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635

  “是这样,”赵小竹抢话道,“小余兄弟,我听景兄薛兄说起,你们明日要赶往公主墓附近祭拜,可是那里临近山谷,地势偏僻,秋天又多走兽,你们不常来往,恐怕会迷路,我欲与你们一同前往。”
  “这…会不会太麻烦你?”余舒看向一旁的薛睿和景尘,征求他们的意见。
  景尘没有做声,倒是薛睿拍着赵小竹的肩膀对她道:“小竹一番好意,那深山老林里的确不好寻路,我与景尘商量了一下,不如请他做个向导,小竹射箭的功夫极好,万一遇上猛兽出没,我们也安全些。”
  余舒见景尘没有反对,想想也就点头赞成了,心说赵小竹此举,或许是雁野先生的意思,要他跟着没什么,就不清楚他们到底卖的什么关子,有话不能直说,偏要这么拐弯抹角地让人猜疑。
  四人约好了明天黎明时分上路,赵小竹就先回房去了,留下余舒他们三个,面面相觑。
  余舒看一眼门外,欲言又止,景尘会意地走几步站到了门口,倚着门框,听到赵小竹那轻快的脚步声走开了,才对两人示意。
  薛睿坐下道:“阿舒,你觉得这位雁野先生有几分可能是云华易子?”
  景尘也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余舒瞥了他一眼,犹豫地说:“吃饭前我和他人聊了几句。观其气度风貌,若是云华易子没死活到现在,未必不可,而且——”
  “而且什么?”景尘声音里有些紧张。
  “我在他面前提起你母亲,我看他似乎很伤心,不像是无动于衷的样子。”余舒据实说道。
  景尘抱臂的双手用力一握,他脚步一转,沉声道:“我去问个明白。”
  “你问什么?”薛睿在他背后凉凉地支了一句。“问他是不是你本该二十年前就死去的父亲?”
  景尘僵在那里。
  薛睿毫不留情地继续说道:“你以为他会承认,然后欢天喜地地与你父子相认,皆大欢喜?你道云华为何假死,又为何无故躲藏了这二十年吗?你道他不肯与你相认,究竟是他心肠如铁,还是他有份不得已的苦衷?”
  景尘难得冲动一回,被他冷嘲热讽了几句。也就冷静下来,满目黯然地退回屋里。
  余舒见他两人有些尴尬,也不知该说点什么,只好眼巴巴望向薛睿,见他冲自己摇头,想了想便明白他是有话不便当着景尘的面讲,于是道:“那我们明天要到去公主墓吗?”
  他们这一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云华的下落。现在疑似云华的人物已经出现了,再到公主墓去还有必要吗,只是赵小竹跟着前往,雁野先生又不会随同。
  “不论他是与不是,我都要去祭拜母亲。”景尘丢下这一句,便转身走了。
  余舒自觉方才说错了话,面有讪色,她怎么就忘了,景尘和他们不一样,公主墓里葬着他的亲娘。说到底都要去拜一拜的。
  “怎么办?”她郁闷地瞅着薛睿。
  薛睿看着空荡荡的门外,放慢声音对她道:“你是不是忘了,有人想要你的命呢。”
  余舒哑然。
  来到这里她光顾着激动了,一时竟没往她身家性命这方面寻思,薛睿这话提醒了她——雁野先生就是云华的话,那他不光是景尘的父亲,更有可能是太史书苑几桩凶案的主谋。
  那她这个正牌的破命人,一旦被他察觉。岂不是小命危矣。
  “赵小竹看似心直口快,实则不憨,准备晚饭的时候我探听过他的口风,无从得知他们是不是拿准了你的来历。所以明天带上他同行,还需谨慎为妙,以防他对你下手。”
  薛睿这么说,显然是做了最坏的揣测,将赵小竹自告奋勇与他们同行,看成是要趁机对她下杀手。
  “……不会,”余舒挪到薛睿身边坐下,直接否认了他的猜测,她凑到他耳边,偷偷告诉他:“就算他是云华易子,算无遗漏,他也没能耐算准我就是破命人。”
  薛睿回了她一记质疑的眼光。
  余舒嘿嘿一笑,把左手伸到他面前,“我有这个。”
  薛睿视线转到她手上,但见她五根手指匀称细长,食指末端戴有一枚不起眼的宽面银戒,他知道那底下还套着一枚黑色的指环,乃是她那位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高人师父所传之物,然而之前她并不清楚此物究竟何用。
  “我都忘了告诉你,”她神秘兮兮地小声附耳对他道:“这指环和辛五叔手里那件宝贝‘诸葛瞳’一样,都有掩人耳目,阻人视听之用,贴身佩带,无人可卜。”
  闻详,薛睿吃惊不小,但听余舒细讲这枚指环功用,竟与传闻中皇帝身上佩带的那件天地异宝相同!
  “所以你大可以放心,赵小竹跟着我们去公主墓,应该不是为了要针对我。”
  薛睿相信余舒不会拿她的性命乱开玩笑,这下放心不少,至于雁野先生究竟意欲何为,他们眼下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
  互通之后,余舒回去休息,明天一早还要骑马赶道,她也累了,坐在木床边上,正要熄灯睡觉,却发现床头的油灯底下压着一张白纸。
  她晚饭前才见过雁野先生写字,是以一眼就认出那墨色与笔迹如出一辙,急忙抽出来看,但见上面寥寥四行写着——
  明日之行,汝且留下,莫告他人,吾当解惑。
  
