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灵帝国(校对)第10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3/1251

  冰姐的分析井井有条,不这丝毫不能帮助我从浅浅和珊多拉小刀子一样的视线里解脱出来,最后我只能开始给浅浅夹菜以赎罪。当然珊多拉也乐呵呵地表示希望有人能喂她吃饭,但我想了想女王陛下的饭量,没敢答应……
  等吃完饭,姬闪闪把她整理出来的七块泥板和其他零零碎碎有点价值的“书页”都搬到了客厅,全家一半人立刻就好奇地凑了上去。
  “首先整理好顺序,然后把缺损部分的文字填补起来,等本王给你们翻译。”姬闪闪神色肃穆地把七块泥板按顺序摆放在茶几上,那些暂时用不上的“书页”则被她随手放在一边。七块泥板中只有最初一块和另外一块勉强还算保存完整,剩下的基本上都有不小的破损,于是姬闪闪从小泡泡的作业本上撕了几块小纸片,写上楔形文字摆放在那些缺损的地方。她这样填补的篇幅将近整部“书”的四分之一,让我叹为观止:“缺这么多东西?你怎么补起来的?”
  我还以为姬闪闪是个出人意料的天才呢,结果对方得意地冲我一甩头:“脑补……”
  然后我瞬间就感觉到一种深深的绝望,眼前这七块泥板所能揭示的秘密直接就从历史题材跌落到玄幻小说了,现在自己唯一感觉安慰的就是这东西不是浅浅脑补的……
  “第一块泥版上,讲述了有一个名叫‘辛’的神明从西南方向的天空来到大地,伴随着熊熊燃烧的大火球,”姬闪闪没管我们脸上的表情多诡异,她已经自顾自地翻译起“书”上的东西,“这里原本应该有一个额外的人物,是和那位神明对话的记录者自己的身份,不过这部分东西恰好抹掉了,所以我们不知道这些文字最初的口述者是谁,不过这不重要。名叫‘辛’的神明并不是苏美尔本地的神,他甚至不是两河流域的神:在泥版书上,这一点被记录为‘一个来自世界之外的神’,但考虑到当时的人眼中整个世界就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那么大,所以很有可能‘辛’的原话是他来自地球的另外一个地方,这一点根据后文能推断出来。”
  “第二块泥版和第三块泥版主要是在记录当时的风土人情,不太重要,我们略过。”
  “第四块泥版和第五块泥版记录了‘辛’亲口告诉某个凡人的一些事情,这里就有意思了,”姬闪闪的语气略微压沉了一些,成功调动起所有人的注意力,看到我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她才点点头继续下去,“‘辛’告诉凡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边际有多远,告诉他们两河的长度以及起止点,并且告诉当地人,他们生活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岩石球。‘辛’尝试让当地人学习一种来自‘神国’的文字,并希望当地人把这种文字流传下去:但这个尝试好像失败了。‘辛’告诉凡人,神明没有住在云上,也没有住在极高的山顶以及湖面上的雾气中,他好像试着告诉当地土著神究竟居住在什么地方,但泥板上关于这个问题用了一个表示未知的单词——没有人听懂,‘辛’选择交流的凡人是人类中最聪明的一个,但后者仍然无法听懂‘辛’的大部分话。”
