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455

  ——这伙自称是“国际纵队”,一看就很强悍的“西洋赤匪”,在集会上公开宣布:我们红军是一支有纪律、有节操的队伍,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从来不做扰民的事情。昨天在清剿昌化县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给乡亲们造成了一定损失,实在是对不起。因此,凡是来参加聚会的民众,人人有奖,每人一律派发十元“压惊费”——当然,发的都是南京中央银行的票子——而那些在昨日巷战之中,房屋不幸损毁的苦主,以及诸位被坦克撞飞的受害者家属,还有每家每户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的赔偿金可拿。
  这笔天文数字的巨款砸下去,在场的老百姓一时间都懵了——这是从哪儿来的活菩萨、冤大头啊!
  要知道,这年月兵荒马乱的,死个人就跟死个蚂蚁似的,大家死着死着早就死得习惯了。即使在战场上阵亡的士兵,抚恤金也未必能发到十元。至于在战场上被流弹打死的老百姓,更是只有自认倒霉的份。
  没想到在家门口打一仗就有十元钱发……若不是害怕自己被打死,他们都快要期盼着本县天天打仗了!
  看到这帮洋鬼子给钱给得如此豪爽,县里许多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社会闲散人员”,就不由得有些心头痒痒,开始缠着那几个“中国人二鬼子翻译官”,询问这支“西洋红军”有没有在昌化县招兵的打算。
  而那几个戴着眼镜的“翻译官”则表示,国际纵队暂时没有招兵的计划,但是准备在本地雇佣一些探子打听消息,待遇绝对从优——每天十元的底薪,打探到国民党军队和其它红军的准确情报,还有从一千元到一万元不等的奖励。不过,若是有人胆敢谎报瞒报,甚至勾结国民党反动派的话,那么也绝对会对他们行军法,砍头枪毙没商量……没过多久,初来乍到的国际纵队就招募到了足足两百名“业余情报人员”。
  与此同时,那些提心吊胆了一天一夜的昌化县豪门大户,也终于等到破门而入的“赤匪头目”。不过对方却不是来打土豪分浮财的,而是笑容可掬地宣布,“西洋红军”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所以要借着闹革命的机会,在本县强制性“收购”各种古董字画和明清家具,把他们家里藏着的各种拔步床、八仙桌、玉石宝鼎、檀香木屏风、青铜香炉统统扫荡一空……当然,绝对不是白拿,每一家都给了好多钞票。
  而且,若是有人不愿意收钞票的话,这支“西洋红军”还贴心地提供“以旧换新”服务——用一套花纹鲜艳、质地轻盈,高端洋气上档次的“高科技”塑料家具,换走他们低端土气没格调的黄花梨古董货……
  看着这帮冤大头洋鬼子到处送钱的样子,即便是最反动的土豪劣绅,暂时也熄了跟他们拼死对抗的心思,并且觉得这“洋鬼子赤匪”果然跟“泥腿子赤匪”不同,简直都快要把革命给弄成“天天过节”了!
