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455

  ——当寻淮洲看到一面鲜艳的红旗飘扬在燃烧的泰晤士河畔之际,嘴巴张得简直能塞进去一只鸭蛋。
  在会谈结束之后,寻淮洲还利用最后一点时间,参观了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奥运会“鸟巢”等地标性建筑,又在回到上海之后,仔细看了看那边的浦东摩天大楼群,甚至试乘了一次磁悬浮列车……然后热泪盈眶地表示,自己竟然能够活着看到“共产主义天堂”,当真是死而无憾了。
  呃,唯一稍微有些不和谐的是,在浦东国际机场,寻淮洲同志不小心遇上了一群外国留学生,正聚集在机场门口,举牌子抗议“中华帝国主义”……陪同的萧瑟女士和杨文理教授,顿时被吓出一身冷汗——革命前辈们看到自己反抗了一辈子帝国主义列强,到头来却是把中国本身给变成了帝国主义,心里不知会怎么想……不料,寻淮洲将军却只是微微一笑,就表情十分轻松地走了,让两位陪客空担心一场。
  ——很显然,杨教授和萧瑟女士。都没有真正地把握住寻淮洲将军的心思。
  须知我党在诞生早期,从本质上来说并非一个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组织,而是一个统一战线下的爱国者大联盟。这些来自于旧中国各个阶层的先进分子。在民不聊生的凋敝经济、生不如死的绝望社会,和专横暴虐的帝国主义压迫之下,不是持着社会主义理想加入了这个党,而是为拯救中国而选择了社会主义!
  因此,很多革命先辈看似是为了投身革命,而不惜毅然背叛了自己出身的阶级,其实是为了从最深重的苦难和绝望之中拯救中国。已经完全顾不得什么阶级出身了。因此,一旦等到国家局势稍有转机,他们多半就会变得凝聚力下降。开始争权夺利——这是无可避免的事。
  但是,在革命成功之前的那段奋斗岁月里,中国的局势始终没有出现任何整体性的好转。而是不断地从一个危机走向另一个危机,整个中华民族都在亡国灭种的深渊旁边挣扎——来自地壳深处的巨大压力。把柔软的石墨塑造成了最坚硬的钻石;而民国时代最严酷最恶劣的斗争环境。最血腥最残暴的凶恶敌人,也硬是把我党给打磨成了有史以来最为团结奋发的革命组织……最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也都是被逼出来的。
  所以,寻淮洲同志只要看到中国得到了拯救,不再受人欺负,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觉得他们一代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没有白白牺牲。未来中国的境况已经胜过了他最理想的预期。至于一些隐约能感觉到的毛病和缺陷……哎,他也不是什么吹毛求疵的人。反正总比蒋光头的治下强得多了。
  总而言之,对于在二十一世纪看到的新中国现状,寻淮洲同志基本还算满意,最后就抱着一台记录了一整年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的平板电脑回来,打算给粟裕看看下个世纪新中国的各种场面。
  但另一方面,杨教授与萧瑟女士会累得心力交瘁,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的社会毕竟还有很多阴暗面。就像你只考了60分,却强要冒充90分,然后又觉得家长好像在期望你考100分……你能不憔悴吗?
  “……那么,党中央又是怎么让寻淮洲将军同意去攻打大城市,并且暂时对中央红军隐瞒此事的?”
  在松了一口气之后,王秋同学又紧跟着提出了下一个疑问,然后得到了一个出乎预料的回答。
  “……呵呵,第一,攻打大城市是每一位将领都喜欢的事,寻淮洲将军也不例外——你以为红军是真心喜欢在山沟里打转?还不是实力不够而已;第二,我们的有关部门设法让寻淮洲将军相信,目前中央红军的电报员里有特务,或者电报密码已经被国民党破译,如果贸然发电报请示的话,就会被敌人破获……”
  杨教授推了推老花眼镜答道,“……因为从红军长征开始,到湘江战役前后,国民党方面对红军的运动路线竟然几乎是了如指掌,每一步都能做出相当精妙的针对性部署。一直要到红军打进了贵州,蒋介石才会在红军的下一步行动路线上,屡屡出现误判和错判,仿佛再次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真有这么一回事?”对于这一闻所未闻的爆料,王秋显得十分惊讶,“……我怎么从来没听过?”
  “……呃……只能说,在党史学界有过这么一个假说,还有人写了一本书,但缺乏有力佐证,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杨教授解释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让寻淮洲将军相信,这就是幕后的真相……”
  ——虽说如此,在王秋看来,这不过是寻淮洲主动想要找个台阶下而已,跟真相什么的基本无关……
  “……好了,既然我们和本时空红军的基本合作条款已经谈妥,下面就应该要决定攻击目标了……”
  萧瑟女士从怀里摸出一张长江三角洲的军事作战地图,在桌面上展开,“……在昌化这条山沟沟里待了这么久,大家也都应该待够了。现在就让我们确定一下,接着到底是打南京,打上海。还是打杭州?”
