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455


第三十六章
剧变的前奏(上)
  总之,在“中国异能组织旅游团”乘火车出发的几个小时之后,伦敦就变成了血与火的炼狱。
  这场冲突的最初起因,随着急剧蔓延的枪声、火焰和爆炸,在十几个小时之后,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因为,以此为导火索,英国社会积压了数十年的种族和宗教矛盾,终于轰轰烈烈地全面爆发了!
  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始,随着欧洲白人的一次次冒险、胜利和征服,最终完成了对整个世界的殖民统治,将地球纳入各自的版图之后,欧洲人便逐渐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开始俯视世界,出现了傲慢的自我中心论,认为欧洲占据着世界的制高点,欧洲白人将会永远统治着全世界,而其他民族都会乖乖为他们效劳。
  在这种信心十足的欧洲自我中心论之下,即使随着美国和苏联的崛起,世界霸权早已易手,老欧洲却依然沉湎于昔日的荣耀之中,同时借助殖民时代的余威,毫无顾忌地大肆吸收着全球的资源——其中自然也包括人力资源,似乎完全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国家能不能消化这些文化背景迥异的外国人。
  于是,数以千万计的外国移民涌入欧洲,为欧洲白人承担那些最辛苦的工作,同时默默地积蓄力量。而英国自然也不例外——百年之前满世界插旗的大英帝国,如今居然在本土出现了逆向殖民现象。
  结果,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多元文化政策”。从全世界吸纳移民来补充劳动力之后,居住在伦敦市区的有色人种移民数量,已经达到了英格兰白人的两倍以上。让白人们惊呼自己成了“故乡的陌生人”,终于开始用警惕甚至敌视的眼神看待身边的不同面孔。再往后,鉴于南非白人在解除种族隔离之后,纷纷被迫逃离故乡的糟糕境遇,再加上长期经济低迷导致的失业狂潮,以及同时造成的社会资源萎缩,更是进一步加剧了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外来移民想要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而英格兰人想把他们从这片土地上赶走!
  在大部分的英国本地人眼里,伦敦昔日的很多优雅之处,比如说宁静的街区、漂亮的房子和惬意的咖啡馆。如今在外国移民的侵占和挤压之下,都已经很难找到了。不列颠的首都伦敦,正在渐渐变成只剩贫穷移民和巨富生活的地方——所以,从外国人手中“夺回”自己的城市。乃是每一个英国人的天然使命。
  而在大部分的外国移民眼中。他们在这个国家贡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和汗水,忍受了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其中有人在建筑工地干着最辛苦的体力活,年纪轻轻就染上一堆职业病;有人顶着大雨去田间采摘水果,每天工作十三个小时,却只有每小时一英镑的时薪……到头来只得到了忽视和敌意。不是老说外国移民抢走了你们的饭碗吗?这些工作除了吃苦耐劳的外国移民,还有哪个娇生惯养的英格兰人能去做?
  于是,双方阵营的极端组织都应时而起。频频发生暴力冲突,迅速导致了整个英国社会的撕裂和对抗。
  而早已被战争和经济危机吓到肾虚的英国政府。却只知道一味地粉饰太平,显得软弱无能到了极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哪一方都已经对政府的调解失去了信心,开始决心把斗争付诸于“最终手段”。
  早在几个月之前,伦敦的社会形势就已经暗流涌动,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需一点火苗就能爆炸。
  而现在,一颗能够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终于自己跳出来了。
  然后,整个英国,乃至于整个欧洲,似乎都听到了某根导火索急速燃烧的咝咝声……
  ※※※
  苏格兰,格拉斯哥郊外,霍格沃兹主题公园,霍格沃兹城堡顶层,校长办公室。
