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12

  赵晔一听,也来了脾气,“本王配不上,你这纨绔就配得上吗?”
  “我也配不上。”只闻赵维极是认真的回了一句,“崖山不是我的功劳,是江镐的,是冲阵老汉,是抚琴的妓子,还有被你们骂成是奸贼阉党的老大监的!”
  “......”赵晔怔怔地看着赵维,今日的宁王与以往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而正是说话的工夫,三人不知不觉已然说到百姓驻扎的营地之中。
  不似军营那般整肃,但人却是多了不少。
  而且,百姓们显然认出了赵晔,加上之前诏御是璐王救崖山于水火,逃出升天的淳朴之民自是感激不尽。
  一见璐王来了百姓营,自发的奔走相告,聚拢而来。
  身边亦是赞美褒奖之词不绝于耳,长揖大礼遍地匐民,对璐王的礼遇可谓空前。
  但是,赵晔却一点都不得自豪,反而心慌。
  别忘了,正主还在身边。
  慌张低吼:“赵维!你欲做甚?本王有言在先,若坏国事,定不饶你!”
  “嘿嘿。”赵维阴阴一笑,“皇兄把心放在肚子里,我怎么能坏了你的好事呢?不但不会坏事,而且今天还要让你出尽风头!”
  刚说完,赵晔还没反应过来,赵维就嗷的一声:
  “瞧一瞧看一看哟,崖山救宋的大英雄在此哟!老少爷们快来看啊,英雄璐王在此,千载难逢了哟!都来一睹真容啊!!”
  跟特么路边卖假花的似的。
  赵晔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是,看着越来越多围拢而来的百姓,更不好发作,只得无力低吼:“赵维!!你住嘴!”
  赵维哪听他的?继续栝噪。
  “大家快看啊!话说,这人群之中如龙似虎的身形便是大宋璐王赵晔!那日于崖山,国难高悬,千钧一发,璐王晔却是临危不乱,解江河之倒悬......“
  好吧,又成说书的了。
  “当时,满朝文武皆无力回天,只璐王虎躯一震,王霸之气震慑当场,那真是...三军胆寒,长空云破。来来来,就凭这份气概,诸位与小王就当大礼奉上。”
  还别说,百姓们就喜欢这个,听的津津有味。
  一听赵维让上礼,那还有什么说的?救命之恩不值个大礼?无不抱掌于顶,长揖及地,扑拉拉拜倒一片。
  “谢璐王......”山呼海啸声势甚大。
  璐王站在人群正中,都快烤熟了。
  赵维继续,“大伙是没看见啊,璐王就站在船头,陈词激昂,闻者落泪,有如圣人降世。”
  “来来来,就凭这份勇气,当受一拜!”
  大伙儿一听,有样学样,“再谢璐王!!”
  赵晔:“......”赵晔想死。
  赵维领着大伙拜过,继续道:“单是鼓舞军心却是不够,为唤起万民死志,璐王殿下亲上鼓台,与官家击鼓明志,终换得三军满呛热血未凉。”
  “来来来!!”
  这回都不用赵维把话说完,大伙儿齐刷刷,“三谢璐王......”
  赵维:“光有一腔血热是不够的,代与元军接仗,危机关头,璐王更是将生死抛之度外,提刀入阵,与元军浴血相杀。虽落得伤痕累累,险些丧命,但终败元军,为大宋拼来一线生机!”
  百姓听到此处,无不黯然神伤,有的甚至抹起泪眼。
  “来!”赵维顺势,一挑眉头看着赵晔,“还不把一身伤痕与诸位瞧瞧?”
  赵晔无语,心说,我哪来的伤?
  正要尴尬回绝,赵维却不给他这个机会,与马小乙心意相通,直接上去就扒。
  等赵晔反应过来,长袍早就没了踪影,内衫正被赵维一把扯开,那一身白嫩细肉暴露无疑。
  百姓们一怔,伤呢?不说一身伤痕,险些丧命吗?
  “咦!?”赵维也是满脸惊奇,“伤呢?璐王殿下九死一生,这伤都哪去了!?”
  赵晔...尴尬至极。
  怔在那里,想逃逃不了,想留又留不下。
  “伤...伤...伤...”伤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对策。
  却是赵维,渐渐收起戏谑,缓缓解开衣袍,一身触目惊心、泱泱渗血的伤口展露当场。
  百姓们看到那一身伤痕,无不倒吸凉气!,鸦雀无声。
  赵维咬着牙,攥紧着拳头,一双眼珠子瞪的吓人。
  环视当场,猛的锤了两下胸膛,“伤、在、这!”
  轻蔑地瞥了一眼赵晔,又看了看面前的百姓,露出一丝即玩世不恭又带苦涩的笑容:“伤在这.....可惜.....我只是个混蛋。”
  说完转身而走,留给众人一个刚毅而又寂寥的背影。
  而与此同时,人群之中,一个叫海娃子的渔民少年,还有几个带伤道士,缓缓地抱手于顶,长揖及地。
  向着那个背影,送上大礼。
  ......
第12章
等死
  回到帐中,见亲爹还等在那,饭菜未动,赵维便大剌剌往墩凳上一蹲,“舒坦了。”
  他没有正面揭穿赵晔,不是给赵晔留情份,而是给大宋留一口气。但心里的那口恶气算是发泄了。
  赵与珞看着赵维欣慰一笑,也不问他去干什么,夹了块肉放在他碗里,“那就多吃些!”
  “对了。”父子二人吃饭闲聊,多了几分家的祥和,其间赵维突然想起一事便开问道,“接下来怎么办?咱们往哪儿跑?琼州不会就留吧?”
  赵与珞笑,“混蛋小子,就知道跑!太尉主张屯兵固守琼州,与元军决战。”
  “噗!!!”
  刚缓过来的赵维又是一口嚼烂的米饭喷出去,“固守?”
  弄得赵与珞也怔住,“怎地?”
  啪!只见赵维把筷子一摔。
  “什么叫怎地?张世杰那厮在崖山没死成,又把大宋的坟地挪琼州来了?他特么到底是领兵的,还是挖坟的?”
  此言一出,倒把死赵与珞惊出一身冷汗。
  “你...你这孽障,不可胡言!太尉一心为国,怎容诬蔑?”
  “我的亲爹啊!”赵维长叹一声,“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跟陆相一起装傻啊?你就不觉得崖山败的诡异?”
  崖山宋亡,在历史之中无疑是悲剧。
  可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说,这场悲剧可不是时运不济,而是一场人祸。
  那时的大宋确实苟延残喘,但绝不应该是气数已尽,更不应该亡于崖山,完全是张世杰战略上的愚蠢。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起初,元军攻破临安,江万载带小朝廷出逃,一路逃至香山,躲于沙勇村马南宝家中。也就是马小乙他爹家里。
  君臣无路之时,又因为马家曾在崖山为官,熟知其险,便向君臣推荐了这样一个战略要塞。
  张世杰、陆秀夫,还有接替父亲江万载、时任殿前司都指挥的江钲,亲自勘察无误之后,这才定下了于崖山布防抵挡元军的决策。
  而且,当时的大宋也不是全无一战之力。各地勤王的义军,加上殿前司精锐足有十几万之众,战船上千艘。
  而且,还有琼州为海上补给线,有德庆的江璆(qiú)为陆上策应。如果决心固守,也未必守不住。
  但是,谁也没想到,军中的两大支柱,江钲和张世杰会在战略上出现分歧。
  当时,江钲主张分兵据守,在崖门水道的南北两端各屯重兵。
  这样一来,不但元军进不了崖门,而且可以控制一段海岸。且两军互为后路,以备万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