  “然后又有很多类似的记载,‘辛’尝试让当地人理解一些东西,但几乎没有人能听懂,或者有一些能听懂,但完全超出了凡人的世界观,于是被彻底曲解或者无视。这里提到大地是球形;天空由气体组成,而这层气体的厚度其实很薄;天上的星星并非神明的居所或者化身;太阳每天落山之后其实会在世界另一面升起。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句子有很多,但可以看出来,泥版书的记录者仅仅是在生搬硬套地把这些话抄写下来而已,他完全没有尝试理解,甚至不敢理解这些内容,而且由于苏美尔古文字的词汇量有限,很多句子连复述都办不到,‘辛’告诉凡人的很多东西都无法用人类的文字来发音,于是他们用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词汇来记录这些告诫:因此它们原本的意思也就只能靠本王脑补出来了。”
  “最后的两块泥版,则分别描述了‘辛’的力量,以及他的武器,”吉尔故意停顿了一下,好让我们把之前的内容充分联想个够,随后她神神秘秘地看着我和珊多拉,“你们听上去可能会感觉很熟悉——发出蓝色光束的杖,闪烁着微光的能量护盾,凭空召唤出的可以飞行的天车,还有漂浮在空中,自动发出雷霆闪电来消灭猛兽的……浮游炮!”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一团乱麻,扑朔迷离
  从地窟中挖来的七块泥板上较为详尽地记述了那位名叫“辛”的神明与当地人的对话,以及在当地土著眼中,这位神明的形态和力量。
  当然,人类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名叫“辛”的神明,这个神明来自闪米特族的月神,并且祂与苏美尔人的神明南纳也有传承关系——只不过那显然不是泥版上提到的这位。至于在之后的数百年里,七页泥版书上提到的“辛”是否影响到了闪米特人和苏美尔人的其他神系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就手头的资料,泥版书上所描述的神明更像是一个拥有高科技的外星人——
  泥板上这样记录着:强大的神明“辛”第一次出现在地上人面前是乘坐着一个会发光和喷火的天车,天车上的火焰和凡间的火焰不一样,它有着天空的颜色,而且静止不动——由此我们判断这所谓的“火焰”应该是幽能引擎发出的蓝色光芒,幽能引擎不是依靠喷射工质产生反作用力来推动的,它在工作时会产生一片雾状而且凝固的光效应,这应该就是泥板上所说的“静止不动的火焰”。泥版记述,一个有威望而且被公认为智者的人接待了这个来自天上的使者,而他们的对话有若干名见证人,这些人和“智者”一起将他们听到的来自神明的告诫转述给抄写员,留下了这七块“书页”。“辛”自称处于游荡状态,他是一个不断旅行的神明。他告诉当地人很多无法理解的知识,比如大地的形状和天空的尽头,但当地人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辛”又尝试动员当地土著修建一些大型建筑物,并让他们按某种星象学规律来排列这些建筑。根据泥板上的文字,参与此次“听训”的人最后将“辛”的教诲理解成了神的秘密,他们无法将其和自己生活的大地联系起来,又不明白该怎么验证,于是选择直接将这些内容作为神话故事记录在“书”上。“辛”在大地上停留了十几天,以完成某种“考察”和“教导”,期间他数次施展神迹,帮助当地人驱赶巨大的猛兽,消弭了天火(我们猜测可能是一次发生在城中的雷击事件,引燃了木质房屋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辛”的最后一个神迹是凭空召唤出他来时乘坐的天车,在众目睽睽中飞向天际,并在升空大约几十米后瞬间消失了。
