论面料和花色更是天壤之别,甚至还有一件在日本连武士家小姐都不敢奢望的貂皮围巾(这个时代的外东北,动物毛皮特别便宜,好几张貂皮才能换一只铁锅)。送给自己的几件小首饰(二十一世纪的手机挂坠之类),也是在日本从未见过的漂亮玩意儿。睡觉的地方不再是脏兮兮的草堆,而是暖洋洋的火坑。至于吃的东西,更是各种在日本闻所未闻的美味佳肴,从饺子春卷到西洋糕点,让和子这个吃货妹子每一天都幸福得好像在做梦,几个月下来胖了一圈……不过由于她之前瘦得几乎只剩骨头,所以眼下其实也只是略显丰腴而已。
  除了没有仆人伺候的缺憾之外,这样奢侈的幸福日子,在日本家乡的时候,便是拥有几百石封地的藩臣家老,恐怕也享受不起啊!听说为了应对长州藩的谋反,幕府和各藩都在横征暴敛,筹款备战。日本各地百姓的日子愈发苦不堪言,相比还在老家受苦的亲人,自己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明明日子过得这般好,却不想着如何用心侍奉来报答自家男人,反倒这般挑三拣四,恐怕菩萨也会惩罚自己的贪心不足吧!
  正当和子在心中责备自己太过贪婪的时候,平底锅里的咸鱼已经煎熟了,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和子赶忙熄掉了炉火,将咸鱼装进一只盘子里,再撒上一点儿胡椒粉。然后踩着碎步走到周比利的身边,屈身跪下,红着脸低头把盘子端上桌案。那羞涩的眼神中分明又带着一抹妩媚,显示出某种绝妙的反差萌。
  虽然这只萝莉的容貌谈不上很美,但是那股子温顺腻人的妩媚模样,实在是让早已被各种辣妹搞到反胃的周比利深感怦然心动——只见他将碗筷餐盘推到一旁,然后轻轻的把和子拉进怀里,和子先是微微一愣,但随即想起昨夜这个男人那无穷无尽的精力,身上就不由自主的有了感觉,一副欲拒还迎的任由他胡来。不管脸上是多么的羞涩,但眼神之中却充满了妩媚,随即两人又开始没羞没臊的痴缠在一起……
  ——由于周比利的中途兴起,以及和子萝莉的欲拒还迎,他们大年初一的这顿早饭足足吃了一个多小时才吃完。一直到柜子上的闹钟快要走到中午时分,周比利才心满意足地穿起衣服,一边揉着发酸的腰肩肌肉,一边抚摸着娇喘吁吁的和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了几句,才恋恋不舍地出了房门,准备去采购。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