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校对)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455

  说真的,那场面看着还真是有够囧的——新鲜出炉的亚瑟王和西罗马帝国最后的公主,一边欣赏着《罗马帝国艳情史》和《斯巴达克斯——血与沙》,一边讨论提比略皇帝是不是像电影里一样变态,卡里古拉皇帝是否像电影里一样荒诞,真实的角斗士比赛场面又是怎样……
  嗯,总的来说,根据格尼薇儿公主的说法,电影里的场面似乎跟她所知道的历史有着很大的不同。
  此外,如果是普通的王位继承,亚瑟的身份恐怕会受到格洛斯特城旧势力的诸多质疑,甚至是叛乱和挑战。但如今在穿越者友情赞助的火箭炮、机关枪和手榴弹面前……那些野心家之流还是洗洗睡了吧。
  对于迁居到卡梅洛特的格洛斯特城市民来说,这场短途迁徙也不算太辛苦。反正他们也是身无长物,连郊外农庄的粮食都被蛮族抢光和烧光了。既然卡梅洛特这边管饭吃,还发衣服穿(战略物资储备库里囤积了三十年的旧军装),留在原地却是一无所有。他们自然知道自己应该作出什么选择。
  更何况,在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属于卑贱的农奴。连生死都由不得自己做主,搬家迁居更是只能由主人说了算。还有不少是温泉之都巴斯城的居民,只是因为之前罗慕路斯皇帝收缩防线,放弃巴斯城的时候,才迁移到了格洛斯特。如今只是再搬回去,自然就更容易接受现实了。
  最后,这两块地方之间。其实只有四十公里的路程,现代汽车只要开上半个小时,即使是完全靠两条腿走路的话。一两天时间也就差不多,要说什么背井离乡的忧愁和悲伤,似乎也还不怎么谈得上。
  总之,在依靠穿越者们分发的救济粮和城内原有的粮食积蓄。勉强熬过了公元500年的严酷寒冬之后。格洛斯特城的罗马遗民和凯尔特人,就开始慢慢地向南方的卡梅洛特迁移。而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也很识相地没来捣乱——虽然他们不管来多少都是死路一条,但消耗的弹药费用却足以让王秋感到心疼死了。
  在举国南迁之后,这些人小部分散居在卡梅洛特城堡附近,开垦田地,放牧羊群。大部分迁入了作为“城下町”的温泉之都巴斯城,恢复这座城市的往日繁荣,还有一些人分配到了埃文河的入海口。未来的不列颠重镇布里斯托尔港一带,负责跟原有的少量渔民一起建造海港。发展海外贸易。
  依靠穿越者提供的高产种子、农业化肥、优良家禽品种、先进耕作技术等等金手指,外加未来世界的完善地质水文资料,这个小小的王国很快就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
  然而好景不常,就在公元501年的秋收时节,当刚刚营建起新家园的卡梅洛特王国臣民们载歌载舞、狂饮欢宴,喜迎土豆丰收、肥鸡满仓的时候。一场可怕的浩劫却悄然降临在了这片乐土之上。
  ※※※
  “……在格洛斯特城的移民迁入境内之后,根据前年春天的统计数字,卡梅洛特王国的总人口一度达到29345人,此后还零星有几批凯尔特移民前来投奔。但是……”
  望着如今还有些空荡稀疏的村舍,捧着统计账簿的梅林巫师苦笑一声,“……自从第一次瘟疫爆发以来,王国人口不增反降,在第二次瘟疫爆发的时候,甚至出现过大规模的逃亡风潮——最后还是因为周边其它地区的疫情更加严重,而且没有特效药物的供给,这才渐渐遏止了逃亡的风头。甚至还有不少农奴和自由民,因为主人和领主病死而逃了过来。但总的来说,国内人口还是已经下降到了不足两万五千人……”
  ——在穿越虫洞裸体强闯女厕所,经历一番掉光节操的波折,终于成功回到现代世界之后,梅林原本已经不想再到黑暗中世纪的荒凉大不列颠岛去晃悠了,而是急着想要乘飞机回国去看看老婆孩子。无奈英国魔法部在得知此事之后欣喜若狂,内阁秘书哈利·戈登先生亲笔写了公函,严令梅林先生坚守岗位,通过这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为大英帝国日后可能发展的跨时空殖民事业积累各种经验与教训……于是,为了许诺中的公职和日后的退休金,梅林先生只好不太甘愿重返亚瑟王麾下,尽到文官和巫师的本职。
  “……瘟疫,又是瘟疫!好像不管我们穿越者走到哪里,哪里就会不断爆发瘟疫似的!在中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是这样,在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是这样,在亚瑟王时代的大不列颠岛还是这样!哎,如此一来的话,我们到底要从哪里去筹集开发矿山的劳动力啊!难道要放着银矿在地下睡觉吗?”
