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630

  虽然众人都是一片热诚,但李自成还是按照古代的礼法,进行了三辞三让,这才接受了诸位将领的一片拳拳之意,宣布登基称帝,定都襄阳。本来以闯营的名头,自然应该以“闯”字为国号,然而“大闯国”这个名号实在太难听,就连闯营诸将都觉得受不了,于是改为大顺——至此,又一个大顺皇帝新鲜出炉了!
  接下来,随着李自成的悍然称帝,散布在湖广和中原等地的其余各路流寇,也是深受刺激,纷纷起了称孤道寡的念头。只是其中不少流寇首领手下的兵马不多,实力弱小,地盘又跟闯营离得近,不敢悖逆了这个强邻,于是只得在名义上接受了大顺皇帝李自成颁发的公侯封号,对这位草莽天子跪拜称臣。
  而另一些麾下兵强马壮、实力雄厚的流寇首领,则自然生出了另起炉灶的心思——比如别号“曹操”的罗汝才,此时刚刚攻下长沙,手下的兵马和地盘不比李自成差多少,听说李自成这家伙都当了皇帝,自然也不甘示弱,当即就绑来一群节操匮乏的老儒生,煞有介事地炮制了一些祥瑞。接着又伪造了一份血统高贵的家谱,最终。罗汝才同样在很有范儿地“三辞三让”之后,于长沙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天典礼,正式登基为帝,建立大楚国,定都长沙,同时册封了一大堆的公侯将相,俨然与李自成的大顺朝分庭抗礼。
  再接下来,盘踞江西南昌的张献忠,也开始有样学样地搞起了称帝的准备工作——某位刚刚被张献忠任命为钦天监官员的西洋传教士,突然发现了宇宙之间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在星宿运动方面的奇异活动;随后又有在鄱阳湖畔发现了巨大的果树;然后更有人在张献忠的中军大帐上空,看到了金龙飞翔的神奇景象……总之就是各种稀奇古怪又充满吉祥意味的灵异传闻纷沓而来,其数目之多,简直不胜枚举。
  面对如此众多的吉兆,张献忠的部下们自然是一片欢呼雀跃,各种文体的劝进表如雪片般飞来,甚至还有人杀了老母鸡弄了封血书上奏。而张献忠自然也不负众望地宣布登基称帝,在南昌建都开国。
  对于张献忠和李自成相继称帝的消息,这阵子一直住在杭州凤凰山庄的王秋同学表示很感兴趣。其中,李自成无论在西安还是在襄阳建立大顺国,听上去似乎都还过得去。但原本历史上的“大西皇帝”张献忠,要是在江西而不是四川建立“大西国”,就感觉有些怪怪的了——虽然江西也带着个“西”字,但从地图上看,明显是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在这边立国还叫“大西”的话,就怎么看都有些不合适了。
  然后,王秋便愕然得知,张献忠同志给自己选了一个非常具有想象力和超现实意味的国号:
  “……大萌国?张献忠怎么会想出这样的名字?!这家伙分明一点都不萌好不好?!!”
  面对着王秋的惊呼,赵引弓倒是很淡定,“……放心,我可以确认这个张献忠应该不是穿越者,这个国号也跟我们那个时代的萌文化根本没啥关系,不过是遵循元末天完国的旧例,往大明头上种草罢了……”
  ——所谓的“天完国”,乃是元末农民大起义之时,其中一支起义军首领徐寿辉在湖广地区建立的政权。“天完”这么奇特的国号,是怎么来的呢?这其实是一个拆字游戏——天完,如果去掉天上面的一横即为大,去掉完上面的宝盖头即为元,也就是说我天完国一定能胜过大元国,因为我已经在字面上镇住了你。
  但是在现代人看来,天完天完,却怎么看都像是“过两天就完蛋”的意思。
  不过这天完国的名字虽然晦气,生命力却还算顽强,居然在元末乱世之中足足撑了九年时间才灭亡。
  言归正传,如今张献忠自立为帝,想要取代大明执掌天下,便也对“大明”这两个字玩起了叠字游戏,最初准备定国号为“天萌”。但他的义子,读过几年私塾,肚皮里稍微有点墨水的孙可望却劝谏说,自古以来,两个字的国号不如一个字的国号尊贵,于是张献忠就从善如流地改国号为“大萌”,自封“萌皇”……
  总之,这一年的七月中旬,在临时挂上了明黄绸幔的南昌滕王阁,所有高级将领齐聚一堂。身上没有半点萌元素的“萌皇”张献忠高坐于龙椅之上,微笑的看着他的部下们行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张献忠的地盘其实很小,只有从九江到南昌的一小块地方,但是排场却很大。所以自从登上皇位之后,“萌皇”张献忠就忙了起来:首先是颁布年号为“天萌”——虽然国号用不上这两个字,但改成年号似乎也不错。其次自然是大肆封赏部下,颁发出了一大堆太师、丞相、国公的头衔。然后是模仿明朝的官僚机构设置了N多的衙门,什么内阁、五军都督府、中央六部、国子监……凡是大明朝廷有的衙门,“萌皇”张献忠陛下也都要搞一套,真不知他怎么安排的人手,居然还能腾出人手来出去打仗?