  泥板中这样描述“辛”使用的武器:其中一件,看上去仿佛长杖,带着金属的光泽,表面有光,前端发射出笔直的雷霆,这件武器消灭了一群侵扰城市的巨大野牛,野牛被雷霆击中之后瞬间燃烧成灰烬,而没有被正面命中的野牛也被烧掉了半个身子,剩下的一半身子则呈现出宝石般的模样。这里有一条细节:当地一群贪婪的人看到被神之天火灼烧后的野牛身上产生了“宝石”一样的结晶,心生邪念,于是偷偷从野牛尸体上取走了几块结晶,但这举动立刻被神明发现,神明命令那些贪婪的人立刻将宝石扔掉,并且去清洗自己全身,曾用来包裹、藏匿宝石的衣服也要立刻扔掉。那些贪婪的人大部分立刻忏悔并且照办,于是他们在轻微的发烧之后保全了性命,但有一个人极端忤逆,他在扔掉宝石之后又忍不住偷偷捡了回来,并藏着不让神明知道。三天后,那个藏匿宝石的人全身剧痛而死,他的死状恐怖,双手溃烂,皮肤一条一条裂开,伤口边缘就如同那些被神之天火烧死的野牛一样:结晶了。这些特征被当地人用神化的语气来描述,可能让外人莫名其妙,但我们简直太熟悉了:
  这是幽能辐射的症状,未经安全处理的幽能水晶所产生的晶化综合症。“辛”命令偷窃水晶的人去洗澡并且扔掉衣服,就是为了让他们远离辐射粉尘。
  “辛”使用的兵器还有悬浮在空中,同样能释放神之天火的某种物体。泥版书的记录者用敬畏和恐惧的语气这样记录:它们硕大如牛,表面凹凸,蓝色的火如同流水一般在其表面流动,这些飞行的鬼怪是神明从地狱抓来的卫兵,它们温顺地跟在神明身后,当森林中的猛兽跑出来之后,神明连一根手指都没动,那些飞行的鬼怪便自动释放出雷霆来消灭了敌人,它们动作敏捷,能击落天上的恶鹰,四处飞舞,如蘸血为画。
  这东西我也挺熟,潘多拉有好几千个,她还专门选了个体型比较小的放在屋里,每天睡觉都要抱着——这种被潘多拉当成宠物和抱枕的玩意儿有个学名,叫浮游炮。
  其实就凭这些描述,我们也能确认“辛”的身份了:他是一名帝国士兵。
  “目前有据可查的,曾经抵达地球的希灵使徒只有三波,”等姬闪闪翻译完之后,珊多拉沉吟道,“我的复仇军中的一名迷航士兵,来地球做科考的帝国科考队,以及维斯卡的毁灭军团。”
  我点点头:“根据年代来看,科考队和毁灭军团都是几十万年前的事儿了,所以泥板上讲述的这个叫‘辛’的神明应该就是珊多拉你那个大兵。”
  浅浅翻着白眼想了一会,突然高兴地蹭过来:“嗷——阿俊,人家有个不太……”
  “忍着!”我条件反射地往后一哆嗦,但瞬间就看到了浅浅快要哭出来的模样,于是赶紧拍拍她的脸蛋,“额,你先说出来看看,万一我能听懂呢……”
  浅浅用了一秒钟把刚才的委屈忘掉,一脸兴奋地说:“‘辛’这个音,是不是就是希灵?”
  要不说天才和那啥之间往往就一步之遥呢,浅浅平常又不靠谱又跳脱还经常犯迷糊,但她的想法总是能在关键的地方让人拨云见日,我一瞬间就觉得她说的太有道理了——如果真的是珊多拉当年那个迷航到地球的士兵,他在和当地土著介绍自己的时候会怎么说?
  “他一定说过自己是个‘希灵使徒’,”浅浅抠着泥板边缘说道,“但这四个字儿当地人一个都不认识,希灵使徒能用翻译机和思维同步设备和异种族交流,但有些东西是没办法说明白的吧。当时的苏美尔人可能以为‘希灵使徒’是个名字,但他们没有对应读音的文字或者能用来意译的词组来记录这个名字,于是他们选了个自己能拼出来的音‘辛’来代替。”
  “确实这样,”姬闪闪肯定了浅浅这个不太成熟的猜测,“楔形文字词汇量可没这么大。楔形文字适合通过词组表意,却不适合注音,它能通过‘天’和‘水’两个字拼起来表示下雨的意思,但‘希灵使徒’的‘希灵’二字属于‘有音无义’,是完全没办法这么拼的,根据本王那个年代的习惯,遇上这种情况就选一个读音相近的词来表示了。‘辛’这个翻译是本王根据泥版书的音译转过来的,它在几千年前的发音是这样:*&&…%,嗯,你们听懂了么?”
  我们全家表情木然地看着姬闪闪,最后姐姐出声了:“额,呵呵,确实和‘希灵’俩字的读音挺像的……”
  “没想到时隔这么久,在另一个地方又找到那个士兵的消息,”珊多拉突然低声感叹起来,“我记着咱们最早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找到那个坟墓遗迹的,没想到他曾游历了整个地球么?”