第四十章
打飞机
  依靠两百多名“业余情报员”的四处打探,还有对国民党军用无线电报的截收和破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密码,在现代的电脑面前简直比玩填字游戏还轻松,更何况王秋他们一早就从军事历史博物馆里闹到了当时的国民党军用密码本——再结合有关的革命战争历史书籍记载,王秋等人花了一天时间,终于基本弄清楚了昌化县附近,浙北、皖南、苏南等地区的国共两军分布位置和战场实况。
  ——总的来说,就是红十军团打着“北上抗日”的旗号,沿着江西、安徽、浙江的边界线一路流窜,直逼沪宁杭地区。而国民党方面则集结了十几万大军——但大多数都是装备极差、战斗力极弱的地方保安团——追着这支红军偏师的屁股,到处围追堵截,企图把红十军团阻击在江浙精华腹地之外。
  事实上,对于身在南昌行营的蒋介石来说,红十军团的这一招奇兵突起,确实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此刻,离开瑞金西征的中央红军,刚刚撕开国民党的三道封锁线,进抵湖南的湘江流域——但国民党方面其实对此早有预估,在十月份就在新闻报纸上刊登说:“……赣南共匪数月前集中大部,突而进扰石城,势将逼近长汀,被东北两路军向其猛攻,遂窜回瑞金会昌雩都,因匪区早被我军封锁,其粮食与药品器械,完全告绝。又集中匪部,倾巢而出,欲冲过赣南窜湘入川。会合贺龙,再作企图,现据军讯,共匪知难死守老巢,昨啸聚三四万人,纷纷移动,进抵章河云江沿岸一带。以求孤注一掷。”另外还有人提到,赤匪“知大势已去,不可挽救。乃最近下令各地撤兵赣南集中,同时在瑞金中央,召集会议,讨论攻守计划。闻当时朱毛彭等匪首。感于目前形势不良,拟早日西窜入湘,希图另谋出路……”
  甚至就连中央红军接下来要走的大致远征路线,和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之后的最终目的地——延安革命根据地,国民党方面也在事先做出了比较准确的推测:“……(赤匪)四面楚歌,为避免全军覆没计,已决定放弃长汀西窜湘桂黔边境,实行向川青等省发展。重辟新匪区……”
  也就是说,早在长征开始之前。蒋介石就基本摸透了中央红军的行动路线和最终目的地。足以让他从容地调兵遣将、布置兵力,等待红军自己踏进陷阱,顺便还可以消耗掉一些多余的杂牌军。而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11月21日,蒋介石颁布新一轮作战命令,作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军事部署:“……兹派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所有北路入湘第六路总指挥薛岳部及周浑元部,统归指挥,并率在湘各部队及民团,追剿西窜朱毛赤匪,务希各部精诚团结歼灭该‘匪’于湘水以东地区。”并“调集各路人马,总共有100个团,40万人。在湘江东岸,广西东北部的全州、灌阳、兴安三县,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口袋阵……”
  为此,蒋介石还在南昌行营亲笔写下一封“中正手谕”,空投到湘江前线,激励何健率领湘军戮力死战。
  ——芸樵兄(何键字)勋鉴:今委兄以大任,勿负党国之重托,党国命运在此一役,望全力督剿。并录古诗一首相勉: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显然,沿着已经被敌人摸透的进军路线,在敌人预先选定的战场上,跟绝对优势数量的敌军硬拼死磕,而敌方统帅又是反共最死硬的何健……红军在湘江之战当中的惨烈牺牲,似乎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然而,就在国民党反动派精心安排部署,集结了多个重兵集团,设下了天罗地网,磨刀霍霍地准备在湘江战场上彻底毁灭中央红军的时候,东北方向的江浙地区却突然告急。
  ——就在湘江战役酝酿的前夕,红军抗日先遣队(即红十军团)第19师、第20师突然攻入浙江的开化、遂安、衢县、常山一带,切断了重要的浙赣铁路,给江浙地区带来了巨大恐慌。
  于是,蒋介石只得从江西玉山急调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赶往浙赣边境堵防红十军团。
  但粟裕和寻淮洲带领红19师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一路征战,渡过新安江,穿越杭(州)淳(安)公路,出其不意地回师浙西,成功甩掉了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随即还跟沿途的浙江保安团打了大小十余仗,歼敌二百五十余人——早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浙江兵就以懦弱不堪战而著称,如今挡在红军面前的,又尽是些拿着鸟铳和抬枪,连土匪都打不过的地方保安团,基本上是听到枪响就散——因此,红军不仅在浙江战场上连续取得胜利,并且还进一步向沪宁杭这片全中国最富庶的精华地区挺进……
  沪宁杭所在的长江三角洲,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财赋重地,也是蒋介石赖以统领全中国的核心根基,根本容不得半点闪失——为此,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搁下湘江战场上的中央红军,一边在江浙地区仓促搜罗兵马,准备先消灭掉犹如芒刺在背的红十军团,一边电令国民党各县长:“……督率团队,固守待援,万一守御力尽,则与城共亡”,否则“失陷城镇,糜烂地方,则军法俱在,决不姑宽”!
