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455

  “……这两个废物!算他们走运!”蒋委员长摸着自己的光头,气哼哼地答道。
  然而,无论前线的情况如何糟糕,“清剿赤匪”的战争还是要继续打下去——尽管眼下已经不知道是谁剿灭谁了——为了躲避蒋委员长的怒火,转移这位老头子的注意力,诸位党国大员纷纷对即将爆发的武汉保卫战各抒己见。譬如唐生智将军就表示要学习日本帝国“一亿玉碎”的精神,在市区内修筑街垒,逐街逐屋殊死抵抗;给武汉市民发放枪械弹药,组织全民共抗赤匪……问题是,在这阵子被蒋介石给祸害惨了的武汉三镇,有几个家伙愿意给“蒋记”国民政府陪葬啊?只怕是刚拿到枪就要直奔蒋公宅邸造反了吧!
  ——在经历了一番越来越不靠谱的讨论之后,暴怒的蒋介石挥舞起扫帚,把所有人都赶出了会议室。
  “……瞧瞧我在黄埔都教出了些什么好学生!几年前,我一个人就清理了几十万赤党,带领你们这帮废物打垮了北洋军阀!统一了中国!可是你们呢?就只知道吃喝嫖赌和抽鸦片!给我滚!”
  然后,他便独自站在一幅已经几乎被红色涂满的作战地图上,绝望而又惶恐地不停揉着头皮——工农红军“围剿蒋匪”的新闻广播,他也听过了,“……毛主席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明确表示,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将长期反复进行,直到红军实力反超反动派,届时就成了红军围剿反动派,但是反动派不可能像红军那样充满韧性地组织反围剿,只要组织一次围剿,就会呼喇喇地大厦将倾了……”
  ——蒋介石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个武汉国民政府,确实已经注定是连红军的首次围剿都撑不过了。
  哎,想不到在短短一年之前,自己还能设法动员百万大军,对江西南部重重山岭之中的赤匪根据地展开声势浩大的围剿;没想到如今双方却是攻守易位。变成了人家在叫嚣着“围剿将匪”……这些年里,各种人生际遇之跌宕起伏,实在是让壮志未酬的蒋委员长。深深感到了世事之无常,命运之诡异……
  ※※※
  虽然蒋委员长在上午是全无体统地抡着扫帚,把一干令他暴怒的党国大员们赶出了会议室,但等到当天下午,随着在武汉街头密集响起的枪声,又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再次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遗憾的是,这一次开会的场面。似乎比上午的光景还要更加惨淡,诸多将星璀璨的党国大员们,此时几乎一个不见——不仅是曾经信誓旦旦要打一场武汉保卫战的唐生智早已化装出逃。就连财政部长孔祥熙都跑了,同时消失的还有陈立夫、陈果夫、吴稚晖……以及从日本人那边放回来的海军司令陈绍宽,整个儿一副树倒猢狲散的场面……只剩下倒霉的戴笠这个受气包,用颤抖的嗓音向蒋委员长汇报最新战况。
  ——在贺胜桥、汀泗桥一线的防御阵地被突破之后。龟缩在武汉近郊的各路国民党军队原本就惶惶不可终日。整排整连地开小差。全靠几位将领组织督战队,一口气杀了上千逃兵,这才勉强稳住战线。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红军政工人员居然再次祭出银弹战术,公然派飞机撒传单,上面明码标价各项赏格:只要国民党军官愿意收钱离职滚蛋,那么每拉过来一个师,给三百万美元。拉过来一个团,给二十万美元。甚至拉过来一个连,都给五万美元!唯一的要求就是限时十二小时,过期不候……
  这个超豪华的价目表一抛出来,集结在武汉准备作最后决战的数万国民党军队登时哗然。就算上层那些黄埔嫡系将领还想着“一死以报君恩”,下面那些领了几个月废纸的团长连长却顾不得委员长的“恩德”,全都一窝蜂地丢了节操换钞票,举起红旗或白旗就地倒戈了,弄得红军阵地前面一时间门庭若市……
  接下来,当小股红军先遣队潜入武汉市区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城防部队非但没有进行抵抗,反而主动绑了死硬派长官出来当投名状,同时热心地给他们带路……除此之外,地下党工作人员也在催促这座城市的警察局长,说:“这次你要打定主意,不可反悔!”警察局长则连声表示:“决定了,决定了!”