  根据泥版书上的记录,确实是这样的:那个迷航士兵抵达地球之后并没有在一个地方呆着,他在周游世界,并且到处做同样的事。泥版书上讲道,“辛”亲口提起他正在游历天下,寻找所有的凡人聚落,他在当地土著的文化系统中加入超出后者认知的学识,指引当地土著建立一些毫无用处但具备神秘含义的大型建筑,或者干脆留下像泥版书这样的文字记录。但由于时间流逝,他所留下的痕迹大多都消弭了,现在可考的也就只有塔克拉玛干黄沙掩盖下的坟墓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留下的这些泥版书。后者甚至比当初那个坟墓的价值还大:因为这是第一份详细记录了那名士兵言行举止的东西,通过泥版书上的记录,我们能知道那个士兵在地球究竟干了些什么,从而试着推测他在死亡前的行动。
  那名强大的帝国战士死去了,在数千年前,在一颗原始的星球上,在一个根本没有任何东西能对他产生威胁的地方,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死了——这件事一直是珊多拉的心病,因为珊多拉关心她的士兵,也一直是我的心病,因为我有强迫症……
  “从这些泥版上只能确定那名士兵和苏美尔人接触过,并尝试提升当地土著的认知水平,他可能是试图用这种方法留下自己活动的更多记录,”姐姐看不懂泥板上的文字,但仍然饶有兴致地翻动着那些古老的东西,一边低声说道,“不过数千年前的人类在认知水平以及世界观塑造上都不适合这些,所以他最终没能留下太多东西,仅有的就是这些文字记录,还被埋了几千年。”
  虽然这么讲,但我觉得说不定那个士兵还是成功留下了很多记录的。纵观人类历史,古文明中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星象知识和天文观测记录,玛雅人甚至在蒙昧时期就计算出了太阳系很多行星的轨迹,这些超出古人类认知的知识一直是个谜:说不准它们中就有一两条是那个士兵当年留下的痕迹:就好像他尝试让苏美尔人记住大气层的厚度和地壳厚度一样。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打磨,即使他当年成功留下了什么信息,时至如今那些痕迹也变成地球人的神话故事之一了,我们完全无从分辨。
  “对,这是个问题,”珊多拉突然若有所思,“根据泥板上的记录,他当时的目的好像是留下自己活动的痕迹,他尝试教当地人一种‘神’的文字,如果没猜错的话指的就是希灵文,他还尝试让当地人了解天象学和地质学,这些大概是为了在当地人的文化中构建天文学知识而做准备,他想通过这种方式留下可以在这颗星球上长期传播的‘文化记号’,那这只有一个原因……”
  冰蒂斯第一个想到了结论:“他当时就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这是为死亡做准备!”
  我看看冰蒂斯又看看珊多拉,用了半分钟想明白她们是怎么得到这一系列结论的,然后才后知后觉起来:“哦……那咱们一开始的猜测得修改一下。”
  “嗯,”珊多拉沉吟着点点头,“最初我们认为是地球上的某种外力杀死了那个士兵,虽然这毫无可能,但这一度是唯一的猜测。现在看来,那名士兵在来到地球之后就开始为自己的死亡做准备了,也就是说,杀死他的并不是地球上的东西,而是某种他早已知道并且无从抵抗的内部力量。难道说……他在穿梭世界的时候受了致命伤?完全没办法自我修复的致命伤?”
  这也是个可能性,但很快,心思缜密的姐姐大人就意识到这里有个疑点:“不对,时间上好像有点问题……这块泥板的年代是大概什么时候的?”
  “根据另外几块泥板上提到的祭祀活动和风俗习惯,大概在本王执掌权位之前数百年,”姬闪闪神态俨然地坐在一堆泥疙瘩中间,仿佛博学多才的老学究,“距今已经有五千多年了吧。”
  “由于时间轴的不同步,那名士兵的迷航对我而言是一千两百多年前的事情,”珊多拉简单换算了一下,“而根据现在刚刚掌握的情报,他抵达地球的时间是距今起码五千年的远古时代。”
