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630

  面对这样一副烂摊子,李维的第一反应就真是日了狗了——原本的一切规划蓝图全都泡了汤!可是看着这么多已经完工的漂亮宫殿和楼房,又实在舍不得拆掉。于是,在跟其他人商量了一番之后,李维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鉴于当前这种囧囧有神的状况,华盟首都的建设工作只好一边见缝插针,利用各个景观建筑的间隙,建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街区,比如港口区的那一大片红瓦房;一边对机器猫遗留的巨大建筑物进行改造,增修道路、电话、电力和自来水系统,让它们能够排得上实际用场,而不是只能摆着好看。
  举例来说,五角大楼就被改成了巨型综合性公寓楼,足足住了一万多人,甚至还在里面开办了食堂、小卖部、理发店和托儿所,堪称是全澳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如果有人造访这座原来世界的军事指挥中心,就会发现澳洲的五角大楼实在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满眼望去尽是晒在窗外的袜子和裤衩。
  然后,印度泰姬陵被改成了华盟国立图书馆——毕竟它是按照陵墓设计的构造,窗户太少,采光性和透气性不佳,实在不适合活人在里面长期居住。国防部毫不客气地抢占了最豪华的法国凡尔赛宫,财政部则索要了英国白金汉宫,外交部分到了奥地利的美泉宫,工商部则被委委屈屈地赶到了朝鲜景福宫。
  环保署同样很委屈地分到了日本姬路城,那玩意儿在澳洲就修了个天守阁,占地面积仅仅相当于一座大型别墅,幸好环保署的人也不多。更委屈的华盟中央大学,干脆被塞到了位于郊区山顶上的布达拉宫,理由是地方大,房间多,采光也好。可问题是不仅远离市中心的繁华地段,而且在新的缆车索道竣工之前,全体师生们不得不每天早晚乘坐哆啦A梦遗留的云霄飞车上学通勤……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心跳上学路啊!
  华盟体育部被摆在了罗马斗兽场,顺便占了旁边的希腊神殿充当办公场所。华盟宣传部则被塞进了海边那座贝壳状的悉尼歌剧院。华盟中央银行得到了带着大本钟的威斯敏斯特宫(英国国会大厦),至于在旧世界象征世界霸权的美国白宫,自然是最高首长华盟主席同志的办公地点,美国国会山进驻了华盟参议院,北京人民大会堂则是众议院驻地。两个议院隔着天鹅河相望,中间恰好有一座伦敦塔桥可供互相交通。
  澳洲的基督教会总部进驻了克里姆林宫,嗯,确切地说,是克里姆林宫附属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就是新闻电视画面上常见的标志性建筑,红场边上那座有着九个金色洋葱头状屋顶的色彩缤纷的华丽教堂。至于克里姆林宫本身的主体建筑,干脆压根儿没建造——请原谅日本小学生对俄国景点的认识程度。
  剩下的那些观赏性建筑,只要是勉强能居住的,基本也都被改作了华盟总部的各个部门驻地或职员宿舍。幸好这些复制品的世界奇观建筑,大致上都是徒有其表,也就是一个大致的外观轮廓,能够跟原版货做到差不多,其它各种配属建筑和花园都是能省则省,比如大部分的喷泉都被简化成了水池,壳子内部原本应该有的各类奢华装饰,更是一概全无,光秃秃的全是水泥预制板或者更先进的高分子建筑材料。所以住起人来倒也没有什么焚琴煮鹤,暴敛天物的感觉,而进行实用化改建也相对比较容易。
  最后,只有大而无当的金字塔一直没人要——因为这个石头堆根本就是实心的,里面实在是没法住人。
  ——————————————————————————————————————
  虽然这样在澳洲大规模复制世界奇观的做法,貌似感觉有点掉节操,但严格来说,倒也没多少穿帮的危险。因为,很多我们在后世耳熟能详的著名标志性建筑物,在十七世纪上半叶的地球上还根本不存在。
