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612

  速不答得讯,也是吃了一惊,宋军主力?主力在神臂城?
  猛一拍额头,“坏了!!搞错了!!”
  从一开始,他就先入为主地认为,宋军是在保凌霄城。又是打退重庆之兵,又是奇袭神臂城的,这一切都是幌子。
  现在速不答想明白了,宋人是想借凌霄城拖住他的二十万大军,又做出主力部队顽强抵抗重庆的态势...可实际上,他们的目标是神臂城。
  因为拿重庆,宋军就算有实力,也要冒很大风险。反而神臂城兵力空虚,取之甚易,而且其价值也是无可估量。
  那可是长江边上的山城,既能封锁长江水道,又可以和钓鱼城互为呼应。比凌霄城有用得多。
  那才是宋人的真正意图!
  当下,再不敢怠慢,急令重庆守城再分兵两万,驰援神臂城。自己这边又调兵四万,赶赴泸州战场。
  神臂城下一下子就聚集了十万大军,规模只比凌霄城战场的十三万人马略少一点。
  按理来说,速不答如果再狠一点,应该举全军驰援神臂城,放弃对凌霄城的攻打。
  可是,他觉得还稳得住,尚在他的掌控之内,且僰人战士很快就会到达凌霄城。
  到时,不足三千人的凌霄城必然被攻破。就算神臂城一时无法攻下,也可以保障重庆的陆路联系。
  然而,就在速不答依旧沉稳之时,另一个消息传来,直接把他打懵了。
  宋军奇袭云顶城,金堂失守!
  这个消息可把速不答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因为金堂是不能失守的。
  所谓金堂,就是后世成都所辖的一个县,离益州主城只有不足百里。
  那可是四川元军的大本营。
  金堂要是丢了,就等于宋军的一把刀子已经抵到了脖子上,随时可以对益州造成威胁。
  这是速不答万万接受不了的。
  可以说,云顶城的重要性比泸州还要大。
  急忙点兵七万,火还赶往云顶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云顶城拿回来。
  然而,等元军没日没夜地赶回金堂,宋军早就没影儿了。
  不但宋军没影儿了,连金堂数万百姓、奴户也都没影儿了。
  甚至连条狗都没给元军留下。
  正当金堂元军不知道是该追,该留,还是该回凌霄城的时候,益州炮击事件爆发。
  谢明的小股部队借骑兵的机动能力,溜到了益州城下,趁夜突袭,打了两百发炮弹、近万支火箭。
  城门直接轰没了,城楼也被烧了个干净。宋军随后扬长而去,不知所踪。
  速不答得知之后,再也淡定不下来了。
  太悬了!宋军要是趁夜入城,益州失守简直就是肯定的。
  哪还敢让五万云顶城元军撤回凌霄?命令他们回守益州,确保益州万全。
  而直到现在,速不答终于开始思考一个严重的问题:
  宋军主力的那六万战卒,到底在哪儿?
  在神臂城?
  现在最有可能的,当然是神臂城。
  可是,谁袭击的云顶金堂?谁又把金堂数万之民一夜之间迁走的?又是谁又夜袭的益州?
  速不答懵了,有些焦头烂额,他实在搞不清楚宋军的主力在哪儿。
  从他的视角纵观全局就会发现,他已经不知道宋军在干什么了。
  拿了神臂城,还要打云顶城。可打云顶不能解神臂城之围啊?那围城的十万大军是不可能动的。
  而且,打完就走。显然人家也没指望多坚持会儿,以解神臂城之围。而且,跑了之后还要绕回来打益州。
  意图是什么?总要有一个意图吧?
  而且,纵观全局,本来就是一个简单的二十万人平推凌霄城,可是打着打着......
  重庆与钓鱼城算一个战场...
  泸州是一个战场...
  云顶、益州又是一个战场...
  这已经变成了一场多点作战的宋元大战。
  更要命的是,他这个元军统帅居然窝在一个宋军诱饵——凌霄城下,没有亲临任何一个主要战场。
  好吧,速不答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主要战场。
  而且,他的恶梦才刚刚开始。
  ......
  如今的速不答身边,只剩下六万人马继续强攻凌霄城。
  虽然声势只剩下初到时的三分之一,可是六万人马对城上的两千多人,也已经足够了。
  成败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在山林之中潜藏了两个多月的血头军...被激活了。
  这些堪称十三世纪特种部队的印第安猎手,开始活跃起来。
  游走在元军大营之外,暗杀、放冷箭、投毒、放火...割头皮,插人字旗。
  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一个印第安猎手只要背着一箱一窝蜂潜入元营近处,就可以点着一片的营帐。
  一小瓶箭毒木的树汁,就可以毒翻数百个元军士卒。
  本来因为有贪狼卫的前车之鉴,元军中就流传着,凌霄城下有鬼魅之军出没的谣传。
  被血头军这么搞,简直就是欲死欲仙,疲于奔命。
  又不能入林去追,因为根本就抓不着人影儿。
  速不答实在没办法,令大营收缩,所有营帐都安插于平坦空旷之处。
  且大营四面远离山林数百丈,中间都是空场平地,草木全部砍伐烧尽。
  老小子发了狠,我看你还怎么进来!
  虽说这般布置确实有效地防止了血头军偷袭,但是元军总要入林的啊!
  别的不说,六万人三餐灶饭需要的干柴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只能到林中收集。
  可是,砍柴的元兵进去十个,能出来一半儿就已经是万幸。
  以至于军中重赏砍柴兵,也无人肯入林。
  有些元卒宁可不生火,吃生的,也不进林子。
  除了例行攻城,吃喝拉撒皆在营中,不肯出营半步。粪水溢的到处都是,臭气熏天。
  这些士卒面对一个直上直下的凌霄城,每日冒着守城箭雨和礌石搏命,本就凄惨。
  好不容易熬过一天,幸得活命,回到营里,却连热饭都吃不上,还要守着屎尿入眠。这样的日子,简直就不是人过的。
  士气如何,就不用提了。
  而更要命的是,听说宋军开始袭击沿江的粮船,凌霄城大营已经有数日无粮草入营了。
  要知道,重庆的水道断了,本就对粮草供给有着影响。现在从益州来的粮船也被截击,那凌霄城什么时候断粮,谁也说不准。
  也许,只有速不答主帅知道。
  然而士卒们不知道,他们的速不答主帅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
  老将军南征北战,打过回回,攻过金国,又转战南宋,可以说无往不利,用兵如神。
  可是,他从来没打过这么窝囊的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