  至此,当北方出现了大乘、大周、大晋、大元四国争霸之势的时候,南中国的长江中游地区,也上演起了大顺、大楚、大萌的三足鼎立大戏……而各种未称帝的细小割据势力,更是多如牛毛,不胜枚举。
  ——————————————————————————————————————
  另一边,眼看着各路粗鄙蛮夷、流贼草寇,都一个个沐猴而冠地设坛祭天,相继当上了各式名号的皇帝,那些朱明王朝正牌的龙子龙孙们也坐不住了,同样相继加入了这一场愈发热闹的称帝风潮之中。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桂王朱常瀛,他是万历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封于湖南衡州(现代的衡阳),乃是崇祯皇帝和天启皇帝的叔伯长辈。在确认了崇祯皇帝的死讯之后,这位眼高手低的桂王朱常瀛,就在一干落魄书生的怂恿之下,公然跳了出来,以“国家有难,须立长君”为由,宣称要从小辈们的肩膀上接过大明天子的重担,还号称要“北抗流寇,东逐鞑虏,南平髡贼”,恢复祖宗江山,各种不要钱的嘴炮放得山响。
  然而,这位桂王殿下的运气实在不佳,因为他的地盘衡州正好被夹在流寇和髡贼中间,结果他刚刚在封地衡州的王府里宣布要称帝即位,连登基大典都还没来得及举办,罗汝才就率领着几万流寇离开长沙,气势汹汹杀奔衡州而来。此时才发现自己手无寸兵的桂王朱常瀛,只得仓皇撤离衡州,逃到了广西桂林。
  然后,在广西明朝官府的拥戴下,朱常瀛总算是在桂林顺利祭天登基,正式继承大明帝国皇位,颁布新年号为永历。可惜这位永历天子的霉运似乎还没完,就在他登基称帝的次日,初步清理完毕了广东占领区的“澳洲髡贼”,就起兵四万,号称十万,沿着西江水陆并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广西攻略!
  短短一个月之内,这些肤色各异、旗号繁杂的短发大兵,就攻入广西境内数百里,连破梧州、浔州,柳州等一系列名城大邑,连领兵御敌的明朝广西巡抚都在柳州战败身亡。虽然桂林似乎距离髡贼的兵锋尚远,但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永历皇帝还是赶紧拔脚开溜,带着整个小朝廷翻山越岭,一路辗转逃到了贵阳。
  然而,正当这位新鲜出炉的永历天子,好不容易逃到贵阳城内稍事喘息,准备依靠大明西南残存的云贵川三省,继续与髡贼和流寇展开周旋的时候,却突然从北面收到了一条犹如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就在他于桂林称帝即位的第二个月,蜀王朱至澍也在四川文武官员的拥立之下,于成都蜀王府登基称帝了!