  如果没有高等文明进行“调试”,两个原生世界之间的时间轴就会错位,这种现象我已经很熟悉了。在珊多拉当年被困的世界,她的士兵是一千两百多年前失踪的(对珊多拉而言),但那名士兵在地球上的古乌鲁克文明时代留下了痕迹,说明他抵达地球的时间是距今五千多年前(对新帝国时间轴)而言,这就是所谓的时间轴错位现象。
  不过这两个时间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另外一个时间点——
  “我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找到的那个坟墓遗迹,建立于距今一千多年的时候。”珊多拉回忆起了当年的事情,她发现了最大的问题,“那名士兵于五千年前抵达地球,在三千多年之后才死亡:他绝对不是因伤衰竭而死的!这么三千五百多年,他有充分的时间修复自身,甚至修复他的传送装置,返回我身边。”
  没错,最大的疑点终于暴露出来:当年迷航的那名士兵抵达地球之后活跃了整整三千五百多年,他有如此漫长的时间来修复自己,或者给自己的长官发求援信号,甚至仅仅留下一些更大型的遗迹也可以,但最终他这三千年几乎什么都没做成,在留下了一堆半通不通的传说和一群稀里糊涂的原始人之后,他就这么默默无闻地死掉了:甚至连坟墓都被掩埋在黄沙之下。
  “一个具备高度自主意识的精锐帝国兵,在没有办法联络到母星的情况下,用三千年时间能把一个原始星球改造到什么地步?”我看向珊多拉,她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
  “哪怕最基础的希灵大兵,也有充足的思维能力和筹划能力,”珊多拉慢慢说道,“按照当时的地球土著文明水平,全程认真引导的话,三千五百年的时间足够一个最笨拙的士兵把一群最愚笨的土著扩展到海王星轨道上去,他只要利用自己的绝对权威,以神明一般的力量统治人类,然后让人类快速进入工业时代就可以。你也知道,在强行催化异种族的科技树方面,希灵帝国已经历史悠久,在几千年内让一个原始文明进入太空时代并不困难。原始人从智力上和现代人的差别并不太大,人类大脑自从他们第一次窝起火把以来就已经基本成熟了,这后面的几千年来地球人只是在自己大脑的几个区块之间修修补补而已。”
  这么说的话,假如当时迷航到地球的那个帝国兵脑子没问题,而且他也确实是想在人类文明中留下自己活动的痕迹,那么现在地球人至少已经把殖民点建到太阳系边缘,而且开始研究深空航行技术了。但就和刚才说的一样,三千多年,那个士兵几乎什么都没办到。
  “有什么东西在严重制约他的行动,不是机体受损或者穿越世界留下的暗伤,而是更深层次的东西,能把希灵使徒的核心能力都压制下来的东西,”珊多拉有些焦躁地轻叩着桌面,“我了解希灵使徒,更了解自己的士兵。从泥板上记载的种种迹象,那个士兵确实尝试在这个世界的土著中留下有关自己的文化传承,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想证明自己来过这个世界,这就好像一个路标或者灯塔,是他为自己死后准备的——有可能是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军队能路过这个世界,好看到他留下的记号。既然有了这个明确目标,他就应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才对……我想想,他的超时空支援能力肯定是被锁定了,还有他的部分逻辑思维能力,跨世界通信能力也被锁定,他没有使用大威力武器在地球上制造诸如巨型裂谷这样的‘刻痕’,说明即便是他自己随身空间里的兵器也处于锁定状态……到底是什么东西,能把一个希灵使徒彻底压制到这种程度?”
  我不知道有什么东西能像这样,把一个希灵使徒压制到几乎完全无法行动,只能当个超级打手的地步,但我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个跟“压制”有关的事情,于是看向珊多拉:“珊多拉,你还记不记得咱们最初见面的时候,你和你的军队被困在一个遭受深渊污染的星球上……”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屏障?