  对于这样已经不止发生了一次的悲剧,王秋同学眼下也是无可奈何——没办法,每一个现代人的躯体都是无数现代病菌的聚落,来到古代之后的生物性污染危险自然是可想而知。而这次一下子来了两千名未来穿越者,事先也没法检查得很严格,其中不少人都带着各式各样的现代病菌和病毒……
  最先出现的是流行性感冒,然后是肺结核和天花。还有伤寒、痢疾、鼠疫……最后甚至还发现了艾滋病——似乎是某个生活不知检点的吸血鬼猎人,在格洛斯特城“天体营窑子”里嫖妓的时候传染了过去,然后又以这些妓女为中介者。很快就波及到了一大帮人,上到凯尔特君王下到农庄女奴应有尽有……最后好像还通过商队和游吟诗人的脚步,让这可怕的艾滋病传播出了大不列颠岛,一路折腾到了欧洲大陆……
  哎,希望这种无药可救的致命性病,能够稍微改变一下罗马人和蛮族们荒淫放荡的可怕习俗吧!
  虽然穿越者在古代时空里,也经常反过来感染上各种古代病菌。但现代正规医院的治疗能力,可不是这些只知道乱发抗生素药片的穿越者可以比拟的——因此,在这场古今病菌双向交流之中。受伤害最严重的绝对是古代土著人,正如同十六世纪被西班牙人用天花毁灭的美洲印第安人一样。
  当然,若是自己治下的古代土著人染上了现代瘟疫,穿越者可以使用抗生素来给他们杀菌消毒。恢复身体健康。但抗生素毕竟不是万灵药。而且使用得一久,病菌就会产生耐药性。届时不仅抗生素失灵,本时空的那些原始草药恐怕也会一起失效——那样的话,就意味着又一轮黑死病狂潮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可问题在于,即使明知道滥用抗生素的危险性,穿越者们除了饮鸩止渴之外,也实在是别无办法——总不能看着这些宝贵的壮劳力一边祈祷上帝保佑,一边在无医无药之中挺尸等死吧!
  事实上。在眼下的整个大不列颠岛,亚瑟王的领地虽然是瘟疫的发源地。但由于得到了大量现代药物的供应,还采用了现代公共卫生专家提出的防疫建议,在历次瘟疫之中的人口死亡率已经是最低的了。
  而大不列颠岛西部凯尔特人的各个国家,由于尊奉亚瑟为盟主,在派人来求救之后,多少也弄了一些药品回去。再加上他们好歹也被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熏陶了多年,学会了罗马人喜欢洗澡的习俗,比较讲究干净和卫生,所以死亡率也还马马虎虎——反正这年头天灾战乱饥荒没完没了,死亡率从来低不到哪里去。
  但另一方面,作为入侵者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可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这些终年不洗澡,浑身污垢和脏东西,好似一座座小型移动垃圾堆的蒙昧蛮族,固然皮糙肉厚结实耐打,但在微小的病菌面前,纵使是铜皮铁骨也一样无用。因此,随着瘟疫的反复侵袭,这些不讲卫生的蛮族很快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集体死亡,就连德鲁伊的法术,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很多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部族和王国都因此而自行瓦解崩溃了。
  譬如说,在来势汹汹的复合式大瘟疫面前,曾经拥有十万人口的肯特王国,硬是一口气死得只剩了四万人。海峡对岸的法兰克人看着以为有机可乘,便挥师渡海前来抢地盘,谁知刚一登陆就染上了鼠疫和痢疾,然后只好灰溜溜地原路回去,顺便带着一堆现代病菌去祸害自己的同胞族人……
  总之,由于病死的人实在太多,想打仗也召集不到士兵,大不列颠岛上的战火在这两年平息了不少。
  但问题的是,瘟疫的泛滥也导致了海外贸易的断绝。虽然亚瑟王征发大批劳动力,在埃文河入海口修筑了布里斯托尔港,可远方的商旅似乎都对这座“瘟疫之岛”望而却步,即使有香料、瓷器和铁器作为诱饵都不够——眼下的布里斯托尔港,除了跟爱尔兰、威尔士和康沃尔半岛之间的短途海上贸易之外,连隔海相望的高卢和西班牙都没有商船愿意过来,至于更加遥远的北非和意大利这些地方,就更别提了。