  须知历史上凡尔赛宫的建设者,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眼下根本尚未出生。如今统治法国的乃是他老爹路易十三国王和红衣主教黎塞留首相。英国白金汉宫也是十八世纪才会出现的建筑物。至于伦敦塔桥更是要到福尔摩斯大侦探的时代才竣工,而新天鹅堡这座“近代童话建筑”同样诞生于十九世纪末。
  朝鲜的景福宫虽然早已诞生过一次,但却在数十年前的壬辰倭乱之中被烧成了一片瓦砾,并且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将会长期保持废墟状态。一直要到十九世纪后期,末代国王(或者说明成皇后)在位的时代,才会把景福宫重建起来,实际上跟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和凯旋门差不多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
  接下来,如今印度莫卧尔帝国的正版泰姬陵才刚刚开工不久,大约还要二十年才能完工,仅仅从时间上来算,究竟是谁抄袭谁还很难说。还有日本的姬路城,倒是在1618年就竣工了,按照原本的历史将会安然无恙地一直保存到明治维新之后。不过在这个变化了的时空之中,那座原版的日本姬路城却不幸遭遇了毛利家大军的东征上洛之战,并且于笼城战之中被轰塌和烧毁,所以也没法来追究澳洲这边的盗版货。
  事实上,对于华盟在自家首都大肆营造各种日式建筑,如今统治京都的毛利家是相当欢迎的,甚至可以说是受宠若惊。举例来说,哆啦A梦五人组在天鹅河的入海口沙洲上复制了一座严岛神社(日本西部著名的水上神社),李维同志查看之后,觉得挺不错,就改名为“天鹅神社”,予以保留。同时发出信函,向毛利家方面索要一批日本巫女来主持这座新神社。结果毛利家居然把正牌严岛神社的巫女给送来了……
  在尽可能地利用了哆啦A梦那帮日本小学生遗留下来的景观建筑物之后,李维又动手增添了一些新的地标景物。比如可以俯瞰全城大部分重要街区的东方明珠塔,还有一个用于阅兵、庆典和升旗仪式的魔改版复制品天安门广场——仅仅只是广场本身和里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而已,后面的故宫实在太庞大了,建造的成本也太高,关键是没什么用处。所以只单独搞了个天安门城楼……如此总算是让这座华盟首都多少有了些“中华风”,但是从整体上望过去,还是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世界之窗主题公园”的风貌。
  ——————————————————————————————————————
  “……唉,主题公园就主题公园吧!弄成这样也是没办法的事,反正常住在这儿的又不是我们。看着最近刚刚搬进来的这些家伙,有这么华丽的花园城市可以住,一个个似乎都挺高兴的呢!”
  听了李维的解释之后,王秋也只能无奈地如此叹息说,同时低头注视着远方郊外的总统山。
  当然,在这块澳洲版的头像山岩上,可不会雕刻那四位尚未出世,很可能再也不会出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华盛顿、杰佛逊、林肯和罗斯福,而是换上了华盟诞生之初,远东、海南、南美、北美和澳洲五大穿越集团首领的头像——作为澳洲众的领导人,圣骑士李维同志的半身胸像也赫然就在其中。
  所以,李维特地为它取了个新名字“领袖岩”……让王秋直感觉一股浓浓的装逼之风扑面而来。
  不过……装逼就装逼吧,毕竟人家也在澳洲荒野里餐风露宿,吃了不少的砂子呢!好歹也得让人家心理平衡一下。人生在世,不是图名就是图利,如果连装个逼都不让,这日子过得跟咸鱼还有什么区别?
  而且仔细想来,把首都盖得有特色一些,怎么说也不算是坏事。在现代世界,不乏有爱热闹的人宁可花高价也要住进主题公园里,还有那些能够望见主题公园景色的宾馆,房价也往往被炒得分外火爆……
  更何况,对于不得不永远告别原本那个熟悉的繁华现代世界,来到这片落后蛮荒的新天地,然后一起抱团创业的穿越者们来说,能够经常在身边看到“故乡的原风景”,或许也是一桩格外幸福的事吧!