  这一下,内部矛盾立刻压倒了外部矛盾,贵阳和成都的两位大明天子互相斥责对方是伪帝,彼此大放嘴炮,同时又竭力拉拢世袭坐镇云南的沐王府,从而上演起了一出“西南三国志”……然而,由于蜀王和桂王手里都没多少兵马,又有千山万水的阻隔,谁也没法讨伐谁,所以这场对峙估计还将持续很久。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西北边疆,大明王朝的肃王朱识鋐,也在甘肃地区那些残余明朝文武官员的拥戴之下,于兰州登基监国,又在数月之后正式称帝,建立起了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
  除此之外,封地在西安的大明秦王,原本似乎也有继承大明皇位的心思。然而,陕西距离几家强邻太近,他还没来得及说服陕西的文武官吏,大周帝国皇太子吴三桂率领的关宁铁骑就已经攻破了西安城。倒霉的末代秦王在城破之时逃亡失败,沦为俘虏,然后被吴三桂命人用弓弦勒死在了自家的王府里……
  随着桂王、蜀王、肃王这些大明藩王的相继称帝,崇祯七年的中华大地顿时变得愈发热闹,光是明朝阵营就有了六个皇帝同时并立,新兴的国家更是一口气就已经有了大元、大清、大金、大乘、大周、大晋、大顺、大楚、大萌,合计九个之多!一时之间,称孤道寡之事,仿佛已经在中国蔚然成风。
  截止到目前为止,对于崇祯七年中华大地上这场的称帝大流行,诸位现代中国穿越者们还都只是置身事外,抱着看热闹的态度。但是再接下来,王秋却突然得知,他们也要册封一位皇帝登基了!
  ——而且还是一位未成年的女皇帝……或者说动漫里很常见,现实中很罕见的萝莉女皇?!
  “……嗯,关于上面为什么同意册封这位女皇帝的理由,我基本上已经明白了,反正咱们是共和体制,对皇帝这个头衔也无所谓……不过……我记得那只小萝莉如今似乎就住在花果山上吧!呵呵,花果山的女皇帝?这听起来总是让人联想到母猴子啊!感觉似乎蛮有意思的,要不就让我去一趟吧……”
  于是,在王秋的自告请缨之下,有关方面给他准备了一套华丽得好像舞台剧戏服的衣裳,还有一份国家主席亲笔书写的“册封圣旨”,然后便打发他前往花果山,主持某只小萝莉的称帝登基事宜……
第一百七十九章
今年中国盛产皇帝(五)
  南直隶,海州府,花果山(又名云台山)
  一座草木葱茏,奇石屹立的大山,迎着滔滔海浪的日夜拍打,傲然屹立在大海的中央!
  这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之中,那座孵出了石猴孙悟空的海中仙山!花果山!
  明末之时,海州的花果山还没有像现代那样,因为长期的泥沙淤积,海岸线拓展,最终逐渐与西边的陆地相连,而是依然跟《西游记》描写的那样,是兀立于海中的一座岛屿,与海州隔着一片汪洋。
  就跟《西游记》描述的那样,花果山的地形崎岖,山峦连绵,即使是仅有的一点儿平地,也大多以盐碱地和沙地为主,不能耕作。所以除了零星几户渔民和一两处极度破败的道观,几乎没有什么人烟。虽然因为《西游记》的广泛传播,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花果山,此时已经在中国多少有了些知名度,但明朝的旅游业毕竟无法跟现代相比,明末乱世更不适合游山玩水,所以崇祯年间的花果山依然一片荒凉。
  不过对于以海上舰队为全球机动力量的穿越者集团来说,此岛却是一处绝好的前进基地。进可以渗透和影响整个华东沿海平原,退只需少量舰艇和陆战队,就能确保整个岛屿的安全。岛上高耸的山崖,还可以用来设置导航灯塔和警戒哨所,虽然岛屿本身物产不丰,但对于海军来说最关键的淡水却相当充足——花果山上到处都是潺潺流淌的溪流和泉眼,《西游记》描写里的“水帘洞”可不是编造出来的。
  所以,早在王秋他们进入这个时空之前,大本营设在海南岛的临高穿越集团,就派遣负责北方情报工作的鹿文渊,在花果山这座海岛上置办了一座庄园,名曰“猴王庄”,作为情报站和商品销售中转站。如果时机成熟的话,还可以摇身一变,作为发动北方攻略的跳板,类似于鸦片战争时期的香港岛和舟山。
