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校对)第5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630

  激烈的交火持续一刻钟之后,虽然日本人依托地形还能勉强坚持,但美军这边的援兵首先到了。
  一辆“谢尔曼”坦克隆隆碾过杂草丛生的荒废田野,向着日本游击队据守的小树林开了一炮。这成了压断日本游击队员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知谁发出了一声喊,几乎所有人都开始转身逃跑,美军这边的枪炮则一齐大作,淡定地用子弹和炮弹从背后把他们打倒在地,不紧不慢地继续收割着日本人的生命……
  至此,一场遭遇战尘埃落定,接下来,就是胜利者尽情“享受”的时间了。
  ——————————————————————————————————————
  又过了几小时之后,马丁少尉坐在战场旁边的一个树桩上,一边摸出钢笔写下日记,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瞟过不远处一具被随意弃置的女尸——眼前白皙的女尸刚才还死命的挣扎过,可现在它就像是一个服装店里放置的假人,两只手被绳子捆住,身体呈大字型仰面朝天,肚子上和胸口上是粘稠的白色液体,一根碗口粗的树枝,被硬生生的塞进她的下体至少插进了半英尺,各种乱七八糟的器官碎片都流淌了出来。
  但马丁少尉对她的凄惨命运毫无怜悯——几个小时之前,就是眼前这个腰部纤细面容清秀的黑发日本女人,操作着火箭筒和机枪,杀死了马丁少尉的勤务兵约翰、C连的军医汤姆、中士普里斯特、下士盖达尔和另外几个他叫不出名字的黑人同僚。作为一个敌人,她绝对算个好手。而作为一个女人,她也绝对称得上一个尤物:所以,当她被炮弹气浪震昏而沦为俘虏之后,立刻就被二十多个黑鬼不由分说地扒光了衣服。
  ——这些C连的黑人士兵,已经登上这个血腥残酷的岛国太久了,经历了太多艰苦的战斗,牺牲了太多的人,早就已经自暴自弃,只想着找点乐子了。好不容易逮住这么一个漂亮姑娘,又怎么舍得放过?
  此时,一切道德和法律都不起作用了。即使是美军的宪兵,也只是视若无睹地看着黑鬼们抱住了她,在她绝望的哭嚎中扒掉了她的衣服……不得不承认,这个日本妞儿的生命力实在顽强,即使被四十多个黑鬼轮流上了一遍,居然还没有咽气。最后,玩腻了的黑鬼们捡来一根碗口粗的树枝,从她的下体塞进去。女人剧烈地挣扎着,鲜血从她的口鼻往外喷涌而出,但黑鬼们依然笑着用树枝残忍地搅动着,死命捣毁她的腹内脏器,直到她吐出一连串带着黑色血丝的泡沫,才算停止了挣扎……
  然后,这些日本游击队员不惜暴露自己,也要在这里阻击美军的原因,同样也被发现了——在树林后面的不远处,一个植被茂密的山谷之中,居然有着一座破败不堪的佛教寺庙,几百名惊恐万状的日本平民正躲藏在里面,基本都是妇孺,成年男人寥寥无几。而前来扫荡的美军正好堵住了他们的全部外逃之路……
  更让这些美军士兵感到怒火万丈的是,就在这座佛寺门外的树上,赫然钉着一个衣衫褴褛、奄奄一息的美国飞行员,似乎是坠机跳伞之后被捉住的。这名可怜的白人飞行员正像耶稣一样,两只手掌和两只脚踝都被钉上了长长的铁钎。浑身上下遍体凌伤,还被割掉了生殖器,在他脚下积起了一小片暗红腥臭的血色沼泽。
  此时距离这个倒霉飞行员的被俘和受刑,似乎已经过去了几天,他的伤口已经不再流血,只有一些黄绿色混杂的腥臭脓浆,黏黏腻腻地流淌在身上,发黑溃烂的皮肉里面,甚至爬出了蛆虫……即使是最高明的军医,也对此无能为力,只能掏出手枪对准他的太阳穴,给这个受尽折磨的家伙一个痛快的结束……