  非常遗憾的是,没等大家开始集思广益、评价各个攻击方案的利弊,就又被一则新消息给打断了会议。
  ——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和刘英同志。率领红二十师、二十一师和红十军团的军团部共计七千余人,翻越了皖南、浙西的崇山峻岭,刚刚抵达昌化县,即将与粟裕、寻淮洲的红十九师的会合。
  然后,为了说服这些更加大牌的红军领导人,避免革命力量的内讧,并且让整个红十军团都按照自己的指挥棒行动。来自未来的穿越者们只好依样画葫芦,给他们也组织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未来之旅……
  接下来,当这些革命前辈重返民国时空之后。就一个个都陷入了严重的思维凌乱之中。
  ※※※
  昌化县城,红十军团临时指挥部。
  门窗紧闭的屋内,一派烟熏火燎的景象,几个红军领导人都愁眉苦脸地各自捧着书本。不停地抽着烟。
  “……乐少华同志一味盲目地执行中革军委的命令。拒绝结合实际的积极建议,而且专横无忌,对寻淮洲同志极不尊重,一开会就吵架,天天如此,几乎造成指挥上的瘫痪。
  与此同时,曾洪易愈益暴露出严重的恐慌动摇,在水口遭到敌机袭击时。他吓得脸色发青,嘴唇颤抖。一到闽北就提出要到闽浙赣大苏区去,并直接发电报要闽浙赣军区派部队来接。
  他的主张受到寻淮洲和大部分同志的反对,中革军委在回电中也对他作了批驳,以后他就更加消极对抗,竟要求离开部队。军团领导中这些极不正常的状况,从根本上说,是“左”倾宗派主义的必然恶果。它给这支深入敌区、独立行动的部队,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困难……
  ……抗日先遣队的领导核心,是按照宗派主义干部政策配备起来的,少数‘左’倾政策的坚决执行者,掌握着领导权,包括军事指挥最后决定权。他们的无知与专横给我军带来巨大的灾难……
  组成红十军团时,领导干部的配备,仍然受着‘左’倾宗派主义的影响,保留了乐少华的军团政委职务,反而把军团长寻淮洲降职为师长,并把他排除在军政委员会之外,这不仅是对寻淮洲个人实行宗派主义的打击,同时也是无视七军团从瑞金出动后转战数省以流血牺牲换取来的宝贵经验。新任军团长刘畴西是一位较老的军事指挥员,在南昌起义时就担任营长,经历了革命战争的锻炼,但是后来的事实表明,他在作战指挥上表现优柔寡断,也缺乏在白区同敌人机动作战的经验。‘左’倾错误的干部政策,同抗日先遣队的失败是密切关联的。在战争中间,主要军事指挥员的配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呵呵,原来咱们在日后的党史上,居然是这么一副无能小丑的形象啊!”
  红十军团长刘畴西从嘴里喷出一口烟圈,脸色灰败地自嘲道,同时看了一眼自己的难兄难弟——同样在党史上被评价极低的军团政委乐少华,这家伙此时也是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全无昔日的气派和威风。
  ——对于热血洋溢的革命者来说,还有什么比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会更让他们感到沮丧和耻辱的呢?
  “……你我恐怕还不算是最惨的,刘畴西同志。”沉默了片刻之后,乐少华叹了口气,用颤抖的嗓音勉强说道,“……咱们的省政委曾洪易,如今正在上海当无业游民呢!再过半年就更是要当叛徒了!”
  “……按时间算,老曾同志如今应该还没到上海,大概还在赶往上海的路上……”
  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抬起头来,干巴巴地接了一句,但随后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得又闭上了嘴巴。
  至于省苏维埃主席兼军区司令员方志敏,则捧着一本后世的中学语文课本,看着“自己”原本将会在半年后于国民党监狱中写出的著名遗作《可爱的中国》,脸上的表情似哭似笑,变幻莫测……
  嗯,顺便一说,由于刚刚获得狼人血脉的缘故,他们的脑袋上都多了一对毛茸茸的狼耳朵。
第五十一章
南京还是上海?(上)
  总的来说,除了未来的粟裕大将之外,红十军团其它领导人在历史记载里的下场,基本上都很是惨淡——不是沦为叛徒,就是被骂成废物,或者是给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而剩下的则索性当了烈士……
  当然,就连粟裕大将的下场其实也不算好——原本十拿九稳的元帅帽子硬是飞了!直到死了才被平反!
