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612

  这家伙颗粒化火药还没弄明白,却还放不下他新式火药的研究,天天来缠着赵维,让他给弄一批炼丹的东西回来。
  所谓炼丹的东西,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化学原料。
  像是水银、朱砂、硫磺、硝石,铅铁之类的,等等一大堆。
  一样两样,赵维还能给他想想办法,可是他全要。
  赵维听着就有点懵,看了眼清单,居然还有鲨鱼骨。
  “这玩意我上哪给你弄去!?”
  但是,刘德柔不干,“我仔细地想过了,新式火药之所以没成功,正是少这一味鲨鱼骨。”
  赵维:“......”
  直接把货单甩刘德柔脸上,“你听我的,跟鲨鱼骨就没关系,有没有都一样!”
  刘德柔:“殿下怎么这么说?我的丹方可是独一无二的,绝不会有错。”
  赵维一翻白眼,这就是闹心的地方了。
  这个年代的化学,确实就是道士的炼丹术。可是,炼丹术却不是化学。
  那是糟粕与精华混杂的产物,能鼓捣出火药这种影响世界的东西,也能把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融入到炼丹之中。
  其实就是缺乏基础理论。但是,化学的基础理论,赵维真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他的后世学问都是散碎的,东一块西一块。
  好不容易打发完刘德柔,还没出院,赵友钦又来了。
  同样是个道士,而且同样给赵维出了个难题。
  他要的东西倒是不稀奇古怪,但是贵啊!
  他要水玉,而且是越透亮越好的水玉。要的量还不少,且块越大越好。
  赵友钦给赵维比划了一下,“没有杂质,这么大...给我来十块。”
  说的赵维一阵眩晕,水玉就是水晶,可不便宜,而且赵友钦比划的有篮球那么大。
  “我说,大孙子啊!”
  好吧,之前说过,赵友钦也是赵室皇族,是北宋汉王十二世孙。算起来,比赵维整整小了两辈儿。
  “我说大孙子哟,你知道那么大一块得多少钱吗?还十块儿!?”
  赵友钦其实不喜欢赵维在辈份上占他便宜,他都三十大几的人了,被二十岁小伙子叫孙子,这叫什么事儿?
  可是,谁让他求人呢?苦脸道:“殿下,真的急用。你只要给我水玉,我就能把殿下说的那个望远镜造出来。”
  赵维脑仁儿疼,“上回不是让你从阿老瓦丁那学大食玻璃的制法吗?那玩意不行吗?”
  赵友钦摇头,“不行!做出来是绿的,根本用不了。”
  “绿的?”
  赵维心说,不能啊?后世玻璃不都是没颜色的吗?怎么是绿的?
  正好刘德柔还没出院,“回来!”
  刘德柔一听,屁颠屁颠地跑了回来,还以为宁王改了主意,帮他弄鲨鱼骨了呢。
  结果,赵维一指赵友钦,“你你你...帮他看看去,玻璃怎么是绿的?”
  “啊!?”刘德柔不干了,“我哪有空?还要撮火药丸子呢!”
  赵维一瞪眼,“你去不去!?”
  刘德柔早摸准宁王的脾气了,这点事儿还不至于和他真动怒。
  “不去!!”
  赵维,“鲨鱼骨!帮他把玻璃弄好,我就给你鲨鱼骨。”
  “真的!?”
  “真的!”
  “那你先给我鲨鱼骨,我就帮他想想办法。正好咱炼丹经验里,对于退绿还是有些心得的。”
  赵维一咬牙,“行!!”
  等刘德柔和赵友钦一走,马二爷凑上来,“你哪给他弄鲨鱼骨去?”
  结果,赵维来了句,“去民街屠夫那,弄几根羊肋条回来。”
  马二爷惊了,“这也行?”
  赵维不耐烦道:“赶紧去,今晚吃烤羊肋!到时啃干净肉,扔火里烧一宿,谁知道是鲨鱼骨,还是羊骨。”
  “你牛!”马二爷乐颠颠的跑了,真去买羊肋条了。
  等马二爷一走,赵维好好琢磨了一下,去找赵孟禧了。
  “想办法给我弄几大块水玉回来。”
  赵孟禧瞥了他一眼,“要那玩意干啥?”
  赵维:“赵友钦要用。”
  只见赵孟禧不出意外的也是一翻白眼,“咱大孙子这能找事儿呢?不给他不行吗?”
  赵维沉吟了一下,想说行,但最后学是扁嘴摇了摇头。
  “给他吧,他弄的那个东西对咱们有大用。”
  赵友钦也是道门出身,全能型人才,天文、经纬、地理、数术无一不长。而且,他还有一个特殊的才能,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独一份。
  那就是,他对光学有很深的研究。
  在没来钓鱼城之前,就做过很多的光学实验,造诣颇深。
  当然,这些实验在后世看来也就初中水平,简单的光学闪射和折射实验。但是放在这个年月,却是不得了的成就。
  而且还让赵维碰见了,只能说是万幸。
  赵维最先想到的,就是望远镜。
  要是能把望远镜造出来,在军事上会有很大的用处,行军打仗就等于带了双千里眼嘛。
  但赵维没想到,这千里眼咋这废钱呢?
  “买吧!”
  一咬牙,谁让这年头玻璃不过关呢?只能用高品质水玉打磨镜片。
  “只要能造出来,花多少钱都值了。”
  只不过,赵维没想到的是,赵友钦搞错了,他设计的那根本就不是望远镜,连一米都看不出来。
  但是,却可以在稍加改造之后,把眼前的事物放大百倍不止。
  也就是说,赵友钦造的不是望远镜,而是显微镜。
  这不但惊到了赵维,也向致知院的所有人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
  其影响和价值,更是不知要超出望远镜多少倍。
  ......
第165章
血里有毒
  致知院其实也有派系之争,根源更可笑至极,就是怎么来的钓鱼城。
  大致可分为,走着来的和装箱运过来的两派。
  走着来的这一伙儿自不用多说,以赵友钦为代表,像是邓牧、黄道婆和陈元靓等等,本就是亲宋南人。
  而装箱来的那一边儿就有点杂了,有回回人,有色目人,有北地汉人,还有蒙古人和大马士革白人。
  他们本来不想给赵维干事儿,可是五年之约,再加上宁王“壕无人性”地生拿钱砸,把以阿老瓦丁为代表的“硬骨头们”生生给敲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