  和《哈利波特》书中描写的一样,霍格沃兹城堡的校长办公室门外,坐落着一左一右两头守护石兽,而在门里面则是一个宽敞、美丽的圆形房间,充满各种滑稽的小声音。细长腿的桌子上,放着许多稀奇古怪的银器,喷出一小股一小股的烟雾。墙上挂满了《哈利波特》书中历届男女老校长们的肖像,他们都在各自的像框里轻轻地打着呼噜(液晶屏幕的电子画)。房间里还有一张巨大的桌子,桌脚是爪子形的。在桌子后面的一块搁板上,放着一顶破破烂烂的、皱皱巴巴的巫师帽——分院帽。
  当然,区别也是存在的,这里目前并没有一只傲气十足的凤凰——由于如今的基因工程还不够发达,所以主题公园只能做了个凤凰蜡像来勉强凑合——也没有一位戴着半月形眼镜的白胡子大法师邓布利多,只有英国的极地开发事务部兼魔法部大臣戴维·波特,还有他的常务秘书哈利·戈登。
  此时此刻,他们正坐在那张古色古香的办公桌后面,看着笔记本电脑屏幕里的伦敦骚乱实况录像。
  屏幕里的画面相当可怕,在战况最为激烈的几个街区,成群结队的黑人和阿拉伯人武装分子,正在用猎枪和土制炸弹轰杀着手无寸铁的白人市民。而穿着黑衣和金色面具的“纳尔逊骑士团”则据守各个交通要道,用废旧汽车、岗亭、垃圾箱和家具搭建起街垒,竭力阻挡敌人的进犯。
  在战斗不怎么激烈的几个街区里,则变成了一场暴徒们的盛大狂欢。无论是白人、黑人还是其他有色人种,全都在忙着兴高采烈地砸开商店和仓库,搬走里面任何看得上眼的东西,不时还彼此厮打一番。
  一名黑人抢劫者在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自称是“无政府主义者”,号称他们抢劫的目标是“财富的公正再分配”。但他到底“再分配”了哪些社会财富呢?按照美联社记者的说法,这位黑人与他的同伴从一家商铺里抢劫的“再分配财富”,乃是巧克力和奶油蛋筒冰激凌,如今正蹲在店门口把它们塞进肚子里。
  嗯,实事求是地说,这位勇敢的美联社记者,竟然敢在燃烧的街道上采访暴乱分子,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了,更别提她还是一位年轻的女性——之前已经有一位不幸的女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惨遭犯罪集团的轮流施暴,被救回来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了半口气。
  而且,在大多数的画面里,都不知为何没能看到警察的身影。只有在伦敦金融城附近,警察们用橡皮子弹、催泪弹和电击枪进行了一次比较成功的镇压行动,顺利击溃了数千名举着棍棒和火把的乌合之众,守住了银行金库。但再接下来,他们也只是设置路障,就地坚守而已,并没有主动出击,扫荡四周街区的打算,反倒似乎是对附近急剧蔓延的爆炸和火光无动于衷。
  然而,在此时此刻,戴维·波特大臣心中最关心的问题,既不是伦敦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不是检讨“多元文化政策”和历年来大批吸引外国移民的得失利弊,而是首相和内阁对自己的漠视:
  “……为了组织力量平息暴乱,梅森首相已经带着整个内阁班子,连夜乘坐直升机赶回了伦敦?就把我一个人丢在了苏格兰?”大臣气哼哼地敲着桌子,“……他到底有没有把我当成内阁的一员?”
  “……阁下,恕我直言,首相先生这么做恐怕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无论是极地开发事务部,还是魔法部,在这样大规模的骚乱之中,似乎都派不上任何用处。”
  常务秘书哈利·戈登挑了挑眉毛,“……而且,在如今这种局势之下回到伦敦,可不是什么好事。考虑到您和首相之间的糟糕关系,您或许还是在这里继续接待世界各国异能组织代表团比较好。”
  “……但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个再糟糕不过的征兆!政治家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人踢出局外啊!谁知道他们会趁着我不在的时候,给我硬扣上什么苦差事,甚至是当替罪羊……好吧!无论首相和新闻界再怎么扭曲事实,编造谣言,伦敦骚乱似乎都跟我的部门扯不上关系——除非在街上闹事的都是南极企鹅!”
  在发泄了一番自己被排斥于权利核心之外的不满之后,戴维·波特大臣终于抱着脑袋,不无沮丧地抱怨说,然后总算是话锋一转,再次提起了如今整个英国最紧急的可怕危机。
  “……哎,算了,内阁的事情我是管不了啦!梅森首相爱怎样就怎样吧!不过,哈利,关于伦敦的骚乱,如今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白厅和威斯敏斯特还安全吗?我知道你们这些公务员有着更准确的消息渠道。”他拍了拍眼前的笔记本电脑,“……而不像我们这些可悲的政治家,还得依靠新闻媒体来获得情报!”
