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灵帝国(校对)第10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5/1251

  只不过这群“农民工”的工作性质格外高端:他们是来拯救世界的,起码他们自己这么认为。
  于是我们直接在佣兵区里找了一处比较清静的地方当做“地盘”,随后准备营帐倒是没费什么功夫,冰蒂斯这个神壕直接用造物力量弄出三个大帐来,看着和周围人的营帐没太大分别,其内部却有一大堆屏障和结界:我们就是在里面商量世界末日的事儿都不用担心被人知道。
  三两下准备好了营帐,冰蒂斯和维斯卡便开始自告奋勇地折腾起晚饭来(没错,就是她们俩),我看看当前没自己什么事儿了,便在这一大片营地里随意溜达起来。因为林雪想图清净,我们把营地选在一个远离其他人的地方,要按这个佣兵驻地的规模换算一下,我们呆那地方起码在十环以外了……我得溜达半天才能跟最近的“邻居”打个招呼。
  让人高兴的是,我这一路溜达遇上的所有都挺友好,大概是因为都处于同一个拼命战线吧,即便往常竞争激烈的佣兵们在这里也变成了融洽的一家人。尽管这里的大部分人互相都不认识,尽管这里每个人视线中的其他人都可能来自全国各地,我仍然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热闹的乡下街头,四周都如同相识多年的邻居一般能聊成一片。这种气氛或许很闹,但初次接触的话……其实也挺有意思的,佣兵们几乎都是大嘴巴,你在这儿溜达三十分钟回去够在起点上写一辈子玄幻了……
  趁着在这些四合院一般热闹的营盘中游荡的时候,我当然也没忘了四处打听些情报,以一个初来乍到“新手佣兵”的身份,自己很快就摸清了这些看起来无组织无纪律的家伙究竟打算怎么参与到对黯月的战斗中去,和预想的差不多:佣兵不是为正面战场准备的。
  他们在这里仍然会干老本行:将自己的战斗力待价而沽。
  北要塞的骑士团已经专门为佣兵们准备了接洽窗口,他们会在要塞那边发布任务,这些任务可能会很刁钻,可能会很危险,但无一例外报酬丰厚而且能赚下大名声,骑士团和其他正规军人手宝贵,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特战队员”跑去执行零零碎碎的侦查和探险任务,所以这些工作就被外包给佣兵们了。每天都会有专门负责通报任务目录的人奔走在要塞和佣兵驻地之间——这些人通常也是佣兵,而他们这样四处奔走其实也是日常任务——各个或大或小的佣兵队伍在得到这些情报之后便会掂量着自己的能耐和运气,决定今天是自己出去拼命还是看别人出去拼命。
  所有的佣兵都是这样,他们在这里驻扎的过程也全都一致:得到帝国征兵的消息之后便自己赶来,找到要塞的登记官上报个人或者团队的名字,然后拿到一个识别用的小牌儿,便这么自行安营扎寨,成了保护这个世界的一员:真是混乱却又洒脱的一群人。
  骑士团,二线军团,佣兵团,临时组建的调度中心,以及半自由的任务交接和各种双线进行的军事行动,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小型社会,长桥山脉脚下已经不仅仅是条防线,它同时还是个诡异的、没有城墙的城市:在各种营地之间你甚至还能找到市集和行脚商人!
  这里看上去很混乱,但转了一圈下来,我也隐隐感觉到这混乱中有着基础的秩序,不论北要塞是谁在管理,那都肯定是个人才:能把菜市场和军营同时管起来的家伙我在眼里已经可以惊为天人了。
  我也没有走太远,只是在这片佣兵营地和旁边的某个独立军团营地转悠了一圈:后者自称是帝国境内一位“赫克托大公”的领主兵团。因为那边已经属于正规的军队驻地,我也就没进去:反正也没什么可看的。
  “呦,当家的回来了?”