  不过,他们之所以多半下场凄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自身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致命缺陷——曾洪易是心思细腻却意志薄弱,容易动摇,感觉类似那个“水太凉”的明末名臣钱谦益;乐少华是性格骄狂粗暴、无法无天,有点类似日本的“豺狼大佐”辻政信,当然还没他那么过分;刘畴西是平时表现得好像挺可靠、关键时刻却要掉链子;方志敏是意志坚强、富有感染力,却缺乏战争天赋,更适合当地方行政主官而不是带兵打仗,有点像是宋末的文天祥;刘英是多疑寡断、性格犹豫,有点类似袁绍;寻淮洲是性格莽撞无视生死,犹如江东小霸王孙策;粟裕是军事天才政治白痴,感觉有点像岳飞……这么一帮“问题青年”被凑到一块儿,还全都放错了位置,面前的敌人又是如此强大——看起来红十军团想不悲剧都难啊!
  于是,一群狼人兼衰人革命前辈,就这样垂头丧气地看着党史上的白纸黑字,一个个意气消沉到了极点。尤其是在党史上被骂成军事废柴的军团长刘畴西,还有被描述成奸猾小人的军团政委乐少华。脸色更是难看得不知该如何形容——看到自己在历史上的坏名声已经被盖棺论定,他们顿时就感到了无限的绝望。
  ——身为将军却被骂成是纸上谈兵葬送大军的赵括,身为文官却被指责为残害忠良祸国殃民的奸臣……这几乎等于是堕落成了京剧里面的丑角。论名声也就是比叛徒和汉奸稍微好一点儿罢了。
  面对如此扑街成大坑、遗臭万年的前途命运,刘畴西和乐少华两人的脸色若是还能保持正常才怪了!
  唉,说得难听一些,如果他们的脸皮比较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话,此时都应该羞愧得要自杀了!
  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遗书《可爱的中国》能够被选入中学课本。让未来几十年内全中国的上亿名历届学生娃子,好像对待儒家的四书五经一样,背自己的遗书背得头昏脑胀、天昏地暗……方志敏同志的内心里其实还是挺得意的——古往今来。中国读书人最大的追求除了升官发财之外,不就是著书立传么?
  但是,一想到自己按照原本的历史,好像已经只剩下了半年的命。方志敏就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了。
  因此。他们脑袋上冒出的毛茸茸狼耳朵,都低低地耷拉了下来,显示出一副没精打采的沮丧模样。
  直到粟裕、寻淮洲和一众“未来同志”,抱着一堆军事地图推门进来,才驱散了这提不起劲儿的气氛。
  “……咳咳!各位同志们,你们怎么一下子抽那么多的烟?这屋里简直都能熏腊肉了!”
  粟裕将军一进门就被刺鼻的烟味儿给熏得连连咳嗽,故而不由分说地推开了窗户,以便于把呛人的烟雾驱散出去。“……我知道大家的心情恐怕都不好,可是与其在这里生闷气发牢骚。用烟草伤害自己的内脏器官,倒不如认认真真地打一个翻身仗,用白匪军的血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才是真正的革命范儿!”
  “……是啊!按照原来的历史,我明天就要死了!现在不也是该干嘛就干嘛……大家都打起精神来!”
  寻淮洲也撇了撇嘴,同时挂起了一副地图,“……现在我宣布,红十军团的下一步作战会议就此召开!”
  对于粟裕和寻淮洲的自作主张,乐少华政委先是下意识地张了张嘴,但随即就把嘴巴紧紧闭上,再也不肯开口——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历史上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红十军团基本可以说有一半原因是由于自己乱插手干涉军事而完蛋的!这样一来,别说其他人的心中如何想,就连乐少华自己都不敢吱声了。
  ——无论如何醉心于党同伐异、权势倾轧、排斥异己,内斗内行外战无能,此时的乐少华同志毕竟还是一位理想崇高、满心救国救民的热血青年,而不是什么打进革命阵营内部一心要搞破坏的反动派特务……
  同样的道理,在党史上被评价为无能之辈的红十军团长刘畴西,虽然心中很是不忿,但也对自己的指挥才能有些失去了信心,决定暂时少说多听,在作战方面尽量遵从“未来同志”和粟裕、寻淮洲的意见。
  而且,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正是粟裕给他们报了仇、赡养了父母长辈,抚养了子女后代——虽然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粟裕更有好感,觉得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同志。
  因此,在排除了一切可能的内部干扰因素之后,红十军团的下一步作战会议在昌化县城顺利召开。
  ※※※
  “……杭州这个目标首先排除!对于我们来说,打杭州既缺乏政治上的意义,也缺少经济上的好处!”
  由于事关切身利益,王秋同学站在一众革命先辈面前也毫无胆怯之色,不由分说地就否决掉了一条进攻路线,“……从表面上看,杭州距离我们只有一百公里,路程最近。守卫杭州的国民党部队虽然不少,却尽是保安团之类的杂牌武装,要打垮他们并不困难……可问题是,我们攻下了杭州又有什么好处?”