第三十七章
剧变的前奏(中)
  “……呃,白厅的情况还算安全,在警务公司重点布防的西伦敦,白金汉宫和几个主要的政府驻地一直都保持着平静,暴徒们始终被隔离在摄政街以北的地方,供水、供电和对外通讯也没有中断。”
  常务秘书哈利·戈登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把自己掌握的情报和盘托出——反正在距离伦敦数百公里之外的地方,这些事让波特大臣知道了也没什么,“……但伦敦的其它街区就不太妙了,至少有九座警察局在混乱之中被焚烧,还有一部分警员被‘纳尔逊骑士团’的极端思想煽动,竟然穿着制服、携带枪械参加了针对有色人种的袭击,从而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很多外国移民由此把政府认定为是幕后凶手了……”
  他弯下腰来,敲打了几下笔记本电脑的键盘,调出了一张伦敦市区地图来,并且用红色标注出冲突最为激烈的街区,“……虽然这场骚乱名义上的导火索,是纳尔逊骑士团的袭击行动。但在实际爆发战斗之后,目前的形势却是对外国移民一边倒地占上风——毕竟,在伦敦市区,外国移民的人口已经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在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冲突之后,纳尔逊骑士团的绝大部分据点都被捣毁,据说外国移民的非法武装已经杀红了眼,正在闯入一个个没有参与战斗的白人街区,甚至制造出各种血腥的惨案。
  根据最近的消息,伦敦东部的托特纳姆、斯特拉特福和北部的哈克尼。是交火最激烈的主战场。剩下的卡拉哈姆,布里斯滕,乌尔威治,恩菲尔德等街区。则是暴徒们抢劫商店、焚烧汽车和袭击政府部门的重灾区。伦敦的其他街区也有零星骚乱,由于骚乱和交火破坏了供电设施,大约三分之一的街区供电中断。伦敦市当局表示他们已经无力镇压全城骚乱,只能维持一部分重点区域的治安。
  另外,目前骚乱已经逐步蔓延到了伦敦以外,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曼彻斯特市、伯明翰市和利物浦市,全都爆发了英格兰人和外国移民的激烈冲突。并且很快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全面瓦解——曼彻斯特的情况甚至比伦敦更加严重,一支黑人的非法武装已经占领了市政府,枪杀了副市长和几位议员……呃。还有一则没有得到确证的最新消息,是诺丁汉的警察局被一辆炸弹卡车给送上了天,超过十五名警员当场殉职。
  总之,今天。也就是3月13日。恐怕会成为联合王国在本世纪历史上最为糟糕的一天……”
  说到这里,哈利·戈登的脸上终于显露出了一丝忧郁,“……如果接下来几天不会变得更糟糕的话。”
  “……哦,上帝啊!我就知道允许外国移民在英国建立自治机构,还允许清真寺组织纠察队,最后就一定会导致这样的下场。”戴维·波特有些沮丧地摇了摇头,“……可那些外国移民的武装组织,听说不是只装备了一些棍棒吗?怎么现在个个都拿着枪?除了没有导弹和战车之外。已经是连火箭弹都弄出来了!”
  “……似乎是有什么势力给他们提供了少量的援助,还有就是在暴乱的过程中。先后有两座堆放着淘汰老式枪械的军火库被哄抢……”哈利·戈登回答说,“……况且,以现代的技术条件,从民间市场上采购零件,从互联网络上取得设计图,然后秘密生产几枚火箭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
  更何况,我国虽然一直没有开放枪禁,但民间私人持枪的情况,其实始终是泛滥成灾的状态。此外,合法拥有猎枪的人也为数不少,这些非法武装想要在不列颠搞些武器,有很多门路可走……”
  “……好吧!那么谁能告诉我,警方在应对骚乱的过程之中又做了些什么?”戴维·波特指着屏幕之中那几个战火绵延的街区,“……他们难道就坐着欣赏街头巷战,眼睁睁地看着首都伦敦变成一片战场吗?”