  我刚回到自己一家子的营帐前,就听到冰蒂斯大大咧咧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循声看去,那个女流氓正坐在篝火前对这边使劲挥手,她旁边的林雪用胳膊肘使劲撞了冰蒂斯一下:“是我们家当家的——你个三修大火球的别跟着添乱。”
  我乐呵呵地走过去在林雪和浅浅中间坐下,后者满脸兴奋地凑上来在我脸上啃了一口,扭头继续用棍子挑动篝火堆里的木柴。这丫头对野外露营和篝火晚餐之类的东西总是很有兴趣,而且我对此也表示理解:在高科技的影子城生活惯了,偶尔出来体验一下这种原生态生活其实也挺有意思。
  “说好的晚饭呢?”我看看冰蒂斯,又看看浅浅另一边坐着的维斯卡,这二位刚才可是兴致勃勃宣布要准备晚餐,虽然对这二位的“手艺”有颇多疑虑,但她们做饭总该比珊多拉强,所以我也就由着这俩胡闹。现在时间已经不早,我很好奇她们弄了点什么出来。
  “放心吧丰盛着呢,”冰蒂斯顺手从身后划拉出一个漂浮在空中的托盘来,上面摆放着一大堆海碗,热气腾腾,气味浓郁,“葱油排骨,海鲜干菜,老汤嫩牛肉,紫菜虾米,还有小鸡炖蘑菇,就是泡的时间长了点……”
  片刻后,我吸溜着已经快变成一坨的康师傅小鸡蘑菇面,语重心长地嘱咐维斯卡:“以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就尽量别掺和知道了么?尤其是冰蒂斯这家伙提的主意更不能掺和——咱们明天还是吃从家带来的现成干粮吧。”
  维斯卡和潘多拉捧着个比她们脑袋还大的海碗分食同一碗面条,前者使劲一点头,差点把潘多拉的脑袋撞进碗里……
  “偶尔这样一下也不错嘛,”林大小姐倒是很高兴的样子,她夹出一小截面条喂给扒在自己碗边的叮当,视线却放在四周,然后语气突然一变,“每天在影子城面对的都是‘国家大事’,军团,世界,种族,以宇宙为单位的生亡兴衰,慢慢的好像自己也跟那些帝国兵似的只知道一种行事方法了,横扫,横扫,还是横扫……遇事不决直接横扫……木头,你说如果没有这次的机会,咱们是不是迟早有一天会忘了其实那些被咱们横扫过的地方也都是会哭会笑活生生的人啊?你看看周围这些……”
  尽管林雪似乎只是随口一说,我却一下子愣住了。
  虽然在帝国区的时候每天都会在宏世界到处乱转,和所有人打成一片,但我们已经有多久没像现在这样好好接触一个未经帝国染指的新世界了?不是以无敌的身份降临,也不是以救世主的心态去观察,不带军队,不带任何征讨的计划,只是如同旅客那样来到当地人中间,和他们好好生活一段时间——这种形式的接触,已经多久没有过了?
  去香草的故乡,我们抱着检验鸦神信仰的想法,去梅洛瓦叛军的世界,我们是抱着平叛的目的,即便和那些世界的土著们接触,我们也一直以超脱的视角观察着,计划着……虽然我知道自己的心态没问题,但这事实果然还是有问题的。
  唯独这一次,情况略微有点不同。
  我看着身后的帐篷,看着远方那些喧闹的佣兵营地,约瑟夫交给自己的金属牌还放在怀里,傻大个还等着明天我们过去找他——我们正在以一种久违的“低效率”方式跟当地人接触以及共同生活,迄今为止没有召唤任何超级力量撕开这个世界的真相(从这方面要感谢堕落使徒的威慑力)。以希灵使徒的标准来看这有点浪费时间,但我觉得这或许也是有意义的。
  尽管冰蒂斯说过,我们一家子都有一种能保持心性的能力(你要说那是缺心眼也行),但如果能在这种缺心眼天赋之余,通过别的什么方法时刻提醒自己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人和事,也是一件好事嘛。
  我的视线落在冰蒂斯身上,这个大大咧咧的女流氓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我们这拨人的“领导”,她规划着这两天的行动计划,包括这次来北要塞都是她的主意,很难说这些决定是不是真的有某种深谋远虑在里面。但注意到落在身上的视线,冰蒂斯只是抬头甩过来一个白眼:“赶紧吃,咱还研究禁书呢,虱子精已经把一部分书复制过来了。”
  管他呢,想太多就不是我的风格了。
  我们三下五除二地搞定了这顿“丰盛”的晚餐,随后来到中间的帐篷,冰蒂斯从随身空间摸出三本厚沓沓而且没有封面的书本扔到矮桌上:“这就是那些禁书里最有代表性的三本,一本是某个灭绝种族的历史书,一本是当年的民间故事和诗歌,还有一本是古代的大陆百科。”
  浅浅立刻猴急猴急地扑上去,抓起一本哗啦啦乱翻起来:“诶,怎么还热乎着呢?你随身空间里也有体温啊?”