  另一方面,似乎是因祸得福,出于对瘟疫和死亡的畏惧,以及对救命药物的渴望,盘踞在不列颠东南部的撒克逊人竟然主动跟凯尔特人缓和了关系,重新建立了商业关系——由于沿着泰晤士河逆流而上运输大批木材实在是很困难,所以撒克逊人一般用毛皮、黄金、白银、水晶和琥珀作为交易品,划着小船沿泰晤士河溯流而上,然后在上游舍舟登陆,走陆路来到巴斯城的集市换取药物和食品。
  事实上,为了获得救命的抗生素药品,撒克逊人已经是把自己的历年老底子都掏了出来,什么熊皮、狼皮、鹿皮都在往巴斯城集市上运,还担心卖不动。但在穿越者们的眼中,这点货物就算不得什么了——若是投放到现代中国十几亿人这么庞大的市场上,别说价格波动,简直连个水花都打不起来。
第二十二章
亚瑟王的时代(中)
  虽然瘟疫的阴霾总是在人们头上盘旋,但是土豆丰收的喜悦依然让人感到欢愉和畅快。
  “……有了你们的帮忙,土豆的去毒问题总算是解决了。否则还真得要担心日后的减产呢!”
  指着眼前这一片郁郁葱葱的土豆田,梅林微笑着说道,“……我们第一年播种的时候,每公顷土地还能收获十二吨的土豆,等到第二年,每公顷的产量就只剩下八吨了,第三年更是跌到了五吨半!”
  “……天啊!产量这么低?我记得在咱们那边,每公顷土地的马铃薯产量,起码要达到三十吨以上,才能算是勉强过得去的收成啊!英国的土地难道就比我们老家贫瘠了那么多吗?”
  之前很少过来的马彤学姐眨了眨眼睛,有些不可思议地说,“……你们之前到底是在怎么种地的啊?”
  “……有什么办法呢?那时候我们既没有农药,也缺少化肥,不列颠如今的气温也偏低,光照条件同样不好,而且土质本来就比较贫瘠……”梅林叹息说,“……更要命的是,土豆的脱毒问题始终没法解决!”
  ——马铃薯,也包括红薯之类的块茎类作物,虽然有着适应性广,耐旱耐瘠,病虫害少等优点,但由于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在栽培过程中极易受病毒浸染,也就是通常说的马铃薯退化现象。
  然后,这些病毒就会在薯块或者薯苗内不断累积,逐渐破坏了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理功能。致使一部分马铃薯植株逐渐变得长势衰退、株型变矮、叶面皱缩,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嵌斑,甚至叶脉坏死。直至整个复叶脱落等。接下来,由于制造养分的器官被病毒干扰和破坏,马铃薯的植株自然会生长失常,土豆的个头就会变小、畸形,品质严重变劣,最终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
  浸染马铃薯的病毒和类病毒有20多种,这些病毒除了能够单独浸染马铃薯植株外。还能与其他病毒复合浸染,即在同一植株上有两种以上的病毒侵入。所以,马铃薯种植的时间愈长病毒愈重。减产幅度愈大。
  在农业生产中常见到的情况是,从外地调来的种薯在第一年或第一季种植时产量很高,而把收获的马铃薯留种,再种植时。植株长势明显变差。产量下降至少一半以上,这就是一般说的马铃薯退化现象。
  一般来说,马铃薯只要连续种植六代以上,而不进行脱毒处理,那么产量就会下降到几乎没法看的程度。而卡梅洛特科考站在跨时空虫洞被打通之前,已经连续种植了三年的马铃薯。虽然在寒冷的大不列颠岛,土豆积累毒素的速度相对于热带地区要缓慢得多,但每年递减的单位产量还是令人愁得直挠头。
  即使是现在。马铃薯脱毒的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和操作人员。在卡梅洛特科考站依然没有解决之策,只能使用最简单的办法——直接从虫洞另一端输送大批种薯过来播种。
  依靠着这些未来世界的“农业穿越神器”,卡梅洛特城堡治下在这两年里轻易解决了两万移民的吃饭问题。尽管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被投入农业生产,但产出的土豆不但足以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额可供外售。
  另一方面,在亚瑟王的国度里,大麦和小麦却依然使用了中世纪欧洲的种子,虽然在使用了堆肥和深耕技术,让谷物产量比原先有所提高,收获量达到了播种量的十倍,但跟现代农场相比,还是非常的悲催。
  “……你们这种的都是些什么啊?难道是狗尾巴草吗?我们那边随便哪个种子公司都能买到高产的小麦种子,为何不在这里推广呢?这样一来,你们不就可以不用再啃土豆啃到脸色发绿了吗?”