  所以,当王秋等人赶到昌化,并且被当地保安团和警察围攻的时候,皖南浙北地区已是重兵云集——为了京畿重地的安全,蒋介石一口气调集了战场附近所有能抽调的部队,包括国民党浙江保安纵队、补充第1旅、第9师、第4师、第78师468团。外加一些连番号都没有的杂牌武装,由浙江保安处长俞济时担任最高指挥官,加紧堵截追剿仅有一万人的红十军团。以确保省城杭州的安全。
  然而,国民党参与围剿的兵力虽多,战斗力却十分堪忧——蒋介石嫡系的精兵强将,总共也就五十万左右,如今不是在湘江战场狙击中央红军,就是在中央苏区“清剿残匪”,还有一部分要放在首都担任戍卫部队。不能轻动。在作为大后方的江浙地区,守备兵力十分空虚……所以,俞济时麾下虽然有合计二十个团。“号称”二十万人,但至少有一半的兵额被吃了空饷,那些保安团也普遍是几个人才能当一个人用。
  不过,在这些以废柴豆腐渣为主的围剿部队之中。也有那么几根硬骨头——比如补充1旅王耀武部。
  “……最新的情报已经打探出来了!粟裕和寻淮洲率领的红19师。一直在沿着浙皖两省的边界线走钢丝,如今刚刚从皖南方向踏进昌化县边缘。但追剿他们的国民党军队,倒是先一步抵达了昌化县的腹地。”
  在仔细监听了红军与国民党军的无线电报,并且结合本地探子收集到的传闻流言之后,王秋一边用棍子在作战地图上比比划划,一边如此总结说,“……其中对我们威胁最大的,要数补充第1旅王耀武部。”
  “……补充第1旅?好逊的名字。听着就像是杂牌部队的模样……”马彤小声嘀咕说。
  “……这你可就猜错了。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虽然挂着个‘补充’的头衔,其实并不属于二流杂牌军。它是在1933年冬由国民党中央保安编练处的3个补充团改编。统一装备进口的德国军械,官兵的素质也高,军官多是军校毕业,士兵多是北方人,战斗力并不弱。呃,这支部队在未来还会有一个更出名的番号——整编74师!就是孟良崮战役之中,被张灵甫打到全灭的那支部队……”王秋放下小木棍,起身解释说。
  “……呃,就是那个‘打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哦,我想起来了……”
  马彤这才恍然大悟,“……大名鼎鼎的国民党五大王牌师之一啊!可指挥官为啥不是张灵甫?”
  “……咳咳,张灵甫的辈分太低,现在还没有被提拔起来。眼下指挥这支部队的人,是张灵甫的老上司王耀武——顺便说一句,在孟良崮战役的时候,王耀武也依然是张灵甫的上司……”
  杨教授干咳了几声,凑过来解释说,“……你也不要小看这个王耀武啊!当年南下堵截南昌起义的国民党将领就有他;第四次‘围剿‘中,他还曾经坚守战略要地宜黄24天未被红军攻破,被蒋介石誉为奇迹。”
  “……总之,这个德械旅就在我们的南面,昌化溪下游不到三十公里之外。而红十军团则在西边的山区深处——眼下最大的问题是,虽然距离不远,但消息闭塞的红军未必能探听到我们占据昌化的消息,而国民党军队倒是很有可能先来一步……呃,不对,恐怕不是很有可能,而是已经来了……”
  听着远处天际传来的飞机引擎声,王秋从窗口抬头出去仰望了一眼,然后苦笑着说道。
  与此同时,刚刚从宿醉中醒来的索尼娅同志,也一边打着酒嗝,一边发出了进行防空作战的命令……
  ※※※
  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下,一架使用木结构框架和帆布蒙皮,在的机翼上绘制着国民党青天白日徽章的双翼侦察机,从中央航空学校所属的杭州笕桥机场起飞,先是沿着富春江向西飞了一段,然后在富春江与昌化溪的交汇口转向,晃悠悠地沿着昌化溪,从东南方朝着上游的昌化县城飞来。
  ——这个年代的飞机可没有装备GPS导航系统,而国民党使用的老式双翼侦察机上,干脆连无线电都没有,所以在飞行的时候,全靠驾驶员的肉眼观察来确定自身位置和地形路线,遇到雨雾天气很容易迷航……因此。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他们都习惯于沿着河流、铁路和海岸线飞行,以防在天上“迷路”。