  除此之外,对于来到这座城市的本时空土著来说,上述这些规模宏伟,造型夸张的巨型建筑物,更是给他们带来了难以言喻的视觉冲击效果,以及动摇心灵的巨大震撼力……
第一百九十四章
荷兰海军上将的报告(上)
  傍晚时分,华盟首都国宾馆,新天鹅堡。
  跟那坐落于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山区,常年云雾缭绕的高山大湖之间的原版新天鹅堡不同,澳洲的这座山寨版新天鹅堡,乃是位于天鹅河入海口的一道悬崖峭壁上。
  这地方常年被清新的海风吹拂,又能遥遥俯瞰港湾对面的首都市区,而地理位置又恰恰与城堡的名称相当应景,建筑风格也很气派,充满了童话般的浪漫艺术氛围,故而被选作国宾馆之用。
  尤其对于来自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来说,从他们房间的窗口,还可以俯瞰到远方海堤边悠悠旋转的巨大风车,以及美丽的薰衣草花田,让他们不由得联想起了遥远的低地故乡。
  此刻,在结束了又一天的参观和游览,并且用过一顿美味的海鲜饭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使者安东尼·范·迪门海军上将就回到了他的房间里,一边伸手扯了一下拉绳,弄亮了书桌上的台灯,一边取出蘸墨水笔、墨水瓶和信笺纸,开始准备继续奋笔疾书,描写他在这座“澳洲人首都”的所见所闻。
  ——在新天鹅堡国宾馆的豪华套房里住了几天之后,他总算是弄明白了这间屋子里绝大部分设施的用途,但也让安东尼·范·迪门海军上将愈发沮丧地感觉自己确实是个乡巴佬土鳖。
  首先,跟这座城堡充满艺术性的梦幻外观一样,至少他的房间也被装潢得相当华丽,到处都装饰着精美的壁画和油画。不仅提供的餐具和酒具都是晶莹细腻犹如白雪,绘制着美丽花纹的中国瓷器,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甚至连套房附设的厕所和浴室,也全部用上好的中国瓷砖贴面,连浴缸和马桶都是瓷器的!此外还有随处可见的玻璃窗户和玻璃镜子……哪怕如今的玻璃镜子和平板玻璃都已经贬值了许多,这么多全透明的玻璃制品也称得上价值不菲,堪称是比很多国王、苏丹和红衣主教们的宫殿还要阔气!
  再接下来,就是不可思议的自来水和电器——那个设置在卫生间里的自来水龙头,对于海军上将来说倒还容易理解,无非就是在高处有个水池,通过金属管引入他的房间里,一打开闸门就会有清水流淌出来。但天花板和书桌上那些玻璃罩子里放置的电灯,还有卧室内那一台如同三叶草的电扇,却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之外。虽然国宾馆的翻译员很耐心地试图向他解释什么是电力,但安东尼·范·迪门海军上将还是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闪电的力量除了点燃树林和把人劈死之外,居然还能用来点亮灯盏,驱动风扇?
  虽然搞不懂电力的原理,但这并不妨碍海军上将使用电器,尤其是在明亮的电灯照耀下写报告——在适应了它亮如白昼的光芒之后,海军上将感觉自己恐怕就再也无法忍耐过去那些昏暗的油灯和蜡烛了。
  将视线从耀眼的电灯上收回来,安东尼·范·迪门海军上将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了写给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总督德。卡蓬蒂尔的报告上。在之前已经写好的内容之中,他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了此次澳洲远航的旅途过程,以及对澳洲这片土地的观感,重点自然是在澳洲人首都的种种见闻,再接下来,海军上将准备写一些更加深入的东西……他将笔尖放到墨水瓶里蘸了蘸,略一思索,便开始飞快地写下一排排单词:
  “……尊敬的阁下,就像前文描述的那样,在上帝的保佑下,我们顺利地来到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在澳洲人首都见识到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技术,以及无数超越想象力极限的宏伟建筑。尽管我们之中的不少人自称曾经走遍了大半个欧洲,见识过许多著名的城市。还有人曾经横渡大西洋,造访过华美共和国的曼城,但是上述的这一切,若是跟眼前这座澳洲人的都城相比,都犹如麻雀站在雄鹰面前一般自觉形秽。
  总的来说,这样一座极度壮观、华美和奢侈的奇迹之城,似乎理应属于一个极其高贵的伟大帝国。
  然而让人很难想象的是,它竟然只是一座刚刚落成的新城市,相当多的街区都还被闲置着无人居住。而它所代表的国度,也仅仅只是一个古老帝国的残骸——虽然从地图上看,这个国度的疆域似乎相当辽阔。
  关于这些神秘的‘澳洲人’的来历,公司的职员和欧洲的学者们有过很多模糊的猜测,也搜集到了许多互相冲突的传闻。在这里,我总算是初步揭开了澳洲人的神秘面纱:当我向国宾馆的接待人员试探着问起此事的时候,他们直接给了我一本法文版的《澳宋帝国兴亡史》!
