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612

  这其中,就有一个北地汉人小老头儿,极不配合。
  可是,赵维现在没时间管这些人。因为钓鱼城现在首要之务便是耕种,要立刻推广土豆种植,一刻都耽误不得。
  而了解如何播种土豆的人本就不多,赵维都要亲自下地,教农户怎么切芽,怎么播种。
  开始赵维还没在意,可是时间长了,他发现每每他下地教导农户之时,都有一个穿着文人长袍的小老头儿在远远地看着。
  一次两次还好,天天如此,却是让赵维很是疑惑。
  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中途过去一问,结果老头儿第一句话就把赵维惊着了!
  “你这么种不行,糟践东西。”
  “......”赵维愣了半天,问道,“那,那应该怎么种?”
  老头儿背着手,远远又瞅了一眼农户那边的播种过程,却是不说话,要走。
  “回来回来!”
  赵维急了,两辈子最烦的就是把话说一半儿。
  “你这老头儿好是恼人,婆婆妈妈却是把话说清楚!”
  老头儿定住,回头一笑,“让我说清楚也行,你先告诉老夫,这是个啥玩意,哪来的?”
  “这......”赵维却是不能说的。
  土豆的详细情况,还有产量,都是钓鱼城的最高机密,除了几位主事的相公,还有将领,没人知道为什么要种这种东西。
  甚至连播种的农民都不知道这玩意能不能吃,怎么吃。
  至于老头儿,赵维更不能说。
  只道:“这个不是先生应该关心的事。”
  “你看看。”老头一挑眉,“你都不告诉咱是啥,我凭啥告诉你哪不对呢?”
  赵维瞪眼,“那是因为你根本就是吹牛!你连是何物都不知晓,又凭什么只手划脚?”
  “嘿!?”老头急了,“你这年轻人,瞧不起谁?老夫不用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是能说出你哪不对。”
  赵维:“那你说啊!”
  “你......”小老头儿一下卡住,愣了愣,咧嘴笑了,“好小子,险些上了你的黑当!老夫可不吃你这套,还激将呢?”
  赵维一甩膀子,“你得了吧你!还将呢?我看你就是个老朽木,也配称将?一边去,不懂装懂!”
  把老爷子气的啊,“好好好,我不懂装懂?我老朽木?”
  眼珠子一瞪,“我还就不告诉你!”
  说完,调头就要走。
  赵维却是没动,也没说话,眯眼看着老头儿的背影。
  结果,不出所料,老头儿走了几步,又折了回来。
  你看看,赵维心生得意,激将法这招吧,十个有九个一过脑子就看得出来,可偏偏十个有九个也逃不过激将法。
  因为这招恶心人,不接招不是你聪明,而是你怂。
  这不乖乖回来了?
  冷笑一声,“回来干什么?你不是不说吗?”
  结果,老爷子也是意味深长地一笑,“咱知道你什么心意,就等着老夫回来呢吧?”
  “咱回来也不是告诉哪错了,但是......”
  老头瞥了眼地头上的农户,“我就问你一句,你这切了块儿的什么什么豆,种到地里,是不是什么时发芽都看老天爷啊?是不是还有不少发不出芽来,就烂在土里了?”
  赵维:“......”
  赵维没憋死,心说,哦操!这小老头还真懂不成?
  老爷子说的一点都没错,他现在用的种植土豆的方法传承自印第安人,稍加改良。
  好吧,印第安人那个种地的水平之前提过,那就不叫种地。
  火烧林地,两,然后把种子往地里一撒,就等收获了。
  汉人得到土豆之后,改良了一下。
  农民发现,一个土豆有很多芽点,都能长生。所以,他们会把整个的土豆切开,分出若干芽点,再种到地里,节省了不少土豆。
  但是,毕竟引入的时间太短,更多的种植经验还没总结出来,只到这一步。
  而现在面临的问题,也确实就是老头儿说的这两点。
  第一,土豆种下地到发芽之间,有一个休眠期。这个休眠期是多长,谁也说不准。
  所以赵维才说,运气好能种三季。
  问题就出在这儿,可能种下一去两天就发芽了,也可能一个月半个月的没动静。
  其实,土豆只要发芽,生长期是很快的。发芽到开花也就一个月,开花两个月就能成熟。主要是休眠期的不确定,耽误了时间。
  而另一个问题,就是烂芽。
  埋在土里,休眠的时间越长,烂芽容易发生,而且烂的越多。为了避免因烂芽而缺苗,也只有多下种豆这一个方法。
  赵维没想到,这小老头儿就远远地看几眼,就啥都知道?
  也不狡辩,一脸不敢相信,“你是咋知道的?”
  老头乐了,反客为主,“老夫不但知道,而且老夫还知道怎么解决。可我就不告诉你!”
  说完,哼着小调,迈着四方步要走。
  赵维哪肯放他走?这可是个人才啊!
  赶紧上去拦他,“我说老头儿,你又吹呢吧?你根本解决不了,对不对?”
  小老头儿一甩膀子,“一边儿去,这回激将法可是不管用喽!”
  赵维脸都黑了,“行,你狠!说吧,什么条件?”
  小老头一乐,停下步子,“我说你就应?”
  赵维想了想,这不能应啊!他要是想走,那还能应吗?
  为难地踌躇了半天,“你先说说,你你你真能解决不成?”
  “呼。”老头凝重起来,他等的就是赵维这句话。
  “好吧,这么说吧!老夫名叫王祯,虽然是元朝一县大令,但自幼钻研农事。”
  “别的不敢说,但桑农之务无论南北,只要这中原有的,可以种在地里的东西,老夫都细心钻研,无有不详,比任何人都了解。”
  “说句不客气的话,百谷农粮、桑麻油仔,老夫对它们比儿子都亲,都了解。”
  “你种的这个东西,老夫虽然没见过,但只要一搭眼就知道,这是以块根为贵的作物。观其大小形态,当是喜沙地、喜水,不需重肥的东西。”
  “老夫说这么多,殿下还信不信?”
  “信!!”
  赵维竖起大拇指,这才是最需要的人才啊!
  “说吧,什么条件?”
  只见王祯看了赵维半晌,“那夫就直说吧!我帮你解决不发芽和烂芽的问题。然后,你放我走!”
  赵维眯眼,“先生也是汉人,就这么不待见大宋?”
  王祯摇头,“非也,北地汉人不是都忘了祖宗。老夫对大宋虽无好感,但也不厌恶。”
  “那为何要走?”
  “因为妻儿皆在北地,放心不下。”
  “我明白了。”赵维点了点头,“维答应了,不管能不能解决,都放先生走。”
  “当真?”
  “当真!”
  “那好!”王祯终于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