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612

  保定匠城里,是把所有蒙元征服的文明成果集中到了一起。
  再加上对工匠的空前重视加重赏,自己发明点新武器可能困难,但仿你一门炮、一条船,那还不是心到擒来?
  赵维最多能保证,让大宋这边的武器装备不断的更新换代。虽说做不到碾压,但可以领先一个代差。
  但这不能致胜。致胜的关键还是人,是士气,是蔑视一切敌手的气势。
  与元军正面一战是早晚的事儿,那干嘛还往后拖呢?五年都没缓过来,再来五年就能缓过来了?
  所以,当断则断也好,长痛不如短痛也罢,这一仗必需打。
  而且,还不是在四川那种迂回战术,避敌锋芒的打方。
  要把魂找回来,要让这些崖山出来的人看到元人并不可怕,只有把这一仗打赢了。
  哪怕不赢,但把气势打出来了,大宋才算真的活了,才算抓过了一丝生机。
  否则,一切都是扯淡。
  何况,没有比现在干更好的时机了。
  扶桑大宋现在身处巴拿马,周围有近两千万的印第安人。这些都是潜在的兵源,再不济,也是潜在的盟友。
  就这么跑了?继续往南跑?放弃现在的一切?
  那等元朝大军一到,以忽必烈的能力,是直接碾过去,还是各种融合政策一起上,可就说不准了。
  到时,这两千万人口,不但不是大宋的兵源和盟友,甚至可能成为大宋的敌人。
  那你还有什么机会翻盘吗?
  所以,现在必须孤注一掷,干就完了!
  宋元之交,正如刚掉到崖山,脑子里那个声音对赵维说的一样,“这最难的就交给赵维了”。
  怎么难?因为这就是九死一生,刀尖上求存的活计。
  不论对赵维,还是对大宋,畏首畏尾救不了宋,也灭不了横扫半个地球的大元。
  每一步都是冒险,每一步都是不进则亡。
  外面百官心情如何,相公议论什么,赵维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他只要让这个朝廷运作起来就行了,别一个个嚷嚷着“不可为”、“现在跑还来得及”就行了。
  至于里面这些人,慢慢来。
  别看现在苦大仇深,也没办法,也认为“不可为”。
  但还没到时候,当初在钓鱼城帅府,王老爷子不也端着兵书说“不可为”吗?
  这一夜就在闹闹哄哄之下,匆匆而过。
  第二天,大伙儿吃了早饭,杨太后从后殿亲自给送进来的。
  本来,太后看赵昺也跟着熬了一宿,想说让赵昺回去休息。可是几经犹豫,没敢开口。
  这一切被赵与珞看在眼,暗自摇头。混蛋儿子说的没错,杨太后确实不适合垂帘听政。
  不说别的,哪有这样儿的,给赵昺多备几床铺盖也就算了,您把床都搬过来了?也不怕臣子笑话?
  “说说吧!”
  早饭一过,文天祥率先开口,“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两年,50万,要怎么凑?”
  众人一听,都围拢而来,连漫不经心的赵昺也都正色起来。
  可是,张世杰也好,苏刘义也罢,却是都不开口。他们是实在没办法,也不认为别人有办法。
  “先不急。”见无人应答,赵与芮先说话了。
  “咱们可以倒着推一下,假设两年之后有50万兵,那这50万应该从哪来?”
  这是在钓鱼城大伙儿常用的方式,逆推,先出结论,再一步步往回推。
  “50万......”谢先生沉吟着。
  “如果两年后真有50万,那无外乎几个可能:一,自中原运兵;二,征用土人入伍;三,与土人结盟,共讨元贼。”
  张世杰一听,登时皱眉,白了谢先生一眼,“都不可能!”
  “首先,自中原运兵就绝无可能。不说我们有没有那么大的运力,就现在,中原皆是元土,怎么征兵?根本征不来的,除非把巴蜀宋兵调入扶桑。
  可是,巴蜀怎么办?不要了吗?
  再说,巴蜀也才十万兵,就算在民间继续征兵,只几十万百姓,又能征多少?不够的。”
  “其次,征用土人。当下之情,土人与我们的关系紧张,别说征用为兵,就是雇工都略显吃力了。
  所以,无论是征用土人,还是与土人结盟抗元,都不太可能。”
  被张世杰怼了回去,谢叠山也不气恼,他只是引导。
  这些也不是没想过,但是要说出来,引导众人一点点的接近真理。
  “没关系。”淡然一笑,“那就按太尉之言,自中原调兵,绝无可能。征兵土人和结盟,也不太可能。”
  “那就只剩不太可能的两项了嘛!征兵和结盟,大伙想想,哪个更靠谱?”
  苏刘义皱眉沉思,他现在有点明白了,这就是在不可能里找可能啊!
  出声道:“各有利弊吧!”
  “征兵土人百姓,编入大宋之军,难度太大,也不易管理,毕竟汉人士卒太少了。”
  “如果按50万来算,汉卒只有7万,那就要43万土人兵。用7万管理43万土人,可能吗?时间又这么短,来不及训练成军,没有任何战斗力。”
  “而结盟,难度稍小。可非我族裔啊!面对元军,本就不牢靠的关系,谁也保不准能维持下去。一但倒戈,后果难料。”
  “所以,我觉得,这两条都不可行,甚至比调兵中原更为不靠谱。”
  张世杰一听,登时摊手,“那就是死路,还聊什么?”
  这是把天聊死了啊!
  本来嘛,这事难度就是极大的,这是赵维意料之中的事。要是好聊,也不用出这么大阵仗了。
  刚要开口,却是一个苍老的声音传了出来。
  “其实,诸位相公也不必如此悲观!成与不成,都是这锁着的大殿里的闲话,出不了殿门。又何必如此紧绷呢?”
  众人侧目,说话的乃是赵维的老师张简之。
  张世杰暗暗皱眉,他不喜欢张简之,这老头名声不好。
  却没想到,他现在倒还挺镇定。
  不由出声道:“那张相公...有何高见?”
  叫了声相公是礼貌,可是问话却一点不客气。
  你不让我们紧绷着,那你高招儿呗?
  张简之一笑,也不与张世杰一般见识,淡然道:“太尉与苏相说的都没错,以上三法皆无可能。”
  张世杰和苏刘义狂翻白眼,还用你说?本来就没有可能!
  “这样吧!”张简之依旧温和,“咱们换一个思路,把宁王所言之结果提高一点,之后再把最难的难点先搁置,再看看。”
  苏刘义眯眼,“提高一点?还怎么提高?这都办不到,还提高?”
  张简之:“宁王要两年之后,50万兵。那咱们就换成两年之后,50万能战之军!”
  “......”
  “......”
  张简之继续道:“那似乎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从中原招收本族之兵,二是利用他们现在的部落族兵。”
  张世杰差点没发飙,“这不又绕回来了吗?和刚刚任忠说的有何区别?都不可行啊!”
  那边,文天祥却是深深地看了张简之一眼。
  他之前对张简之的了解,仅限于他是赵维的启蒙之师。现在看来,这老头儿好像有点东西。
  打断张世杰,“先生接着说下去。”
  只闻张简之道:“刚刚苏相言,7万汉卒无法控制43万土人,也无法训练成军。而结盟土人,又不能一心。所以,为什么不能把两相结合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