  非常幸运,我的法文还算不错。虽然澳洲人的法文有些古怪,但好歹还看得懂。
  按照这本历史书上的描述,澳洲人的起源,开始于耶稣诞生之后的第十三个世纪后期,也就是大约三个半世纪之前。在那个年代,正当恐怖的蒙古骑兵大举入侵波兰和匈牙利,屠戮巴格达,而伟大的马可波罗踏上他的东方旅行之路的时候,东方的蒙古人也灭亡了中国人的宋王朝。马可波罗也对此有所描述。但他并不知道的是,有一支残存的宋王朝遗民乘坐舰队渡海南逃,最终载着宋王朝皇室的远亲、逃亡的优秀学者和旧帝国最杰出的工匠,成功地找到了一片新的陆地,也就是此时我所在的澳洲西部。
  也就是说,这些澳洲人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一个分支,虽然现代的中国人未必肯承认这些亲戚。
  然后,这些前王朝的逃难者在当时一片蛮荒的澳洲垦荒种地,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终于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定名为“澳宋”,并且拥戴一位宋王朝的皇室远亲登基称帝,统治这片新开拓的疆土。
  大约在十四世纪中叶,一位名为李维的医院骑士团成员——虽然名字听上去更像是意大利人,但他自称是法兰西人,因为一些奇妙的际遇,偶然地辗转来到了几乎与世隔绝的澳宋帝国。他成功地将上帝的荣光传播到了这片土地,让一部分澳宋帝国的臣民皈依了基督教,这就是澳洲教会的由来。
  再接下来,这个孤独的帝国又继续繁荣和发展了一个多世纪,将它的文明提升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然而,大约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一场可怕的旱灾突然降临澳洲,整个澳宋帝国境内连续许多年看不到一滴雨,河流随之干涸,庄稼活活旱死,最终使得无数曾经繁荣的城镇和乡村,迅速被扩张的沙漠所吞没。
  在惨烈天灾爆发的同时,这个帝国的统治者内部也爆发了动乱,不顾国土正在逐渐化为沙漠,反而陷入了频繁的宫廷政变和血腥的全面内战之中,从而进一步削弱了这个国家应对天灾的能力。
  因为毁灭性的内战和天灾,盛极一时的澳宋帝国很快土崩瓦解,像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文明一样突然毁灭。许多绝望的澳洲人不得不再次告别故乡,像先辈们那样扬帆出海,寻找新的家园……他们很快就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遍地开花,建立起了华美共和国、东岸共和国,还有海南岛的临高城等一系列殖民地。
  至于留着澳宋帝国本土的人,则又勉强挣扎了一段时间。但没过多久,一场悲剧性的超级沙尘暴突然降临,把以帝国旧首都‘宋城’为中心的精华地带变成了人类无法生存的不毛之地。这些最后的澳宋帝国幸存者,也只得踏上了迁徙的旅途,搬迁到澳洲大陆上其余尚未开发的荒凉之地,尝试着重新建立家园。
  《澳宋帝国兴亡史》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尊敬的总督阁下,当我们第一次接触澳洲人的时候,他们的澳宋帝国其实已经宣告了终结。但是澳洲人走向世界的故事,却还只是刚刚开始……”
  ——————————————————————————————————————
  写到这里,安东尼·范·迪门海军上将暂时搁下了笔,甩了甩微酸的右手,又揉了揉枯涩的眼睛。回头望去,只见窗外一派灯光璀璨,让人感觉如同坠入星河之中。以海军上将的感官,就觉得港湾对面那座巨大的城市看上去像是着了火,即便隔着很大一片的水面,也能清晰地看到那边的灯火已经将夜空映红。
  这就是所谓“不夜城”的美景吧!真是繁华得令人心醉呐!