  然后,打着为飞行员同僚报仇雪恨的口号,一场血腥而残虐的盛大狂欢立刻开始了……在消灭了最后几名游击队员的微弱抵抗之后,一大群眼冒金光的黑鬼们忙不迭地冲了进去,凡是发现老人和男人,基本都是一枪击毙。如果是小孩子,则像打沙包一样用棍子和拳头揍成肉泥。若是发现有不太难看的年轻女人,则不由分说地立刻按在地板上扒光衣服,十几个人好像疯子一样轮流着上,最后玩得累了,才意犹未尽地往垂死女人的下体射进几发子弹收尾。有时候一不小心射的子弹太多了,甚至会把那个女人的子宫和肠子都打出体外……即使是孕妇也不能幸免,甚至还要更悲惨一些,在被玩到奄奄一息之后,黑鬼们通常会把孕妇的四肢按住,然后抽出刺刀,把孕妇的肚子抛开,拉出里面的婴儿……最后还意犹未尽的把一颗手雷拔掉安全栓,塞进孕妇被切开的肚子,一声巨响之后,这名被活体解剖的孕妇就变成了一堆破烂焦黑的皮肉。
  但即使是这样的场面,也还不是最变态的。更恐怖的是,马丁少尉还惊悚地看到几个黑人士兵升起了篝火,把女人和小孩子的尸体,甚至是还在喘息的活人直接架在上面,烤得滋滋流油,然后笑着从尸体上割下半生不熟的烤人肉来喂狗,或者回味无穷地放进自己的嘴里咀嚼,说女人和小孩子的肉果然很嫩云云……
  ——在登陆日本半年之后,美军的扫荡方式已经从剿匪变成了屠杀,继而又变成了虐杀。战争的目标已经从征服和改造日本,变成了像消灭印第安人一样消灭日本民族……总之,当四六年的这场夏季大扫荡结束之后,日本列岛原本人烟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关东平原,已经变得比北海道还要空旷了。
  马丁少尉的连队就这样在后方扫荡了一个多月,摧毁了十几个隐蔽的难民山寨,烧掉了七八座偏僻的寺庙和神社,干掉了三四支游击队,奸杀了无数的妇女儿童,剥了不知多少张头皮作为战利品,又办了几场火烤人肉大宴,这才优哉游哉地回到了驻地,身后留下无数残缺不全的腐臭尸体……当然,他们本身同样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超过四分之一的士兵和军官被游击队员击毙,然后被砍下头颅作为纪念品……
  这就是战争,它把交战双方都变成了疯子和魔鬼,抹杀了一切的善良和仁慈。
  受害者随时可能变成凶手,凶手也随时可能被虐杀,谁都谈不上无辜,谁都丧失了人性。
  而且,马丁少尉并不知道的是,每次当他们离开一处宛如地狱的虐杀屠场之后不久,都会有游击队员带着照相机秘密赶来,拍摄下美军下乡扫荡和屠杀乡民的悲凉惨状……然后,这些照片首先被送到了眉头紧锁的冈村宁次大将的案头,在经过了他的挑选和审核之后,随即被刊登上“浅红色日本”的官方报纸,制成宣传画册,在日本境内广为散发。其中一部分宣传画册还被装上军用飞机,运送到了更加遥远的地方……
第七十二章
南半球的战火
  在三千米的高空往上望去,大气层就像一块无暇的蓝色水晶。若是向着天边极目远眺,就会发现天空的色彩随着高度不断的变幻,越接近地平线的地方色彩越淡,碧蓝化为了翠绿色,而后又变成一种耀眼的白色。
  一架机身画着旭日图案的百式司令部侦察机,从这片色彩分明的碧空中,异常灵活而轻巧地穿云而出,逐渐向着地平面的宽广山谷降低高度——这是一种非常快的远程侦察机,其最新式的改进型号,时速最高已经可达七百公里以上,而且,这个时速是指长时间持续的飞行速度,而不是只能在某个高度上短时冲刺可以暂时达到的冲刺速度,差不多已经到了活塞式螺旋桨飞机的性能极致,在实战中几乎不可能被敌人追上。
