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612

  众人抬眼一望,不由皱眉。
  只见一顶四面纱帘飘荡的八抬大轿自长街对面而来,隐约可见,轿上坐着一人,佝偻黝黑,不像什么富贵人物。
  但是,排场却是真不小啊!
  是啊!能小吗?
  轿子后面,紫袍、红袍、绿袍,花花绿绿跟了一大串,足有近百之多。
  明眼人一看便知,紫袍的那是相公,红袍的是朝廷大员。
  而在花花绿绿的朝臣身后,无数百姓竞相尾随,引论纷纷,似乎...似乎是在看热闹?
  “官家驾到?”兵卒们皱眉,心说,不能啊?轿子里的人乌漆麻黑,可不像官家的做派。
  再说了,官家皇驾,百姓可不敢这么跟着。
  而更让众人诧异的是,他们注意到抬轿的轿夫,打头的二人竟是玉冕金袍、锦带加身的一品爵。
  “妈呀!”
  有人吓的一哆嗦,惊叫出声。
  “宁,宁宁宁王和...和和和和太尉!?”
  没错,正是宁王赵维与太尉张世杰。
  “什,什什什么情况?”
  此言一出,专利司前那些排队申请的百姓,在此等候的阿尔克八人,也是惊讶望去,随后下巴掉了一地。
  宁王与太尉亲自抬轿,那上面得是什么人?
  ......
  王妻此时也是一脸呆愣,全然忘了自己的处境。
  因为除了抬轿的宁王和太尉,跟随的朝臣与百姓之外,更让她错愕的是轿上坐着那人。
  那是...王五郎?
  夫妻多年,虽距离尚远,又隔着纱帐,但只看身形,王妻便有七分把握,那就是王五郎。
  王五郎坐在轿中,还是宁王与太尉抬轿?
  王妻怔然,已经不会思考。
  而就在这时,轿夫之中,那玉冕金袍的宁王似唱街一般,陡然唱喝:
  “举...忠义绝尘之王氏五郎,献专利十之有七,乃大宋贤能,鲁班再世....特觐见圣人,亲赐恩赏矣!”
  吆喝响彻长街,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有人惊讶,有人不感相信,也有人不知所措。
  王五郎何德何能,让宁王与太尉为其举轿游街?
  阿尔克张大着嘴巴,与多泽、长河对视,满是无法理解。
  申请专利的百姓自动让出道路,眼神异样且复杂。
  至于王妻,一手把怀中少年搂的更紧,一手则是掩面而泣。
  “举...忠义绝尘之王氏五郎,献专利十之有七,乃大宋贤能,鲁班再世...特觐见圣人,亲赐恩赏矣!!”
  赵维的声音依旧在长街回荡,依旧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句话。
  他不觉以宁王之尊为一个疯子抬轿是羞耻,反而极尽所能地把声势造的大一点,再大一点。
  不单有千金买骨之意,更是感恩。
  没错,任何封赏,那都是赏赐,是皇权对治下之民所做的满意表彰,有上下之别。
  但他现在不是,不是赏赐,而是感恩,感恩有王五郎这样的疯子。
  他要让全天下都知道,大宋给予得不仅仅是上级对下级的赏赐,还有感恩!
  至于...张世杰为什么愿意和他露这个脸,百官为什么甘愿让一个匠人凌驾于他们之上?
  好吧,那是另外一段曲折。
  ......
第211章
大国之民
  赵维说服百官陪他走这遭,其实难度不大。
  如果说的复杂些,就是无论士大夫阶层,还是武人阶级,对于匠人的崛起并没有太大的反对。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大宋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退无可退。别说一个匠人,被文人压了三百年的武人都能骑到他们头上,张世杰不就是?
  这国家危记亡,小打小闹无伤团结。大事面前,相公们还是拎得清的。
  至少现在,大宋还是众志成城的大宋。
  第二,匠人没威胁。
  文人,以唐前的士族乱政为鉴,也不像武人,有唐末乱世、五代十国的惨痛经历。大宋文武制衡、皇权制衡的政体,完全就是为了纠错。
  可是匠人不同,你就是把他捧到天上去,不是赵维来抬轿子,而是赵昺亲自下场,那也就是名气大一点的技术宅,不会参与到朝争之中,更不会颠覆文武地位。
  也就是说,就是送个人情,给百姓做个表率,让大宋上下一心,看到朝廷的决心和仁德。
  何乐而不为呢?
  此时,赵维抬轿在前,高声唱喝,穿城而过。
  来到专利司门前,在所有人错愕的目光中,把王五郎像英雄一般展示在众人面前。
  他要让百姓们知道,大宋给予的不仅仅是赏赐,还有感恩。
  为王五郎在百姓面前正名,他不疯子,不是应该被嫌弃。也为他从塑家庭,找回妻儿。
  当然,还有赏赐,而且赏赐很丰厚。
  就在赵维等人落轿
王五郎神情复杂地看着专利司门前的妻儿之时
一声尖利唱喝响彻满场。
  “圣人驾到!”
  官家赵昺携皇驾准时到场,不早不晚
恰到好处。
  早了
落了皇权尊严。
  赵维这些爷王、重臣可以抬轿,可以陪同游街
可是皇帝却不能失了威仪,早到枯等有失圣威。
  这毕竟是个皇权的世界
这些东西马虎不得。
  而晚了
则显的对王五郎没那么尊重,浪费了赵维一路而来造出的声势。
  此时,万民见官家亲至,高居专利司门前
无不下拜
恭请圣人驾。
  赵昺这种场面见多了,早就轻车熟路,“诸卿免礼!”
  免了众人礼数,待群臣百官直起腰来,又抬手示意大官李旬季。
  李大官登时从官袖之中扯出锦轴御诏
“有旨意。”
  “四海龙行,苍天幸佑
君仁臣贤,万民安顺。”
  “兹
王氏贤臣之五郎。承国难于心,顶天地崩难
一心于朝
殚精竭虑!能事而尽心
造热囊之法,开创业之基!炼脂水成油,化腐朽之奇!”
  “升至纯精气,改格物之论。”
  “得熟胶于世,造天地之灵!”
  “利在当代,功于千秋,福泽万世,百代成祥。”
  “朕感于胸怀,泣于我宋民万志之情,遂请王氏五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