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612

  说起来未免有些悲观
但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两年大计筹划的再精密,说心里话
赵维也好
相公们也罢,心里都没底,甚至有失败的准备。
  而且,失败的可能性还不低。
  但是没办法
这已经是所能做到的极限。
  大宋上下已经是调动了全部的资源和致胜因素
如果还不能成功,也只能叹一句“尽力了”。
  真的没办法,蒙元太强了。
  这种强不单单是善战的军队,北方游牧民族的骁勇,而是全方位的。
  国力、财力、军力、民力
甚至是科技和政体上的优势。
  蒙古帝国能横扫半个世界,不是没有原因的。
  后世常说
蒙古人的游骑短弓把世界打懵了,是因为战术上领先。
  其实
不够全面。
  事实上,自成吉思汗开始
能够率领蒙古各部如狼群一般横扫世界
蒙古人靠的就不单单是强悍的军队。
  高效的军管体系、每到一处因地制宜的行政手段、知人善用的赏罚机制
还有不排斥任何民族、任何宗教的开放胸怀。
  使得蒙古人可以付出最小的带价,迅速征伐四方。
  而这些征服之地,马上又能转化成蒙古大军继续征服的后勤给养。
  于是,全亚洲的技术人才尽归蒙古。
  从最开始简陋且单一的轻骑骑射开始,慢慢发展成为装备精良、各兵种齐全的无敌之军。
  人们说大宋打不过元朝窝囊,其实打不过才是正常的。
  因为,可不单单是士兵的战斗力不如元人。
  你的将领也不如人家,不是没人家聪明,而是没有人家指挥经验丰富。
  伯颜、阿术、阿里海牙,哪个不是从东打到西,再从西打回来的?
  说句不中听的,普普通通一个裨将都攻下过无数个城,与十几个国家交过手,什么战术没见过?
  更别说国力和科技水平了。
  元军有最先进的攻城机械,有最发达的军械制造能力。
  从皇帝到臣子,再到国家机制,那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元朝打了这么多年,国力消耗巨大,南方忽必烈一直想稳定,输出军费,可一直不见成效。但为什么他敢张嘴就一千艘大舰、六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呢?
  甚至在原本的历史上,在南方叛乱成了一窝粥加内部诸王纷争的情况下,还有余力把钦察、窝阔台、察合台三大汗国打的服服帖帖呢?
  因为,他的战争成本本来就小的吓人。
  除了国家财政支援之外,各行省也有能力输送给养。
  更要命的是,元人的士兵上战场是不需要军费的。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补贴军费。
  战士出征不但不要国家的钱,武器、兵甲、马匹和粮耗全部自给。
  而且,像是西征或者当下出征扶桑这种远征战役,战士会带上家产一起上路。打到哪,落地生根,就把家安在哪儿。
  至于为什么不给钱也愿意卖命,当然是等打完了仗自然就拿到了好处,算是一种战争投资。
  这样的蒙古大军,赵维真有信心挡得住吗?
  没有,一点都没有。
  可是,还是那句话,没办法,挡不住也得挡,别无选择。
  如果这次退了,再逃一次,那大宋的心气儿就真没了。天下再大,也无容身之所。
  况且,大宋从崖山开始,突围破局远走扶桑,再到赵维归宋大闹大都,又到巴蜀求存,哪一步不是在冒险?哪一步不是別无选择?
  别说现在是冒险,就算两年大计成了,真的让赵维变出五十万大军来,那将来这种冒险的行为也还会有,而且只多不少。
  二人的离开有些悄无声息,也有几分悲凉。
  赵与珞走时,群臣相送,追视良久。
  而成王殿下亦不落传统,立于高处,执锤击鼓。
  听鼓,新崖山的传统!
  可是,岸上的人都清楚,出征鼓起,却不知归来的鼓何时响彻海弯。
  这让陆秀夫有些感伤,包括陈宜中。
  成王是英雄,此去无还。
  宁王也是英雄,绝死还生。
  对英雄下手,陆秀夫很清楚,他要背负怎样的骂名。
  可是,人是执拗的,认可赵维的同时,也坚信自己的判断——宁王不会成功,大宋更不能有专权的宁王。
  有些事不应该做,可还是要做。
  赵维也在岸边目送父王离去。
  这一次,他没有像几年那样把赵与珞灌倒,取而代之。
  一来,他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愣头小子,心中有了分量。
  二来,当年赵与珞有儿子能替他,可是今天没有了。因为,赵维也有重任在身,无可替代。
  ......
  就在赵与珞成行的第三天,陆秀夫没有等到过年,便于朝堂发难。
  联合陈宜中、江钲、苏刘义、张世杰以及杨镇等重臣,上请杨太后还政官家,并弹劾宁王失臣德、专社稷。
  罗列数条不当之举,要求宁王暂避朝局。
  陆秀夫终还是没有使出全力,只是要求赵维不要专于朝堂,已经是留了情面。
  不留不行,大宋经不起折腾,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他的目的也不是把赵维和杨太后一棍子打死,而是拨乱反正。
  原本,陆秀夫还料想可能会有一些阻力,毕竟谢叠山、福王赵与芮以及张简之等人都不是死人,肯定会死保宁王。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朝中那些支持宁王的臣子...居然集体失声了。
  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说不出的难受。
  陆秀夫想哭,我使这么大劲,你们倒是挣扎一下啊?
  没有。
  别说挣扎,连屁都没一个,就好像没有宁王这个人一样。
  最后,原本打算斗争一段时间的陆秀夫,卯时三刻冲锋陷阵,率百官举事,念完了润色一个来月的奏折,已经快申时初了。
  结果,一点抵抗都没有,杨太后那准了,还政;宁王这儿,臣附议!
  就就就就就就没了?
  恕不知,赵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哪还有工夫陪你挣扎?结果出来了,赶紧干别的事儿。
  还是那句话,没时间!
  而宁王没反抗就被推到了,陈宜中奇怪的同时,更觉心虚。
  因为...因为老哥仨儿变成他老哥儿一个了。
  ......
  此时,陈宜中坐在户部筹政司的“禁闭室”。
  “什么情况啊?”
  看着对面空空如野的两个坐位,陈老爷懵了,“什么情况啊?”
  三人逼杨太后还政,副宁王退却,确实是为公不为私,以至于连自己的后路都没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