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455

  这就是当代乌克兰除了颜色革命之外,最为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标志性街头文化——美女的!
  在这两位红发女郎的身后,还追着一大堆用手机拍照的外国游客,以及装备更加专业的新闻记者。
  相信要不了几个小时,这两位红发女郎的高清晰度裸体,就会被挂在许多网站的页面上,与东方某个岛国诸位德艺双馨的爱情动作片女演员的容姿一起,被世界各地的网民们互相议论,津津乐道。
  ——说是反对卖淫合法化,抗议总统把乌克兰女孩当商品卖,这确实是符合传统道德的正事。可是这些队的美女们自身,又何尝不是在用出卖肉体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呢?
  就少女所知道的情况,她们自从建立团队以来,就把裸体游行作为主要的活动方式。无论是乌克兰的内政还是国际大事,都会引来她们的出场。抗议乌克兰卖淫合法化,要搞裸体游行,谴责政界要人的不当言辞,也要搞裸体游行,对待伊斯兰国家的歧视女性法律,同样要搞裸体游行;就连对前几年遭受海啸与核危机的日本人表示支持,她们也要过一把脱衣瘾。
  最近几年。在基辅城内已经有好几家穷疯了的旅游公司,开始把美女队作为“乌克兰特色”的参观项目,向全世界的游客们进行推销……而队为了从旅游公司那边筹集活动资金,也不得不按照有关的旅游路线和时间进行露天裸体活动。甚至为了照顾某些付钱特别慷慨的大型旅游团体。她们居然在零下二十五度的冬天,还要脱光了裸体上街——就算是脱衣舞女,也没有这么恐怖的工作环境吧!
  乌克兰的女孩是不是能够拿来卖的还不好说,但要说她们防寒耐冻,擅长野外活动,倒是绝对的事实。
  虽然这确实吸引了不少眼球,但在观众的眼里,她们不管打着什么样的口号。都只是裸体秀而已。
  事实上,金发少女在上一次来到基辅的时候,还看到过一场更加可笑的裸体示威——裸体女郎们光着屁股举着牌子抗议某些人捕猎野生动物剥取毛皮,而自己的脚上却全都穿着鹿皮和貂皮的高级靴子。
  “……唉。如今的乌克兰就像个大妓院,每一个女孩都是卖肉的,区别只在于能不能卖上价钱……”
  披着苏联时代旧军装的金发少女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在人潮中艰难穿行,同时打开那些伸向自己购物袋的贼手……偶尔还有匕首和!但这些小贼都不是少女的对手。最终不是惊慌失措地逃之夭夭,就是脸色苍白地抓着折断的手臂在地上打滚。而他们的和匕首,自然也都成了金发少女的战利品。
  街边橱窗内的液晶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今天的国内新闻。金发少女隔着玻璃。朝里面稍微瞅了几眼,发现新政府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果然不是平抑物价、解决就业,而是把一大堆日本和欧美的卡通片列入禁播黑名单。宣称这些片子都是“破坏传统道德、毒害青少年心灵的非法麻药”。
  据说,为了争论要不要禁播这些片子,诸位可敬的议员们还在会场上大打出手,以至于头破血流。
  对此,金发少女只好无奈地继续翻白眼,嘲笑着这些议员的虚伪和可笑。
  ——拜托,街上那些整天忙着酗酒、抽大麻和滥交的小家伙,还用得着这些卡通片来毒害心灵吗?
  说穿了,不就是因为没本事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所以才用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来刷存在感吗?