  “没说是刚复制出来的么,”冰蒂斯看了浅浅一眼,“神术产生的温度罢了。哦对了,这些书后半本暂时都没字,虱子精功能不强,复制的时候有数据丢包,我正在让它们重新传输呢。”
  我拿起一本所谓的“禁书”翻看着,它后半本果然全是白纸,但大段大段的文字和图画正在那些白纸上飞快地浮现出来,不时有些段落出现复制错误,于是书页上的文字便当着我的面自行擦去重印,神奇的是这用神术复制出来的书上每一页表面竟然还有极淡的不影响阅读的水印,水印上一行大字:盗版阅读情非得已,如有条件请支持正版。
  我:“……冰蒂斯你这神术还真人性化。”
  女流氓自豪地一甩头发(这次是真把维斯卡抽了一跟头):“切,烟盒上还印着吸烟有害健康呢,妾身怎么说也是堂堂女神,总得假装自己有职业道德是吧——而且加这么行字去万神殿申请专利的时候容易过审,那帮老古董个个都脑子有坑,别人制造什么都没事,惟独防妾身的时候跟防贼似的。”
  我额头汗下:这个以技术宅和学霸自居的女神不知道研究了多少稀奇古怪的“神术”,这些神术大型的可以毁天灭地,小型的却是类似于“削铅笔永远不断”这样的冷技术,我也不知道她脑子是怎么长的,但不可否认她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天才。所谓天才,不是说你必须要研究出相对论改变世界才算,有时候你能解释清为什么冬天脱毛衣有静电而夏天脱毛衣没静电那也是天才。我当年看电视受到过那些小小发明家的刺激,有一段时间就醉心于研究为何夏天脱毛衣没静电,觉得一旦自己研究成功兴许也能在地方台占据五分钟,后来这个项目眼看成功的时候被姐姐大人腰斩了,她告诉我夏天脱毛衣不起静电的原因是夏天根本没人穿毛衣……
  我随意翻着手里那本东西,它应该就是冰蒂斯提到的民间传说故事——第一次黯月战争之前的民间故事。这么一大本书看起来比女神教的圣经薄不了多少,而浅浅和林雪手里捧着的另外两本同样是大部头,要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只能大致翻翻。
  在之前研究女神教圣经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这个教派将第一次黯月战争之前的历史拦腰斩断,把战前的所有知识都以“天国时代”的名义变成传说故事,禁止除教会之外的任何学术机构对那段历史定性,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在正常情况下,上古历史被当成传说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当时人类真的太过原始,还过着用石头片切肉以及在脸上涂草汁假装天神附体的日子,那样的远古时代当然会因缺少文字记载而变得与传说无异,除此之外的原因则只有灭绝性战争,而且其战争规模要达到将全世界人口消减到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并且完全摧毁各种文明遗迹的程度才行。每个智慧种族的文明进程确实经常会被战争打击,但在很多情况下,它的茁壮程度和“假死”能力也让人咋舌。浅浅她爸能从一堆碎瓦片里拼凑出一个灭绝千年的古文明一日三餐吃什么,所以但凡智慧生物留下的文明痕迹都不是那么容易被彻底抹掉的。
  所以第一次黯月战争之前的历史被视作“上古传说”显然就不对劲,五次战争的规模虽然都很大,但至今地上人还知道怎么用传送站,这就说明他们的文明理论上没有被战争彻底斩断过,那么第一次战争之前的真正历史在什么地方呢?
