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635

  她还没来得及为算盘打空而失望,裴敬接下来的话,就让她精神抖擞起来“我认得一个海商,手里头似乎是有这种水精,刚巧他人就在京城,你若想要这玩意儿,我就去问问。”
  “好好,您帮我问问,”余舒喜形于色,对着裴敬并不掩饰渴求之心,“最好是有现成的,有多少,我要多少,呃…只要价钱不太离谱。”
  裴敬大手一挥,给她吃了一剂定心丸:“忘了你舅舅是哪一行的,总不会叫你吃上半点亏,回去等消息吧。”
  余舒心里高兴,捧了一杯茶端给裴敬,不好意思道:“还有一样东西不好找。”
  “但凭你说。”
  “我想找一块上百年头的桃木根。”
  
  第四百四十四章
纪星璇之死
  
  由于大安盛行易风,素有“降龙木”之称的桃木,广为人用,寻常百姓家中买不起金银玉器,却也看重驱邪求福一说,往往在房屋门梁上悬挂一截桃木,既求平安,亦求心安。
  普通的桃木,在易馆中就有卖,价钱也不贵,尺长的一根不过半贯钱,但那些都是不上年份的,但凡超过五十年生的,价钱成几倍的往上翻,上百年的桃木则是有市无价的,而那百年的桃木根,更加难寻了。
  裴敬听到余舒的要求,面露出一丝难色,道:“桃木之物,多在易馆买卖,若只是三五十年份的,我大可以低价帮你收购。可你要的这百年桃木根,比灵芝人参都稀罕,别说外头没有,就算是有人能拿出来,多半一露面就被世家府第抢收去了,轮不到我们这些商户伸手,舅舅不敢说大话,这件事只能帮你留意一下。”
  余舒神色有些失望地点点头:“那就麻烦您了。”
  她曾听青铮道人口传过阴阳五行精气之说,自知桃木身为“五木之精”,仅有上百年份的桃木根上,才生有一丝先天阳气,可以降百鬼,最克阴邪。
  她这是受了《珍物谱》的启发,考虑到薛睿在大理寺行走,时常要接触那些阴司之事,日子久了难免招惹阴煞,所以她想到要借用百年桃木根,亲手养造一件能够随身携带之物给他。
  可是这百年的桃木根不好找,此事只能先搁一搁了。
  裴敬摆摆手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快到晌午了,你自回去吃饭吧,我这里还有一大摊子账目要核对,就不留你了。那水精的事儿,最迟后天我给你答复。”
  余舒于是告别了裴敬,到城北去逛了几家易馆,对比好坏,采购齐了各种各样的五行精气之物,用以修造风水池,这么一来一回,带出去的五百两银子就花了空,但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想想日后收益,她也就没那么肉疼。
  余舒下午回到忘机楼,薛睿人已在了。
  她在后院叫来伙计将采买的东西从马车上搬到楼上去,再走到薛睿虚掩的房门外,推开门就看到他手里端着碗筷,圆桌上摆了几盘热菜,还冒着烟,没动几口的样子。
  “这个时辰了,你还没吃饭?”
  薛睿抬抬手,示意她坐下,声音有些低哑地告诉她:“别提了,上午我同宁王进宫面圣,将纪星璇的事交待了,触怒龙颜,宁王为了保住纪星璇肚子里孩子,在御书房里跪了一个时辰,我走也不是,只好在一旁罚站。”
  余舒同情地瞅着薛睿,追问道:“那后来呢,圣上要如何处置纪星璇?”
  站在余舒的立场,当然是不想放过纪星璇,可是现在这情况,牵扯上皇家,哪里是她能够左右的。
  “圣上气消后,下密令…今夜让我悄悄将纪星璇放出大牢,交由宁王看管。”
  尽管余舒早有所料,听到皇帝下令徇私枉法,还是忍不住撇嘴,说到:“那这案子还审不审了,不少人都盯着呢,至少曹家和辛家不会放过纪星璇,现在她这个凶犯不见了,对外你要怎么交待呢?”
  说完,她就见到薛睿嘴角露出一抹冷笑,放下了碗筷,倾身向她,悄声道:“今夜过后,这世上便没纪星璇这个人了。”
  “”余舒吃惊地张圆了嘴巴,半晌没合回去。
  薛睿倒了两杯酒,一杯递给她,一杯送到唇边,慢慢喝了两口,才低声道:“圣上对七皇子一向偏袒,出了这等丑事,定会为其遮掩,既要留下纪星璇腹中胎儿,又不节外生枝,就只有一个办法——即是捏造纪星璇畏罪自尽的假象,人死了,才无人追究。”
  余舒一时哑然,端起薛睿倒给她的那杯酒,仰头喝干了,嗓子一辣,才觉得这会儿所听所想都是真真切切的。
  “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我满以为纪星璇又要逃过一劫,谁想她抓住的那根救命稻草,竟将她提早判了死刑。”