  看着田野里这些稀稀拉拉、干瘪蜡黄,明显长势不佳的麦子,马彤学姐又一次困惑地对其他人问道。
  “……难啊,跟在什么荒山野岭都能长的土豆相比,小麦伺候起来就要娇贵得多。好的小麦种子需要肥沃的好地,古人用的种子虽然不佳,但不用怎么施肥,土地就可以使用一代又一代地使用下去。
  但如果是现代世界种子公司那种亩产千斤的优质小麦种子,那么就意味着同一片土地的肥力,恐怕只能支持几年。过了这几年丰收的好日子之后,若是没有化肥的补充,这被高产庄稼耗尽了肥力的土地,就必须要休耕植草,蓄养肥力好些年头之后,才能再一次恢复耕作。
  这样一来,高产小麦种子的初次收成,或许看着十分可观,可后面的日子该怎么办呢?难道要为了今日的收益,断了日后的口粮?亚瑟的这个小国家里可没有化肥厂,而从现代世界转运过来的化肥,受限于运力瓶颈,也不怎么够用。至于古代就能使用的堆肥,还有河塘里的淤泥……嘿嘿,这点肥料哪里够用啊!这里不是得天独厚的的埃及,埃文河也不是尼罗河,没法给亚瑟的土地送来那么多不花钱的免费天然肥料!”
  王秋咂咂嘴,接下了话头如此解释说。高产小麦他也不是没有让亚瑟试着种过,但越是高产的作物就越是吃肥料,那些正规品牌的高产小麦种在没施过肥的田地里,简直是只长叶子不抽穗。
  事实上,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因为不好意思而没有说出口,那就是他在亚瑟他们这帮英国佬身上花的钱已经很多了!不愿意再把多余的钱丢进水里!
  目前,卡梅洛特王国农场里的堆肥,都是凯尔特人农夫在鞭子驱策下自己笨手笨脚地堆除了的,大多数还是只能依靠土地自身的恢复能力。再加上夏天里因为河水泛滥而造成的淤泥,这点肥料的数量,若是以古代标准还算马马虎虎。以现代标准就是杯水车薪。但王秋实在是舍不得多花钱去买化肥。
  ——反正种出来的土豆已经够吃了,至于跟本时空土著换取毛皮和木材的交易品,也都是从现代世界拉过来的各色工业品,不必耗费亚瑟王的粮库……所以要那么高的粮食产量干啥?