  就在我们手上这几本书里。
  女神教的教典将第一次战争之前的历史描绘成一个各族和平,天下大同的“大治”年代,并以“天国时代”这样光芒万丈的字眼来称呼它。考虑到大多数智慧物种都是在战争和硝烟中成长起来,而且多物种混居的文明更是隔三差五就会有灭绝性的大战,如果一个多物种混居的世界真的能做到各个种族相安无事,哪怕只是相对相安无事地发展到国家阶段,那也着实是个奇迹,而且确实足够被称作“天国时代一般的世界”了。
  但我刚翻了几分钟,就在书里看到起码四五个以种族歧视和各国混战为背景的民间传说……
  浅浅翻看的是一本历史书,那本书更夸张:它是另外一个种族以旁观者的视角记录下来的,所描绘的赫然是一个被称作“林精”的小种族被妖兽灭绝的经过!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天国时代”的真相
  在冰蒂斯“偷”来的三本古代禁书上,记录着被女神教刻意淡化的战前历史,尽管从这区区三本书上只能看到历史的一点点余辉,这余辉却也足够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和教会宣传的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并非天下大同各族和平,而是大地和月亮上都充斥着对立、歧视、争斗甚至奴役的世界。
  真正的历史是这样的:
  没有人知道是谁创造了这个世界,也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曾经诞生过什么样的伟大存在,自第一个发明了文字的智慧生物将他所看到的东西记录在树皮和石片上以来,世界就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是一对双生子般相似的星球,在极为久远的上古时代,它们分别被称作瑞德穆恩和海森伍德。这两个词是古籍上记载的,如今已经没人知道其确切含义,在对照之后我们只能确定瑞德穆恩就是如今的“黯月”,而海森伍德则是地上人居住的星球。
  冰蒂斯猜测的没错,这两个星球上还真存在过高超的古代文明,而且是在地上人和黯月民直立行走之前就已经消失的古代文明。在那本描绘上古风土人情的大陆百科上,书籍的编篡者将其称为“第一季文明”,并且将当时的世间各族称作“第二季文明”(第二季文明后来分化为地上人和黯月民)。也就是说,早在上古时代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就已经十分深刻地了解了自己这个世界——起码那时候的人们对世界的了解要比如今还深刻。他们那时候似乎还没有所谓女神创造世界又创造天地桥的说法,“禁书”里是这么描述地月之间那条通道的:
  “特殊词条:双子星传送站-开放词条。
  第一季文明掌握了在星球间传送物质的技术,并在长桥山脉的两端建立了两个大型物质传送站,即为双子星传送站。这两个传送站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并且以地下深处的某种星球能量作为动力,以至于它们几乎能运转到星球消亡为止。上一季文明如今已经销声匿迹,没人知道他们是毁于天灾人祸还是在掌握了更高超的技术之后离开母星,前往了宇宙深处,总之他们留下的这一奇迹建筑伴随着第二季文明的整个发展史,并让世界上的人们能借助双子星传送站往来于瑞德穆恩和海森伍德两颗星球之间。然而双子星传送站的存在也影响着第二季文明的技术发展,这种影响是好是坏有待商讨。”
  这本成书于第一次战争之前的百科书以很客观的角度描述了“地月连接桥”,只可惜如今的地上人已经不会再讨论双子星传送站对文明发展有什么影响了——他们只相信这是女神留下的奇迹,而且是这个世界的根基,连研究它的想法都不会有。
  “看看,看看,打的跟热窑似的,”冰蒂斯又得到了一本由虱子精回传并复制出来的盗版书,女流氓使劲拍着那一摞非皮非纸的大部头读物,“陈来看这个,比你手里那本异界版聊斋高能多了。”
  我探头过去看了一眼,顿时表示冰蒂斯说的没错:那是一本世界战争通史……
  “人类和山地蛮人是世仇,精灵和矮人是同盟但有过长期摩擦,妖兽和精灵是世仇,半兽人和矮人是世仇,夜魇魔族和全世界的种族都有仇——幸亏后来被十八族联军给灭了,另外半兽人和妖兽是血亲,但互相瞧不起,人类和精灵有过三次战争但也结过四次盟,所以最后是盟友……”我们一圈脑袋都凑在那本世界战争通史上方,冰蒂斯在目录上看一段吐槽一段,“这目录是按交战种族分组,然后按年代排序的,目录前面列出来的就是某一时期的交战各族,这玩意儿真尼玛乱啊,全世界所有种族这他妈是随机组合了一遍吧?这玩意儿就是‘天国时代’?”