  所以,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为了应对盟军的空中威胁,“百式司侦”被广泛当成通信机来使用。
  此刻,这架来自国内的“百式司侦”就带着邮件和乘客,徐徐降落在澳洲首都堪培拉的野战机场。
  ——堪培拉,澳大利亚联邦的首都,这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即使在没有多少历史的澳大利亚,也称得上是粉萌新嫩。直到二十世纪初,这里还是澳大利亚最高峰,科西阿斯科山脚下的一片不毛之地,除了几片空旷的牧场之外,就再无他物。此时正值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为了争夺澳大利亚首都的地位,互相争执不下,一直争了将近十年,最后只好两边各让一步,在两个城市之间选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建立新首都——于是,距离悉尼238公里,距离墨尔本507公里的堪培拉,从1927年开始幸运地获得了澳洲首都的桂冠。
  与那些由小村小镇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城市不同,堪培拉从一开始就是经过周密计划而建设的。在蓝图上就已经是一个时髦的现代化城市。在这个城市,你不会看到突兀和杂乱无章的城市建筑。映入眼帘的,都是一件件计划周详、安全、真正具备美感的城市设计杰作。堪培拉不仅地处风景宜人和树木青葱的心脏地带,周围遍布着澳大利亚最引人入胜的乡村,而且拥有着宽敞的规划街道,令人难忘的现代化建筑,法律规定堪培拉市区内无论公私建筑都禁止修筑围墙,只准种植树篱,以此来保证绿化率。因此全城树木苍翠,鲜花四季,每年九月,堪培拉都举办花节,以数十万株盛开的鲜花迎接春天到来,被誉为“大洋洲的花园城市”。
  然而,当这个世界的日历悄悄翻到1946年的时候,这座盎格鲁撒克逊移民的骄傲和心血,整个南半球最美丽的花园首都,却已经更换了主人,升起了属于日本帝国的太阳旗,并且被连绵战火摧残得满目疮痍。
  ——整个城市的四周郊野,到处都是战火焚烧的痕迹:被击毁的坦克和卡车,四分五裂的飞机残骸,零星散布的人畜骨骸,烧焦的星条旗和米字旗……就在大约半年之前,因为受到美国战略空军核爆东京的激励,以墨尔本为据点的澳洲盟军曾经发起过一次声势惊人的大反攻,前锋部队一度甚至打到了堪培拉郊外。
  但是,在澳洲日军的步步设防和狂轰滥炸之下,盟军这次最后的绝地反击,依然以失败而告终,只是丢下了近十万具尸体,并且让堪培拉变得更加丑陋和狰狞。城市近郊几座原本风景优美的丘陵,在经受了战争双方的多次炮击和轰炸以后,已经变得如同月球上的环形山一样坑坑洼洼,几乎不能辨认。曾经遍布市区的花园,也已经面目全非,那些无人照料的娇贵花木,眼下不是枯死干瘪就是胡乱疯长,再也毫无美感可言。
  此外,日本工兵还在堪培拉市区铲平了大片的灌木和草坪,用于修建临时机场——先前那架“百式司侦”在城市上空盘旋了一圈,随即在一条从公园里铲平铺设的跑道上缓缓降落。然后,刚刚因为本土游击战和擒获麦克阿瑟的军功,而再次得到晋升的辻政信中将,就从机舱里跳了出来,稳稳地站到地面上。
  辻政信中将此次奉命离开本土,重返澳洲前线督战,事先就已经用无线电进行了通报。所以,他才刚跳出机舱,下一刻,就有许多熟识的陆军官佐围了上来,明显是已经在机场翘首以待了很久的模样。
  “……辻君!多日不见,气色看起来不错嘛!你在国内的传奇经历,我们都听说过很多回啦!”
