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630


第一百五十章
无条件投降?
  总而言之,面对着每个星期一千万公民被送上天堂的死亡速度,以及正在迅速被化为辐射废墟的广袤国土,哪怕是最死硬的美国主战派,以及最铁杆的反布尔什维克分子,也不得不承认现实,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表示愿意忍受最大程度的屈辱,向红色阵营的可恶敌人下跪臣服,只为寻求一个结束战争的办法。
  当退守开曼群岛的英国流亡政府首相丘吉尔闻讯大急,不顾生命危险乘坐水上飞机赶来HSD企图劝说美国议员不要放弃抗争的时候,还被一位刚刚得知自己全家在核爆中不幸死光的纽约议员,毫不客气地用指头戳着鼻子翻喷:“……丘吉尔阁下,当初正是您声称要不惜一切代价战斗到底,哪怕死光最后一个印度人。结果因为阁下所主张和坚持的战争政策,已经让整个大不列颠岛的文明之光彻底熄灭,重新回到了中世纪。如今的印度人倒还没有死光,但英国人却快要死光了……现在,您难道又想要用同样空洞虚伪的激扬口号,忽悠美利坚合众国在绝境中继续战斗下去,哪怕死光最后一个印第安人,或者死得只剩印第安人吗?”
  (由于白人抢走了北美洲几乎所有的好地盘,美国的印第安保留区都在那些地形最恶劣、土地最贫瘠的穷乡僻壤,远离城市和交通线,而且印第安人也最适应野蛮状态的艰难生活,因此在核战发展到一定程度,全美工业农业尽数崩溃之后,从理论上说,印第安人将会活到最后,重新成为北美洲的主宰者。)
  尽管如此,准备结束战争的美国主和派也是有底线的,最起码的最起码,他们绝对不愿意当亡国奴。
  然而,在斯大林的计划里,美国已经不存在“如何结束战争”的问题,只剩下了“被占领”的可能。
  ——由于美苏之际已经没有了直接的外交渠道,麦克阿瑟总统只能通过南非这个中立国向苏联转达和谈意愿。最初的时候,苏联方面的表态也似乎令人振奋:对方同意了和谈的请求,并且答应在和谈期间停止对美轰炸,甚至还保证即使这一轮和谈未能取得成功,也愿意保证HSD的安全,不会对美国首都投掷核弹。
  (其实是新型的喷气式超音速轰炸机数量不多又太娇贵,在连场远征之后必须仔细休整保养一番了。)
  但是,再接下来,被这个“和平信号”所误导,刚刚对前途提起几分希望,想着通过各种娴熟话术和道德压迫来跟苏联人周旋的美国外交官,就被苏联外交官用一份充满蔑视的最后通牒给糊了一脸。
  ——根据“钢铁慈父”斯大林同志刚刚在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第二次全体大会上发表的声明,美国及其盟国在战败之后必须无条件投降,听候任何处置,连基本领土的完整、国家法统的存续,都根本不予保证。
  在带团前来南非秘密谈判的马歇尔国务卿面前,傲慢的苏联外交官甚至还毫不掩饰地表示,在投降之后,包括马歇尔本人和麦克阿瑟总统在内的所有白宫高官,美国的参众两院所有议员,还有美国全部知名的豪门世家,都会被逮捕进劳改营。还有五角大楼的每一位将军,哪怕是已经退役的,也都要作为战犯被审判!
  ——————————————————————————————————————
  在确认了苏联人的上述说辞并非开玩笑之后,白宫、国会山和五角大楼一时间全都炸开了锅。
  虽然早在主动祈求和谈之前,所有人就都知道俄国人一向贪得无厌、面狠心黑,战败者的下场肯定很难过,但这样堪称羞辱的条件,还是已经远远超出了之前最悲观的预测——在此之前,美国经历过的任何一场战争,总是以和约或条约来结束的。迄今为止,美国还从来没有输过一次,哪怕是打得最差的1812年美英战争(又称第二次独立战争),顶多也只能说是打了个平手,所以美国上下都缺乏承受战败者待遇的觉悟。
  在他们看来,堂堂美利坚合众国都同意低头认输了,你们这些布尔什维克泥腿子怎么也得给个面子吧?
