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612

  半路截杀,借机夺权的事儿,也不是干不出来。
  说白了,权力漩涡便是如此,没什么父子亲情可言。
  上一次见铁穆耳,那还是忽必烈的乖孙子,大元皇位的可期之人。下次见面,却已经是杀机暗藏,你死我活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不外如是。
  把忽必烈请下船来,张世杰也是光棍儿,“我朝官家有旨,一切听从元帝安排。不知元帝是何打算,还请示下,世杰好早做准备。”
  忽必烈也不废话,让真金自怀中取出一份赵昺的密旨交给张世杰。
  张世杰一看,略有沉吟,看了一眼忽必烈身边的张简之,最终还是点头了。
  “没问题,世杰马上点二十万殷军交给元帝。”
  忽必烈一笑,“世杰莫要舍不得,朕只是借用,之后必还!”
  倒是看出张世杰的心境,可是没办法。
  按理来说,有张世杰和宋军在,忽必烈大可不必如此。
  可是,他是忽必烈,有些事可以将就,有些事却是将就不得。
  铁穆耳毕竟是他自家的事,如果张世杰代其解决,那忽必烈的老脸就不用要了。
  涉及尊严,忽必烈想自己来。
  第二天,宋军开始向元军交接千岛城军政两务。
  五日之后,张世杰领大军撤出千岛城,回归西雅图。
  同时,长草、大林等城也纷纷撤走,独留二十万殷人军队由多林刺、莱加带领,暂留千岛城。
  十二月十二,也就是宋军撤走的第二天,忽必烈以大元皇帝诏,命晋王铁穆耳、之前与忽必烈同至扶桑的太傅、同录军国事伯颜、镇国大将军张弘范、中书省同平章事阿术,以及扶桑诸文武暂置职权,前来千岛城见驾。
  此诏书发下去的同时,忽必烈在新崖山与宋廷和谈的诸多细节,其实早就已经在元朝内部传开了。
  忽必烈与大宋议和,变向割让川陕的消息,也自然被群臣知晓。
  甚至老爷子要纳赵维为驸马,并有心传位的消息,在上层之中也不算什么秘密。
  如今,摆在大元诸臣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遵从圣意,去千岛城见驾;要么.....干脆反了算了。
  与大宋和议,割地让位,这和卖国有何区别?忽必烈是老糊涂了吗?
  说是举朝哗然,也不为过。
  其中跳的最欢的,正是铁穆耳,可以说是狰狞毕露。
  这个忽必烈最喜爱的孙子,其实在诱导南哥儿南去的时候就已经露出了马脚,如今自知大难临头,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了。
  四处游说,拉拢朝臣,力图得到朝中更多的支持。
  而很多朝臣,确实也动心了。
  主要有两派:
  一派是与大宋有世仇,或者原本就是宋臣的汉人。他们是绝不想看到宋元议和的。
  无它,宋元不打了,议和了,甚至有可能将来是一个宋人当皇帝。
  他们能有什么好果子吃?自是极力反对,要把这事搅合黄。
  而另一派,则是原本支持安西王的那些朝臣。
  原因很简单,忽必烈不说铁了心要断了安西王府这个隐患,也是动了杀心,让宋人去处理川陕两地可见一斑。
  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抱着安西王府跑到黑,和阿难答一起死。
  没错,一起死!
  别说老爷子收拾阿难答轻松不轻松,就是留川的宋军也是分分钟就灭了安西之地啊!
  安西王府有什么啊?最牛的是回回炮。
  你再看张钰手里,扶桑宋军用什么,张钰就用什么。他恨不得在长江里跑几千料的大海船,阿难答怎么和人家打?只有死路一条。
  而第二条路就简单了,立马转换阵营,抛弃阿难答,寻一个新主子。
  可惜,显然是找错了下家。
  在这些臣子看来,老爷子疯了,要和宋人议和,铁穆耳自然不从。
  而如今,大元军权在四个人手里,一个铁穆耳的扶桑军,伯颜和张弘范的东瀛征东大军,还有阿术掌控的中原平叛力量。
  忽必烈虽然还是大元的精神支柱,可是老爷子人在外面,手里是没兵没将的。
  四个人中,除了铁穆耳,剩下三人,伯颜、阿术又都是坚定的反宋力量,很可能被铁穆耳说动,借机反了忽必烈。
  所以,答案不言而明,当然是倒向铁穆耳一边喽。
  而他们的依附,又更加增长的铁穆耳的气焰,笼络伯颜、阿术之时,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
  此时,伯颜帐下。
  伯颜、阿术应晋王之邀聚于一处,正等着铁穆耳来开条件。
  “伯颜,陛下蒙蔽心智,做出不当之举,你做何想!?”
  阿术是个纯粹的武人,急脾气。铁穆耳还没到,他却先逼问起伯颜来了。
  对此,伯颜也是无语,“稍安勿躁,且听晋王怎么说。”
  “说什么!?”阿术瞪着眼珠子,“晋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要不是无路可走,谁听他胡言!?”
  揉着一张大脸,“我就想不通,陛下何其神武,竟会怕了宋人。那个赵维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连皇位都要传?”
  伯颜抬了抬眼皮,“也许就是缓兵之计呢?”
  此言一出,阿术眼珠子立马放光,“当真!?”
  伯颜,“呵呵。”
  干笑两声,却是没做肯定之答。老神哉哉的闭上眼睛,继续等人。
  而阿术好生憋闷,以前伯颜可不这样儿,怎么也学文官那一套,说一半儿留一半儿了呢?
  嗡声道:“先听晋王那小子说说看,不行,反他娘的,老子才不和宋人尿一个壶!”
  伯颜依旧不言,谁也不知道他想什么。
  不多时,晋王驾到,老哥俩往那一坐,谁都没动。
  晋王,晋王怎么了?在大元,这两位谁的地位都比晋王要高。
  等铁穆耳进了屋,还得先和他们打招呼。二人这才起身见礼,给了晋王一分面子。
  之后,阿术率先开口,“晋王到底要说什么,直说吧!”
  铁穆耳不急也不气恼,笑道:“两位长辈稍安勿燥,再等等,还有两位贵客。”
  “哦?”这回伯颜挑了眉头,“谁啊?”
  “镇国将军张弘范和史格丞相。”
  “哦。”伯颜应了一声,却是笑角挂笑了。
  心说,晋王这是拼了啊!把能拉来的都拉来了。
  又等了一会儿,张弘范和史格到了。
  张弘范自不用说,那是崖山海战的元军主帅,差点逼得陆秀夫抱着赵昺跳海。
  而史格,是元初大将史天泽的长子,原本在湖广行省,阿里海牙帐下。后来调回大都,与赵维还有过几面之缘。
  人到齐了,铁穆耳开始游说。
  “小王也不说其他,我父王有辱国体,乃是我家门不幸。可万没想到,陛下也被小人蒙蔽,屈膝求荣,实乃我大元之国难也。”
  “小王不才,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元朝,立国不满甲子而落于敌手,诸公呕心之功毁于一旦。遂愿领大不敬之罪,举义为先,死谏君前,为万世谋福!”
  文邹邹的,还拐弯抹角。其实意思就是,不能听老爷子的,那样国家就没了,咱们也都没好果子吃。
  我吃点亏,不怕忤逆之罪,愿意带着大伙儿,兵谏皇前。
  其实,兵谏就是造反,就是好听点罢了。
  一番慷慨之词,激动人心,可应者寥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