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612

  第一级山阶,南抵江岸,三面滩涂,在平缓的河滩地势中陡然拔高数十丈,有如一座占地几千亩的巨型山台,被三江环抱。
  钓鱼城的外城墙就坐落于峭壁之上,除了西北方有一小段山陂略缓,别的地方想都不要想。别说人,炮都打不进来。
  按理来说,这么险要的地势,城里也应该陡峻不平吧?对守方也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错了!
  过了第一级山台,山势马上变平,城中几乎没有凹凸,一马平川,全都是上好的良田,起码有两千亩之多。
  而过了外城墙和农田地,山势第二次陡然升高,比第一阶山台还要陡峭,还要高。
  在这层峭壁之上就是内城墙了,也就是钓鱼城的核心所在。
  内城墙之下的山体没有任何坡度可言,直上直下,甚至没有路上山。
  与以往理解的城门不同,钓鱼城的城门不是与城墙平行,而是立在城墙和峭壁之间的。正对悬崖,下方是万丈深渊。
  赵维他们踩踏登山的,乃是用木板临时搭建的栈道。
  平时用木梁楔进石壁之中,上面搭木板走人走马,战时把栈道撤去。
  呵呵,蒙元打了钓鱼城三十多年,连城门长什么样都没见着。
  内城之中设有帅府、各司衙门、寺院、校场、粮食加工坊、火药坊、兵械坊,甚至还有...皇宫。
  那是张珏还在钓鱼城时,得知大宋小朝廷流亡,修建准备迎接皇驾入蜀的。
  一应设施,还有城墙内侧,由石板铺成的跑马道相连,保证战时的机动性。
  城墙上还有炮台和箭楼等守城设施,射程不但覆盖钓鱼城外,还可封锁嘉陵江面。
  外城有两千亩良田,设军马寨、工匠寨、兵甲寨等,由百姓组成的战争工坊。
  更要命的是,外城被分割成数个区域,也由高墙阻隔。
  也就是说,即使打下外城,也不能全部控制。而是被堵在很小的一块区域之中,承受四面攻击,还有内城居高而下的砲石打击。
  还有,钓鱼山是一座红砾岩石山,无论是修城建城的石料,还是守城的砲石消耗,取之不尽。
  还有,山上林木茂盛,可以就地取材,无论造大型兵械,还是建屋,都没问题。
  还有,按说一个石头山,你肯定得缺水吧?断了你水源,你怎么守?
  呵呵,想多了,内外城有水井近百口。可以说,只要往地下打,就有水源。
  有水井还不够,还有大小水塘近二十个。
  不但够人畜饮用,还能灌溉农田;不但能灌溉家田,还能养鱼,你敢信?
  还有!!
  按说,外城的两千亩地养活不了钓鱼城的军民,就算是有土豆也不够。
  可之前说了,这里是一个“几”字型的河湾。钓鱼城所在,则扼守“几”字的下开口处。
  城池西南方向,也就是“几”字的里面,是一万多亩河滩田地。被三面河道,还有钓鱼城封锁,历来是钓鱼城的自有田。
  元军若想占领,或者破坏,就得过江登陆。,承受守军的砲石攻击。
  就这么一个铁皮王八似的地方,以当下的战争强度,除非城里的人自己出来,或者饿死,否则谁来了拿它都没办法。
  是真正的无解!
  ......
第131章
到哪了
  张珏说的没错,只要赵维的土豆能保障钓鱼城的粮食供给,那他就能守住这座城。
  即使忽必烈亲至,也可保城池不失。
  而且,入城的第二天,张珏便已经开始让这座不改之城,彻底的运转起来。
  张珏的策略非常有前瞻性,知道阿难答虽然暂时放弃了钓鱼城周边的守卫,但这种状态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
  只要阿难答知道赵维已经进来了,就会马上缩紧对钓鱼城的合围,实行他认为的养蛊之术。
  就是围着你,还不打你。饿着你,但又让你饿不死。你想来可以来,但再想出去,却是万万不可。
  所以,张珏必需要趁这段珍贵的空窗期,做出万全的准备。
  首先,是把王立、曹琦、张起崖之些旧部全都撒了出去,派往合州、潼州、铜川、璧山等周边州府,趁着元人还未有动作,抢购各种物资。
  这其中,包括民生所需的粮食、布匹,还有军需的铁料、皮革,以及制造火药的硫磺和硝石等紧俏物资。
  赵维带到大都的银钱本就不多,应对几万人的物资需求更是不值一提。
  这次,还是合州百姓帮了大忙。
  他们不但闻讯而来,向张珏靠拢,更是还倾尽家财地资助宋军。
  有粮的出粮,有钱的出钱,生生凑出几万贯的中统钞,用于采买。
  这些钱不多,本来无甚大用。
  张珏算过,粮食就别想了,巴蜀无人,粮商绝迹,大批粮食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除非去重庆府,不过那也和找死无异了。
  倒是能弄些铁料和硝石之类的军资。
  可是,张珏没想到,只几万贯纸钞本来也弄不来多少铁石,但是王立他们却运来了几十船的物资。
  皆是周边百姓听闻张君玉回来了,半卖半送地支援张帅。
  最后统计下来,此次铁料收集了数万斤,硝石硫磺也有不少,起码两年之内不成隐患。
  那么,问题来了,粮食怎么解决?
  短期之内,有钓鱼城民养着大军,毕竟人数不多,算上一路收拢的旧部,还有带进四川的一千多兵卒,张珏手中的兵员也不过四千余。
  钓鱼城数万之民,分出一口吃的还不是问题,但长期怎么办?
  各地的旧部义卒正闻讯而至,每天都有儿郎举义旗投效,对粮食的需求日渐增加。
  只能靠赵维的土豆了。
  但是,土豆在哪呢?在南川!
  而之前,赵维对四川不够了解,觉得南川就南川呗!
  可看了山河图才知道,这中间隔着四百多里路途,而且还有一个跨不过去的阻碍。
  “嚓!”赵维撮着后脖根子,“重庆绕不过去啊!”
  从南川到合州,无论怎么走,都必然要越过长江,所以陆路基本不用想了。
  况且,除了土豆,还有两百多吨的金银呢,中间全是山区,陆路可怎么走?
  唯一的办法就是走水路。
  但是,水路入长江,再由嘉陵江逆流而上到合州,看似没问题,可别忘了,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就在重庆的眼皮底下。
  那可是阿难答的地头儿。
  “你说......”赵维抱着侥幸心理问向张珏,“你说,阿难答能不能好人做到底,放咱们过去?”
  “呵呵。”张珏皮笑肉不笑地瞥了赵维一眼,“你说呢?”
  “当我没说。”赵维蔫了下来。
  确实有点痴人说梦。
  阿难答又不傻,让他进钓鱼城,那是对他有好处。但凡有一点威胁,就得往死里拍赵维。
  你在合州附近转转,他可以当没看见。过一段,估计连合州都不让你进,更别说跑到人家的重庆去借道了。
  一旁的曹琦也道:“别看安西王把咱们放了进来,但是戒心却是一点不小。据说咱们来之前,撤掉钓鱼城守军的同时,也把四川行副枢密突烈忽儿,派到了重庆坐镇,总领水陆两军。”
  “突烈忽儿?“赵维不解,“这人有什么特别吗?”
  张珏则道:“老对手了。治军极严,用兵如神。在安西王府之属于上上之将,可入前五的良将。”
  王立则接着道:“巴蜀山城唯一被攻陷的神臂城,表面是李德辉率军,可实际领兵的正是这个突烈忽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