  我也看了个头大如斗,仅仅看过目录,然后粗略翻翻后面的内容,所看到的就是全世界十几个物种板砖横飞脑浆子四溢的高能岁月。因为这个世界有两个星球,而且这俩星球每个都比地球大一圈,每个星球的陆地面积更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一点五到两倍,所以这个世界的土著们有着充分的立体空间来互相抡板砖。而且在这个世界上还推推搡搡地挤了十八个独立进化的物种(其实应该更多,因为战争通史前言里有句话:部分小型战役及非重要种族未列入本书),这些物种都有着同样的生态诉求和不同的意识形态,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谁跟谁都有充分的理由打起来……
  你们可以试着在一张纸上画十八个小点,然后让它们全部随机连接一遍,最后得到的那张网格基本上就是教会口中的天国时代、实际历史上的乱战时代了,这个网格上的任意一条线都同时是结盟关系也同时是宣战关系,这取决于那条线所处的年代。
  看过地球历史的人都会感叹人类很能祸祸,感叹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但眼前这本书光凭一个目录和一个开篇表格就能让你扭转对人类战争史的印象,人类再打的热闹,起码也只有两次世界大战,这个世界的人呢?嗯,不算黯月战争的话他们倒是只打了一次世界大战——从有史以来开始打的。
  没办法,这里有一片从开服就比地球Online大四倍的大地图,还有比地球多出十几倍的智慧物种以及衍生出的比地球多几十倍的各种势力(一个物种建立三四个国度不算多吧?),这样的世界得乱成什么样?救世军当年也乱过,但起码人家那只有一个星球啊……
  也幸亏这个世界够大,而且当地人没把铀235提炼出来,否则兴许第一次黯月战争也打不起来了:瑞德穆恩和海森伍德上所有能直立行走的东西都得在那之前灭绝干净。
  “这就是从有历史记录一直持续下来的战国时代,”林雪看着那本被教会封存起来的战前历史,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所有种族的所有国家都在合纵连横,短期联盟又立即开战,打到其他国家想来掺一脚的时候再联合抵抗,世界范围内的无限制战争啊。”
  冰蒂斯看起来比我们淡定很多:“嗯,打的是挺热闹,不过妾身倒也不是没见识过这样的,多物种混合型文明嘛,要么最终走向大融合,就像你们老祖宗当年那样,要么就一直打到世界末日。物种差异带来的分歧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在这种世界建立联合国比在地球上困难多了。”
  我点头称是,一边在战争通史上那密密麻麻的年代表里寻找哪怕仅仅相对和平一点的时期,结果还真能找到一些:“嗯,其实也没到全世界水深火热的程度,你们看,特定时间的局部地区还是有和平的。只能说在全世界范围内,瑞德穆恩和海森伍德两颗星球上始终有人开战,但同时也有的国家能维持数十年以上的安稳局面。”
  “废话,要不这样他们也发展不出文明了,”冰蒂斯白了我一眼,“这种世界会在局部战争和局部和平中断续前进,虽然不存在全世界停战的时刻,但总是有地方能安稳一阵子——多元文化就是在这种环境里才能发展起来,否则即便有文明,也只剩战争科技了。对了,你们希灵那样的全民和平但还是只有战争科技的怪物种族除外。”
  我干笑两声提醒这个女流氓:“现在不能说‘你们’,得说‘咱们’——你也是希灵使徒。”
  冰蒂斯愕然片刻,嘻嘻哈哈地笑起来:“哦擦,妾身差点忘了,现在还得叫你陛下是吧。”
  我想了想,没敢点头:这个女流氓估计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敢跟皇帝叫板的希灵使徒了。
  “木头你看,这座塔不就是咱们今天用过的传送站吗?”林雪在那本“百科全书”上翻了翻,突然找到一些她感兴趣的东西,便兴冲冲地指给我看,我看见她翻到的书页上用很精细的笔法绘制着一份图纸,那是一座高塔,内部结构错综复杂,高塔下面还有一个印满魔纹的基座:正是传送小站。
  我还记着从铁骑士三人组那里听说过这种传送小站的来历,它是第三次黯月战争之前留下的遗物,为地上人所建,三次战争之后其建造方法就已经失传了,当时我就基于技术断代的规律猜测这种传送装置或许能一直追溯到第一次战争之前,现在这个猜测得到了证实:它的结构图出现在一本第一次战争之前的百科书上!
