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612

  “唉!”陈老爷又是一叹,“反正挺惨的,在家呆了三个多月了,朝中的人都得罪光了。”
  “被群臣弹劾了,而且连你父王,还有谢先生,关键时刻都没站出来帮他说话!”
  赵孟禧越听越有意思,“快说说!”
  “本来一入朝堂,就夺了宜中与陆君实,还有江殿帅的的权。”
  “还实行两年大计,大有一展拳脚之势。谁承想。唉!!”
  说到这儿,陈宜中更是懊悔一叹,“也怪老夫糊涂,与陆君实、江钲等人勾连苏任忠......”
  刚说到这儿,就听府厅之外一声高喝,“殿下急召,是有什么急事吗!?”
  陈老爷回头一看,“苏刘义!?”
  怔怔地看着苏刘义,心说,你怎么来了?还急召?怎么个急召?你不刚跟我一起把赵维赶出朝了吗?怎么勾结到一起的?
  那边苏刘义一进门,只和陈宜中点了点头,似乎一点都不意外他在赵维这儿。又与赵孟禧见礼,随后找了个座位,大剌剌一坐,就不出声儿了。
  赵孟禧则是坐回去,准备继续吃瓜,“陈相继续,勾连苏相之后呢?还有谁?”
  “还有......”陈老爷是懵的,机械作答,“还有张太尉。”
  结果,巧了,刚说完,张世杰踏步而入。
  看见陈宜中,点头示意,依旧不意外,随手与赵孟禧见礼,也自己找地方落座。
  “还有吗?”赵孟禧还惦记着吃瓜。
  “还有...还有...”陈宜中看着张世杰和苏刘义,暗道,你们什么情况?
  可是,话说一半儿,兔儿爷又逼得急,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道:“其,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就是我等联合将宁王弹劾了。”
  “还有这儿事儿!?”赵孟禧一脸看热闹的神情,转向赵维,“你也不行啊,一来就得罪这么多人?”
  赵维脸上红一阵白一陈,比陈宜中还尴尬呢。
  看了看懵逼的陈宜中,又看了看数着房梁,事不关己一般的苏刘义和张世杰。
  敷衍道:“没有的事儿,都过去了,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可是,赵维越这么说,陈宜中越过意不去了。
  想想宁王让他们坑的也挺惨的,拳拳报国之心啊,就让他们几个老家伙使阴招儿合力给弄下去了。
  闲了三个月,被逼无奈,只能找他这个仇家来弄什么银行,曲线救国。
  哀然一叹,“唉!!”语气诚恳,“之前与殿下都是避而不谈,可是趁着今日苏相、太尉都在,宜中要说几句心里话。”
  “并非宜中等人与殿下过不去,实在是...实在是不得不为。”
  赵维脸色已经变成猴屁股了,赶紧压手,“过去了,不提了不提了!”
  “不!”陈宜中不依,“要提的!!”他还来劲了。
  “实话与殿下说吧,是陛......”
  他刚想说,是陛下到我家里哭诉我才这么干的。
  结果,府厅之外,传来内苑大监李旬季一嗓子高唱,“圣人驾到!”
  随后,赵昺欢快的声音就传出来了,“皇叔皇叔,朕来啦!怎么又是来王府呀?今天又要坑谁呀?”
  赵维:“......”
  苏刘义:“......”
  张世杰:“......”
  陈宜中:“......”
  陈宜中脑瓜子嗡的一声,他好像...好像顿悟了什么呢。
  一旁不明真相的赵孟禧也有点无语,捅了捅陈宜中,“咋和陈相说的不太一样呢?”
  好吧,扎心了。
  再然后,谢叠山、赵与芮和张简之等人相继赶到,汇聚成王府。
  陈宜中彻底开悟,天灵盖儿都往外冒烟。
  怎么感觉...应该是宁王给他道歉呢?
  只可惜没证据,陈老爷心里有点委屈。
  ————————
  赵维是得给陈宜中道歉,把老爷子耍了个团团转。
  可是,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儿。
  人到齐了,赵维也没工夫想别的,看向赵孟禧,“出什么事了,趁着人都在,一次说清吧!”
  赵孟禧此时也收起了玩闹之心,登时严肃,“大事不好,中原恐有变故!”
  众人一凛,连委屈的陈宜中都是一个激灵。
  只闻赵孟禧直奔主题道:“种种迹象表明,忽必烈的当下的目标似乎不是扶桑,而是巴蜀!”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更为惊诧,纷纷看向赵维。
  赵维之前可是信誓旦旦,说两年之后,元军必临扶桑,这才让这边紧锣密鼓的准备。怎么这又转向巴蜀了?
  赵维也是心跳都漏了一拍,眉头不展,“说下去。”
  “咱们原本的判断是,忽必烈六十万大军在东瀛四岛,没有余力主攻巴蜀。”
  “再加上,放着重庆不打,减轻对元朝的威胁,还有给阿难答的海图,以及故意隐瞒了南到安南的陆路通道。”
  “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忽必烈轻视巴蜀,把目光放到扶桑。”
  “事实上也很成功,你来扶桑之前,种种迹象表明,忽必烈确实有提前入主扶桑的意思。”
  “但是,去岁你刚走不久,就有一些迹象表明,咱们可能判断错了。”
  “错了?”赵维满眼不解,“继续说。”
  “首先,是去年八月,也就是你刚到安南,还没登船那段时间,湖广、甘陕各行省向东瀛四岛又抽调了一批农奴。这次的人数很大,比前几次都大,足有近十万人。”
  “而且,我们从东瀛那边得来的消息,这批农奴全部是蒙古人,最次也是色目奴,其中甚至有一小部分的蒙古良户。”
  “加上之前的几批,忽必烈抽调到东瀛的牧民和耕农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之众。而且,可靠消息,这十五万人并未在东瀛落户,反而在继续准备迁徙。”
  赵维听到这里,脱口而出,“准备渡洋,运到扶桑来?”
  “应该是!”
  那边谢叠山也道:“大军还没过来,先准备这么多农奴做什么?”
  赵孟禧继续道:“先听我说,除了这件,还有别的方面的事。”
  “第二件就是,原本咱们把海图给了阿难答,想通过他的手把海图流到钦察和窝阔台等汗国。”
  “所以,先前对几大汗国也开始布置眼线,搜集情报。”
  “这事儿,你走之后也完成了。是通过阿老瓦丁的关系,花大钱搭上了几个色目商人,往来于西域和大都之间。我来之前,第一批情报也拿到手了,很奇怪。”
  赵维发问,“怎么奇怪?”
  “奇怪在,钦察和窝阔台、察合台三大汗国,本应该陈兵元朝边境,与忽必烈对峙。可是情报上却说,三大汗国在合力向西扩张。”
  “向西扩张?”这回不光是赵维,所有人都是心生狐疑。
  元朝与三大汗国因为汗位之争一直不合,就算与大宋开战的时期,也是内战不断。
  自忽必烈登基之后,三大汗国已经停止了对西亚和欧洲的入侵,把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对抗元朝之上。
  怎么可能现在又向西打了?
  “对,就是向西打!”赵孟禧肯定道,“三大汗国,在与元朝接壤之地,已经没有什么兵力。”
  “西北边的钦察汗国与窝阔台汗国联合,海都亲征,正在攻打罗斯国。”
  罗斯国便是后世的俄罗斯,占据黑海西岸,与东罗马和钦察汗国接壤。
  如果像赵孟禧说的,钦察汗与窝阔台汗联合西征,那他们应该是沿着黑海西北方向向莫斯科以及东欧方向挺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