  幸好。今天的天气很是不错,视野良好,风势微弱,很适合这种速度慢、抗风能力较差的老式双翼机升空飞行。飞机上的两位国民党飞官(飞行军官)全都表情轻松,甚至还哼起了小调。
  虽然他们驾驶的“可赛”式飞机,如今已经算是不折不扣的落后产品,但对于国民党来说已经够用了。
  ——“可塞”式双坐侦察/轻轰炸机。由美国线斯?沃特飞机公司生产并出口,代号V-65、V-92,双翼双座。乘员2人:驾驶员和侦察、轰炸员,机长8.68米,翼长10.5米,机高3.29米。空重1377公斤。总重2170公斤,最高速度237公里/小时,升限6250米,航程960公里,在左右下机翼中段分别装有7.62毫米固定机枪一架和照相机一台,翼下配备有A-3式炸弹架,可携带50公斤炸弹2枚。
  原本在“可塞”式飞机的后舱,还装有向后方射击的活动机枪一挺。用于驱逐从后面来袭的敌机。但由于如今的国民党空军只需要懂得对地攻击的本领,根本没有空战的需要。所以为了减轻起飞重量。延长滞空时间,就把这挺机枪给拆掉了——山沟沟里的工农红军根本没有空军,而各路军阀之中,也只有东北的张学良、新疆的盛世才和广东的陈济棠拥有独立的飞行队。其中,新疆距离太远,东北军又早已瓦解,广东空军虽然算是劲敌,但好歹还没有跟中央撕破脸……因此,国民党空军目前只要会对地攻击就行了。
  而且,他们今天执行的只是一次侦察任务,干脆连对地攻击都不一定需要。
  ——昨天上午的时候,有个貌似官员的疯子冲进了临安县政府,叫叫嚷嚷地说什么赤匪攻破了昌化县……这个倒是很正常,赤匪头目方志敏在浙西皖南的山区已经活跃了很久,还有许多吃不上饭的穷泥腿子被他们煽动起来造反,偶尔丢个偏远县城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但问题是,他接下来居然又胡诌什么镇上冒出了苏联人的铁甲车队,还有好几千红头发绿眼睛的洋鬼子赤匪——这个就太可笑了吧!
  喂喂!你就是害怕承担丢失县城的杀头之罪,也不能像这样乱喷口水、胡说八道啊!
  苏联人的铁甲车?呵呵,这些铁甲车是怎么跨越半个中国,渡过黄河长江,一口气冲到浙江来的?还有好几千洋鬼子赤匪……瞧你这话说的!咱们这儿又不是上海,如今浙江全省有没有几千洋鬼子都难说呢!
  不管怎么样,昌化县闹出了乱子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由于如今昌化县的电报线路已经被切断,而当地又没有无线电台,也不通电话。所以,省府杭州的大佬们在接到报告之后,就决定派飞机过去侦查一下。
  于是,这架晃悠悠又慢悠悠的“可塞”式双坐侦察/轻轰炸机,就这样上了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顺利抵达了昌化县上空……盘旋几圈之后,两位“飞官”不出所料地没发现任何传说中的“苏联铁甲车”。
  ——由于在前两天的大暴走之中磕碰得太厉害,王秋已经把坦克全部传送回虫洞另一边进行检修了。
  不过,县政府被烧成了一片废墟,这个倒是真的……而且,在镇上的广场中央,还升起了几面红旗——看来这里确实是被赤匪占领了,就是不知道这帮赤匪是如何装神弄鬼,唬得某人相信他们开来了铁甲车?
  两位飞官鄙夷地俯瞰了一眼这座破旧的小镇,决定在拍照完毕之后,就俯冲下去扫射几梭子。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在下方的某座楼房里,同样有人在用鄙夷的眼神打量着他们的飞机。
  “……敌机高度300米,距离2500米,时速160公里,敌机正在减速降低高度……”
  某位武器操作员一边观察着手中的仪器,一边对王秋汇报说,“……乖乖!这是什么破飞机啊!居然飞得比我家的跑车还慢!对付这种双层翅膀的古董货色,似乎根本用不上防空战车吧!”