  “……阁下,恕我提醒您一件事,自从警务部门私有化以来,联合王国的政府就不再用纳税人的钱来维持警察了。”哈利·戈登对波特大臣解释说,“……而警务公司没有义务去做合同范围以外的事……根据合同,警务公司只需要为那些签订了保安合同并且足量缴费的街区负责,剩下的地方就算打成一片废墟也不关他们的事。而在本次骚乱过程之中,警务公司确实是尽力履行了他们的保安合同……”
  “……哦,想起来了,这该死的私有化政策……”波特大臣一脸纠结地搔了搔自己的秃头。
  他其实也很清楚,自从警务部门私有化以来,由于经济不景气,还有追求盈利的考虑,对于那些无法按时缴纳保安费的街区,伦敦警务公司普遍采取完全忽视、放任自流的态度。即使有人报案了,一般也不予受理——除非报案者额外付钱。在那些最穷困的街区,警方已经差不多放弃了维持治安的努力,每天的例行巡逻早已中断,很多贫民窟甚至已经完全被警察遗忘。犯罪猖獗到了可怕的程度,你甚至可能刚下公共汽车就被抢,差不多每天晚上都会有枪击案和爆炸案,甚至有人会为了一双球鞋和一条牛仔裤就去杀人。
  在这种情况下,贫民窟的居住者想要维护自己的安全,就只能指望各个街区自发组织的志愿巡逻队,但这些既缺钱又缺装备的志愿巡逻队,不是很快就被犯罪集团打垮,就是自己也慢慢蜕变成了犯罪集团、黑帮、非法武装……甚至是恐怖分子,从而给伦敦市区的治安带来了更加可怕的隐患。
  虽然过去也有很多人看出了这一做法的危险性,但糟糕的经济和崩溃的财政。还有臃肿的公务员系统和繁琐的民主体制,让每一届政府都只能坐视这颗毒瘤的慢慢生长……现在,这颗毒瘤终于彻底爆发了。
  “……而且。伦敦警务公司其实也没有足够的作战力量——在警务部门开始私有化之后,为了保证这个机构能够为投资商带来足够的盈利,紧跟着的就是一轮精简机构和大裁员,目前整个伦敦只剩下了大约三千名警察,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文职人员和临时职员,真正能够持证件佩有枪械的警员则不到一千人。”
  哈利·戈登指了指屏幕上的电子地图,解释了警务公司在这场空前乱局之中的无奈。“……从昨天晚上开始,面对着犹如海潮一般的非法武装和骚乱人群,猝不及防而又兵力薄弱的警察们。能够守住要害地点和肯辛顿区、多克兰区这些上流街区,就已经是极限了。我们实在是没法要求他们做到更多……”
  “……幸好我家不是住在骚乱发生的地方……”波特大臣叹了口气,“……国际上有什么反应吗?”
  “……呃,美国白宫发言人表示。目前在英国发生的骚乱。是一场令人感到沉痛的悲剧,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将会继续深切地关注英国的人权状况,并敦促英国政府尽快平息首都的骚乱状况……”
  哈利·戈登常务秘书从西装口袋里拿出自己的智能手机,轻轻按了几下,调出一份做成了表格形式的简报,然后清了清嗓子,朗声念了起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英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欧洲大国。应当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国内问题。中国对英国政府一向予以高度的信任和支持。但是,在充分了解本次事件的最新动态之前,中国政府也将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紧急制订撤侨行动的预案,以防出现人道主义灾难,同时还表示愿意向英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阿拉伯联盟和非洲联盟的发言人则对伦敦的惨剧表示了哀悼,同时声称将继续关注本国移民在英国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联合王国作为文明世界的一员,能够切实保证他们的基本人权不受侵犯……”
  “……咳咳,这些都是废话和空话!我早就听腻了,哈利!”戴维·波特大臣轻轻地咳嗽了几声,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难道就没有一点儿比较实际的东西吗?”
  “……呃,实际的帮助也是有的。法国表示他们可以用欧盟的名义出动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渡过海峡来协助我们平息伦敦骚乱……”哈利·戈登常务秘书答道,“……但被我们的梅森首相立即拒绝了。”
  “……这是当然的,联合王国就算再怎么落魄,也不能乞求到我们的传统宿敌法国人身上啊!”