  虽然从来都不曾对这些政客抱有过任何的信心,但少女还是忍不住对他们的荒唐行径感到悲哀和滑稽。
  ※※※
  艰难地挤过游行的人群,金发少女花费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走到了停车场,并且找到了自己的座驾。
  那是一辆外观破破烂烂得惨不忍睹,似乎早该进垃圾堆的“拉达”牌小轿车。
  ——没有了雨刮器,发动机盖不翼而飞,前头缺了一只车灯,另一只车灯用透明胶带粘着。四个车门只剩下了一个,后窗玻璃也碎了……怎么看都像是从车祸现场刚刚拖出来的。
  但无论是金发少女,还是停车场的看门人,或者是经过的路人,对此都习以为常——在乌克兰没有车辆报废制度,也就是说,只要你的车还能喘气儿就能上路,哪怕缺个轮子少个门也没事。
  金发少女把购物袋和拉杆箱丢到后座,扯出一条缆绳牢牢地绑好,以防甩出。又从方向盘下面拽出两根电线——车钥匙早就丢了——用尖端的铜线打出“滋滋”的电火花,启动了这辆破破烂烂的拉达车。
  然后,这辆车就上了路,并且遇到了更多的奇葩同类——在基辅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车:驾驶盘有在左边的,也有在右边的;车门有用铁链绑上的,还有根本没车门只有车洞的;发动机盖有失踪的,也有钉了块帆布的;车子本身也有拿农用拖拉机胡乱改装的,此外还有拆了炮台的前苏联步兵战车……
  有的车子只剩下了四个轮子加一块底板和一台引擎,车壳子已经连一块铁皮都不剩,连驾驶座都是不知从哪儿搬来的沙滩椅,但照样在路上健步如飞,霸道得好像喝了酒的螃蟹。幸亏乌克兰的人口少,不用像印度人一样卖挂票,所以在车厢外头,总算还没有挂满了挤不下的旅客和蹭车回巢的狗熊……
  等到这辆“拉达”车慢慢驶出市区之后,附近道路上的车流也越来越稀疏,很快就完全消失,而道路两边的景色也同样迅速变得荒凉起来——哪怕是在相对发达的欧洲部分,原苏联各国也都是地广人稀,绝大多数人口都聚集在主要城市之中,而城市外面则是渺无人烟的空白之地。
  随着这辆汽车不断向着北方前进,车轮下的水泥路逐渐变成了柏油路,柏油路又变成了泥土路,最后连泥土路也没有了。四周同样也看不到庄稼和农庄,只剩下一片充满了野性生趣的东欧荒野。
  丛生的杂草、生锈的路标、倒塌的电线杆、崩坏的混凝土楼房……曾经繁荣的城镇,因为居民的全数撤离而彻底荒废,一切都是那么的破败,看上去既像是被遗忘的玛雅古城,又像是核战后的噩梦世界。
  但是,哪怕是在这个被全世界抛弃的生命禁区,也依然有人类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不过,此时的他们究竟还能不能算是“人类”,恐怕也要打上一个很大的问号……
  金发少女驾驶着她那辆破破烂烂的“拉达”车,停进一座落满灰尘的混凝土建筑里,提着购物袋和拉杆箱走了出来。接下来,她便脱掉了身上的军大衣,露出了白皙的肌肤,同时舒服地伸了个懒腰。
  “……嗷呜!”
  下一刻,金发少女突然向空中一跃而起,苗条的躯体顿时膨胀了一圈,白皙的肌肤变成了银灰色的浓密毛发,纤细的小手变成了裹着白毛的尖利狼爪,两只三角形的耳朵从头发中顶起,直直地插向天空,而屁股后面更是冒出了一条长长的银色尾巴,脸上的犬牙也向外突出,仿佛饥渴地想要撕裂一切。
  “……嗷呜!”
  完成了变身的狼人少女,继续朝着天空嚎叫了几声,直到远方隐约传来同样的狼嚎,这才回头叼起变身前丢下的军大衣、购物袋和拉杆箱,歪歪扭扭地挂到自己身上,随即四足发力,朝着前方狂奔而去。
  在她前方的地平线上,一座象征着死亡的巨大水泥棺材,于灰色的薄雾之中巍然屹立。
  而在她身后一块斑驳不堪的破旧路牌上,则用模糊不清的俄语字母,写着这样一句话:——欢迎来到切尔诺贝利!