  安东尼·范·迪门摇着头叹了口气,在刚刚抵达这里的时候,他还在仔细观察港口和航道,推算着派遣舰队进攻和占领这座城市的可能。但是,当他越来越深入了解到澳洲人的可怕实力之后,就再也不敢做这样的妄想,只是专心欣赏这座城市内的各种宏伟奇观,以及享受澳洲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好东西了。
  所以,在欣赏了一会儿澳洲人首都灯火璀璨的绚丽夜景之后,他就再次拿起了笔杆,继续写了起来:
  “……在澳宋帝国覆亡的末期,大批澳洲人出走海外,在美洲、非洲和东亚建立起了一系列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殖民据点。然而,他们虽然离开了澳洲故土,散布到了这颗星球的各个角落,但依然自称澳洲人或‘宋人’,在心理和文化层面上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统一性,故而为日后的再次联合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上一次各个澳洲人殖民地的舰队汇集于巴达维亚,似乎就是为了商讨重新和平统一的问题。而在他们转移到海南岛继续进行的第二阶段会议上,终于达成了联合起来,重建统一国家的最终决议。
  据称,澳宋帝国的末代皇帝,一位可敬的老人,在全世界澳洲人的恢复统一过程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他的施压和影响之下,原本已经四分五裂的澳洲人又一次被捏合了起来。
  经过多轮谈判,澳洲人建立的各国纷纷捐弃前嫌,先是订立军事同盟,避免内部斗争,之后又在基本保留各国自主权的基础上,达成了政治统一的条款,准备再次建立起一个松散的统一国家。
  不过,这个新建立的澳洲人国家,并非昔日那个澳宋帝国的复辟。因为旧帝国的末代皇帝陛下虽然还在世,却已经在帝国崩坏的灾难之中失去了所有的后嗣,也没有了任何血缘较近的亲属,所以对权位早已心灰意冷。而在皇帝陛下以年老体衰为由,宣布正式退位之后,各国上流阶层之中,又根本推举不出任何一个有着足够威望,能够慑服全体澳洲人的军政强者。所以,根据末代皇帝退位时的建议,这个新的,统一的澳洲人国家,被改为共和制,完整的国名相当冗长和繁琐,澳洲人一般简称其为‘华盟’。
  因此,非常难以置信的是,澳洲人目前采用的是在全世界都非常稀少的共和国政体,并且跟我们的母国,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正如我国由七个高度自治的省份结盟组建,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军队和舰队一样。澳洲人目前也由散布在全球各地的五个主要共和国和几个小型自治领构成。
  而且,我们七省联合共和国的七个省份,至少在地理上是彼此相邻的,在经济上是紧密相连的。而澳洲人的各个加盟共和国,却散布在不同的大洲,彼此之间相隔着广袤的海洋、山岭和森林,旅行者想要走完一遍澳洲人的国土,差不多就得绕地球一圈。而且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实力似乎基本相当,并非欧洲常见的那种母国和殖民地的关系,甚至在宗教信仰上,世界各地的澳洲人之间也已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此一来,能够让他们之间维持联系的东西,好像就只剩下了文化和语言,而这样的力量显然是很微弱的。我简直无法想象,这样七零八落的国家怎么可能建立和诞生?接下来又应该如何维持它的统一和存在?