  按照麦克阿瑟总统之前的判断,美国战败的下场最多也就是割地赔款、限制军队规模而已。如果谈得好的话,或许只要多赔点儿钱,连土地都不用割让——已经变成辐射污染区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除外,估计是肯定保不住了。这样一来,只要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这片“天选之国”的沃土还在,只要顽强勇敢的牛仔和清教徒们还肯继续挥洒汗水,耕耘和建设这片土地,那么只要熬上几十年,总可以把国家重新振兴起来的。
  但是,如果是无条件投降,那么整个美国的土地就不再是美国人的了,所有的合众国公民就要被奴役,各种工厂就要被封闭和拆走,银行里的金银都会被没收,任何资本家和农场主都要被打倒甚至处死,从独立建国以来的一切成果,都将被战胜者卡住脖子吐出来,最后还要被打上世界公敌的标签,永世不得翻身。
  对于这样宛如地狱的惨淡前景,麦克阿瑟总统表示自己根本无法接受,甚至只要想一想就忍不住怒发冲冠——只要骨髓里还有一丝勇气,只要枪膛中还有一粒子弹,他就宁可坚持到死,也绝不接受这样的下场。
  而国会山和五角大楼也是一片骇人的沉默,诸多国会山老爷都仿佛死了全家一样的脸色难看。哪怕是最主张和谈的议员,面对这样苛刻到无以伦比的条件,也愤怒得难以自禁,坚决不同意签署无条件投降的和约——即使是最懦弱的人,也无法眼睁睁地接受祖国的灭亡,而曾经腰缠万贯的资本家,更是无法接受全部家产的灰飞烟灭……但是,另一方面,出于对原子弹的畏惧,他们也不敢直接回绝苏联人的这份“善意”。
  怎么说呢?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哪怕未来前景是生不如死,也没有几个人会愿意真的去死啊!
  最后,诸位国会山的老爷们只得装起了鸵鸟,试图用沉默来拖延时间——能够拖上一日是一日吧!
第一百五十一章
核弹还需要来得更猛烈一点
  然而,苏联方面可没有义务陪着这些自我感觉良好过头的美国议员老爷们,继续坐在国会山上慢悠悠地盘算得失……二月一日,满载着原子弹的苏联图—100“飞熊”喷气式超远程战略轰炸机,再次从太平洋和大西洋方向夹攻而至,携带着二十四枚粗大黑硬的原子弹,前来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上做客“送温暖”。
  这一次,美国空军终于是发了狠,不管高度够不够得着同温层,凡是能飞的飞机统统都放了出来,地面的高射炮也打得比新年礼花还要热闹万分——尽管炮弹根本打不到那么高,纯属放个响给自己壮胆而已。
  凡是能够飞到同温层的美国飞机,无论是已经被紧急改成炮艇机的B-36“和平缔造者”,还是来不及改装的原版B-36轰炸机,甚至是一些还在试飞之中,连武器装备都尚未安装的试验型飞机,都被不管不顾地驾驭上天,去迎击以超音速来犯的苏联人!再不上天以后就没有上天的机会了!那些奉命驾驶无武装飞机上天的美国飞行员,全都一脸绝望兼悲壮地表示:哪怕是用撞的,他们也要把苏联喷气机给撞下来!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依靠侦察卫星的实时监控,还有一点五马赫的超音速,苏联轰炸机群成功地提前发现了迎击美机的身影,并且利用自身的高速,轻易绕开了对手的空中防线——当然,这也导致它们未能突防进入某些目标的上空,只能随便找了座城市丢下原子弹就打道回府。但苏联飞行员好像根本不在意炸错了目标,浪费了昂贵的原子弹似的,反倒似乎是认为只要炸死了美国人就算成功!