  有时候,解开谜团并不意味着拨云见日,在这个操蛋的现实中,大部分谜团后面跟着的是一大堆更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我觉得试图查明当年的真相就好像在跋山涉水,当你好不容易越过一条大河的时候,抬头看见的就是南太平洋了……
  关于当年那个迷航到地球的士兵,我们目前掌握的线索有以下几条:他至少是在乌鲁克早期,也就是距今五千多年前来到地球的(这是我们掌握的最早期证据),根据当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的坟墓,他于距今一千多年前死亡,中间有三千五百年到四千年的跨度。
  依照苏美尔泥版记录,我们能知道那名士兵在抵达地球之后游历了这个原始行星,并根据他的一系列举动——教习土著识别星象,教导当地人以天文和地质知识,尝试改变当地土著的文字——判断出他试图在地球本土文明中留下某种记号,来作为一种日后的“信标”。
  当然,你也可以猜测他只是想做个活雷锋,想提升地球原始人的生活质量和科技水平:但这个猜测明显有点太不靠谱,也不符合珊多拉对她自己士兵的了解,因此这个猜想我们一早就抛弃了。
  不管怎么说,他希望留下“记号”应该是没错的,但以一个希灵使徒应有的力量,他做的非常糟糕。
  如果对一个原始文明进行系统引导,三千年时间足够让后者掌握太空航行的技术。有一个与之相关的专门学科,名叫《文明体系再构学》,这个学科本来研究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当一个原本具备发达科技的文明一朝崩溃之后,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在保证这个文明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重构它的科技树。这个学科在帝国军事学院中作为基础课程向所有学生开放,它属于“文明保全及救世学”的分支课程之一。依据课本上的经典案例,这种文明重构在极端恶劣(说白了就是当地土著智力欠妥)情况下也只需要当地人五至十代人的时光就能完成。原始地球的情况不太一样,不过仍然能部分套用这个课程上讲述的分析法,因此珊多拉做出了“三千年掌握恒星系内全殖民技术”的推断。
  作为希灵使徒,那名士兵当然也应该知道这些,但他对当时的地球原始人做出的引导显得杂乱无章,而且没有一次坚持下去,他压根没用上记忆核心里应该有的这些现成的章法。因此珊多拉判断,那名士兵的逻辑系统可能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以至于无法持续运转。
  如果想留下“高等文明曾来过这里”的信息,那名士兵还有更简单的另一条路,那就是直接在地球上“刻个记号”。虽然普通大兵不具备建造帝国设施的能力,但他总能在地球上打个洞吧?潘多拉就提出了她的看法:如果是她,想要用普通帝国兵的力量在一个星球上留下一个尽可能持久的痕迹的话,那么她会潜入到马里亚纳海沟,埋下一打的不稳定幽能水晶,尽管这么做会导致地球上一半的物种灭绝,但它会永久改变星球地貌,留下一个一眼就能看出并非自然形成的地壳卷曲痕迹,并且幽能水晶所产生的辐射可以在这颗星球上持续相当长时间,制造一大群异种生物:这些都是能长久保存下来的“标识”,比教当地原始人数星星和写楔形文字要有效许多倍。
  但那名士兵也没有这么做,由此珊多拉判断,他身上的装备多半也被锁定着,能动用的就只有自己的配枪和小型浮游炮这样的“轻兵器”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能做的只有猜测,一个接一个的猜测,手头的证据太少,信息不够,晓雪能看到的东西也不比泥板上记述的更详细多少,而这些猜测交织成了一个巨大的线团,让所有人感觉扑朔迷离一头雾水。
  但就在众人努力思索那名士兵当年到底遭遇了什么的时候,我却突然心中一动,想到了另外一件事:“珊多拉,你还记不记得咱们最初见面的时候,你和你的军队被困在一个遭受深渊污染的星球上……”
  “啊,当然记得,那是咱们第一次见面呢。”珊多拉一楞神,立刻轻快地答道,那本来是她人生中最糟糕的时期:战歌公主这辈子最憋屈的一场仗,但现在回忆起来,她已经将其当成自己的宝贵记忆了:因为那是我和她初次相识的纪念日。
  当然我现在不是为了跟珊多拉忆往昔才提起这个话题的,而是因为我有一个好多年都没想明白的问题:“你们当时被困在一个原始星球上……我能理解在设备受限而且没有帝国坐标网支持的情况下难以跳出宇宙的问题,但你们当时连那颗星球都没法离开,不是么?我现在对帝国兵器和战争手段什么的也有点了解了,如果你们当时能离开当前星球,在太空建立轨道炮之类的玩意儿对下面做饱和轰炸,不是一瞬间就能解决战斗么?”
