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612

  “哪像你们说的那般容易?”
  又下巴指了指王祯离去的方向,“把他妻儿接来倒是容易,可是别人的呢?你从保定带过来的那些匠人,个个都有家吧?”
  “到时,看到王老头的家人来了,不会有想法?所以,你要接,就得全接!”
  “可是,这些绑来的家人都接了,那咱们自己人呢?”
  “张将军的妻儿在西安关押,连文相公的老妻和两个女儿也在大都皇宫之中为奴。”
  “你接不接?文相和张将军至今未提一字,可是心里哪有不想家人的?”
  赵维挑眉看着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所以啊,这是个大事,不能不重视,得有专人专办啊!”
  “专人专办?”
  赵孟禧愣了愣,好好想了想,“这倒可行。可是......”
  又转折道:“弄个接亲衙门?这也太..太那个了吧?”
  噗!!马二爷直接喷了,“那管不管说亲?咱还没娶媳妇嘞。”
  “混蛋吧你!”赵维笑骂,却对赵孟禧正色道,“其实也不光是接亲眷过来,负责这个事儿的衙门,还有很多事可以办。”
  “什么事?”
  赵维,“你想啊,去元占区接人,不是谁都干得了的。”
  “首先,要机灵,能随机应变。还要懂得伪装身份,甚至还要善于和关卡和地方官打交道。否则,你路条都开不出来,怎么把人带回来?”
  “至于张将军和文相公的家小,就更不用说了。其中的困难,可能比咱们出大都容易些,也是有限。
  “真能办到这些的人,除了是精英中的精英之外,还得是精通细作之术。可称暗战之王。”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衙门口儿,集结这么一群人,那光接人不是大才小用了?”
  赵孟禧眼前一亮,“有道理!这些人就算不接人,也可为暗探。潜伏于元地各处,为咱们提供消息。”
  继续道:“像是重庆,将来肯定是要刀兵相见的。咱总不能两眼一摸黑吧?起码要安插眼线,知晓元军动向。”
  “对呀!”赵维附和。
  “还不光这些,像是涞滩、碚州,包括巴蜀各处,没有元军的地方,咱们没有能力派兵,但是可以安插暗助嘛!”
  “暗中调度百姓、收拢民意,这些都是极有必要的呢!”
  “甚至,咱们钓鱼城之内也有元人眼线,只靠张将军逐一甄别,显然力不从心。”
  直视赵孟禧,“可是你不一样啊,你可是老地下党了,暗战之王!牒中之牒!起码也得是这些小喽啰的祖宗辈儿的吧?逮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
  赵孟禧听得受用,大嘴一咧,“那是啊!张将军这是没让咱出马,要是我去了,还一一甄别?爷一搭眼就知道谁心里有没有鬼。”
  赵维点头,“我说什么来着?这事儿可行吧?你肯定没问题。”
  “咱就...这么定了?”
  “定......”
  定个屁?
  赵孟禧先定那了。
  咬了一半的烤红薯含在嘴里,瞪眼看着赵维,半天才知道烫嘴,嗷的惨叫出声。
  待回过神来,搭眼一看,赵维、马二爷,还有王道长,正意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兔爷哪还看不出来,他这是掉坑里了。
  直接炸了,“定...定特么什么就定了?几个意思?哐我一个呢啊?”
  赵维陪笑,“难听了吧?怎么能叫哐你?是非你不可,当仁不让!”
  却见赵孟禧板牙一呲,“不去!爱谁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老子当卧底当的还不够?现在想起来还恶心呢!到了钓鱼城,你还让我干这活儿?不去不去,打死也不去!”
  那段插花抹粉兔儿爷做派的日子,赵孟禧是一天都不想再过。让他继续当卧底,做梦!
  可是,赵维却道:“谁让你当卧底了?是当卧底的头头,把你那一身本事得传下去。”
  赵孟禧,“那也不干,你当我傻啊?”
  “你现在说的好好的,不用我去。可真到节骨眼儿上,有选的权利吗?咱还是跟张大帅学武艺,到时冲阵杀敌多爽快!”
  赵维急了,不出杀招不行了,“可大宋需要你啊!我们需要你啊!”
  赵孟禧:“......”帽子有点大。
  赵维继续道:“而且,我陪你!”
  “嗯?”赵孟禧诧异地看着赵维,“你也......”
  赵维:“对啊!我也算是老地下党了吧?咱两双贱合璧,撑起这个衙门口儿。到时,纵横宋元,牒战无双,岂不快哉?”
  “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锦衣卫!”
  “锦衣卫......?”
  赵孟禧一琢磨,憨笑出声:“还挺好听哈!”
  “是吧!?”赵维大笑,“好听就对了!怎么样?来不来?”
  赵孟禧一想,又提出一个问题:“可咱两总得分个大小王吧?听谁的?”
  赵维无所谓地摆手,“这有什么可担心的,我有王爵,勉强当个指挥使。你没爵位,就为副指挥使。”
  眼见赵孟禧脸色要变,赶紧又道:“但是,你放心,我这个正的就是挂个虚名。”
  “锦衣卫上下,实际上还是你赵孟禧一个人说了算。从选人到培训暗探,我就管出钱,其它的事儿,都你来决定。”
  话说到这份儿上,赵孟禧才算满意,“这还差不多!”
  “那...就这么定了?”
  赵孟禧一拍大腿,“搞了!”
  旁边的王胜和马二爷听罢赵孟禧的肯定之答,无不惋惜地暗暗摇头,又让赵维忽悠瘸一个。
  好吧,赵孟禧还挺兴奋,当天夜里半宿没睡着觉,一直在琢磨这个锦衣卫要怎么建,从哪里选拔人才,怎么培训。
  结果,后半夜才突然反应过来,“赵维,你姥姥!”
  到头来他屁事儿不管,不还是折腾赵孟禧一个人吗?
  更气人的是,还不如直接答应他。因为直接答应,还能捞个指挥使当当。现在可好,成副的了。
  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赵维,赵孟禧也只能是吃了这个哑巴亏,开始着手锦衣卫的建设。
  首先,他先是从大都归来的张珏旧部,还有谢明的一千五百归宋军中,精选五十精锐中的精锐,成立锦衣卫带刀司。
  个个都是身长七尺、相貌堂堂的标致儿郎,且由大马士革工匠特制花纹宝刀,着精绣锦袍,彰显地位。
  可随意出入城中各处,行使缉拿维序之责。
  起初,张珏、文天祥等人对此还是颇有微词的。
  因为所谓带刀司所行之责,原本就有城卫军队兼任,显然多此一举。
  而且,钓鱼城本就不大,政务诸事皆由帅府代理,多弄出这么一个衙门口儿,根本没这个必要。而且太过张扬,有损民合。
  但是,赵孟禧只用了三天,就让张珏他们见识了什么叫术业有专攻。
  论潜伏、牒藏之事,赵孟禧那真的是祖宗辈儿的。
  只用三天,就被带刀司逮到了一条暗线。而且顺藤摸瓜,马上打掉了元人在钓鱼城的布置。
  赵维出城前往重庆的消息,就是这条暗线透漏给突烈忽儿的。
  然后,立威于众之前的赵孟禧,这才把自己全套的计划展现在张珏等人面前。
  他们这才知道,为什么赵维会极力促成锦衣卫的建立。
  因为,带刀司只是冰山一角,是锦衣卫摆在明面上的幌子。
  锦衣卫的真正构成,其实是分两昼夜两卫。
  昼卫,日前只有带刀司一卫,也就是负责明面上的城卫和谍匪甄别。
  而夜卫,才是锦衣卫的精华所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