  因此,二月一日在美国版图上被投掷下去的二十四枚苏联核弹,由于大多落在了一些人口较少的次要城市,所以“仅仅”造成了八十多万人的死伤,负责空军的阿诺德上将还对此颇为得意,自认为战术得当。
  但问题是,苏联人的战略核打击部队在本月可不会仅仅只来造访这么一次——二月四日,七架苏联图—100飞熊再次从大西洋彼岸呼啸而至,利用单机多路高空突防的战术,弄得美国空军手忙脚乱,堵住了这边就顾不上那边……最后终于没能完全堵住敌人,让苏联人成功核爆了阿肯色州的小石城、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和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除此之外,还有六座美国中部的小城镇遭遇核爆,总的伤亡人数超过了六十万。
  次日,太平洋方向的苏联轰炸机也用同样的单机高速突防战术,对美国西海岸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毁灭性打击,被重点攻击的加利福尼亚州再次腾起了十朵蘑菇云,而剩下两颗则砸到了内华达州。
  二月十一日,在休整了七天之后,苏联图—100“飞熊”战略轰炸机又一次倾巢出动,连同新服役的战机,合计三十二架,依旧是东西对攻,卫星情报支援,单机多路超音速突防……不过这一次采取了“穿梭轰炸”的新战术,挂载核弹的“飞熊”们在投弹完毕之后不再掉头回航,而是直接横穿整个美国,从日本起飞的在北非和葡萄牙降落,从北非和葡萄牙起飞的则在日本降落。因此,这一次图—100“飞熊”的核爆目标更加深入了美国中西部的纵深腹地,坐落在荒漠中的丹佛、拉斯维加斯、阿尔伯克基、圣菲和盐湖城相继挨了核弹。而著名的胡佛大坝,也在核弹冲击波的横扫之下土崩瓦解。
  除了上述这些大城市之外,同时遭遇核打击的,还有华盛顿州的汉福德和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华盛顿州的汉福德是与橡树岭齐名的美国核工业中心,美国的铀提炼厂位于橡树岭,钚提炼厂则集中在汉福德。在另一位面的时空中,汉福德在随后的四十年冷战期间生产了美国全部核弹头中的百分之七十。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则是美国目前唯一的核武器研发中心和装配总厂,截止到目前为止,美国的所有原子弹,都是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生产的。
  由此可见,一旦被苏联人给炸掉了这两个地方,美国的核武器生产能力也就被废掉了。而且,由于核爆冲击波的破坏,还使得囤积于这两个地方的大量核燃料发生泄漏,造成了极为可怕的大面积核污染——伴随着原子弹的闪光和爆炸,原本储存在密封容器内的辐射物质都被直接汽化,然后化为白烟向外喷了出去,让方圆几十公里的区域都被污染成了辐射地狱:这可是能够在三小时内致死的高放射性乏燃料!事后,汉福德和洛斯阿拉莫斯爆炸现场的盖革计数器直接爆了表,而未能及时撤离的幸存专家学者和参与救援的美国大兵,则在当天就出现了辐射病的早期症状,开始呕吐起来……他们剩下的生命已经只能用小时来计算。
  除此之外,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还有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核物理实验室,也都被纷至沓来的核爆之中被炸得灰飞烟灭,无数重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被彻底摧毁,成千上万名参与曼哈顿工程的科学家及工程师,也都在苏联原子弹的攻击下丧生。这等于是差不多剥夺了美国今后发动核反击的造血能力。
  这样一来,美国就再也无法制造新的原子弹,消耗完核武库里的存货之后就没有了——虽然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工厂,因为美国航空兵的拼死拦截,暂时还算完好。但它仅能提供铀燃料而已,最多只能做些制造核污染的“脏弹”,却无法生产出真正的原子弹。而且由于电网崩溃的缘故,橡树岭工厂在不久后也被迫停产。
第一百五十二章
美利坚永不屈服(上)
  此外,从大西洋方向来袭的苏联图—100“飞熊”喷气式超远程战略轰炸机,还重点攻击了美国战略空军轰炸机编队在过去一年里横跨大西洋远征欧洲的出发基地——加拿大东部,突出于大西洋之中的纽芬兰。
  不过,在戒备森严的纽芬兰,曾经驰骋美国领空所向披靡的苏联超音速空中死神,终于第一次折戟沉沙,而美国空军也在被炸得支离破碎之后,终于取得了第一个击坠记录——某架走了大运的美国B-36“和平缔造者”同温层高空轰炸机,在某位下定决心一命换一命的美国飞行员的迎头冲击之下,仿佛中彩票一般,成功地使用航空火箭弹,将一架载着原子弹的图—100“飞熊”给打了下来……
  然而,这样微小的胜利并不能改变大局,随着更多挂载着原子弹的苏联图—100“飞熊”相继杀来,依靠它们的超音速突破了美军的高空拦截,纽芬兰的美国空军基地最后终究还是被核爆给摧毁了,基地内六十多架来不及起飞的B-36“和平缔造者”和一百二十多架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还有更多的战斗机、侦察机和运输机,以及若干艘海军舰艇和两个师的陆军地面部队,也都在核爆的蘑菇云之中灰飞烟灭。
  二月十三日,情人节的前一天,一架苏联图—100“飞熊”从大西洋方向飞临联邦首都HSD上空,却没有投下原子弹或航空炸弹,而是洒下了雪片般的传单,再次发出了“敦促美国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同时又“慷慨”地承诺,为了让美国统治阶级有一个能够安心思考的空间,苏联绝不会用原子弹轰击HSD然而,上述貌似声色俱厉的恫吓,并没能动摇联邦政府的意志——确实,通常来说,每当一个国家的危机到来,那些位高权重者皆不可靠,因为他们有着更多的选择余地。只要他们能够保留统治的权力,就可以把损失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而斗升小民却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国家的兴亡。
  但问题是,这一次,苏联人既不打算给美国的旧统治阶级保留下统治这片土地的权力,也不打算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甚至不肯允诺他们的生命安全,连一纸赦免令都不愿意给——按照诸位国会山老爷们的看法,这表明苏联的布尔什维克红脑壳从一开始就没有和谈的诚意,不准备给他们这些反动派留下任何的活路。
  既然选择投降也不能减少任何损失,他们为什么还要抛弃尊严和傲慢,向自己鄙视的俄国佬屈膝呢?