  珊多拉闻言略微怔了怔,似乎把某些事情联系起来了:“嗯,你说的对,如果能建造太空设施,或者把飞船拿出来的话,战斗很容易解决:事实上我的个人空间里就随时有用于紧急补充战力的各类中小型战舰,这些战舰在大型战场上起不了多大作用,但用来对付一个原始星球绰绰有余。”
  这一点我是知道的,每个希灵使徒都会在随身空间里备着自己的飞行器,普通大兵有单兵战机,指挥官以上的使徒则有正规战舰,像珊多拉或者潘多拉这样的首领级使徒,甚至会把一整个舰队塞进自己的随身空间里。当年珊多拉被困于一个原始星球,但她的随身空间里不是有飞船么?按理说她和她的士兵当场就能脱离战场,然后干脆把整颗行星炸掉了事:反正那里已经被深度污染,本土文明早就灭绝干净了。但就如几千年前迷航至地球的那个希灵大兵一样,珊多拉也在没办到她本应该轻易办到的事情。
  “不仅仅是飞船的问题,哪怕没有飞船,我们也能进入太空:希灵使徒用自己的个体力量都能征服宇宙,”珊多拉摊开手,“但我们所有的设备都无法启动,包括自己体内的大部分组件都好像故障了一样,不能离开宇宙,不能建造飞船,就连随身空间里的大型设备都取不出来,飞行器全部被强行锁定在大气层内模式,泡泡的建造模块也离线了整整七万年。”
  我扭头看向泡泡:她原本是珊多拉的部下,在珊多拉被困异世界的时候她全程都在。她是一个空前强大的建筑型希灵主机,如今新帝国的一切都是她牵头建设起来的,包括我们的柯伊伯带太空基地以及最早的星港。但在珊多拉受困的七万年里,她连一座太空舱发射塔都没能建起来。当初自己对这些事情不了解,因此也没产生太多疑问,只以为是复仇军的设备简单故障而已,但现在回头想想,似乎珊多拉当年的受困就有着诸多解释不清的地方。
  “咱们可以这么想:当初复仇军的状况和流落到地球的无名大兵一样,都是全身组件被锁定,一切能用于逃离当前位置的设备都不能用,”姐姐大人说道,“或者换句话说:只要是复仇军成员,就被锁定了,那个无名大兵虽然意外被传送到了异世界,但他身上的锁定状态也跟着被带了过来,并且更加严重。”
  珊多拉沉吟着:“锁定状态么……确实,将两件事联系起来思考,有些问题似乎会有点头绪。其实我也一直没搞明白当初自己和士兵们的异常状态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一度以为是当地的深渊环境破坏了我们的设备,但现在看来,那名迷航士兵在脱离了深渊区域之后也没有从锁定状态解脱出来,这种锁定不是来自外部的,而是来自……”
  说着,珊多拉伸手按了按胸口:“来自希灵使徒的内部?”
  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楚,当初它就是个迷,因为压根无从解析,所以这个谜被我们一直放到今天:并非没人想到过这方面的事情,而是压根想不明白,所以干脆就暂时挂起了。只是如今一批来自两河流域的泥版书,再次将这个谜团放在众人面前,而且这一次,这个谜团好像有了一点被松动的迹象:迷途士兵的遭遇,说明了当初导致复仇军被困异界的原因并非当地的深渊环境,而是某种在他们体内的因素,即便他们能离开困住自己的世界,也持续受着某种异常状态的困扰。
  “而且那个大兵说不定就是被这种‘内因’给杀死的,”冰蒂斯突然插了一句,她伸手指着茶几上的泥版,“大概在他来到地球之后也想到了和咱们现在想到的一样的事,而且他发现由于自己贸然跳出了当初困住自己的宇宙,体内的状况迅速恶化了,所以他才开始为死亡做准备。”
  在手头证据极端缺乏的情况下,将推论进行到这种地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但珊多拉明显还试图推测出更多东西:“现在可以确认,当初被困于那个原始星球的时候,我和自己的士兵们都被某种东西‘锁定’着,但这种锁定是不易发现的,它很容易就被当地的深渊力量给掩盖了过去。如果咱们今天没有发现这些泥版,不知道那个士兵在地球上三千多年的行动,恐怕永远也猜不到,当时的‘锁定’来自使徒自身而非外界环境。”
  我皱起眉来,复仇军当初被困于异世界的各种原因基本上都有了推论,但即便是来自使徒身体内部的因素,我们也不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做出“锁定”计划的显然不是珊多拉本人,那么除了她之外,有谁能做到这种事情?
  将一个希灵皇帝,以及这个皇帝最精锐的亲兵全部困在一个荒蛮的星球上,锁定了他们所有的设备,甚至还锁定了他们自己身体的各项机能——而在这个前提下,还丝毫没有对他们产生伤害,希灵使徒的强大生命力仍在,珊多拉当年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身体有不正常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3/1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