  他挥舞着手中的小木棒。往地图上的杭州位置重重一敲,“……如今是蒋介石统治的民国,不是定都杭州的南宋!攻下杭州并不能颠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当然。作为浙江的省会,东南的名城,我们在打下杭州之后,肯定会引起全国社会舆论的震动……但等到震动完了之后,恐怕还是该怎样就怎样……”
  “……王秋同志,在红军打下杭州之后,怎么还会该怎样就怎样呢?按照辛亥革命时候的经验。只要打下了一座省城,马上就能建立一省的革命政府啊!浙江省的地盘,从各方面来看可都是相当不错的哟!”
  对此。乐少华政委似乎有些纳闷,“……记得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之后,不就立即宣布湖北光复了吗?”
  “……乐少华同志!若是能拿下浙江全省当然很棒,可这资产阶级革命跟无产阶级革命能一样吗?”
  对于这个缺乏技术含量的问题。王秋直接翻了个白眼。“……别的不说,在南昌起义之后,你们真的掌握过江西全省吗?还不是没几天就站不住脚,被白匪军追着屁股一路往南赶到广东的海边上去了,两万精兵垮得不明不白!还有在广州起义的时候,你们好像也建立过一个广州公社吧!可最后的下场又如何呢?”
  ——这两个非常典型的我党早期失败例子一提出来,几位本时空的红军领导人就都沉默不语了。
  倒是元气萝莉蔡蓉对此感到很好奇,“……诶?为什么二十多年前闹辛亥革命的时候。革命军只要打下了一座省城,就能很快控制全省。而我们的红军却不行呢?”她拉着杨文理教授的衣袖,好奇地问道。
  “……因为资产阶级革命只需要推翻人心尽丧的清王朝,只要打下省城,马上就能跟地主士绅和商人买办们达成妥协,建立一个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的‘革命政府’……而我们红军却没法这样跟旧统治阶级妥协,而是要为穷人说话,把他们这些剥削阶级统统都给打倒啊!否则我们的革命事业还有什么意义?”
  杨教授叹息着答道,“……按照历史专家们研究得出的观点,辛亥革命实在是非常非常的不彻底,以至于不彻底到了在很多乡下地方,整个社会跟不革命也没啥两样——在鲁迅的《阿Q正传》里面有过很生动的描写:革命之后,县太爷继续当县长,举人老爷捞了个小官,带兵的也是原来的老把总,地主照样收租,恶霸继续放高利贷,很多人连辫子都没剪掉,只是盘在了头顶上……你难道觉得红色革命也能这么搞?”
  “……如今真要这么搞的话,我们在打进杭州之后,就必须把俞济时像黎元洪一样供起来,当名义上的浙江省苏维埃主席。再凑一帮名流士绅出来当执行委员,各地保安团也都要原封不动地颁发红军番号。各县的县政府也必须原封不动,还得给那些罪恶滔天的土豪劣绅赠送一批‘苏维埃积极分子’的头衔。”
  方志敏苦笑着接下了话头,开玩笑说道,“……然后,蒋介石就会故伎重演,撒几把银弹,并且封几个官许几个愿。帝国主义列强再派个领事或者使馆武官过来威胁恐吓几句,新鲜出炉的浙江省苏维埃政府成员们,就会忙不迭地办一场鸿门宴,准备拿着咱们的脑袋去邀功了……这可不是我危言耸听!在辛亥革命的时候,长沙和贵阳的革命政府最后就落得了这样的下场!在当前的中国,妥协主义路线是走不通的!”
  “……好了好了,现在言归正传。既然在打下杭州之后,并不能让我们立即对浙江全省建立起有效的统治,反倒要在一段时间内不得不困守杭州,并且应付国民党反动派的大举进剿。那么,就让我们看一看杭州这座城市的地理条件,是否有利于打一场防御战……”王秋用木棍敲了敲墙上挂的地图,高声说道。
  “……杭州的南边有钱塘江天险,西边的西湖和山林也勉强可以守一下——虽然把这么秀丽的风景胜地变成战场,似乎稍微有点可惜——可最要命的东边和北面却是一马平川,还有发达的公路和铁路提供运输。蒋介石完全可以从容集结数十万大军,朝着杭州大举压来,让我们陷入不断被动挨打的局面……从民国建立、军阀内战开启以来。南京周边打了不知道多少场攻防战,但杭州却总是不战而下,这一点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未来的抗日战争之中,国民党也是在上海和南京打得艰苦卓绝,却把杭州给轻易丢弃的……”
  “……小王同志,你的意思是说,杭州这地方易攻难守。不适合作为革命中心?可问题是,无论我们攻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任何一座城市,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吧!”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有些困惑地反问道。
  “……杭州这座城市易攻难守的地理环境。从其本身来说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刘英同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4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