  与其向傲慢自大、残酷血腥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卑躬屈膝、俯首称臣,然后再像一条狗似的,以最恶心、最难以忍受的方式,被侮辱和践踏而死,甚至还要被塞上一大堆骂名,遗臭万年,那么还不如从一开始就鼓起勇气坚持到底,哪怕不是为了赢得胜利,而是为了寻求一个足够壮丽和尊贵的退场仪式!
  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即使注定要走向灭亡,也要灭亡得轰轰烈烈!
  ——反正,就算是真的绑着整个美国一块儿去死,他们这些大佬也肯定是死在最后……
  于是,在连续召开了三天三夜的秘密国会,以及一大堆各种私下里的碰头会和密室商谈之后,满脸憔悴和疲惫的麦克阿瑟总统,又一次回到了白宫,召开了关于迎接最终决战的军事会议。
  ——————————————————————————————————————
  嫣红的夕阳从西方的天际边徐徐滑落,艳丽的晚霞覆盖着整个天穹,黄昏的温暖暮光从窗外照射进来,在地板上投射出五颜六色的绚丽光晕。会议室墙上挂着的肖像油画之中,美利坚建国时代的诸多先贤,正一如既往地注视着房间内垂头丧气的诸位当代统治者,看着他们将要把这个伟大的国家带领到何方……
  然而,在诸位建国先贤的凝视之下,如今这个时代的美国统治者,却将这个国家带到了灭亡的方向。
  ——此刻,初春夕阳的温暖光辉,也洒落在长桌旁边的诸位美军将领们身上,但却无法给神色凝重的众人带来哪怕一丝最起码的暖意,反而宛如来自北极冰海的恐怖暴风雪一般,让他们从心头一直凉到脚底。
  “……总而言之,一切都已昭然若揭,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诸位。”
  长久的沉默之后,麦克阿瑟惨然一笑,转身从座位上站起,背对着与会众人,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说道,“……国会已经做出最后决定了!放弃一切和平的幻想吧!将军们。实话说,我们的胜算非常渺茫,甚至近乎于零。但为了自由和理想,我们必须赌上自己的灵魂,战斗到最后一刻!反正我本人已经决定,要为了人民的自由和合众国的光荣,流干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抚摸着世界地图上代表美国的那块位置,麦克阿瑟宛如梦呓般地叹息道,幽远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无限的时空,“……过去的七年多时间里,我们曾经从北美洲出发,满腔豪情地奔向整个世界,然后渡过浩瀚的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将星条旗插遍了大半个世界。那是一个多么意气风发的时代啊!
  但是,再接下来,谁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错,我们又从一个个战场上被狼狈地打了出来,一次次地撤退和溃逃,一步步地重新缩回自己的家园……现在,这一切的梦想和征途,终于快要走到尽头了吧?”
  他如此发泄着心中的纷乱思绪,喃喃自语了很久,才终于提起了正事,“……阿诺德将军,我们的空军目前还剩下多少B-36超远程轰炸机,可以跨越大西洋远征欧洲,对苏联人发动反攻?”