  一名头上绑着绷带的陆军大佐,带着满脸豪爽的笑容,毫不见外地捶打着辻政信的肩膀,显然是交情很好的模样,“……扶危克难,尊皇攘夷,挽狂澜于既倒,奇袭桶狭间,再现当年信长公之壮举,一战生擒敌酋麦克阿瑟……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盖世英雄的壮举啊!我们这些同僚听得也是与有荣哉……”
  “……哪里哪里,只是一时侥幸罢了。那时候的情形,可当真是九死一生,现在想想还后怕呢!”辻政信中将谦虚地摆摆手,“……听说诸君在澳洲也打得不错,成功挫败了墨尔本那群美英鬼畜的垂死挣扎啊!”
  “……哎,也只是寻常水平的发挥罢了,跟辻君在国内力挽狂澜的赫赫战绩,根本就不能比啊!报纸上都已经夸奖你是新一代的军神啦!可惜关东军里的那几个奸贼,又把麦克阿瑟给放走了……”
  “……虽然我军击退了美英鬼畜的逆袭,但是敌寇主力眼下依然盘踞在墨尔本,还是久攻不克啊!”
  “……喂喂,先别说这些扫兴的话了,辻君这次连升两级回来,大家非得要好好喝一顿才是……”
  其他人也是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连声恭维,笑容满面。只是才这样绕着圈子寒暄了没几句场面话,就有一名急性子的军官,忍不住揭破了他们的真实目的,“……辻君,我们已经置办了酒席,为你接风洗尘。但是在此之前,能不能先告诉我们一些国内的确切消息?比如这个!”他将一本册子递了过去。
  “……辻君,上面的这些照片,都是真的吗?”此刻,他的眼神中居然明显渗出了几丝哀婉与惶恐。
  辻政信神色凝重地接了过来一看,发现这是一份印刷得非常精美的画册,不仅纸张的质地很好,上面的彩色和黑白照片更是罕见的清晰……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上面的内容。
  ——画册的标题是《本州反扫荡战实录》,内容则是日本列岛各个前线或敌后居民点被屠杀摧毁的场面:
  被烧毁的城镇和乡村,或完好或残缺的百姓尸体,挂满了死人的电线杆,犹如长满苹果一般挂满了人头的树木,被倒吊在架子上开膛破肚的少女,路口和车站里堆叠如山的人畜尸骸……其场景之血腥可怖,哪怕是已经身经百战的军官,看了之后也感到难以忍受——虽然他们在澳洲也没少做过同样类型的事情。
  毕竟,大多数的凡夫俗子,在为人处事的时候,都是对别人一个标准,对自己另一个标准的。
  ——就算是日本的军国主义分子,其狂热和兽性的程度,一般也是与地位成反比。这些将佐一级的人物,虽然能够无比残忍地对待敌人的士兵和平民,却并不代表他们有勇气接受自己的亲人也被如此残忍地对待。
  但是,这世道从来都是弱肉强食,大家都是以牙还牙,你做了初一,我就能做十五。在残酷战争的摧残之下,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切道德准则早已荡然无存,人性也被兽性所压倒。既然恶魔般的日军在南洋大开杀戒,如此的凶残和毫无人性,又怎么能指望矢志复仇的盟军在日本列岛上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呢?
