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612

  正如他之前对亲爹说的,他没时间和这些人讲道理,也没时间哄着来。
  因为观念这个东西,道理一时半会儿是讲不通的。
  赵维想把他的思维方式灌输给这个时代的士大夫,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至于文天祥、谢叠山等人为什么能懂得赵维的思维,甚至和他一起站到了儒家理学的对立面?
  原因很简单。
  他们是先了解了赵维这个人,从而接近他的思想,最后再到认同。
  而且,这些人是和赵维一起出生入死,一起经历过风雨的。
  况且,四川那个情况,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特事特办。把儒学放到一边,先生存再说。
  最后活下来了,活的还挺好。
  大伙儿才发现,像宁王那样思考问题好像没错,而且更有效。
  文天祥等人是先实践,看到结果之后再讲道理。
  而在扶桑不同,不夺权就没法实践。而没有实践的道理,说服不了陆秀夫,甚至连亲爹都说服不了。
  怎么办?只能耍手段,先把权拿在手里再说。
  等有了权,可以实践了,最好在做出成果后,再去和陆、江等人讲道理,可能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而更重要的是,赵维可以从先实践,再讲道理的这套反流程之中,节省大量的时间。
  此时,赵昺郑重上朝,杨太后落坐垂帘之后。
  君臣见礼,赵昺也念完了台词,俯视下首,询问中原实情。
  本来,这事应该文天祥或者谢叠山出班回禀。
  但是,两人都没动,赵与芮也没动,唯独赵维清了清嗓子,出班上奏。
  “启奏陛下,四川之务,需从头说起,且听我细细道来。”
  至此,文天祥等人把手一抄,老神哉哉的一闭眼,只看宁王开始他的表演。
  呵呵,他们不上前奏禀,自然有不上前的道理。
  你要说奏报,这老三位谁出来都比赵维字正腔圆。
  可是,你要论说书讲话本儿,那十个文天祥也比不上一个赵维啊!
  赵维上去就是去说书的,把这几年在大宋的经历说的越精彩越好,把四川说的越昌盛越妙。
  不这样,或许陆秀夫和江钲愿意回来。可是,不这样儿,怎么能让陈跑跑,陈与权上钩,甘心情愿的回大宋呢?
  ......
  大殿之内,赵维从入大都开始,讲到见文天祥。
  “陛下是不知道啊,当时北兵司几十个暗哨,还有大内太监阿丹在场,我一见,文公那副凄惨模样,眼泪就下来了,元人怎可欺我国相至此?
  可是文公厉害啊,一搭眼就知有内情。立时就一声喝骂,把我给骂醒了。然后,这么这么这么,那么那么那么....”
  从见文天祥,讲到洗劫保定府。
  从洗劫保定,讲到剑阁入蜀。
  “当元卒卖给我们兵器时,我都傻了,这么生猛的吗?”
  “可是,一进四川才知道,手里没家伙,你敢进四川?早就喂老虎了!整个四川,十户九空,虎狼啸于市,那等惨状...就别提了!”
  “当时,我这心就凉了半截。此等荒凉之地,哪是栖身之所啊?”
  “可是,张帅却告诉我把心放肚子里,走你的便是!”
  “你们猜怎着?”
  赵维这不当王爷,也能当个说书匠糊口,把满朝文武的胃口都给吊了起来。
  赵昺都快把脖子伸到赵维怀里了,赊着半个身子,“怎么着?皇叔快说!!”
  赵维环视全场,“张君玉说完此言,本王尚且不信。可是没多久,便到了......”
  “到了哪!?”
  赵维用上了单田芳老爷子独有的粗缓语调:
  “到了巴州...恩、阳、县!”
  ......
第177章
可怜的陈老爷
  “到了巴州...恩阳县!”
  赵维一句说完,又停下了,气的殿上文武咋那么想掐死他呢?
  怎地?一句话,你还能停一宿是怎么着?
  耐着性子继续听。
  虽说宁王恼人,但众人也是头一次听人这么生动地描述巴蜀现状。
  君臣在急于知道结果的同时,也是暗自咋舌。
  “天府之国啊?怎衰败至此?”
  “虎狼行于市,那得是什么样?”
  要知道,巴蜀乃是靖康之后,大宋的绝对根基。
  别看南巡之后的宋廷落脚于苏杭,可是,无论从军事,还是经济角度,巴蜀都是国中翘楚。
  靖康之后,正是蜀将吴玠仙人关大败金兀术(wù
zhú),可谓一战定乾坤,保住巴蜀的同时,也止住了金国南下的态势。
  随后数十年,巴蜀更是南朝的大后方,贡献最高的税收、最多的量产。
  可是,谁能想到,如此富庶丰饶之地,竟至于此。
  “那恩阳县,乃是川北水路重镇,曾几何时,千舸竞帆,河路拥塞啊!可是现在,我等一行在码头上一看,那是废舟遍布,了无人迹!”
  “王将军遍寻恩阳城,只觅得残户百二不足,恳求恩阳户操舟送行。”
  “你们猜,怎么着?”
  大伙儿一翻白眼,又来?
  不过,也有官员小声议论,“我原籍便是巴州,当年恩阳水路之景,我见过啊,何其壮阔?真是......”
  那官员竟怆然泪下,好不伤心。
  赵维继续,“恩阳一百二十户民,竟是收拾细软行囊,举家而出!”
  “后来,本王才知道,人家得知大宋杀回来了,就没打算回去,无论老幼,皆要抗元呢!”
  “借用操舟老阿娘之言:打嘛!打他撒!啷个怕他哟!”
  “就这样,我们一路收拢义民,直至钓鱼城下。随者近万,声势渐隆!”
  “而钓鱼城...我等本以为,钓鱼城下必有一番血战。哪成想,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五万城民开城相迎,皆是振奋,只等张帅与文相公一声令下,挥师天下,复我疆域!”
  “嘶!!!”文武君臣皆是一声倒吸。
  没想到,巴蜀竟彪悍至此,已经打到千里无人烟,还能致死抗争。
  陆秀夫长叹:“有民如此,我国朝之幸事矣!”
  “那后来呢?”
  “后来?”赵维一挑眉头,“后来就更精彩了!”
  随后,赵维将在钓鱼城怎么推广种土豆,怎么铲除元人细作,怎么得知凌霄城之难,又怎么决心营救,再到一万四兵卒大破速不答,仔仔细细和众人讲了一遍。
  足足说了两个多时辰,听得文武众臣,一会儿低呼惊叫,一会又大喝叫好。
  文天祥、谢叠先本是涉事者,都让赵维说的一刻都不曾分神,心中暗道:殿下不去说书,简直就是浪费那张巧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