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5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2/612

  总之就是医不了。有人给他女子出主意,趁着你父亲还撑得住,赶紧南下,也许能活着回新崖山,请致知院的王胜出手,方有一线生机。
  于是,女子不得以,只得搭乘从西雅图到新崖山的轮式大商船一路南下。
  船家本来不想惹这个麻烦,一个重病号,死在船上多晦气?
  可是见那女子谈吐不凡,细问之下还与宁王妃交情不浅。连带宁王、蜀王甚至宁王身边的马二爷、侍卫统领阿图斤都描述的分毫不差。却是做不得假。
  于是船家不但把船上最好的舱位给了父女二人,而来还特意让随船郎中好生照顾,不得疏忽。
  就这样,两个月之后。新崖山港一位靓丽又带几分飒爽的女子,抬着一位老汉....卓立港口。
  老汉虚弱,但尚属清醒,看着那千舟入港,还有一眼看不到头儿的庞大城市....
  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原地西去!
  “闺女....不该来的啊....人活了,心也死了!”
  这特么是大宋?可什么玩笑!?这才几年?
  让真金撒开欢的幻想,也想不出大宋竟至于此!!眼前的大宋让真金绝望!
  而南哥儿却不管父亲如何埋怨,大包大揽,“你别管!听女儿的!”
  本来也没让真金做主,来些求医便是她的主意,真金是被强撸来的。
  只不过.....南哥儿也有点发怵。
  太吓人了吧?知道大宋现在牛了,发展的好,却没想过发展的这么好....
  说实话,除了人和汉人的楼台建筑不觉奇怪,都见过。
  剩下的....
  不论海里跑的船,街上见到的事物。
  一多半儿南哥儿都不认识!
  堂堂大元公主,竟有种土鳖进城的感脚.....
  .........
第323章
见鬼了
  新崖山给真金父女的感觉真的不一样。
  首先,这可能是最早实现全民福利的城市。集体分房,全民教育,高工资高福利!使得城民的精神面貌就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其次就是海里跑的舰船,还有飞上天的飞艇了。
  船只大宋最先进的无疑是轮桨船,可却非全部。工部的数个大型造船厂,这些年可不仅仅造了轮桨船一种。而是不断的尝试新想法,新创意。导致很多船型只有一艘或者几艘。
  由于航运的庞大需求,也都投入使用。
  而飞艇对真金父女来说就更震撼了,新都之战他们也只是听说大宋有能在天上飞行的宝船,但一来赵维带到战场的飞艇本就不多。二来属于最高机密。父女俩虽在宋营生活了一段时间但却无缘一见。甚至一度怀疑这是宋人放出来的假消息。怎么可能有在天上飞的船?
  然而现在.....
  新崖山却是没有那么多讲究。飞艇满天都是!
  由于运河还有东岸港口的修建,加上中美洲地形崎岖。陆路运输工程用料并不十分方便。于是飞艇就成了最便捷的运输工具!
  目前从新崖山到东岸的加勒比港,每天有两百余艘飞艇往来穿梭,由于航路太过拥挤甚至发生过撞艇事件。
  此时南哥儿看到的就是从新崖山船厂向加勒比船厂转运大料的飞艇。
  四艘载重一千斤的大型飞艇,联合吊起几十料的船木缓缓升空,父女两不震惊才怪。
  弄的真金感觉活着都没滋味儿了,怎么会这么离谱?
  而南哥儿不由想起父女二人上次被赵维送行时的情景。父亲说赵维是有了必胜的把握才会来示好。南哥儿还不信。
  现在她信了....这就不是人力所能创造的!!
  仅仅七年啊....这些宋人是怎么让新崖山拔地而起的!?
  在码头寻了一个懂汉话的殷人问明了方向,父女二人并没有急于求医,而是在城中找了一处客栈暂且住下。
  没办法,求也求不来。在西雅图可以忽悠民间郎中。可是在这儿....怎么去忽悠王胜?
  当然南哥儿另有打算,且先住下再说。
  ...
  赵维这知整天都是焦头烂额,他发现一个问题。
  当大宋这边掌握的新技术越多,用到技术型宁王的地方也就越多!
  他那些后世看似无用的见闻也就越能派上用处。
  就比如说给蒸汽机创造一个功率的单位。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马力”...
  这是王五郎他们现在最急需的计量单位,以前用不到,现在是没有不行!因为必须直观的展现出蒸汽机的性能。
  结果一群院士讨论了三天也没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来。
  阿老的意思是沿用他最早创造出来的那个计量单位,就是一盏茶的时间,能从井中打上来多少桶水。
  被大伙儿给否了,因为太笼统。一盏茶本身就是一个误差很大的时间单位。
  别人也提了几个方案,但都不严谨。
  后来技术型宁王出马了,一语点破梦中人。
  “你们缺少的不是计算蒸汽机效率的单位,你们急需的是一个时间单位!!”
  赵维所说的是“分”和“秒”这个概念在古代是没有的。也不是没有,而是过于虚幻,古人只用一瞬、一刹那、一须臾、一盏茶、一刻钟来表述时间。
  每一个时间刻度也有具体的数值,但是精度不够。
  这不是古人不聪明,想不到精确的时间计量。而是当下的社会不需要时间的精度。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时间必须越来越精确!!
  一语道破天机!众人恍然大悟!技术型宁王不愧是技术型宁王....
  而在这个时候,什么阿拉伯学术,什么汉人的术数水平,观天之术就都不够看了。
  这个时代能把时间做到极致甚至不输后世的,只有玛雅人!!
  赵维“未来的后妈”阿桑登场了....
  玛雅人的天文成就,可以把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与后世计算的公转周期只差0.0002天!也就是18秒....
  而地球绕太阳一周,也就是一年,一年差18秒。在十三世纪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赵维让阿桑,结合汉人的阴阳历也就是农历,将每年分为平年和润年,按平年十二个月,润年十三个月计算。
  每天十二时辰,二十四小时,每时60分,每分60秒。来确立出一套全新的记时单位。
  即照顾了当下的百姓的习惯,也结合了后世的分秒记时。
  随后又利用玛雅的天学计算能力,先确定每天的长度,再确定每一个小时的长度,然后是分,最后是秒。
  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制造出单摆计时标准,并不是后世的钟表,而是极为简单的一个单摆结构。
  重8两的摆锤,在固定的摆臂长度下,每左右摆动一次,定为一秒。
  当然,摆锤也有误差,由阿桑每天定时校正,暂时够用了....
  好吧,摆锤的注意也是赵维出的,这都是后世的宝贵经验啊!!
  有了计时单位,再去确定功率单位就容易得多了。技术型宁王再次逞威。他知道蒸汽机这个应该是“马力”?还是“牛米”?,好像还有个焦耳...
  到底是哪个他就不知道了。不过感觉应该是马力....
  这个比较像,接下来就好办了,从字面意思也能猜个差不多。
  最后,院士们习惯性听赵维的,以一匹成年河套马为标准,让它不停的拉动水车,持续整整四个时辰。
  最后计算抽水效率,得出一匹马平均每秒钟,可以将450斤的水提升1尺。
  于是得出:1马力=450斤尺/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2/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