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612

  这样一来,只要把元军挡在神臂城以西,再给宋军一点时间,重庆就是囊中之物了。
  而拿下重庆,旧时的山城体系就将彻底盘活,连成一片。
  宋军再不用翻山越岭地连接各城,而是可以借水道之利,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更重要的一点,杨国舅,还有谢明,花费那么大代价打通的从巴蜀到安南的陆路通路,正好被重庆堵在要害上。
  不拿下重庆,宋军要是想从那条路到出海口,就只能像上次赵维那样,从重庆的脚底下过。
  这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所以,攻略重庆,是必然,也是必须。
  而想攻重庆,就得守住神臂城,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好在赵维的土改政策,解放农奴走“群众路线”,使得元军想攻神臂城也不是那么容易,城中八万百姓成了宋军最坚强的后盾。
  众议之下,一致认为,现在神臂城只一万守军还不稳妥,起码还得加一万。
  而且,剩余的九门小钢炮要全部部署在神臂城。
  凌霄城方面,依旧由易世英老将军镇守。调拨五千军马,城中不驻百姓,成为一个纯粹的兵城。
  想来速不答折戟城下,元军不会那么死心眼的还死磕凌霄城。
  所以,守备压力其实不大。
  而青居、牛头、礼义三城,都属于远离元军的主攻路线,且周边人烟稀少,所以完全可以胜任后方补给城的任务。
  商议之后,决定把从金堂牵居而来的百姓分别安置在这三城之中,由各城府衙分配土地,甚至还有一笔不多不少的安家费。
  如此一来,不但钓鱼城的万亩良田可以供给粮食,青居、牛头、礼义三城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粮城。
  就算战事打响,神臂、钓鱼、凌霄三城全部绝收,宋军也可以保证粮食供给。
  只不过,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赵维心里有点慌.。
  因为,钱花的有点快,他快招架不住了。
  ......
第157章
鲁国公主
  谁都知道宁王殿下巨有钱,手握六百四十万两白银,两万来斤黄金。
  可是,只有赵维自己才知道,再有钱也架不住这么败啊!
  神臂城是他拿钱砸出来的,一百万两扔进去,才算拿稳了城池。
  有了神臂城的经验,大伙儿觉得这招好了,土改、发钱......
  这不是开国皇帝才干的事儿吗?咱们用好像也行。
  于是,王立、张起崖和包申去青居、牛头、礼义的时候,也这么干。
  还没进城,就大肆宣扬放奴从良,均分田地。
  所以,这三城几乎没用打,守军都吓坏了,生怕半夜被奴户割了脑袋。于是,纷纷依附。
  进了城,王立他们当然更为放肆,分!!杀土豪,分田地!!
  到这一步,一点问题都没有。群众路线,谁用谁知道。
  可是,要是赵维来了,也就到这一步了。不会像神臂城那样,要田要钱随你挑。
  因为,没这个必要。
  这三城周边本来就没什么人烟,土地是绝对够分的。
  结果,这三个傻老冒儿不会变通,依旧是要地要钱,任君挑选。
  百姓和奴户一听,没乐出屁来,全要钱,没一个要地的。
  傻子才要地!城外到处是荒地没有人种,还用你分?我自己开荒去好不好?
  结果,就是这三座城,一共收服了百姓十一万多,加上金堂迁来的6万余百姓,还招了两万义军,成果是显著的。
  但是,生生又从赵维这掏走了160万两白银,把赵维宰的有点懵。
  现在才六座城,义军、降军,加原有宋军,也才四万多人,治下百姓不过三十多万,就干掉了我260多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那要是拿完了重庆,老子不成穷光蛋了?
  他哪知道,这260万只是刚刚开了个头儿,用不着等打重庆,剩下的380万连一年都没坚持住,一个大仔儿都没剩下。
  因为,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场被后世誉为汉人光复第一战的“川东大捷”,在赵维努力消化战果的同时,也在悄然地向八方扩散。
  其影响之大,远非赵维可以想象。
  巴蜀各地,广元路、夔州路、顺庆路、潼川路、成都路......
  几乎每一个角落,在震惊速不答之死的同时,百姓之中也开始议论纷纷。
  “赵宋复辟了?居然打赢了元人?”
  ......
  “可不是?歼敌六万,主帅速不答战死。这样的大胜,几十年没见过了吧?”
  ......
  “就没有过这样的大胜好不好!?那个宁王真是厉害!”
  ......
  “也有魄力啊!听说放奴从良,不但分田,还能分钱呢!不是中统钞,人家直接发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
  “真的假的?他哪来那么多银子?”
  ......
  “你看看,村头的董家知道吧?他家女婿住金堂,被宋军迁到青居去了。前两天特意跑回来,把董家一家人都接走了。
  人家董家女婿亲口说的,无论良奴,每人三十两。每户还有安家费,田地随便开。田税按宋税算,比元税轻了一倍还多呢!”
  (赵维:老子真没说每人30两哈!)
  ......
  “真给啊?怪不得好几天没见着董家那长舌妇了,原来是跑宋人那边享福去了!”
  ......
  “可不?咱可得把家里的奴户看好了,照这么下去,还不都跑宁王那去了?”
  ......
  “对对,我这就回家把奴户锁起来,可不能跑了,诶!这位老哥家里有几个奴?也得看好啊!”
  ......
  那位老哥一瞪眼,“俺就是奴户!”
  .....
  这样的对话随处可见,短短几天的工夫,各路逃跑的奴户、迁居的穷人,便不计其数,逐渐向川东六城靠拢。
  而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不仅限于巴蜀之地,各种风传越过重山峻岭,向各地扩散。
  紧邻四川的荆湖、陕西等地,也陆续开始出现逃人逃户,直奔川东宋军大本营慕名而来。
  ......
  ——————
  大都,长宁宫。
  “哈哈!!”忽必烈看着四川战报,放声大笑,“漂亮!真是漂亮啊!那小子越来越让朕意外了!”
  下首站立的除了阿丹,还有另外一对中年父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