  但无论怎么样的违反常理,这个疆域遍及全球的澳洲人共和国,确实是以惊人的速度突然诞生了。并且在他们刚刚建立起统一国家的时候,就对他们民族起源的明帝国,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再征服战争,占领了明帝国的多个沿海省份,征服了相当于两个到三个法兰西王国的广大领土,几乎彻底瓦解了这个帝国。
  此外,这个新生的澳洲人共和国,还在被沙漠吞噬的旧澳宋帝国首都的南方海边,斥巨资兴建了一座雄伟壮观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新首都,前后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充分地显示了他们的团结一心和可怖实力。
  所以,尊敬的总督先生,哪怕仅仅是承认现实,公司也应当对澳洲人保持一种谨慎和恭敬的态度。
  总之,如果让我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国家的话,那一定是‘不可思议’这个词。这个发源于南方神秘大陆上的共和制国家,也许有着我们眼中最不合理的政治制度,但同样也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强盛最富裕的城市。即使是伟大的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也没有澳洲人首都之中这么多的宏伟宫殿和大厦。
  更重要的是,澳洲人社会的富裕,并不是像印度土邦或者德意志诸侯那样,把整个国家所有的财富统统压榨出来,供极少数的一小群贵族大肆挥霍。而任凭绝大多数的下等平民和农奴挣扎在死亡线上,过着极度赤贫的生活。相反,凡是去过北美洲华美共和国的旅行者,都羡慕地声称,曼城的每个市民都拥有着好几套衣服,几乎每个家庭都能吃得上白面包。很多在欧洲被战火和苛捐杂税逼迫得走投无路的德意志穷鬼们,在漂洋过海移民到华美共和国之后,都很快就有了体面的住所,过上了相当不错的生活。连一个普通的泥瓦匠,在华美共和国都能每个月赚到三十枚银币,过得比相当一部分阿姆斯特丹市民还要更富裕。
  差不多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另一个由澳洲人建立起来的东岸共和国。此外,根据公司驻临高商馆发来的情报,海南岛上的中国人在被澳洲人统治之后,仅仅过了两三年时间,也普遍过得比明帝国治下更加富裕。可见不管是哪里的澳洲人,似乎都有着制造繁荣和富裕的魔术,并且非常乐于让臣民分享到好处。
  而就我在这两天的亲眼所见,澳洲本土居民的富裕程度,似乎还在美洲的两个澳洲人共和国之上。虽然还没有深入到澳洲人首都的普通居民区,但就我从身边看到的情况来看,即使是这座国宾馆里负责招待我们的侍女,她们身上穿的衣服,平时吃的东西,至少也都可以跟德意志的任何一位男爵夫人相媲美。
  除了惊人富足的舒适生活之外,澳洲人也并不缺乏保护财产的武装力量。巴达维亚的诸位先生们,想必都还记得三年前来到我们港口里的,那三百艘遮天蔽日的澳洲人远洋大帆船。目前,在统合了遍布全世界的各个加盟共和国之后,这个统一的澳洲人国家据称已经拥有了超过二十万人的常备陆军,还有近千艘可以进行跨洋远航的武装船只。虽然这些武装力量散布在整个世界,但也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他们的武器一向以精良闻名,华美共和国出售的枪械和火炮长期都在欧洲市场上享有美誉。他们的士兵也从不缺乏勇气,东岸共和国跟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爆发的两次战争,都是以西班牙王国的惨败而告终。公司曾经企图跟他们争夺非洲最南端的土地,但同样也以失败而告终。事实上,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势力,在战场上真正打败过任何一股澳洲人,能够保持平手就已经是极大的成功了。
  而更令人感慨的,还要数他们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跟传闻中傲慢而保守的中国本土居民截然相反,这些澳洲人的充沛活力和进取精神简直让人害怕。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各个团体的澳洲人就在全世界扎根立足,开辟了这样多的殖民地,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广袤而强盛的国家。
  澳洲贵族掌握着这些殖民地国家的政府,占据着最高的控制权。中国和欧洲的移民,还有当地的归顺土著,则作为澳洲人依附者而存在,陶醉于澳洲人提供的富足生活和安全保护。来自东方的语言与服饰,在这些国家迅速成为一种身份追求……而这一切天翻地覆的改变,仅仅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这真是一个令人战栗的扩张速度,或许只有西班牙人征服美洲的辉煌胜利,勉强能够与之相比。”
第一百九十五章
荷兰海军上将的报告(中)
  “……再接下来,我准备描述一下澳洲人目前的政治体制。前面已经说过,澳宋帝国的历史已经结束,现在的澳洲人实行共和制,而且是一种异常松散,类似于意大利城邦同盟的邦联共和制度——事实上,对于一个边疆省份跟首都相距半个地球的巨型国家而言,它的政治体制也没法不松散。总不能让那些可怜的地方官员事事做不得主,被迫三天两头地派遣信差重复那位麦哲伦先生的环球远航,带着文件向半个地球以外的首都请示许可吧?那样的话,等到他们得到首都的回复之后,恐怕什么事情都要被耽搁了。
  在这个极为松散的邦联体制之下,澳洲人的各个加盟共和国都保有着几乎完整的自治权,甚至可以自行发动对外战争!各个澳洲人共和国内部的政治体制,也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除了它们都是共和国而非君主国之外,几乎找不到一处完全相同的地方。这倒是跟我们祖国的七省联盟有着颇多的类似之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