  然而,随着现代世界中国政府的乱入,还有“全球华人穿越者同盟”在本时空的横空出世,海南岛穿越集团的攻略计划被彻底打乱。由于华盟成功收编了盘踞整个山东半岛的陈新大帅及其所部登州镇军,有了更加理想的半岛跳板,花果山这个岛屿基地,自然失去了价值,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之中。
  再接下来,就在花果山对岸的淮北平原上,明朝官军、闻香教起义军和满清八旗彼此杀伐,上演了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精彩大戏。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满清八旗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一度气焰嚣张的闻香教主王可,则是兵败被俘,原本被闻香教盘踞的两淮二十余县,也成了清军的战利品。
  但也有少量闻香教众不肯投靠满清鞑虏,而是拥戴前教主徐鸿儒的幼女“圣姑”徐馨儿为主,设法抱上了穿越者们的大腿,然后纠集起数千不肯降清的残党,继续据守海州,并且得到了华盟的少量军火援助。
  不过,这些闻香教余孽毕竟势单力薄,又是乌合之众当中的乌合之众,在海州也缺乏根基,即使只是小股八旗兵的几次试探性偷袭,都把海州的闻香教众给打得左支右绌。再加上海州当地的缙绅也是不断举兵造反,以至于他们这些扑街到家的闻香教余孽,甚至连至关重要的海州港都一度丢失过。
  好在清军很快就把攻略重点转向了江南,没有对海州投入太多精力,于是这些在战场上犹如废柴一般的闻香教众,总算是得到了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但面对这样犹如风中残烛一般的危局,诸位香主、仙师都觉得大陆上已经找不到安全的地方,便把“圣姑”徐馨儿送上了花果山猴王庄,祈求“髡贼”的庇护。
  ——反正这位还只是一名萝莉的“圣姑”,说到底不过是个象征旗号而已,没人会把她的旨意当真。反倒是把徐馨儿交给诸位“短毛大爷”当人质的话,却能让他们这些落魄之辈忽悠到更多的援助。
  再说了,万一他们真的在大陆上站不住脚,届时也好一起逃到花果山上,跟圣姑一起搭伙混饭吃。
  而华盟当局经过研究之后,觉得接受这样一位“政治盟友”的避难,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于是,“圣姑”徐馨儿就在花果山猴王庄住了下来,接受岛主鹿文渊的款待,还安排了老师给她上课。
  再接下来,随着江南的一系列风云变幻,还有大清八旗的内斗崩裂,海州这帮闻香教余孽的外部军事压力大减,得以在“澳宋朝廷”的庇护下,暂时隔岸观火。如此享受了一段太平日子之后,这些家伙也全都熄了争霸天下的心思,只想着继续在海州这边占山为王,快活一天是一天。
  ——虽然这些闻香教余孽混得十分扑街,连海州全境都占不住,比如靠近内陆的沐阳县就让清兵夺了去,只是在穿越者舰队的帮助之下,勉强守住了海边的海州城和赣榆县这么一小片地盘,而且田亩普遍盐碱贫瘠,庄稼收成极少,但却有着当时明朝最大的盐场,闻香教众可以依靠贩盐获得厚利。再加上通过帮助穿越者招募淮北流民,在海州港口转运出海,从中抽头获得的劳务费,让海州的闻香教众过得十分滋润。
  ——————————————————————————————————————
  然而,海州闻香教众这种苟安一隅的小日子,却在今年春天的时候,突然遭遇了一场大危机!
  ——他们的教主王可,居然成功逃出了女真鞑子的牢笼,回到北地的闻香教老巢卷土重来,一口气掀起了好大声势,不仅再登帝位,还打下了河北近百个县的地盘,像模像样地建立起了八百里“大乘国”!