  “这种传送塔是模仿双子星传送站的原理制造的,其能源也采集自长桥山脉地下深层的矿洞中,”冰蒂斯一目十行地看完了那张结构图前后的文字说明,“哦,这还是一次多种族合作的产物呢,人类、精灵和妖兽在短暂和平期搞的东西,这三个种族的学者想搞明白第一季文明的技术,就先从双子星传送站下手了,这种只能在行星内使用的短距离传送塔就是成果。看这个词条的最后一段。”
  我顺着冰姐手指的方向看到页末,百科书的编篡者在那里引用了一段话:第一座传送塔亮起光芒的一刻证明了联合起来的力量,任何单独种族都无法破解双子星传送站的奥秘,现在三个种族联手却建造出了这样神奇的仿制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传送塔将很快遍及海森伍德和瑞德穆恩所有角落,两颗星球将紧缩成一个鸡犬相闻的村庄,我们终将认识到和平的意义,愿这些传送塔作为灯塔,点亮我们这个世界和平前进的方向——妖兽学者莉莉。
  最后提到的妖兽学者莉莉大概就是研究双子星传送站的人之一吧,或许在那上古年代也是个名人,但如今她和她的异族同伴费尽心血建造起来的传送塔已经快全部荒废,“妖兽学者莉莉”更是再无人知晓,甚至由于黯月战争的缘故,“妖兽”这个种族在地上人中间已经变成了恶魔名字一样的禁语。
  我们相顾失言,最终哑然失笑。
  那位仅仅留下一个名字的妖兽学者所期望的和平并没有到来,人类、精灵、妖兽三族应该是在传送技术成熟后不久就再次宣战了,根据旁边那本战争通史上的记载,宣战原因异常讽刺:对传送技术利益分配的冲突最终导致三个种族再次分崩离析,随后直到战前史结束,妖兽和另外两个种族也没有恢复和平,他们就一直冷战热战地僵持到了黯月战争爆发……
  “我有点想不明白,”看着百科书上的结构图,我摸着下巴嘀咕起来,“教会封存历史或许有他们的考虑,但这个传送站技术他们为什么也要封存起来?眼看地上的传送站都该过保了,教会怎么就不着急呢。”
  “这本书毕竟只是个粗略的大辞典,传送站,或者说传送塔不可能仅凭着这么张图纸就建起来,”冰蒂斯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而且你没看词条里说的么,传送站的能源是从长桥山脉地下开采出来的,这说明当年的人根本就没来得及把双子星站的原理完全摸清楚,他们在能源这块只是一知半解,对照约瑟夫的说法,这种能源矿石应该在五次战争的时候就被开采完了。否则教会没理由放着这么重要的资料不用,坐等全世界的传送站都停机:这玩意儿可是战略设施。”
  我点点头,深以为然。
  在我们研究黯月战争前世界是什么模样的时候,浅浅也在哗啦哗啦地翻着那几本大书,这丫头对战争史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她只是在那里面找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而已。她从小就这样,不管语文书历史书还是政治书,到她手里都能当做故事书看,那时候挺时兴那种背面带有民间偏方和小故事的日历本,浅浅实在想找故事而又没人给她买书的时候她就去翻日历,看一张撕一张——后来他们家就成了我们整条街第一个用上电子万年历的,否则许叔实在供不起了……
  “嗷——阿俊你看,异界版的罗密欧和祝英台!”浅浅突然发现了让她大感兴趣的东西,立刻咋咋呼呼起来,我一边琢磨着罗密欧什么时候跟祝英台认识的,一边凑过去看了一眼,原来浅浅正在翻黯月战争之前的民间故事集。这本书我刚才也翻了一会,但它的价值明显没史前百科和当年的世界战争史大,所以就没细看。
  浅浅双眼放光地看着那些大同小异的民间故事,絮絮叨叨地跟我讲解:“一个精灵女孩和一个妖兽农夫相爱了,俩人折腾一万多字最后没成;一个山地蛮人和一个人类女孩相爱了,俩人折腾将近两万字最后没成,一个兽人士兵和一个矮人姑娘相爱了,俩人折腾一万字最后没成,一个人类男孩和三个精灵男孩相爱了,俩人……额,这四个人第二章就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5/1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