  ※※※
  再接下来,王秋等人还去视察了卡梅洛特城堡附近的牧场和养鸡场,看了看饲养在那里的马匹、山羊、绵羊、耕牛和鸡鸭。由于跟真正的中世纪城堡不一样,亚瑟王的国度并不怎么看重骑士的作用。因此卡梅洛特城堡拥有的战马并不多,总共只有一百匹左右。倒是拉车的挽马数量不少。
  卡梅洛特城堡农户饲养的鸡鸭,也都是用了比较原始的散养方式。数量非常有限,因为穿越者无法提供足够的疫苗和抗菌药,所以没法像现代养鸡场一样搞密集饲养——那样一来绝对会爆发鸡瘟的。
  尽管如此,亚瑟王治下的农夫们也并不缺乏肉食。毕竟这年头的大不列颠岛实在是地旷人稀。全英国的人口才几十万——因为瘟疫又死了好些——还不如后世中国的一个大县那么多,所以在荒野上、森林里有的是野味。比如野鹿、野猪、野鸡、鹌鹑、熊,哪个不能吃?哪个不好吃?之前不容易打到猎物,是因为铁器金贵,农民家里凑不出长矛、弓弩和刀剑,如今有了穿越者资助,别的不提,至少金属是不缺了。
  为了推广新农村建设。在杨文理教授的劝说下,王秋也试着在这边盖了几个沼气池。总的来说使用起来还不错,既可以点灯也可以烧饭,但是这个时代的冶金水平太差,一些金属零件只能依靠现代世界来供应,一旦使用久了导致毁坏,又得不到补充,那么这些沼气池最后就只能是从此成为传说……
  总的来说,由于王秋在经过了几个时空沙场征伐的磨砺之后,已经练出了一副黑到没话说的铁石心肠,不比当初穿越中美洲时的天真善良、仁慈淳朴。所以,卡梅洛特的臣民过得远远没有美洲帝国的印第安人那么幸福。大多数乡下人依然住在东倒西歪的茅屋和木板屋里,没有救济金、养老金和育儿福利。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能够穿得上积压仓库的旧军服、霉斑点点的破背心,还有各式各样现代世界里丢弃不要的旧货;条件差一点的家庭,尤其是刚刚逃荒过来的新移民,弄不好就只能披上一阵子的麻袋片了。
  ——当然,虽然卡梅洛特王国的臣民,放在后世也就是血汗工厂和黑煤窑的待遇,但是跟大不列颠岛上的其余国家相比,尤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野蛮国度相比,却已经幸福的好似天堂,至少他们能吃土豆吃到管饱。而在没有土豆这种高产作物的地方,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小麦收获量平均不过是播种量的四倍……
  如此低的谷物产量,让这些毫无人权的可怜农奴们,有时都没法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供领主食用,更别提养活自己了——所以,那些终年不洗澡也不洗衣服,浑身上下臭得销魂的盎格鲁撒克逊蛮族古代劳动人民,通常一个个都饿得脸颊削瘦眼窝深陷,而且很多都已经因为营养不良得了佝偻病。在谷物歉收的时候,他们时常需要啃青草果腹,结果导致牙齿磨损得很严重,刚刚三四十岁的年纪,就已经是满嘴的缺牙漏风。雪上加霜的是,由于饥不择食,很多本来就已经非常郁闷的中世纪欧洲农夫,还饱受麦角中毒的折磨,时常有这样的病号因为扛不住剧痛而倒地抽筋、一边吐血、吐胆汁、喷白沫……那场景真是凄惨得有如地狱。
  因此,就算卡梅洛特王国给农奴的基本待遇,只是披着麻袋片御寒,没油少盐的煮土豆管饱而已,依然吸引了不少穷汉饿殍前来投奔……可惜还是凑不够王秋希望中能够拥有的劳动力数目。
  ※※※
  虽然卡梅洛特的农业生产貌似一派欣欣向荣之色,但对于王秋这个投资者代表来说。这些农产品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只是能够让亚瑟王的迷你国度能够维持日常运转,不至于在饥馑中崩溃瓦解罢了。
