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612

  算着日子,产期就在这几天,却是要小心再小心的。
  而王瑜临走之前,没头没脑地对赵维说了句,“谢谢!”
  赵维有点懵,“谢啥?”
  王瑜则低头道:“早间不让我去,是我误会了。”
  赵维:“你该说对不起!”
  王瑜:“......”
  会不会聊天?瞪了赵维一眼,掉头走了。
  送走二女,终于落得清闲,赵维引着王胜等人又来到小凉亭坐下。
  “接下来,就是把土豆和火药送到凌霄城去。该怎么走,你们有什么意见?”
  王胜沉吟片刻道:“不能走水路。又要过重庆,吓也吓死个人。”
  赵维点头,“重庆...是个麻烦!”
  之前说过,重庆是山城体系的重要结点,卡在那里,四路不通。
  “要是能把重庆拿下来就好了。”
  “呵。”赵孟禧冷笑,“做什么春秋大梦?”
  叹息道:“谁不想拿重庆?有了重庆,那钓鱼城就不再是一座孤城,咱们复宋之路也才算迈出正式的一步。”
  “但是,哪有兵力占重庆?”
  钓鱼城五六千兵,驰援一个凌霄城都做不到,就更别说重庆了。
  “走陆路也不是不行,往西南走,翻过大足,到内江,再到自贡,就离凌霄城不远了。这一路元军不多,威胁还不如豺狼虎豹来的大。”
  得益于蜀中无人,只有八十万户的人口,还大多集中在益州和重庆等大城。
  可以说,百里无人烟之地比比皆是,倒为长途跋涉带来了便利。
  “就是......”赵孟禧苦脸,“咱们马匹不多,得靠人背过去,还要翻山越岭。”
  一旁曹琦道:“这是没办法的事。幸好宁王今日处置得当,很多百姓愿意帮咱们远粮过去。想来征集几千民夫,当不是问题。”
  赵维拍板,“那就这么定了!你们下去准备,三日之后,我亲自带队出发。”
  却不想,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摇头。
  “别!谁都能去,就你去不了。”
  赵维无语,“为啥?”
  赵孟禧笑道:“你要当爹了,还往外跑什么?”
  “额。”这话让赵维没法反驳。
  王立见状,一脸坚定,“还是我去,都别争了!”
  “不行!”这回是曹琦和张起崖出言阻拦,“你想死,没人拦着,可这次不行。”
  王立皱眉,“为啥?”
  曹琦苦笑,“因为真的很有可能送死。”
  随后解释道:“突烈忽儿让你一炮轰死,阿难答这回换了个更狠的主帅,速不答!”
  “那老小子手可黑,你又是求死之心往他怀里撞,兄弟们真怕你回不来。”
  “所以,老实呆着吧,我去!”
  曹琦大包大揽,“老子可不触他的霉头,躲着走。”
  赵维不明所以,问了一句,“速不答,很厉害吗?”
  这回连王立都严肃起来,“那就是个魔头,弑杀成性。阿难答派他来蜀,是没想给凌霄城留活口。”
  听的赵维更是心惊,“这么邪乎?”
  “何止是邪乎?”
  曹琦苦笑,“那老小子的名声完完全全就是杀出来的,每过一地必屠城立威。当年蒙元初入蜀地,拿下的汉人城池他不是最多,可屠杀的汉人军民却一定是他最多。以至于此人有一绰号,就叫——万人屠!”
  “嚓......”赵维头皮有点发麻,“这么狠的吗?”
  结果,闷着头半天的血头突然来了一句,“我也想去。”
  赵维一愣,“你去干啥?”
  血头憨憨一乐,“嘿嘿,咱喜欢他的名字,好听!”
  “宰了他,我能叫万人屠不?”
  “......”
  “......”
  “......”
  大伙儿一翻白眼,这货对名字过于执着,都魔障了。
  三日之后。
  曹琦领一营川军,带着血头的血头军共一千一百兵卒,护卫六千民夫出钓鱼城,向宜宾的凌霄城进发。
  因为钓鱼城的军马寨之前被元人捣毁,如今只有几十匹种马,尚不成气候。
  所以,所有运往凌霄城的物资,几乎都是老百姓用肩膀扛着、担着一路走过去的。
  这其中,包括30万斤土豆和一万斤阴米,还有十万支火箭和三门小钢炮、两百发炮弹。
  粮食是能背多少就背多少,而火器也几乎是钓鱼城存货的一大半儿了。虽然数量有限,但了胜于无。
  平均下来,每个民夫的负重近70斤,还要翻山越岭,已经是极限了。
  其实,赵维很想随队前往,去凌霄城看一看。
  因为他内心深处不想这座城池失守,不光是怜惜城中的民军,更主要的是,如果凌霄城失,那钓鱼城就真的成了孤城。
  阿难答可以集中所有力量来封死钓鱼城。
  可是,凌霄城若真守得住,那么难受的就是阿难答了。
  那将是一颗钉子,正插在元军的心脏之处。
  ......
  驰援凌霄城的队伍出发的第二天,赵维当爹了。
  而且,真就是个男孩。
  黛西娅说的没错,她和赵维的第一个孩子必须是男孩。
  赵维如谢道清所愿,给孩子起名叫赵鼎,小名土豆。
  好吧,正是土豆丰收的季节,所有人都让他给起个土名儿,那就土到底呗,就叫土豆。
  为此,黛西娅还哭了一鼻子,这是个什么爹呀,难听死了!
  一直到了八月中旬,这些天,赵维天天窝在屋里陪着黛西娅和儿子。
  直到亦思马因和孙拱,还有刘德柔,找了他好几天之后,终于是进了帅府后院。
  “跟我们走,给殿下看样东西。”
  赵维莫名其妙,“干啥?又要钱啊?不是刚给过你们一大笔吗?”
  头两个月,亦思马因的回回砲项目就完工了,教会了近百个汉人工匠,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大规模建造了。
  亦恩马因扣除助手、工匠,还有物料的费用,净赚四千多两黄金。
  这个老财迷一看,来钱太容易了,宁王简直就是狗大户,不吃白不吃啊!
  于是,马上就开始成立新的项目组。而且,无意之中,还促成了致知院的一个新模式。
  那就是,联合开发团队。
  而集合了亦思马因和孙拱这两机械制造学家,还有刘德柔这个火药学家,还有数个大马士革工匠的超级团队,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新成果于近日出炉。
  把赵维拉到他们的工坊之中,几个人像抬宝贝一样,抬出一件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