  那日在暄春园宁王的态度,余舒看的一清二楚,他现在一心要保的是纪星璇腹中骨肉,那等纪星璇生下孩子后,等待着她的,无疑是一个留子去母的结局。
  余舒不想否认,她的确是将纪星璇视作眼中钉,除之而后快,可是知道她将要面对的凄惨下场,她心底却没有多少痛快,反倒是徒生一段感慨这个从她来到这世上,就一直在和她作对的女子,就好像注定要和她成为死敌,纷争不绝。回想当日她的“前身”,正是因着纪星璇而枉死,现如今纪星璇也因着她,最终走上一条死路,这莫不是易道所讲的“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薛睿看到余舒清秀的脸上流露出的复杂之色,浅叹一声,道:“自作孽,不可活,纪星璇是咎由自取,你无须觉得她可怜。”
  余舒眨眨眼,回过神来,不能将心事坦白,只能将空杯递到他面前,又讨了一杯酒,微微笑道:“你认识我这么久,我是那种猫哭耗子假慈悲的人吗,她落得这般下场,与我来说再好不过,我可惜的是你没有机会将这件案子查个水落石出了。”
  余舒和薛睿一样,都不信纪星璇是太史书苑两桩凶案的主谋,并且隐约察觉到,那幕后的主使者,正在精心谋划着什么。
  无可奈何线索断在纪星璇身上,无法再追查。
  薛睿将她酒杯斟满,眉目下精光掠过,但笑不语,抬手与她碰杯“叮当。”
  。…
  余舒和薛睿的酒量都不差,两人喝了半壶酒,人还清醒着,饭菜撤下后,挪到书房泡茶。
  薛睿问起她有关圣祖祭日的事,余舒就将早上在荣盛堂的闹剧和他讲了,有意无意地,跳过了景尘帮她说话那一截,重点讲了吕夫人同高院士斗嘴那一段,说着说着,就忍不住笑了。
  “大哥是没瞧见那几个人的脸色,吕夫人一句话就把人嘴气歪了,偏偏没人敢同她吵嘴,等人走了才说三道四的,呵呵呵。”
  薛睿瞧她满不在乎的样子,无奈道:“我早同你说过,你怎么就不上点心。那一半人不赞同你的,不见得都是韩闻广授意,你若提前送几份礼过去,也不至于落选。”
  余舒笑容不减,两手抱臂道:“这祭祖之事,若是能花钱买通的,不去也罢。连我这四等的女算子都能叫他们扒拉下来,捐一篇奇术就能入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有问题,他们喜欢掩耳盗铃是他们的事,我配合他们作甚。”
  薛睿亦清楚太史书苑这几年浑水越来越多,仔细想想,似余舒这般洁身自好也好。
  “也罢,左右你这次大衍名声最盛,这等出头之事,不过锦上添花,况且到那一天要你们捧器随驾,但凡有一点差池,不是福就是祸,还是让给别人去做吧。”
  余舒对祭祖大典的事不感兴趣,听薛睿提到一二,没有细问,而是向前趴在茶案上,睁着又圆又亮的眼睛,甜声道:“大哥,我想借你一块地方,摆个风水池你看可好?”
  薛睿少见她这样卖乖,还真有点儿顶不住,稀里糊涂先点了点头,才又问她:“哪里?”
  余舒伸手指指楼上,“三楼的天井,我想弄个风水池子,亲手养一些器物。”
  薛睿笑道:“你还真会选地方,这忘机楼里,有两处风水眼,一处是后院中央那小池塘,一处就是天井那里。”
  余舒嘿嘿一声:“那你借给我不?”
  不过一个地方,她开头讨要,薛睿怎会不给,不过瞧她眼神热切,忍不住逗她:“借给你有什么好处?”
  听这口气,余舒暗翻白眼,心想着又来了,每回薛大公子想占她便宜,就会先要好处,再等她自己上钩,她那是装傻让他得逞过几回,他还真当她好骗了。
  “是不是要我亲你一个?”
  “咳咳。”薛睿没想到她这么干脆,被呛了一口,虽对这个提议很是心动,但是没有漏看她眼中闪过的那一记狡猾,直觉他若是点头,待会儿肯定要倒霉,于是按下那点儿心痒,故作正经道:“瞧你把我想的,我岂是登徒浪子之流,那天井随便你摆弄,别把楼层拆了就行。”
  余舒含笑看着他,目光从他薄厚适中的嘴唇上瞥过,心中暗道:算他识相,真敢再借机要她亲他,待会儿看她不狠狠咬他一口,让他长长记性。
  聊完了正事,余舒一刻不多停留,起身道:“行了,你趁天还亮着,赶紧睡一觉吧,瞧你眼睛下面乌的。”
  薛睿按了按额头,她不说还好,一说便觉得浑身乏力,这两天他两个囫囵觉都没睡,的确是累了。
  “那我就先休息,你去忙你的吧,需要什么就和林福说,让他们去置办。”
  余舒轻轻“嗯”了一声,又看了他两眼,按下上前帮他揉揉脑袋的冲动,才转身出去。
  
