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612

  所谓朱罗,其实就是印度,现在是伊尔汗国治下。
  只不过,大都百姓都没见过朱罗人。只觉得这朱罗人长的吧,和蒙古奴挺像的,却是比蒙古奴还要高大结实些。
  价钱是贵了点,但胜在新鲜。第一批几百个朱罗奴,没几天就卖光了。
  到了十月,又来了第二批。
  只是,还没开卖,就已售罄,乃是商人先前与人讲好的买卖。
  与此同时,十几个南方道士打扮的青年汉子也进了城  自称是茅山道传人,道法高超,住在北兵马司旁边的道观里。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除了百姓闲来无事嚼一嚼舌头,没人主意这些细微的变化。
  而赵维等的那个老天开眼的机会,居然真来了,而且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事儿得从年初说起。
  蒙古族有春猎和祭祀草原萨满的习俗,所以每年三月,忽必烈都会从大都移驾到上都开平,主持蒙古盛会。
  但是,今天三月正是对东瀛作战最紧张的时候,忽必烈哪有心思去什么上都?以至于三月之行就取消了。
  可忽必烈毕竟是马背上打了一辈子的皇帝,不让他到草原上撒个欢,射几箭,浑身难受。
  到了九月之后,老爷子突然就想起这个茬了,与阿丹,还有太子真金说起。
  聊着聊着,聊出兴致来了,突然决定,把错过的春猎,改为冬猎。
  十月十五自大都启程前往开平,赶年关之前回到大都。
  也就是说,从十月中到年末这一个半月,忽必烈不在大都。
  不但他不在大都,列朝三班、中书六部,除了少数官员留守,余者都要陪驾北上。
  而且,这还不算完。
  往年出猎,都是南兵马司派御卫军随行。今年老爷子说,既然春都改冬了,那随行之军也改一改,就由北兵马司陪驾。
  除军营仪卫、城防轮岗之外,悉数出动。
  这意味着,这一个半月里,关押文天祥的北兵马司守卫薄弱。
  赵维只能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也是唯一的机会。
  接下来,就看他要如何运作,将文天祥带出大都了。
  ......
第115章
太特么气人了
  赵维手上可以借用的力量其实极为有限,只有马南宝借朱罗奴混入大都的一千印第安战士和王胜的十几个师兄弟。
  只靠这些人,就算能冲进北兵马司把人带出来,也绝难应付大都严密的层层城防。
  但是,一段即将发生在大都城的内乱,会帮赵维一个大忙。
  那就是,益州千户王著伙同高和尚刺杀阿合马。
  这是元初大都城中最著名的一件历史事件,正好也存在于赵维这段不属于他的记忆之中。
  事情的经过很荒诞。
  说有一个益州千户王著乃是太子真金的随从,从小好义行侠,得知宰相阿合马贪赃不义,就决心要为民除害。
  偷偷铸了一把铜锤,发誓要击碎阿合马的脑袋。
  当时还有一个妖僧高和尚,自称有秘密法术在军中行使,但毫无效果。于是杀了一名徒弟,用尸首欺骗大众,自己跑了。
  王著就和这么一个和尚一起谋划,在皇驾百官都北行上都的时候,假称皇太子回京师参理佛事,集结了八十多人夜入都城。
  一早派遣两个僧人到中书省,让中书省购买供奉神佛的用品。
  中书省的留守官员自然怀疑,对他们加以讯问,但是无果。
  等到中午,王著又派遣太子府崔总管假传太子旨意,让枢密副使张易发兵若干人,在这天夜里会集在东宫门前。
  堂堂枢密使居然没有察觉其中有假,就命令指挥使颜义领兵前去。
  王著就带着这些骗来的兵马去见阿合马,诈称太子驾到,命令中书省的官员全部都在东宫前等候。
  这个时候,阿合马是懵的。即使怀疑太子没有回来,可是这么多人陪着王著演戏,也由不得他不信。
  于是,派遣右司郎中脱欢察儿等几个人骑马迎接。
  结果,伪装太子的人责备他们无礼,把他们全都杀了。
  一直折腾到夜里二更,还是没有人敢问为什么。
  直到阿合马亲来,王著把他骗到大队之中,用袖子里藏着的铜锤砸碎了他的脑袋。
  阿合马,卒。
  这事儿你要是细琢磨,简直漏洞百出。
  一个侠客居然和宰相过不去,杀人行骗的妖僧也参与其中。
  更诡异的是,小小太子随从居然能指使东宫总管去假传太子意,留守的枢密、宰相都跟傻子似的,居然被一个千户耍的团团转。
  八十多个人,领头的还是一个千户和一个妖僧,控制了大都从军到政,整整一天一夜。
  后世写爽文儿的都不敢这么离谱儿好不啦?
  更诡异的是,王著杀了阿合马和另外一个官员,之后事情败露,连反抗都没反抗,直接投降了。
  担下了所有,眼皮都没眨一下。被忽必烈当众斩首,剁成了肉酱。
  简直就是荆轲转世,要离附身。
  这事儿就发生在忽必烈出京的那段时间。虽然时间不对,原本的历史中是在三月春猎的时候,现在却改成了冬猎。
  不过,赵维知道有王著这么个人,就是东宫太子的随从。
  而且,这个王著也和一个和尚来往甚密。
  如果能借着王著叛乱,全城大乱,军政两方的注意力都在东宫那边的时机,那赵维还是很有机会趁乱成事的。
  ......
  ————————
  十月初,赵维的所有力量已经悉数到位,只等月中忽必烈北走,还有那个时机的到来。
  这期间,赵维去了趟赢国公府,去见太后谢道清。
  而且,他是去摊牌的。
  老太太一见他来了,自是欢喜,让人备了一大桌子好菜,都是赵维喜欢吃的。
  难为老人家还记得。
  赵维自不敢敷衍,明明用过饭,可还是又塞了两碗饭进肚。
  吃完饭,老太太照例又拿出一个小匣子,里面都是贵重的首饰金银。
  “又缺钱花了吧?来,婶子给你。”
  赵维却是不接,神情严肃地看着谢老太太。
  “婶娘,侄儿不要了。”
  谢道清一阵无措,“怎么...嫌少了?”
  只见赵维摇头,“不,多了...侄儿有一事要问婶娘,您先坐。”
  老太太被赵维搀扶着坐下,“侄儿想问,您愿意在大都呆着吗?如果不愿意,愿意跟侄儿走吗?”
  老太太闻言,和善的笑容渐渐敛去,手中匣子也是无力地沉到大腿上。
  “你要走了?”
  “对,要走了!带着婶娘和先帝一起走。”
  “呼......”老太太长出一口气,也不说愿不愿意走,却说出一句,“和婶娘说说吧,杨妃,还有昺儿,他们现在到底在哪啊?过的好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