第二章
最后的布尔什维克
  在欧亚大陆北部的辽阔土地上,曾经有着这样一个伟大的红色帝国。
  这个国家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鼎盛时期的苏联,是全世界版图最广大的国家,拥有一百二十多个民族,二千二百万平方公里领土,二亿多人口,版图横跨欧、亚两洲、占据全世界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
  这是一个用红色信仰凝结起来的苏维埃政权,它的建国口号就是解放全人类。
  它在十月革命的炮火中艰难诞生,在全世界的封锁和敌视中完成了工业化,在希特勒的入侵中发动了改变历史的大反击,在漫长的冷战中跟以美国为的“自由世界”叫板,成为了主宰世界的两极之一。
  通过伟大信仰而凝聚起来的澎湃力量,让这个国度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这个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就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科学实验——消灭剥削阶级,建立理想社会的实验!
  在这个国家的短暂一生中,充满了无数的奇迹。
  ——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载人太空飞船、横扫欧洲的铁甲洪流、遮天蔽日的图95轰炸机、破冰而出的台风核潜艇、让地球颤抖的核弹头、截断世界的铁幕……
  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注定要让整个地球的人类都为之仰视——无论是羡慕它的人,还是憎恨它的人。
  这片孕育出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柴可夫斯基、列宾、列宁、斯大林的伟大土地。曾经是很多人衷心向往的圣地。一《莫斯科效外的晚上》,不知吟唱出了多少人的眼泪。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无数有着不同的语言和肤色,来自于不同民族和国度的勇士们。举着红旗在整个世界浴血鏖战,从沙漠到雨林,从美洲到非洲,只是为了实现心中那个解放全人类的红色理想。
  然而,就在这个红色帝国逐渐走向鼎盛的时候,崩塌的预兆却也已经悄然浮现。
  由于财政资源过度向着重工业和军事领域倾斜,这个国家能够生产全世界最先进的核潜艇和战斗机,能够与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各地明争暗斗。能够在理论上发给人民超高水准的工资,实际上却无法在商店里给自己的人民提供足够的消费品,让他们不必在无休止的排队抢购中浪费时光。
  结果,苏联的年轻人一方面接受了教育和宣传。知道自己是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及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中,对生活充满了期待。而消费品短缺,娱乐匮乏的灰暗现实,却又与他们的期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让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苦闷、彷徨和冷漠。构成国家基石的热情与信仰开始渐渐动摇。
  更可怕的是,许多本应是人民公仆的苏联领导人,在享受特权、贪污受贿,过着奢侈堕落的生活之余。竟然犹嫌不足,还要把整个国家都塞入自己的腰包。合法地让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当成为他们化公为私的阻碍时,这些扛着红旗反红旗的家伙。就开始利用手中的资本和权力,操纵媒体,迷惑人心,破坏经济,制造冲突,主动败坏党的名声,直至将这个名为苏联的巨大国家完全撕裂!
  困惑而又麻木的人民,只是沉默的大多数,真正毁灭这个国家的罪人,就坐在主席台的前三排。
  于是,私有化运动开始了,“自由”的声音出现了,过去的理想被否定了,红旗坠落了,苏联解体了。
  在世人的目瞪口呆之中,这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拥有完整重工业体系、第一个把人类送上太空的超级强国,没有轰轰烈烈地毁灭于一场结束人类文明的核战争,却无声无息地毁灭于自身信仰的变质与堕落。
  接下来,一切代表了公平和正义的美好理想,都在瓜分苏联的盛宴中被彻底埋葬。
  ——如果说,过去苏联时代的种种和特权,还只是粮屯里有了几只偷东西吃的老鼠;那么到了苏联解体之后的现在,连粮屯的所有权都已经变成这些老鼠的了。
  结果,曾经的超级大国变成了只属于少数寡头的私产,昔日的加盟国彼此交战,“去工业化”让国家很快就只能靠贩卖资源为生,而留给人民的只有衰败、贫穷、动乱和死亡。
  然而,在苏共残骸中拼凑起来的俄共,已经没有胆量再次举起血染的军旗,只得走上了议会斗争的路线,从此在无休止的争吵中蹉跎岁月。至于其它加盟国的,实际处境恐怕多半还不如俄共。
  但是,也有一部分坚持保留着昔日军旗的勇士,迄今依然散布在那个红色帝国的昔日版图上,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之中,努力维持着各自的根据地,艰难地保存着信念的火种——在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在白雪皑皑的远东废弃城镇,还有在乌克兰北方那片举世闻名的核辐射无人区,切尔诺贝利……
  他们就是昔日那个红色帝国的冷战遗民。
  他们骄傲地自称为最后的布尔什维克!