  ——眼见这一年的赤匪居然绝地大翻身,连小日本都能操翻打爆,英国佬也能轻易击倒,即使是最反对的家伙也不能不心头忐忑。而偏偏这些赤匪又很识趣地大撒钞票,害得诸多穷困潦倒的反动阶级狗腿子,居然争先恐后绑了身边的上司投共,唯恐绑的晚了换不到美钞,或者连上司也“投奔光明”了。
  顷刻之间,位于长江以南的武昌已经沦陷大半,而汉阳的工人市民也再次发动武装起义,占据了好几个街区,正在跟少数最忠心的“党国义士”和赶来镇压的日本和法国驻军展开激烈交火之中……
  当戴笠结结巴巴地汇报完当前的武汉战局之后,蒋介石的脸孔已是青黑如锅底,随即更是咆哮起来:
  “……你们怎么能让赤匪大摇大摆地进入武汉三镇!党国的情报机关已经败坏到了这种地步吗?!所有的官员都试图欺瞒我,甚至连复兴社也是!每一个官僚和将军都是些不忠不义的懦夫!我不惜丧权辱国,向帝国主义列强借了那么多的外债来养你们这些懦夫,叛徒,饭桶……结果呢?几箱钞票就把这么多的人给收买了?黄埔精神到哪里去了?!这些人都是党国的渣滓!没有一点身为军人的荣誉感!”
  蒋委员长用凶狠的目光扫过在座的大猫小猫两三只,吓得他们一个个低下了头颅……但问题是,怒吼咆哮代替不了子弹,党国精神更是抵不上军饷,无论委员长大人在会议室里如何歇斯底里地发作,把手边能抓到的花瓶、鱼缸、茶杯统统砸烂,还是无法阻止武汉国民政府一步步跌落毁灭的深渊。
  ——直到一双芊芊玉手放上他的肩膀,暂时驱散了他心头淤积的怒气。
  “……达令。冷静一下吧!眼下不管再怎么生气也是无济于事。”
  身穿海派旗袍的宋美龄,不知在什么时候悄然站到了蒋介石的身后。一边轻轻地帮他捶打着肩膀,一边和颜悦色地柔声说道,“……达令,这武汉看来是怎么也守不住了,还是想想接下来的退路吧!”
  “……退?我们还能往哪里退?我们还有什么地盘可以退?”蒋介石瓮声瓮气地嘟囔说。
  “……乘船走长江航道,往西去四川!眼下,陈诚还在拼死守着岳阳。从武汉进川的水路还算通畅,汉口租界的日本、法国和英国炮艇,也表示愿意给咱们护航——他们同样在向重庆转移侨民……
  “……进川?进了四川又能怎么样?眼下我们已经不再代表中央政府。而是成了丧家之犬,刘湘和其他四川军阀可不见得会欢迎咱们,倒是很有可能会把咱们当成肥羊来宰。而且,如今的赤匪已经势大难挡。英法美日四国联手出兵都镇压不住他们。就凭蜀地的那些四川耗子,更是不可能有什么指望……”
  蒋介石一脸沮丧地摇了摇头,“……就凭党国眼下的这副惨状,已经不可能在四川扎根立足,继续与赤匪正面对抗——别忘了,川北和贵州如今都是赤匪的地盘,两面夹击之下,川军还能坚持几天?”
  “……达令。我的本意就不是在四川安家,也没对那些川耗子抱有多大指望。而是建易你先进四川,然后借道云南出国,去缅甸、印度或马来亚组织流亡政府……”
  宋美龄微微一笑,眯缝着眼睛说道,“……赤匪虽然仗着他们的那个什么核子武器,一时间势大难挡,但如此胡作非为,早已结怨于天下友邦。所以,只要我们能够逃出国境,英国、美国和法国就都会支持我们,提供给我们足够的资金和军火援助。接下来,我们只要耐心地休养生息、积聚力量,同时积极地寻找机会,那么在全世界文明国家的帮助之下,党国迟早总会有卷土重来的一天……”
  听了宋美龄的这番话之后,蒋介石原本犹如朽木般绝望枯槁的眼神中,总算是渐渐有了些光彩……
  ——9月21日,在相对轻易地攻占了汉阳和武昌之后,经过一番凌乱而激烈的巷战,付出上千人伤亡的代价,工农红军最终歼灭了汉口租界区的日本与法国驻军,完全占领了武汉三镇。
  但问题是,蒋介石和武汉国民政府的诸多要员,却已经在一天前登上轮船,在两艘日本炮艇的护送之下,走水路逃往上游,并且于9月30日抵达重庆,在重庆的英国领事馆发表“戡乱救国宣言”,发誓要跟红军死战到底,从而赢得帝国主义列强的一片夸赞之声,称其为“对抗布尔什维克恶龙的屠龙勇士”!