  王秋默默地点了点头,同时摸出无线电对讲机,发出了一道指令……下一刻,镇上好几处房屋的窗户都被相继打开,露出了十多枚前卫XP肩扛式单兵导弹的飒爽英姿。
  “……预备——瞄准——发射!”
  下一刻,十几道火光拖着长长的白色尾焰,径自击中了刚刚俯冲下来的双翼机,霎时间就把它撕扯成无数燃烧的残骸碎片,犹如天女散花一般,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
  然而,就在这架飞机被轻易击毁的同时,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和浙江保安纵队的一部,也遥遥出现在了小镇郊外的地平线上……而工农红军却还在更远的地方……
  ——穿越者们在民国时空的第一次真正考验,就要到来了……
第四十一章
非我剿匪不卖力(上)
  昌化镇南郊十五公里外,昌化溪畔,河桥乡。
  危崖耸立,瀑布激荡,略带寒意的山风掠过四季常青的竹林,发出一阵阵清脆悦耳的沙沙声。
  南北走向的狭长溪谷之中,一支风尘仆仆的国民党军队,正在这座穷困破败的山区小村中扎营休息。
  ——昌化这地方,虽然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边缘,不远处就是平坦富饶的杭嘉湖平原,距离杭州不到一百公里路,但本身却是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在现代世界乃是一大风景旅游休闲胜地。
  总的来说,昌化的东边是以出产笋干而闻名的天目山(作者小时候就是天天吃天目山笋干配早饭),西边不远处则是鼎鼎有名的浙西大峡谷,堪称是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峡谷众多,重峦迭峰,有奇岩怪石之险,有流泉飞瀑之胜……全县几乎处处都是青翠茂密的竹林,巍然屹立的悬崖,乱石激浪的险滩,群峰连绵、鸟鸣悦耳、云雾弥漫、水流湍急、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并且拥有多种珍稀动植物资源……放在二十一世纪,上述的这一切可都是绝佳的旅游资源,每年都能从沪宁杭的中国第一大都市圈里,吸引来无数厌倦了“钢筋混凝土森林”的游人。光靠旅游业、茶叶、竹笋和山核桃买卖,就足以支撑起昌化的地方财政。
  但在旅游和交通行业全都不发达的民国年代,这山清水秀的绝美风景。却是穷山恶水的象征——平原少就表示耕地少,山峦起伏就代表交通差,结果就是昌化的工农业都发展不起来。成了个没油水的穷地方。
  ——因此,所谓的山清水秀,在这个匮乏年代里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穷山恶水。
  更何况,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已经追着寻淮洲和粟裕的屁股,在浙西、皖南、赣北的崇山峻岭之中转了差不多一个月。跋山涉水、历经艰险,这山清水秀的风景看得实在太多,早就已经腻味透了。
  回首前段日子颠沛流离的战事。挑着脚上密密麻麻的水泡,少将旅长王耀武顿时忍不住叹息不已。
  自从他奉命离开江西玉山的驻地,进入浙西山区追击粟裕和寻淮洲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前身)开始,就几乎没有像像样样、摆明车马地打过一仗。而是好像追踪羚羊的猎人似的。整天跟着红军的屁股在大山里打转,总是摸不清对方的攻击路线,也抓不住对方的殿后部队。即使偶尔有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也是打得缩手缩脚,根本没办法施展火力和兵力上的优势,就被狡猾的红军给轻易甩掉了。
  从玉山出发进军到衢县(衢州),再从衢县跑到淳安,又从淳安追到皖南。如今继续从皖南追回浙西……国共两军就仿佛猫捉老鼠一般,在南方的深山老林之间无休止地兜圈子。怎么也看不到旅途的尽头——时至今日,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已经是人人脸色憔悴、又黑又瘦,士气低落,疲惫不堪了。
  “……该死的,三团还在后面没跟上来吗?李天霞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走起路来这么磨磨蹭蹭!”
  坐在刚刚搭建起来的军帐中休息了一会儿,看着补充第1旅的旅部和一团、二团相继抵达宿营地,但三团和浙江保安纵队的一部却落在后面久久未到,肝火旺盛的王耀武少将忍不住大骂起了三团长李天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4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