  虽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他们这些最后的布尔什维克,也已经变得越来越消沉和失落了……
  ※※※
  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个水泥棺材不远的荒野之中,矗立着一座造型敦厚的苏式三层小洋楼。
  小洋楼的四周环绕着高大的乔木,还有用铸铁制成的篱笆和路灯杆,透着一种俄罗斯特有的粗犷气质。
  然而,这些粗笨的铸铁件早已锈蚀不堪。木质的走廊和地板更是风化爆裂,只有胡乱疯长的植物攀附在灰暗的混凝土建筑上。四周绿树成荫的勃勃生机与时间停滞般的幽森死寂,形成了一种分外诡异的对比。
  “……噢噢噢!神圣的红牌伏特加!!!有多久没尝过这样带劲的玩意儿了?!”
  这座破旧的小洋楼内,底层客厅燃烧着木柴的壁炉旁边。一位穿着苏联时代旧军装,却多了一对狼耳朵和一条狼尾巴的老狼人,神情无比激动地用胡须磨蹭着光滑的玻璃瓶,“……上次喝到红牌伏特加的时候,好像还是在复活节吧!我已经快要受够了用土豆自酿的劣酒啦!还是带着高强度辐射的!”
  “……伊霍诺夫斯基上校,请您别太激动,要是把酒瓶给打碎了,那可就什么都没了。”
  正坐在沙发上啃苹果的金发狼人少女。看到老狼人丢人现眼的糟糕模样,忍不住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啊,你说得对,索尼娅。这样的宝物确实应该好好珍惜……”
  伊霍诺夫斯基上校终于恋恋不舍地放下了伏特加酒瓶,然后拔掉软木瓶塞,转身取出一个绘制着镰刀锤子党徽的搪瓷杯子,小心翼翼地倒了小半杯伏特加,这才无比珍惜地用舌头舔了舔。“……嗯,确实够劲儿,应该是正牌货……对了,基辅城里如今怎么样?跟上个月的情况相比有变化吗?”
  “……还能怎么样?失业、游行、抢劫、妓女、通货膨胀、……外加议员们的滑稽表演!”
  名为索尼娅的狼人少女打了个哈欠。把苹果核往窗外一丢,同时又抓起另一只苹果。“……街边到处都是妓女、乞丐和小偷,物价又比上个月翻了将近一倍。每个人都在用酒精和毒品麻醉自己,堕落得简直就像是越战时代的西贡!就差没有美国大兵来消费了!这个国家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是啊!你说的对,这个国家已经彻底堕落了。过去人们的兜里有卢布,货架上却没有商品;而现在的货架上有了商品,人们的兜里却没有了钱……多少年了,大家都只发现自己越来越穷。”
  伊霍诺夫斯基上校举起酒杯,无限忧伤地叹了口气,“……愤怒的人们走上街头抗议,但却什么用处也没有——人们有游行的自由,当局也有视而不见的权力。从第一次橙色革命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不管换谁上台都只知道讨好西方,人们的生活都只会越来越糟……这就是自由的乌克兰!哈!嗝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4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