  “……很遗憾,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只剩下最多六十架基本完好的B-36了,总统先生。”
  负责空军的阿诺德上将站了起来,如此说道,“……在苏联人最近几天的疯狂核爆之中,我们的空军损失很大,很多飞机都在地面被摧毁,或者在紧急转场逃亡之后,于迫降之际受伤。而且,我国原本生产B-36轰炸机的工厂已经不复存在,各种维修用的零配件也断供了,相当一部分受伤的B-36无法修复……此外,在剩下的大约六十架B-36之中,有十五架已经被改成了炮艇机,短时间内无法改回来重新执行轰炸任务。”
  “……请不要这么紧张,阿诺德将军,我并没有打算要责怪你的意思!”
  麦克阿瑟坐回到会议桌旁,态度温和地说,“……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被摧毁之后,我们已经只剩下了二十七枚原子弹,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合众国已经再也不可能继续生产新的原子弹了。所以光靠剩下的这些B-36‘和平缔造者’,就已经绰绰有余……对了,剩下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还有多少?”
  “……大约一百架到两百架……总统先生,由于核爆的影响,目前有一些空军基地还未能恢复联络。”
  “……很好,那么,阿诺德将军,我命令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准备,抽调至少二十架B-36转场集结到HSD利用这里尚还完好的军用和民用机场作为基地,在挂载原子弹之后就远征欧洲!”
  麦克阿瑟如此吩咐说,“……还有西海岸那边,也必须尽快做好越洋出击的准备。由你敲定轰炸机群具体从哪里出发。把所有的原子弹都挂上,剩下的飞机则装上毒气弹或细菌弹,反正多半也没有下次了……至于更加具体的作战计划,由你牵头组织参谋们做一个出来,在经过我的审批之后就可以实施……”
  “……是,我会去办的,总统阁下。情报部门已经找到了苏联喷气式战略轰炸机的出击基地了吗?”
  “……不,还没有。不过这一次的攻击目标,原本就不是苏联战略空军的大西洋沿岸前进基地。”
  麦克阿瑟总统答道,“……到了现在这等地步,这种以牙还牙的战术反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希望能够把最后的这批核弹投掷到苏联本土,让苏联人也充分感受一下我国人民正在承受的痛苦!”
  阿诺德将军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让战略空军远征苏联本土?这……航程不够啊!”
  “……航程不够?即使是最早期型号的B-36,也有一万两千公里的续航能力,新型号的航程更是可以达到一万六千公里……怎么会航程不够呢?”麦克阿瑟总统有些困惑地反问道。
  “……可这样的话,他们又该怎么回来呢?难道阁下是说……自杀性攻击?这也太……太那个了吧?”
  阿诺德先是愣了愣,随即再次倒吸一口凉气,“……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跟飞行员们开口……”
  “……我知道这很不容易,甚至是违反了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所以我并不要求你发布强制性命令。”
  麦克阿瑟叹了口气,“……你可以让飞行员自愿报名参加,不必用军令来强迫。想来在这个国家危难的关头,应该还是能够找出那么几个勇敢的志愿者的。如果实在没人肯报名的话……你就再来找我商量。”
  “……哎,好吧,我尽量试试看。在祖国灭亡的危机时刻,想必还是会有那么几个勇士肯站出来的。”
  阿诺德的脸色变幻了许久,才长叹一口气,苦笑着继续说道,“……从HSD到莫斯科,考虑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大约是一万公里左右的航程……从西海岸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间,也是差不多这样的距离。如果不考虑返航的油耗,让B-36进行单程远征的话,都是可以勉强抵达的……”
  “……还有朝鲜、中国和日本B-36只飞单程的话,同样也是可以飞得到的。不过,如今的日本列岛挨了那么多原子弹,已经没有剩下什么可炸的了,而朝鲜和中国……呵呵,炸了它们也没多少意义。”
  麦克阿瑟一边琢磨着地图,一边随口说道,“……不过,如果我方轰炸机编队不幸遇到恶劣天气或者敌方空军的强力阻击,实在无法核爆符拉迪沃斯托克,那么也可以把朝鲜和中国作为备选的核爆目标……还有那些剩下的B-29轰炸机,也可以利用起来,反正都到最后的时刻了——B-29‘超级空中堡垒’的最大航程是六千七百公里,跨越太平洋是不行了,但跑单程飞越大西洋,轰炸一下欧洲和北非还是可以的。多余的原子弹已经没有了,就随便装些什么炸弹上去吧!对了,轰炸目标也不要漏下了智利这个叛徒。”
  “……还要轰炸智利?我会让南美前线的航空队准备的。要用原子弹吗?”阿诺德上将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