  总之,这份细节清晰、描述详实、内容血腥的《本州反扫荡战实录》,给澳洲前线日本军官的心里留下了莫大的阴影面积——很多人都在画册里看到了自己面目全非的家乡,并且为之深深地震惊和骇然。
  ——————————————————————————————————————
  作为战地画册里很多场面的亲历者,面对着这一双双充满了迷茫和惶恐的熟悉眼神,辻政信中将不由得深感压力巨大,在草草翻了一遍这册《本州反扫荡战实录》之后,就将其合上,闭上眼睛,沉默了。
  “……这些……都是真的么?”半晌之后,领头那位大佐终于开口追问,声音犹如生锈的机器般沙哑。
  “……很遗憾,都是真的。很多还是我亲眼见过的。”又过了片刻,辻政信才勉强开了口,语气木讷,仿佛是在念悼词一般,“……自从东京核爆、先帝驾崩、美军登陆以来,国内的七千万军民简直是往阿鼻地狱里走了一遭。首先是东京被美军的原子弹夷为平地,据说当时就死了上百万人。然后,京都和广岛被美军飞机用燃烧弹反复轰炸,几乎没剩下一间完好的房屋。东大寺的五重木塔、清水寺的悬崖舞台,金阁寺的舍利殿,伏见稻荷神社的千本鸟居,还有江田岛的海军兵学校,都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之中化作了灰烬。
  此外,神户和名古屋也被打成了一片瓦砾,大阪则被屠城了三次。接下来还有岐阜、奈良、和歌山、仙台、宇都宫、滨松、冈崎、千叶、甲府……本土的主要城市,至少已经有一半毁于美军之手,市民则尽遭屠戮,目前统计得到的国民死亡数字,已经不下两千万——我军控制区的百姓,还能得到大本营的救济和苏联方面的物资援助,好歹能够活得下去。可是沦陷各县的百姓,等着他们的就只有美英鬼畜的屠刀和虐杀!关东平原据说已经被杀成了无人荒野,而新近收复的东海道和近畿地区,也陆续发现了足足上百个万人坑!
  唉,大日本帝国皇军过去在支那和南洋做的那些事情,美英鬼畜在本土变本加厉地报复了回来!”
  说到这里,辻政信深深低头鞠了一躬,“……虽然我在国内一直尽力拼杀,但还是没能阻止那些卖国奸贼的逆举和美英鬼畜的暴行,也没能保护好诸君的故乡和家人……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对不起了!”
  ——霎时间,众人一齐低头默然,只有一股绝望、悲凉和怨愤的情绪,在他们的脑海中不断弥漫。
  “……辻阁下不必过谦,我们都知道,这不是你的错!可是……我从照片里看到了我的老婆、儿子和女儿啊!我女儿才八岁,也被那群洋夷给玷污和杀害了,我那个不足三岁的小儿子,更是被架在火上烤!”
  一名中佐哽咽着说道,眼泪从他的眼眶中慢慢地溢了出来,但是他如同没有发觉一般,还在用已经嘶哑得说不出话来的声音继续低语,“……辻阁下,你家在北陆的石川县,家乡或许还没什么事。可我家在千叶,按照这份画册里描绘的情况。眼下只怕是……只怕是要到阎王那边,才能找得到亲戚和同乡了吧?”
  “……佐藤君!请振作起来!”辻政信叹了口气,伸手按着他的肩膀,高声吼道,“……哭哭啼啼的,像个什么样子?连男儿有泪不轻弹的道理都不知道,还算是堂堂的日本武士吗?妻子死了可以再娶!孩子死了可以再生!家乡毁了可以重建!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就能用我们的军刀开拓出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佐藤君!你的故乡千叶县,确实是被美英鬼畜和卖国奸贼给烧杀成了一片白地,但那又如何?我们这是在打仗啊!想要得到什么,就要舍得付出!俄国人若是没有一代又一代的哥萨克舍生忘死地东征探险,美国人若是没有那些牛仔们不惜性命地西征讨伐印第安人,他们的后人又如何能够坐拥如此广大的疆土?
  现在,命运的考验已经降临到了我们的头上!我们脚下是富饶的澳洲,是一片比日本要大几十倍的广袤大陆!有着无数的矿山和渔场,是大和民族未来的新家园!只要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之前的一切牺牲就没有白费!也只有消灭这片土地上的最后一批美英鬼畜,大和民族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如今,过去的大陆政策已经完全破产,满洲生命线和朝鲜半岛,还有台湾和菲律宾,都已经注定保不住了。本土也是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几百万难民无处安置,只能坐船来南洋和澳洲!他们都在等着陆军打出一个大胜仗,给他们打出一个新家园啊!”辻政信深深地一低头,“……诸君,拜托了!”
