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612

  两年!还是那句话,最多两年
多一天都是奢望。
  至于陈宜中那老爷子
别看赵维不怎么待见他,但真本事还是有的。
  之前说过
陈老爷这个人
有正义感,也有底限
但没什么骨气。
  可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是没什么骨气
但有正义感
有底限。
  这样的人放在朝堂上,道貌岸然那就是浪费,他最适合做什么?
  最适合行商!
  而且,是大奸商那种
掌管一国财力的大国商。
  有底限
但也没底限;有骨气,但也懂得没骨气的规避风险。没人比他更合适成为一个奸商。
  就比如,扶桑中央银行的行长?
  扶桑宋廷的国库里可躺着几千万两的白银,还有近一百五十万两的黄金,在睡大觉呢!
  这些钱太多了
多到花不完,只能放在那发芽。
  要是交到陈宜中手里
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谁也预想不到。
  当然了
陈老爷现在还不知道什么叫银行,更不知道怎么当这个行长。
  但是
没关系啊
赵维也不知道
甚至这个时代是个人都不知道什么叫银行。
  不过,只要有这个概念就够了。
  赵维知道银行可以发行货币,知道银行可以存,可以贷,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兴衰,甚至左右自己国家以外的经济兴衰。
  至于怎么左右,赵维还没想明白。
  不过,也不用他去想,陈宜中不是傻子,陆秀夫、谢叠山他们也不是吃素的,到底有什么作用,让他们自己去发掘。
  赵维现在只知道一点,银行问世之后,当下只需要做两件事就行:
  第一,取代现在新崖山流通的十八界会子,发行统一货币。
  第二,用存、贷两项,把印第安佣工的钱留在新崖山,最好再成为整个中美洲的债主。
  ......
  ——————————
  时间来到二月。
  自打过完年,陈宜中一直被晾在筹政司,已经快长毛儿了。
  赵维在筹备银行的建设,因为前世水平太洼,这么高端的行业实非他所擅长,所以完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用这一世的学问、见识去推导前一世的碎片信息。
  这个过程很痛苦,也很漫长。
  比方说,前世在新间里听到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两个词,前世的那个混蛋只是听个耳熟,到底啥意思也只是明白个大概。
  可是到了这一世,赵维就只能通过这两个词,慢慢逆推其中的奥妙。
  包括贷款利率为什么比存款利率要高很多,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这是银行的盈利方式。
  再比如,后世听过英镑是金本位,美元是信用货币。
  什么是金本位,赵维知道。可对于什么是信用货币,却是一脸懵。
  最后,还是曹庆熏给赵维解了惑。
  大宋的十八界会子其实就是信用货币,而元人的中统钞则是介于银本位和信用货币之间的一种纸钞。
  好吧,说十八界会子是信用货币都是抬举,那其实就是流氓货币。
  中统钞起码还有一个基准,还有近百万两的准平银库做为保障。
  可是会子却是,大宋朝廷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说是一贯会子抵扣一贯铜钱,可却不开放会子与铜钱的交通渠道。
  朝廷往出花钱用会子,当一贯钱花。但是收税的时候,却不收会子,或者按市场的折扣价来贬值会子。
  而且,一没钱就开动印钞机,拿纸一样的流氓会子从百姓手里抢夺资源。
  这其中虽说有战争消耗过大的无奈因素,但再怎么说也是耍流氓,比后世的美联储还要无耻。
  事实上,从蒙元攻克襄樊,大军南下开始,几乎是势如破竹,短短几年就瓦解了南宋的绝大多数反抗,军事上的强大只是一部分原因,甚至可以说是一小部分原因。
  会子与中统钞的战争,才是决定宋元命运的一个关键。
  当时的南方,已经被会子榨干了。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百姓,已经没有任何一丝能力继续战下去了。
  而中统钞则不同,有准平银做为保证金,忽必烈又放出,南方百姓可以用手中不值钱的会子定价兑换中统钞的政策。
  这等于是给了一个全民大福利,很多活不下去的南方百姓自然就放下反抗,举城降元了。
  这也应了之前所说的,元朝能打半个地球,真不仅仅是靠军事力量,其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全面碾压全世界的。
  也正因如此,即使困难重重,赵维也要建立银行和新的货币体系。
  否则的话,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你都不是元朝的对手。
  国与国的战争,不光打的是兵力,还有方方面面。
  事实上,赵维在四川打赢了元军,却在其它方面败给了元朝,而败的最惨的正是货币。
  赵维前后运到四川的白银有一千多万两,这个数目是元朝准平库存银的十几倍。
  原本他以为,这绝对够忽必烈老爷子喝一壶的了吧?
  可实际上,却是一场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愚蠢之行。
  也不是说他到处撒钱把自己害了,撒钱还是有成果的,否则神臂各城没那么快平定。
  单从这一点来看,赵维就赚了。
  但是,如果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他却败了,而且败的很惨。
  近千万的白银撒出去,使这川东六城白银泛滥,通货膨胀这就不用说了。
  除了粮食,其它生活物资的价格都能吓死人。一两银换一两铁,一两银换一尺布的事,比比皆是。
  当然,这些也是没办法,谁让没时间呢?想快速稳固六城,就得撒钱。
  但赵维还指望着这些白银流到元占区,给忽必烈和阿难答也制造一点麻烦。
  然而,他想多了。
  阿合马别看人死了,但是,他弄的那套货币体系真的太先进了。
  大量白银涌入元占区,以巴蜀为中心向各地扩散,一千万两啊!赵维琢磨着,吓也吓死你了吧?
  结果,连个水花都没打出来。
  忽必烈迅速做出反应,先是在四川以及周边行省调高了中统钞的兑换比例。
  由原来的一两银兑三贯钞降到两贯五、两贯,最后到一贯。
  再从四川等少数几个行省慢慢向外辐射,只三个月,全国的兑换比例都稳定在1:1的比例。
  然后,开始暗中用中统钞置换百姓手中的白银,增入准平库。
  虽然这个过程也有痛苦,造成了不少的麻烦,但是总体上国家稳定,没有出现大的动荡。
  而到赵维离宋的那个时期,不但完全没了影响,准平库的基准白银也从原本的90多万两,增至400多万两。
  赵维虽然拿了六城,也恶心了忽必烈,但却让元朝国库储备翻了好几倍。
  总的来说,赵维得到了空间,安西王府损兵折将,还丢了几座山城,却是忽必烈渔翁得利,成了最大的赢家。
  这是什么?
  这就是货币体系的力量。
  忽必烈没费一兵一卒赚了个盆满钵满,中统钞的强大之处体现的淋漓尽致。
  也正是赵维在中统钞上吃过一次亏,让他深深的意识到,将来就算大宋拥兵百万,船坚炮利,就十八界会子那个熊样儿的,也不可能打的过中统钞。
  必须建立一个比中统钞更完备、更有生命力的货币体系。
  不但要用在中美洲,之后还要拿回四川,甚至安南这些过渡地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