  ——如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划分。在“卡梅洛特”王国这个“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之中,头戴王冠的亚瑟大概相当于是总经理,梅林大法师是总经理助理,王秋的身份则是股东代表……至于这个国度里出产的高产农作物、蔬菜水果、牛羊家鸭之类,都只是用于王国臣民日常生活的“员工福利”。而真正能够给股东们带来分红和收益的东西,主要是木材、毛皮、金银珠宝之类的自然资源,其中又以木材为大宗。
  因此。在草草视察过卡梅洛特城堡附近的农场与牧场之后,王秋等人就沿着一条新近铺设的砂石道路,各自骑着马儿或摩托车。径自赶赴亚瑟王辖地内最大的人口聚集地巴斯城。
  几年的时间过去,巴斯城也从原本的破败废墟,到逐渐有了些人烟,最终随着格洛斯特城居民的迁入。变成了拥有上万人口的繁荣市镇。甚至超过了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旧观。那些一度被废弃的砖石房屋,又被再一次重新修建起来。淤积已久的水井、破败多年的码头,荒草丛生的道路,也都相继得到了修复。
  每当开集市的日子,南方和北方的凯尔特人,隔海相望的爱尔兰人,甚至是东方的撒克逊人入侵者,都会赶着自己的羊群、牛群、马匹。带着最近狩猎积攒的兽皮,来到巴斯城进行交易。而王秋等穿越者则通过巴斯城罗马遗民之中的代理人。销售那些甜美的糖果,晶莹的精盐,能让食物更加美味的香料,有助于日常生活的火柴、刀具、瓷器和玻璃器皿,作为奢侈品的绸缎,还有被称为“神药”的口服抗生素药片……尽管交易的场面堪称熙熙攘攘,可惜,如今整个不列颠的人口规模,大概也就跟现代中国的一个县相当。若是论社会总财富的数量,恐怕还不如现代中国的一个县——这么小的消费市场还真是让经营者感到绝望。
  不过,从好的方面来看,虽然欧洲大陆的商船如今还没有造访过亚瑟的小小国度,但据说东边撒克逊人已经开始在做转卖生意,将这些救命的药品和绸缎、香料、瓷器等“奇货”翻上几倍价钱,转卖给那边的法兰克人、维京人、哥特人……只要能够有效扩大销售市场,王秋并不介意这些二道贩子赚去多少利润。
  总的来说,这年头的集市基本上就跟现代的城郊结合部菜市场差不多,就是城市中央或边缘的一块被木墙圈起来的空地,里面基本上都是一堆堆的摊贩和装满货物的大车,可能还有几家棚屋式的店铺——其中尤其以酒馆居多,经常可见赤膊纹身的蛮族土著喝得酩酊大醉,在街上踉踉跄跄、东倒西歪。
  ——早在欧洲大航海时代,让土著人染上酒瘾就是许多贸易公司的惯用手法。因为很多文明程度较低的土著人,一般并不需要太多的奢侈品和生活用品,那些丝绸、瓷器、玻璃和茶叶什么的,在他们那里根本卖不动,而若是大量倾销步枪之类的军火,又会反过来威胁到贸易站本身。因此,那些黑心商人想要迫使土著经常来做交易,就只有在各种能让人成瘾的嗜好品上多动脑筋,而鸦片和烈酒都是很好的选择……
  由于抽鸦片比酗酒麻烦,而鸦片的价格也太贵,所以除了较为富庶的晚清中国之外,欧洲殖民者在其它地方一般以唆使土著酗酒为主。那些烈性烧酒一旦成瘾之后根本就戒不掉,所以土著一旦染上酒瘾,就成了西方殖民者可以肆意盘剥的可怜虫——酒瘾会逼着他们做牛做马,竭力收集一切能换酒的值钱玩意儿。
  因此,王秋从现代世界弄来了大量廉价勾兑白酒和红星二锅头,在巴斯的集市上交易金银和皮货。
  而更缺德的是,梅林大法师还在巴斯城的集市上开了一家大烟馆,当然,卖的不是鸦片,而是他自己栽种的耐寒性大麻——英国这气候也没法种罂粟做鸦片——没多久就弄得到处都是一片乌烟瘴气。可惜大麻的种植技术实在太简单,而梅林也没有很好地保存他的大麻种子,结果没过多久就流传了出去。
  接下来,随着不列颠大麻种植业的迅速兴旺,失去了垄断暴利的“梅林大烟馆”也只好闭门歇业。但王秋每次看到那些身穿兽皮的山区蛮族,居然在怀里揣着干燥的大麻叶,走几步就随手撕下一块白桦树皮,包上烟丝点了火美滋滋地吞云吐雾的模样,就觉得自己心中某种很重要的东西似乎又掉了一次……
第二十三章
亚瑟王的时代(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4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