  接下来,蒋介石等人又继续向西转进,最终于昆明机场搭上英国飞机,成功飞抵印度的新德里,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流亡政府”,隔着喜马拉雅山发电报“遥控”指挥国内战争——可惜似乎已经没有哪一路实力派还肯把他当根葱了。只有两湖战场的一干红军将领,因为没逮着这个老冤家,而纷纷扼腕叹息不已。
  ※※※
  而另一方面,在千里之外的上海,红五方面军的诸位领导人对于蒋委员长的“成功转进”,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反正这位“花生米”已经被打成了死狗,地盘、军队丢得一干二净,即使逃了出去,顶多也就是在宣传舆论上给党中央添一些恶心……估计也就是跟日后西藏那位大和尚差不多一个等级的麻烦而已。
  倒是广州党中央的一些“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正让他们感到颇为囧囧有神,乃至于头大如斗……
  ——虽然在本时空的红军同志们看来,这些建易和计划都是异常合理,并且极为迫切的。
  “……什么什么?要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打捞和修复沉在香港的二十多万吨英国海军舰艇,尤其是那几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让新生的红色中国立刻拥有一支世界级海军?!这是在开什么玩笑?!”
  上海红五方面军司令部的会议室里,王秋几乎是哭笑不得地把一封电报拍到桌子上,“……党中央到底以为远洋海军是怎么搞的啊?就算是捞出来了几艘巨舰,眼下的中国有配套的港口辅助设施吗?有能够维护保养战列舰的大型船坞和造船厂吗?有合格的造船专家和航海人才吗?特别是战列舰……一艘数万吨级的战列舰,通常需要一千到两千名海员来维持运转,即使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优秀水兵,也要上舰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熟练操作——而中国工农红军眼下就连一所稍微像样的海军学校都没有吧!”
第一百八十三章
结局
  “……党中央确实有可能是心急了点儿,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看着王秋的脸色不太好看,方志敏连忙出来打圆场,“……毕竟,我们中国人被西洋人的坚船利炮欺负了差不多一百年,人人都渴望拥有一支能够保卫海疆的强大海军。如今刚好有那么多巨舰沉在香港,不管换了谁都会想要‘捞洋落’的啊!”
  “……没错,你们提供的小炮艇和鱼雷艇虽然不错,但实在是有些不够威风!”粟裕也插嘴说。
  “……问题是,一支像样的远洋海军,真的没那么容易训练出来!这不是弄来了几艘船就能完事的!”
  王秋苦笑着扳起了手指:
  “……一个工业薄弱的落后穷国,是绝对玩不起什么大海军的,因为不光是买战舰要花钱,养战舰更要花钱。就算依靠战争中的缴获,省下了前一项购舰开支,光是后一项日常开支,同样能够把你们并不宽裕的国家财政给彻底吃垮——
  合格海员的教育培训,机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大型军港的选址兴建,每一样都是旷日持久、花钱如流水的活计……当年的满清朝廷为了兴建北洋水师,可是让李鸿章连老底子都翻上来了!
  就算这一切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暂且不论,光是让这么多军舰开足马力出远洋跑一圈,就得烧掉最起码几千吨的燃油——眼下的中国还是个贫油国,你们能烧得起吗?”
  “……你说的这些困难,党中央的同志们应该都清楚,但是在如今的这个时代,一个国家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无法崛起的!所以我们必须抓住一切机会!”
  方志敏严肃地答道:
  “……王秋同志,在这里请务必给我一个准话——如今沉在香港的这支英国舰队,你们到底能不能想办法打捞和修复?根据广东那边发过来的电报,如果我们再不抓紧打捞,等到这些战舰被海水浸泡得锈蚀过度,恐怕就没有修复价值了。嗯,如果能够对这些战舰进行现代化改装,安上你们那个时代的先进电子设备,那就更理想了。”
  “……打捞沉船倒是问题不大,反正维多利亚湾原本就是风平浪静的优秀避风港,海况一般不会差到没法作业的程度。而潜水员么,在香港和上海总归也能招募到几个,实在不行还能向苏联海军求援,反正只要再拿出一颗原子弹当报酬,苏联老大哥绝对会变得非常慷慨……”
  王秋想了一想之后答道:
  “……我去专门打听过了,打捞这种巨型战舰的办法,通常是用一大堆浮筒绑上船身,慢慢地把沉船从水里带上来——浮筒、铁链和潜水设备我们都能提供,香港方面也可以先捞驱逐舰和巡洋舰,等到积累够了经验再捞大块头的战列舰……真正的问题在于接下来的大修和现代化改装。
  既然这些军舰都是沉没之后再打捞出来的,那么肯定要经过大修,至少电气设备和锅炉管道都要重新铺设,主机的很多精密零件也要修复和更换,炮管同样多少有些锈蚀……
  可是且不说零件、设备和场地——香港的太古船坞在战争中已经被炸成了一堆废墟,而且原本就是要依靠外国工程师才能开工运转的,离开了英国人就会立即瘫痪。而这些外国工程师眼下不是逃之夭夭,就是蹲在战俘营里。
  这样一来,全中国只有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勉强可以胜任——虽然想要在这里建造战列舰、航空母舰和战列巡洋舰,估计是肯定不行的,但是把现成的战列舰、重巡洋舰拖进去进行局部修复,估计还勉勉强强能够胜任——反正每艘船的详细图纸和技术资料,我们都有办法从现代世界的英国政府里搞到。
  可问题是,从香港到上海这么远的路,你们拿得出能把几万吨战列舰拉着走的大型拖轮吗?而且别忘了,不少日本鬼子还在台湾海峡对岸的台湾岛上,虎视眈眈地随时准备报复呢!
