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0/612

  只要不是专业工匠,看也看不懂多少。
  哥俩在这儿打起了哑谜,而一旁插不上话的陆秀夫等人却是急了。
  “哎呀!别说你们那些破情报了!只说当下怎么办!?”
  忽必烈亲自来和谈,陆秀夫虽然是第一次见他,却也有所感觉,这老爷子不好对付。
  那边江钲却道:“其实,陆相也不用太过着急,谁来都一样,元人不好翻盘!”
  江钲说的是实话,忽必烈气场再强,本事再大,他也不能无中生有。
  局势上来说,元朝就是很被动,大宋唯一的掣肘就是有一些顾虑。
  说白了,就是优柔寡断。
  三百年的文人王朝,让它只用十来年就变得尚武、狠绝,那不现实。
  而文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愿意取舍,总想凭智慧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能用脑子绝不动手,能不死人最好就是不死人。
  放在从前的劣势之下,这就是优柔寡断,败亡之因。
  可是现在不同,大宋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能力,却是无可厚非了。
  也正因为如此,忽必烈才敢坐在新崖山的码头上说,我死了,中原汉人就得遭殃,以此为筹码。
  好吧,即便如此,也不得不说,这老爷子是真的难搞,一般人可没有这样的胆量,更没有这么敏锐的嗅觉。
  “诸公不必担忧。”江钲此时倒是最为镇定,“如今都摆在了明面上,倒也是好事。忽必烈想翻盘,却也没那么容易。”
  “说不好听的,八年前是我大宋山穷水尽,可八年后正好反过来,乃是他忽必烈山穷水尽。谈判的筹码就这么多,能换来什么局面?”
  “对!”杨亮节也道,“江帅这么一说,倒是心宽不少。他有筹码,咱们也有筹码!”
  “元太子、扶桑最后的几座元城,包括他忽必烈的命,都是咱们的筹码!”
  哈哈一笑,“他还想谈判?自己能不能回去都是个大问题喽!”
  上前拍了拍赵维的肩膀,“放心去和他谈!怵他做甚?一个山穷水尽的末路皇帝,还能掀起什么大浪来?”
  “别忘了,现在要收拾他忽必烈的可不只是大宋。钦察汗、察合台汗,还有窝阔台汗,连他的安西王都不消停。”
  那边赵孟禧接了一句,“别指望窝阔台了,海都那厮走丢了,就是个棒槌!”
  按说窝阔台占领印度半岛,最容易,也是最先出海的。可惜路痴,到现在还把澳洲当美洲呢!
  “那就不指望窝阔台!”江钲也接话,“算算忽必烈还有什么?也就剩下中原,剩下伊尔汗。哦对了,还有日本朝,怎么和咱们比?”
  “现在比军力,比国力,比天时地利人和,忽必烈都是被动的,甚至是绝境,若非如此,他七老八十的还会跑这么远来和谈?”
  赵维听着这些老相公你一言,我一语的给他打气,确实心宽不少。
  细想之下也对,忽必烈着实不好翻盘。
  只不过......
  说实话,赵维对老爷子那种忌惮是本能的,潜意识里还有点希望忽必烈还是他心目中的忽必烈。
  ....
  ——————
  第二天一早,赵维如约到馆驿接上忽必烈。
  本来是准备了厢车仪仗的,毕竟大元皇帝亲至的消息还没公布,招摇过市不是好的选择。
  却没想到,忽必烈穿了一身宋袍,带了顶员外冠,就像个富态老头儿,带了阿丹、真金和南哥儿。
  “太子和晋国公主都去过,不介意再去吧?”
  赵维自无不可,邀请忽必烈上车。
  却不想,老爷子不想坐车,“大清早的,陪朕走走。”
  “好啊!”赵维更是乐意。
  他愿意和忽必烈打交道,并不是因为他是皇帝,更多的还是这老爷子和他一样,从来不按套路出牌,更不像大宋的相公们。
  毕竟是这么个时代嘛,多多少少有些老儒的刻板。
  索性也把左右随从屏退,与忽必烈比肩而行,穿街过市。
  而忽必烈之所以选择步行,也是想亲眼看看。
  昨天听真金说了不少,包括新崖山的风土人情,让他十分好奇。
  要知道,元朝多民族融合,大宋现在也是。忽必烈心里还是不服气的,他不信大宋比他的大元做的更好。
  然而街上这么一走,忽必烈就知道,不一样,确实不一样!
  新崖山最大的两个族群是汉人和殷人,蒙古人、东瀛人和色目人实属小众。
  而且,由于是交战国的关系,忽必烈一直以为,就算小众民族在这里不受歧视,也得小心谨慎才对,这是人之常情。
  可是身在其中才知道,狭隘了。
  新崖山有一股子劲头儿,是忽必烈从未见过,也从未想像过的。
  那股劲头不太好说,忽必烈无法准确的形容,却又可以切身感受得到。
  如果非要说是怎么回事,勉强可以形容为既有身为本民族的骄横张扬,又有对其他民族的博爱与亲善。
  按理来说,这两个特质是有矛盾的。
  如果你对自己的民族骄傲,而且还极端的表现出来,那任何对外族的亲善都是假的。
  想要达到多民族融合,必然就是以一个民族为主体,弱化其他民族的存在感。
  就像大元,蒙古人是当仁不让的主人,是一等人,其他民族则是依附关系。
  忽必烈自认他做的不错,起码现在还算和睦。
  当然,以后什么样,忽必烈心里也清楚,早晚出问题。
  但没办法,在他的认知里,什么多民族融合就是个伪命题,不可能的。
  但是在大宋,似乎又不是伪命题,起码从百姓洋溢的笑脸,人与人的交流上来看,骄横和博爱居然并存而生,而且相得益彰。
  “这是你做到的?”
  忽必烈问向赵维,在他看来,大宋也就赵维有这个心性,可以无视一切的把这么多民族揉到一块儿。
  而赵维自然也知道老爷子问的是他,洒然一笑,“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却没有细说,因为赵维知道,把汉人完全融入蒙古人的国家,也是忽必烈的追求。
  核心技术啊!比试验区那些更要命,而且忽必烈还是个行家。
  赵维模棱两可,忽必烈则是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小兔崽子!跟我还藏着掖着?”
  赵维脸皮厚,被骂就当被夸,嘿嘿一笑,“本来就不是您的对手,还不得藏着点绝活?”
  “哈!”忽必烈也笑了,“算你坦诚。”显然很高兴赵维承认不是他对手。
  不过,随后又是喃喃,“对手...原本你还把朕当对手。”
  “亦敌亦亲吧!”赵维坦诚道,“没办法,生逢大世,身不由己。”
  “嗯....亦敌亦亲...”忽必烈细品此句,“朕喜欢!”
  说完绕回民族融合之事,“现在看来,你确实比朕做的好。可是,你想过没有,这个景象,主要还是你宋朝的国运昌隆,士气高升所至。”
  “现在大家没隔阂,没冲突,还不是你连胜大元,处处得利的原因?一旦稍有不顺,问题就会出来了。”
  对此,赵维淡然一笑,“那可真不一定。”
  这点自信,赵维还是有的,因为大宋的民族融合可不是忽必烈想的那种。事实上,赵维在这件事上用的心思真不多,完全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哦?”忽必烈玩味,“这么有信心?”
  赵维昂首,还真就有这个信心。
  “那....咱们打个赌?”
  赵维,“打什么赌?”
  “让朕试一试,到底有没有这般牢靠。”
  不等赵维做答,忽必烈已经率先迈入街边的一间餐食铺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0/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