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612

  黄糖就是后世的白糖。只不过,在宋朝还没出现把糖漂白的技术,所以称黄糖。
  几位老相公不知道赵维要干什么,只能是怔怔地看着。
  只见赵维把柑橘递给王瑜也不说话,王瑜自然知道是让她剥皮。
  赵维自己则是把东红柿放在臼里捣碎,虑出汁水,分别在每个人的盏中倒了一点,又放了些黄糖粉进去。
  这才倒是酒水,“再尝尝!”
  几个老头儿不明就理,端起盏来先凑到嘴边闻了闻。感觉没什么变化,还是只有酒味,而无米麦之香啊!
  皱眉饮之,登时眼前一亮。
  只觉酒味依旧甘烈醇厚,可是黄糖的甜味,还有东红柿的酸美,居然没被酒味掩盖,层次分明,回味无穷。
  “不错!”王老爷子端着酒盏盏不离嘴,还不忘赞美,“真是不错!”
  赵维那边微微一笑,等几个老头儿喝完一盏,又从王瑜手里接过剥好的柑橘,捣碎取汁,如法加入空盏,让众人再尝。
  浓郁的柑橘味道,又替代了东红柿,满口橘香与酒气混合,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确实是比宋人所产的橘酒还要美味。
  “这是怎么回事?”文天祥甚是不解。
  他们可都是酒中老仙,喝过的酒品可是不少,喝法也是尝试无数。
  但是,他敢肯定,即使用大宋最好的米酒兑橘汁、黄糖,也不可能出现这么浓郁的味道。
  赵维此时得意非常,“怎么样?是不是好酒!?”
  这就是伏特加最大的特点。
  按理来说,这种没有任何杂味的纯酒精口感并不适合宋人的口味,宋人还是喜欢米酒的醇香,或者果酒。
  可也因为没有任何杂味,所以更容易与其它风味混合,且层次分明。
  也正因为这个特性,使得伏特加号称是鸡尾酒的鼻祖,也是最重要的基酒之一。
  所以,这东西不讨喜没关系啊,加点料就行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加料很方便。
  一坛子土豆酒,只要不怕麻烦,能喝出一百种风味来。
  “确实是好酒啊!”王老爷砸吧着嘴,有些意犹未尽。
  但依旧板起脸色,“可是,下不为例!别忘了,是殿下亲下的禁酒令!”
  赵维一笑,“厚斋先生别急。要真是违反了禁酒令,我还敢拿到几位面前卖弄吗?”
  转头看向那老汉,“跟几位相公说说吧,你这酒是怎么酿的。”
  众人一怔,终于把注意力集中到那老汉身上。
  只见他缩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还以为自己干了多大的错事,哪还敢开口?
  倒是王老爷子先说了话,“这酒...是你酿的?手艺不错啊!是何地官造出身?”
  且不说风味,只论酒液的质量,这老汉的手艺就不低。
  能把酒液澄清到如甘泉一般清澈。这样的手法,除了各府的官造酒坊,民间是没有的。
  因为,无论是宋朝,还是元朝,都实行粮酒专卖制。
  只有官府可以酿造酒曲,商家只能从官办或者官府批准的酒坊来购入曲酒,回去之后自行勾兑售买。
  民间的酒坊不是没有,但只准经营果酒,不能酿粮酒。
  王老爷子认定,这老汉一定是从哪个官营酒坊出来的,否则没这么高的手艺。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人家还真就是个特例。根本不是哪个官坊出身,就是一个果酒酿造的手艺人。
  “回相公的话。”被问的没法,老汉只得开了口。
  “咱家里三代都是酿酒的,因为拿不到酒權(粮酒经营许可证),所以只在果酒上下工夫。”
  “如今城中无酒,老汉自己嘴也馋,见满城都是土豆,就想着这东西能不能酿酒。”
  “结果就......”老汉苦着脸,“本来就想酿一些压一压瘾头,可是被军营里的军卒知道了,开始陆陆续续找小老儿买酒。”
  “今日却被宁王殿下撞了个正着,就是这么回事了。”
  “哦。”
  王老爷子点头细听,心说,也是情有可原,只是...这禁酒令,谁也不能......
  “等等!”一下反应过来,瞪着老汉半天没说出话来。
  倒是文天祥替他问出一句,“老人家是说,这酒是土豆酿的?”
  老汉点头,“对啊!土豆酿的....犯,犯王法吗?”
  几个老相公对视一眼,都眼冒绿光儿,齐声道:
  “不犯!”
  ......
第160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不是犯不犯王法的事儿。
  在坐的,没有一个不是人精。老汉一说出这是土豆酿出来的,马上就意识到,赵维说的民生问题解决了,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酒这种好东西,不但他们好饮,这年头,无论男女,哪个不好这一口儿?
  不但钓鱼城和其余五座山城缺这一口,巴蜀哪个地方不缺这一口呢?
  既然外面缺,那就可以往出卖。往出卖,就可以实现流通。
  而实现流通,民生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其实,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流通的问题。
  宋元对立,安西王府封锁六城,不让民生物资进入六城,这是一定的。
  而大宋这边,因为发展过快,且畸形,根本就达不到自给自足的水平。
  于是,便出现了粮产过盛,但其它的生活物资却奇缺无比的尴尬状况。
  可能有人会说,吃的饱就不错了,这是非常时期,你还管那么多做什么。
  其实不是的,这些看似无关生死的小问题,其实是有大隐患的。
  举个例子吧,就拿后世的猪肉来说,从十几块钱翻到三四十块钱,多少人吐槽埋怨?
  那要是猪肉再涨呢?涨到十倍、百倍呢?
  要是不单单是猪肉,而是除了粮食之外,所有的生活物资全都飞涨,甚至断供呢?
  想像一下,那将是一个什么的情形。
  而钓鱼城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老百姓即使能吃饱,也不会觉得过上了好日子,怨声载道。
  赵维心急,就急在这儿。
  他不敢说让百姓过上满意的好日子,起码得让这日子过得下去。
  民怨少一点,对这个刚刚破土而出的小小根据地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相公们之所以没有赵维那么急,也不是没有道理。
  而且,这个道理很深,一般人看不出来。
  那就是,大宋六城现在还有一样东西过剩——钱!!
  现在大宋六城的钱太多了,多到能吓死人。
  如果把这种情况放在未亡之前的大宋,一下子多出这么多无根之钱,那吓死的就是这些相公。
  可是,如果放在现在,那睡不着觉的,应该就是安西王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