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12

  而更要命的是,这个“沿海地区”大多集中在澳洲大陆的东南方向,也就是靠近南极那一边,是相对亚洲的最远端。
  也就是说,就算找到了澳洲大陆,也得沿着海岸绕半圈,才能到达那个相对富饶的地区。
  其次,这种宜居是相对的,相对其它地区宜居。
  澳洲很缺水,多数地区水源是靠降雨获得的。
  这里只有两条大河,后世两千多万人口,而且在有大规模水利工程加持的情况下,依旧缺水,更不要说一千多年前了。
  正常年景还说得过去,一但遇到大旱,江河断流。
  最后,就是澳洲的资源可利用的不多,至少在一千年前的大宋时期,有能力开采的矿产资源不多。
  除了铁矿丰富,再找不到什么能用的了。
  这么说吧,1606年欧洲探险家就已经发现了澳洲大陆,可是直到1788年,第一批定居的英国殖民者才在澳洲建立殖民地。
  而且这些殖民者还都是流放的囚犯,可见这块大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当然了,那么大一块陆地,总能找到既有矿又有林,既有田又有水的地方。
  可是,你让一知半解的赵维上哪找去?让大宋这些瞎子一样的逃亡人上哪找去?
  所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去美洲,要什么有什么。
  黄金白银、大量的铜矿,智利硝石更是火药的主要原料。就是没有铁,但汉人有青铜器。问题不大。
  而且,赵维最为看重的,也就是所有因素之中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那里有数千万美洲原住民。
  这是澳洲也好、日本也罢,都无法比拟的。
  别忘了,中原国土尽失,赵宋在半个世纪的蹂躏中,早就是苟延残喘之态,琼州这十几万人便是残宋最后的有生力量了。
  凭这十几万人海外立国,延续文明也许没有问题,但又如何再临天下呢?
  十年之后,将军白发,悍卒迟暮,又怎能重拾旧山河?
  二十年之后,新人长成,后浪推前浪。可做为第二代移民的他们,还有老一辈的国仇家恨吗?还知中原江山壮美,祖宗陵寝凉晚吗?
  国与国之间的倾扎蹈覆,地利、资源确实重要,然而最重要的还是人。
  东南亚也好,澳洲也罢,人少是好事,但人少也不是好事。
  只靠这十几万人,耗上几十年,等到元朝灭亡,也攒不出百万王师。
  当然,美洲太远了,在没有六分仪,没有精度定位的情况下,谈十几万人的远渡大洋,生根美洲,似乎有些痴人说梦。
  但是,人在绝境之中,是没有那么多选择的,也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只能冒死一搏。
  这一趟,可能有很多人会死,到不了那块被汉人称之为扶桑的净土。
  可是,依旧要赌。
  不赌,就要亡国。
  “扶桑国!我们可以去扶桑国。”
  “扶桑?”张世杰与陆秀夫等人面面相觑,甚至有些哭笑不得,“那只一个传说.罢了。”
  赵维却道:“正因为是传说,去者了了,元军才无从追击啊!”
  “况且,梁书言之凿凿,慧深和尚去过扶桑,就在东瀛之东。只要咱们从东瀛出发,向东航行,一定能找得到。”
  “这......”张世杰觉得,怎么这么不靠谱呢?
  “真的!”赵维生怕众人不信,“我用人头做保,只要一路向东,一定找得到。”
  好吧,赵维虽说初中没毕业,但初中地理还是上过几节课的,知道有北信风带,夏季正好是从日本以东一路吹到北美。
  只要一路顺风走,闭着眼睛都能撞到美洲大陆上。
  当然了,路途艰险,肯定不像赵维说的那么简单。
  但这却是大宋军民唯一的生路,也是他这个文盲穿越者唯一能想到的救宋之法。
  只要逃到美洲,最好是南美,不但元军没法追,而且大宋朝的科技水平对于当地土著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那是个没有轮子,没有铁器,连耕种都还处于刀耕火种水平的原始社会。
  玛雅城邦沉迷于研究天文,不知道什么是战争,一茬庄稼还要种上三年。
  就连骁勇的北美印第安人,也只会用两条脚和木矛狩猎。
  当这些原始文明遇到武装到牙齿的大宋,不说征服,起码立足没有任何问题。
  那为什么不暂避锋芒,跑到美洲去呢?卧薪尝胆若干年,到时反攻中原,也不失良策吧?
  “太后、太尉、陆相,维知道你们都累了。”赵维恳然诉说,这也是他把朝臣都支出去的原因。
  有些话,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
  “为国尽忠,可能亦是臣子最后的体面。可是为了大宋,为了宋土沦为元奴的万万宋人,此地也绝不能是掘坟建陵之所啊!何不放手一搏,横渡汪洋?”
  “前有建炎南渡,再兴百年。今为何不能再来一次建炎南渡,再搏一个盛世呢?”
  “......”
  “......“
  “......”
  众人沉默了,扶桑国......?
  张世杰感到何其荒谬,竟对一个传说之地生出一丝久不曾有的希望?
  陆秀夫又何尝不是如此?
  但是,真的行得通吗?
  高宗建炎南渡,执半壁江山,虽有中兴气象,却再也没有回到中原故土。
  何况是远渡重洋,寻一个未知之地?会不会像高宗一般,再难回转?
  那样的话,还不如死了来的干脆。
  苦笑一声,“中原尽失,宋民为奴。大宋,还是大宋吗?万一回不来,如何对得起祖宗?”
  一句话,把张世杰和杨太后又从希望之中拉了回来。
  张世杰顿悟摇头,“若真如相公所言,那世杰九泉之下,还有何脸面面对先皇?”
  “不会的!”赵维坚定摇头,打断二人,“一定不会的!我们一定会回来!”
  张世杰看着赵维,今天这个混蛋宁王给了他太多意外,比之崖山更加的意外。
  “宁王何以见得?”
  只见,赵维笑了。
  “太尉怎还犯起糊涂了?太尉不是黄潜善,而是岳鹏举!陆相不是秦桧,而是宗汝霖!官家更不是高宗,十数万军民亦不是南逃的败军散卒啊!”
  “还不明白吗?”赵维瞪着众人。
  “能陪官家一路不弃,甚至怀抱尽忠死志的这些臣子,哪一个是怕死之徒?哪一个不是忠义绝伦之士?”
  “这十数万义勇军民,有的是官家从临安带出来的御用工匠,有的是不愿依附元朝的读书人,有的则是忠心赵宋的绝好儿郎。”
  “官家此去,只有忠臣义士,没有奸佞小人。只有大宋朝最精良的匠人,没有一个庸庸碌碌之辈。”
  “这样一群人若于海外立足,不出十年,必翻天覆地,携倒海之势而归!”
  看着张世杰,“十年!若给太尉十年修养生息,卧薪尝胆,太尉可否重回中原,席卷海内?”
  张世杰一听,竟面色潮红,“若有十年喘息,世杰必复宋土!若不如愿,宁愿吊死!”
  “好!”赵维点头,又看向陆秀夫。
  “陆相,再没有比这十数万人更忠心不二,更奋发图强的百姓了。再没有比现在这个大宋朝堂更君明臣孝的时代了。陆相就不想试试,引领这样一群人,创出一个不一样的大宋?”
  “我......”陆秀夫呆呆地看着赵维。
  不得不说,他被赵维说服了。
  赵维用一个他们从不曾设想的角度,解读了当下时局。
  是的,没有比当下更好的朝堂,更好的百姓了!
  这十几万军民,兵是是最忠勇的兵。他们在赵宋无望的情况下,还依旧追随宋廷至死不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