  听着辻政信的鼓舞,原本有些哀愁的军官们顿时如同打了一剂强心针一般,眼里再次燃起了狂热。但是也有人的脸上略显迟疑,“……辻君,自从东京核爆之后,澳洲这边的后勤补给就基本断绝了。除了粮食和副食品可以就地征发,暂时还绰绰有余,其它什么都很匮乏啊!虽然在澳洲兴建的兵工厂也能生产一些枪械弹药,但是产量依旧远远跟不上消耗。若非敌人也被抽走了不少兵力,澳洲前线只怕是早已要崩溃了。
  即便如此,我军眼下也只能跟敌人勉强相持,若是进攻的话,飞机、坦克、火炮、燃油、弹药都不太够——之前,敌军从墨尔本北上反击的时候,我军就一度丧失制空权,被鬼畜爆击机轰炸得好惨。若非海军紧急调动了两个航空队转场过来助战,顶住了敌人的攻势,我军的前沿阵地恐怕都要后退到悉尼了……”
  “……这个请放心,上杉君!自从成立新政府之后,本土的大本营就得到了苏联方面的大力支援,各种军械物资是要多少有多少。我这次从本土回来,除了大本营的任命书和作战指示,还带来了一整个运输船队!装了足足十万吨弹药,二十五万吨燃油,一千五百架飞机!三千门重炮和山炮,还有两千辆三式中战车!联合舰队也将出动一个战列舰编队,外加十二艘航母,配合陆军对墨尔本发起新一波的总攻!”
  辻政信中将眉飞色舞地说道,“……这将是我军征服澳洲的最后一战!把澳洲变成黄种人的澳洲!”
  得知如此劲爆的消息之后,在场的军官们先是难以置信地面面相窥,然后就兴奋地欢呼了起来。
  “……大本营板载!这回一定要打下墨尔本,征服全澳洲!”
  “……联合舰队板载!征服澳洲!征服新西兰!在南半球再造新日本!”
  “……板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报仇雪恨!七生报国!”
第七十三章
墨尔本之冬(上)
  深邃的夜空被明媚的新月和无数的星辰点缀得璀璨夺目,间或还夹杂着一闪而逝的流星,勾勒出一副壮阔之极的浩瀚夜景。大地上结着一层厚厚的白霜,挟带着冰屑的寒冷夜风,在星光下呼啸肆虐……
  ——当北半球的欧亚大陆正值夏日炎炎的时候,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却是正处于寒风凛冽的冬天。
  深夜时分,澳大利亚东南部,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郊外,盟军前沿阵地,布罗德福德镇。
  在后世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的墨尔本,其气候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夏天不算太热,冬天也不算太冷,即使在气温最低的七八月份,也基本不会下雪。
  尽管如此,在寒冬八月的深夜里,墨尔本的野外也是寒意摄人。除了不得不站岗吹冷风的哨兵之外,其余不当班的澳军士兵和美军士兵都没有心思在外面闲逛,而是缩进了被他们的木板营房里,一边裹着军大衣,围在美国生产的煤油暖炉旁边烤火取暖,一边听着一台沙沙作响的美国收音机播放新闻。
  “……今天,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奥布里·菲奇中将抵达珍珠港,因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部大楼在台风中坍塌,迄今尚未修复,故而菲奇中将选择在新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就职仪式——前任司令官哈尔西上将的旗舰企业号航母在风暴中严重受损,目前还在圣迭戈军港进行维修……
  在就职仪式上,菲奇中将表示,从斐济、新西兰和澳洲战区撤出舰队,属于不得已的暂时性措施。面对当前艰难的战局,他将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也希望全军将士每个人都恪尽职守……”
  “……啧啧!听听吧乔治,又是一堆老套的空话!恪尽职守?这就能让我们打赢战争回家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