  好吧,就算你们平平安安地把战舰拖过了台湾海峡,抵达了上海港,一切硬件设备也都准备齐全了,可那么多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又该从哪里凑出来?在眼下的中国,就连焊工和电工都是高科技人才!”
  ——总而言之,对于党中央的这个“废物利用,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大海军”的计划,王秋是完完全全的不看好:
  虽然貌似不用花钱购舰就能弄到一支二十多万吨的舰队,给人的感觉听起来很爽,但这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以旧中国的贫弱家底,就算捞起了战列舰多半也修不好,哪怕勉强修好了也养不起——
  眼下的中国就连一个滚珠轴承,一瓶润滑油都需要进口,哪里养得起战列舰这样的吞金兽?!
  就连现代人都常有买了汽车养不起的辛酸事,更何况如今是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大舰队?!
  所谓的主机大修,难道就是打开发动机舱盖,然后对着发动机舱里的东西敲几榔头就能解决的事情?
  所谓的电气化改装,难道就是把一堆仪器往船舱里一塞,插头一插,顶多拿个胶带固定一下就行了?
  所谓的水兵,难道就是只需要去广东和福建的渔村里头,随便挑几个文盲渔民训练一下就成的吗?
  所谓的海战技巧,难道就是看一堆战争电影再玩几局《大海战》游戏,就能立即速成的吗?
  还有现代世界的导弹、声纳、雷达等等各类先进装备,这些超越了时代将近一个世纪的玩意儿,难道只要翻翻说明书,看看上头怎么写,自己一板一眼地完全照猫画虎就成了?亲,你真是太纯洁了!
  拜托!如果这一切千头万绪的麻烦,处理起来当真有那么简单,那么二十一世纪的印度阿三在购买了俄罗斯潜艇之后,为何还会发现自己人怎么也玩不转,三天两头地出事故,最后只好留用毛子潜艇兵呢?
  ——最终,在王秋等诸位穿越者们的一致反对之下,广州党中央终于悻悻然地取消了一步登天的“二十万吨红色海军建设计划”,放弃了那些看着很好很强大,其实太贵用不起的战列舰,转而以在香港岛上缴获的完好英国驱逐舰、炮舰,还有打捞起来的轻巡洋舰为骨干,组建一支符合实际条件的“近岸海军”。
  至于趴在昂船洲锚地的那三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党中央决定把它们打捞起来之后,低价卖给苏联,以答谢苏联同志在近期提供的巨大帮助——相信斯大林同志对于这种不用花钱买的主力舰,应该还是很喜欢的。而获得了更多太平洋出海口的苏联太平洋舰队,也确实是需要弄几艘巨舰来充充门面……
  不过,在经受了这样的当头一棒之后,党中央也充分认识到了培养本国航海人才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开始派人在香港岛上勘察土地与港湾,计划利用港英殖民当局原有的海员培训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所属于自己的红色海军学校,以免再出现这种“空有巍峨巨舰,却无人能够驾驶和修缮”的窘境。
  事实上,别说是集结了这个时代人类军事科技精华之大成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就连穿越者们之前转移过来的一些工业设备,由于本时空缺乏高素制工人和合格技术人员的缘故,也颇有些水土不服的迹象。
  比如说,兴建在上海的那个小型钢铁厂,自从冶炼出第一炉铁水开始,就运转得磕磕碰碰——由于铁矿石和焦炭的品位不佳,操作人员也都是菜鸟,以至于铁水质量一直偏低不说,还三天两头地出事故,想要稳定运行日产千吨更是遥遥无期。
  而且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钢铁厂用的还是非主流矿大配比,在原本就糟糕的运行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悬料,最后被迫退负荷……
  至于进一步提升负荷,达到日产1500吨的设计产量极限,以工农红军现有的技术条件和人员素制,一时半会儿恐怕是根本达不到。
  好在依靠穿越者们不断传输过来的各类工业设备和技术资料,以及党内积极分子的刻苦钻研,这个初见雏形的钢铁联合体也在不断完善之中,马鞍山等地的小钢铁厂也已在建设之中。
  而且,在收复了东北之后,还能接收到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和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煤钢工业体系,应该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
  总而言之,一切建设情况都在逐渐变得好起来。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4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