  第四百四十五章
求婚不成
  
  风水起源于相地之术,最早为人相看阴宅、阳宅所用,后来随着易学的发展,逐渐衍生出几支分流,不再限于堪舆之论,易师们将风水玄学凝缩在器物之上,凭此趋吉避凶,广为人用。
  风水池以天然为上佳,但是天然的风水池多半归于深山老林中,不便就地取用,所以有手段的易师,往往会在宅院中某一处,采纳阴阳五行,借用日月之光华,营造出一个风水池子。
  这风水池依照修造的手段,上下有三品,三品的只能调理屋前屋后,二品的又多出一个养物之用,一品的甚至可以镇宅。
  听起来玄乎,真懂得了道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余舒是个实干的人,说要摆置出一个风水池子,前一刻问薛睿要了地盘,下一刻就带人上楼去收拾地方。
  忘机楼三楼的天井,一道“回”字走廊,头顶望空,风水饱满,中央的空地是个一丈大小的露台,铺着凹凸不平的鹅卵石子,因为底下垫着泥土,几场春雨后,角落里冒出几根杂草,还有一两块巴掌大小的嫩绿苔藓。
  余舒早几天就相中了这一小块地方,拿着事先画好的图纸,在地面上比划了两下,让两个杂工阿平和阿祥把东南角的石头挖了,露出方圆三尺的平地,一边看他们清理泥土,一边吩咐小晴把林福叫上来。
  “姑娘找我?”林福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的跑了上来。
  “我记得大厨房里有一口鱼缸,你让人腾出来,洗干净了,再注进去半缸泡茶的山泉水,给我抬到楼上。”余舒蹲在露台边上,掂量着几枚鹅卵石子,扭头对他道。
  “啊?”林福面色古怪,犹豫着说:“那缸里天天放鱼,一股子腥味儿,姑娘要用水缸,前楼客厅里就有一口真瓷大花盏,瞧着也漂亮。”
  余舒哂笑,将手里石子儿抛了,说:“我就是要那个鱼缸,你快去,甭误了我的事儿。”
  漂亮顶个什么用,厨房里那口鱼缸,瞧着不起眼,可那整日里放的都是薛睿从大江南北精挑细选来的,灵性十足快要成精的鱼儿,烧成一盘菜吃了能增添福禄,哪怕是只有一星半点儿,经过百十日吐纳,这口鱼缸也染上一层灵气儿,拿来做风水池子,再好不过。
  林福不会同余舒唱反调,听话就去了,从仓库里抬了一口备用的水缸养着活鱼,将余舒要的鱼缸清洗干净,亲自送到楼顶上。
  下午酒楼里生意淡,他就待在一旁,看余舒拾掇那口鱼缸,摆对地方后,就拿出一把奇奇怪怪的尺子,一张图纸,比量着长短距离,在附近填土埋物,尽是些稀奇古怪的物件,什么龟骨铜板,砂石红线…还有两截子茯苓草根。
  等余舒将这一个角落归纳妥当,太阳也落山了。
  “大功告成,”余舒拍拍手上土灰,要过小晴手里的茶壶直接对嘴喝了两口水,满意地打量着她第一个风水池子,对两旁的伙计杂工吩咐道:“就这么放着,这三楼的天井,以后没我吩咐,谁也不许上来了,都听到了吗?”
  “听姑娘的。”一干人应声。
  “好了,该忙的都忙去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6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