  本来,这桩发生在北方的事情,跟海州的这些闻香教余孽关系不大。毕竟他们待着的海州城,跟王可教主在河北建立的“大乘国”之间,还隔着整整一个山东省,外加一个多尔衮的“大金国”,堪称是风马牛不相及。但问题是,人心的贪婪永远是无止境的,在河北建立起“大乘国”之后,王可教主又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散落在两淮的闻香教旧部,居然派人南下招揽,想要挖大清国、大金国和海州“圣姑”的墙角。而海州这边还真有一些人被王可的教主身份和“大乘国皇帝”尊号所迷惑,导致这个小团体内部发生了骚动。
  对此,海州这边几位自立门户的香主和护法,全都很是忧心忡忡。在决裂了这么久之后,他们当然不愿意再听千里之外的那个教主发号施令,而心胸不算宽广的王可教主,也未必容得下他们这些反骨仔。
  但问题是,对于闻香教众来说,王可教主就相当于罗马教皇在天主教徒之中的地位,凭着海州的这个“圣姑”,实在是不够资格跟他打擂台,更别提王可教主如今还有了皇帝头衔的加成……虽然凡是比较理智的位高权重之辈,都不会把这种草莽天子的头衔当回事,但无奈这世上还是以无知愚民居多。
  就在这时,这些家伙突然听说盘踞幽燕和山西的晋王祖大寿,居然得到“澳洲髡贼”的默许,公然祭天称帝,一时间不由得脑洞大开——既然那祖大寿、吴襄之流都能当皇帝,为啥咱们的圣姑小姐当不得?只要徐馨儿也当了皇帝,那么两边就都是帝国,似乎就不怕“大乘国”那边派人过来蛊惑和“拉羊”了吧!当然,为了让华盟方面放心,成了女皇帝之后的徐馨儿,也完全可以继续住在花果山,绝不乱说乱动。
  结果,他们就真的通过花果山猴王庄的鹿文渊岛主,向华盟方面提出了这一想法和要求。
  而华盟方面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最初确实是被雷得外焦内嫩,但仔细一想,却又有了新的思路——毕竟,作为未来注定要征服地球的世界霸主,随着华盟势力的不断发展,在日后肯定会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附庸国,如何处理好跟这些附庸势力之间的关系,显然也是一项很考验华盟执政者能力的题目。反正这样的事情肯定会发生,索性趁着眼下这个机会,先弄个儿皇帝出来练练手,似乎也不错。
  ——虽然让一个“帝国”认一个共和国当宗主国,怎么看都有点怪怪的……
  而让一只小萝莉在花果山称帝,感觉就更奇怪了——你确定这不是一只母猴子要当齐天大圣么?
  总之,华盟方面很爽快地答应了海州闻香教众让“圣姑”徐馨儿登基称帝的奇葩要求,并且一手承办了整个称帝典礼事宜。就连国家主席也听说了此事,并且深感有趣,居然还以私人身份写了一卷册封文书。
  接下来,一场锣鼓喧天、热热闹闹的登基称帝大典,便在孙悟空的故乡花果山筹办了起来……
第一百八十章
今年中国盛产皇帝(六)
  海州,花果山,猴王庄。
  自从华盟成立,全球各大穿越集团完成整合以来,花果山这座小岛的战略地位就直线下降,完全失去了建设为屯兵要塞的价值。而针对两淮地区的情报收集工作,也被交给更加专业的人士来接手。
  所以这两年多来,整天闲极无聊的鹿文渊岛主,只得把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挖空心思装修这座猴王庄上,以至于弄得庄园里到处都是孙悟空和其它猴子的壁画雕像,甚至就连柱子都被漆成了金箍棒的金红两色。
  此时,王秋就坐在一幅《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壁画下面,不耐烦地望着对面那一扇紧闭的房门。
  “……都已经两个多小时了!怎么还没出来?马彤学姐究竟准备把那只萝莉女皇打扮成什么模样啊?”
  ——在得知有关部门将要于花果山册封一只十三岁小萝莉当皇帝之后,素来喜欢搞怪的马彤小姐顿时大为兴奋,立刻就兴致盎然地自告奋勇,要一手包办整个典礼的策划工作。
  而上面觉得这种小事情似乎无关紧要,就无所谓地答应了下来。
  王秋在门外又等了好一会儿,隐约还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哭叫声、挣扎声、衣服撕破声和硬物碰撞声,直至日上三竿,马彤才满脸坏笑地推着今年十三岁的闻香教“圣姑”,即将称帝登基的徐馨儿走了出来。
  “……锵锵!咱们的小女皇打扮完毕啦!你看看,真的很可爱吧!”
  ——王秋定睛看去,只见徐馨儿的模样跟之前相比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不知为何面容有点泛红,眼角也有点湿润。而她的一身行头更是……这不是传说中的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和藕丝步云履么?更别提在塑料制成的迷你锁子黄金甲下面,赫然还有一身毛茸茸的毛皮装!乍一看还真像是只小动物啊!
  当然,是被人类用鞭子和糖果圈养在马戏团里,经常需要踩独轮车和跳火圈的那种……
  “……喂喂,马彤学姐,这么一套齐天大圣的行头……你真的把她给打扮成小号孙悟空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