  戴维·波特大臣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不过,梅森首相到底打算用什么来平定这场准战争级别的骚乱?难道要从整个联合王国的范围内抽调警员?如果是这样的话,光是集结和赶赴伦敦的过程,就要花上一星期!更何况爆发骚乱的城市还不止一座!而我们的陆军主力,还跟着美国人在中东、非洲和印度洋上服役呢!更何况,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在国内出动正规陆军的先例了,恐怕很难得到国会的批准……”
  “……梅森首相刚刚在电视上发表了一则简短的讲话,承诺他将会对所有的骚乱者严惩不贷,同时发布了全英格兰范围的戒严令。至于平息骚乱的军事力量……就只能依靠联合王国安保公司的雇佣兵了。”
  哈利·戈登常务秘书叹息着说道,“……这个‘现代的东印度公司’拥有两万名保安,是联合王国陆军全部本土驻扎作战部队的四倍,并且在南美和非洲有着多次清剿贫民窟的巷战经验……而且,它的作战部队目前正好集结在英格兰,准备履行跟国防部签署的合同,前往中东换防——所以,首相就跟他们紧急签署了新的合同,让这两万名经验丰富的保安进入伦敦平乱……这应该是目前状况下最合适的选择了。”
  “……嗯,当年的东印度公司在鼎盛时期曾经拥有五万军队。并且在基本没有依靠王国正规武力的情况下独立征服了南亚次大陆。跟这个庞然大物相比,联合王国安保公司的规模还是稍微差了点儿……”
  戴维·波特大臣摸了摸鼻子,随口嘀咕道。“……但是,让这些只是为钱打仗的雇佣兵进入首都……总让人觉得有些担忧啊,听说这些保安们在巴西贫民窟的风评可不怎么样……”
  “……阁下,联合王国安保公司的雇佣兵就算再怎么有问题,也总比让法国军队踏上伦敦的街道要强吧!而且,远在伦敦的首相大人,也不会在这事情上征求您的看法。”
  哈利·戈登常务秘书苦笑着摊了摊手。“……所以,阁下,您与其不着边际地担心伦敦局势。倒不如关心一下明晚宴会的菜色和节目。其它国家的代表团也就罢了,但承揽了劳务合同的印度代表团,可就不能这么马马虎虎地对付过去了,咱们接下来和他们打交道的日子还长着呢!所以一定要隆重款待……”
  他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一张便签纸。“……首先,根据我打听到的结果,这批印度贵宾都喜欢喝利口酒,尤其是蓝莓口味的。然后,这次来的印度客人之中,有几位是婆罗门出身,虽然不忌酒,但只吃素食。所以。我们明晚要安排几道全素的菜肴,不能加一丁点的肉末。面包也要准备一些没涂牛油的。免得让那几位印度婆罗门客人在来到宴会厅之后,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可以插下刀叉的地方……”
  ※※※
  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罗德里克庄园。
  山峦起伏的广袤荒野之间,一系列造型古朴的庄园木屋,坐落在麦田和牧场的环抱之中。
  一条双行道的水泥公路蜿蜒而过,将这座充满了乡野气息的英格兰庄园,与外界联系起来。
  “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
  这是英国保守党领袖鲍德温的一句名言,也是传统英国人普遍认同的一句箴言。
  虽然在十九世纪曾经引领了工业革命的时代潮流,让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动,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英国依然是一个保守而又固执的国度。所以,即使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的现代,传统的英国绅士们依然大多认同这个观念,普遍乐于在风景如画、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的英格兰乡间,做个悠闲的乡下人。
  尤其是在外国移民大量涌入英国主要城市,在“多元文化”的口号之下,让这些名城古都逐渐变得面目全非之后,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逃离“陌生的城市”,搬到更多保存着英格兰风情的偏远乡下。
  前不列颠魔法部执行司的司长,刚刚被裁员失业的英国异能作战部队指挥官罗德里克爵士,跟他的巫师部下们一起坐在自己祖传庄园的会客室内,不时抬头忧郁地望着窗外,看着倾盆暴雨哗哗流淌。
  一道狰狞的闪电劈开昏暗的天际,那震天撼地的声响,霎时间就仿佛让整个天地都猛烈地摇晃了一下。而随后那仿佛怪兽咆哮一般的闷雷,更让人的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烦躁。狂暴的阴冷寒风呼啸而过,把庄园外的柳树吹得直不起腰,每一片树叶都在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好象有人在粗鲁地翻着书页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4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