  第六百四十二章
死不瞑目
  
  余舒辗转一夜,不能成眠,将将睡着天又快亮了。
  赵小竹起的最早,挨个儿敲门把他们都喊醒了,就连拴在外面的马匹他都喂过了一遍草料,这份殷勤实在少有。
  余舒到院子里打水洗脸,看到雁野先生的房门关着,近在眼前,冷水泼在脸上,她打了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一整晚犹豫不决,此时才横了心。
  她冒险跟着景尘出京,就是为了云华易子而来,眼看离真相只有一步,她再瞻前顾后,说不定就要错失良机。
  她擦了把脸,看到薛睿与赵小竹从外面牵马走到门前,回头看看水缸旁边蓄水的石洼,提起一口气,一脚用力跺上去,然后痛呼一声,抱着发麻的小腿坐倒在地上。
  “啊呀!”
  薛睿听到呼声,赶忙跑了进来,赵小竹尾随其后,就见她摔倒在湿滑的石板上。
  “阿舒,摔哪儿了?”薛睿蹲下来扶着她。
  正在里面收拾香烛等物的景尘听到声响,也跑了出来。
  余舒紧皱眉头做出一副吃痛的样子,捂着脚脖子道:“地上太滑,我扭着脚了,嘶,好疼。”
  薛睿见状,怎会生疑,拦膝抱起她送进屋里,景尘抬起的手又放下去,默默跟了进去。
  余舒崴了脚,路都走不成,自然不能骑马,尽管薛睿不放心将她留下,但也别无他法,山道路险,要一匹马载着两个人根本走不远。
  薛睿对雁野先生始终抱有疑心,眼下情况,他有意劝说景尘改日祭拜,还没开口,就被余舒拿话堵了回去:“都怪我不小心,都走到这里了。却不能陪你们一起去给伯母上一炷香,大哥,你帮我在伯母坟前告一声罪。景尘,对不住了。”
  景尘摇摇头。眼里只有担心,并无埋怨。
  话说到这份上,薛睿便不好开口了,想一想她手上戒指,看着余舒脸色,顺了顺她的头发,道:“你好好在这儿待着。我们速去速回。”
  赵小竹插嘴道:“放心,家里有饭有菜,小余兄弟,你等我师父醒了就告诉他一声。到了中午我们回不来,你们把饭菜热一热先凑合一顿,晚上我再给你们烧好吃的。”
  余舒看他们一个个走出去,暗松了一口气,她总算是连哄带骗。按照雁野先生的指示留了下来。
  不是她真有那么老实,人家不让她说出去,她就真的缝起嘴巴,只是依着她对薛睿的了解,真给她看了雁野先生昨晚给她的留言。那他说什么都不会让她一个人留下来的。
  他们与景尘结伴同行,却各有目的,对景尘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她不清楚,但是她相信对薛睿来说,她的性命安危才是第一。
  至于她,最重要的就是解开《玄女六壬书》的迷局。
  薛睿他们离开后,余舒一个人坐在床上,估摸着他们已经走远了,院子里静悄悄的,又等了一盏茶许,外头还是没有动静,她再坐不住了,下床穿了鞋子去找人。
  来到雁野先生门外,屋门居然是开着的,晨光熹微,他还是坐在那扇洞窗底下,散着头发,披着外衣,手中握着一具泥塑,一动不动,看上去就像是他在那里坐了一整夜。
  他静坐的样子叫人不忍心打搅,余舒却没那个耐心再等。
  “先生。”余舒大步走到他面前,将昨晚放在她床头的那张纸递到他面前,质问道:“这是先生的笔迹,敢问您这么偷偷摸摸地使我留下来,是何用意?”
  他身形动了动,仿佛从梦中回转,放回手中泥塑,盖上那只盒子,素手拈墨,在风干的石砚中游走,提笔书写——
  ‘你可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你问吧。”余舒在他对面坐下,看一眼纸张,看一眼他神情,她已有心理准备,没那么容易得到解答。待他运行笔墨,一句疑问跃然纸上时,却让做好准备接受她刁难的余舒迷惑了。
  ——‘你是谁?’
  他不问景尘,不问薛睿,不问他们来意,却问她是谁。
  余舒抬头对上他的目光,发现他在用一种相同的眼神端详着她,昨天也是这样,他审视她,就好像已经猜到了她的底细。
  那这一问,不过是为了求证罢了。
  在他惑人的眼神里,余舒强自镇静,两手收于膝上,一板一眼地答道:“我姓余,单名一个舒字,义阳人士,兆庆一十三年进京赶考,大衍女算子,四等易师,今在司天监任职。”
  她这番自白,不掺一句假话,可谓详尽,然而她没有在雁野先生的脸上看到“满意”二字,相反,他无声一叹,又提起笔。
  ——‘你之面相,我生平仅见,似是而非,福祸不拘,我冒昧一臆,汝命应是上无父母双亲,间无姊弟兄妹,生不知时,死不觉期。’
  这些推断有够“损”的,未免太不靠谱,这让本来正襟以待的余舒顿时失笑,正要摇头否认,却又愣住了,一念忽起:她娘是尚在人世,又有一个弟弟,但严格说起来,那都不是她真正的“亲人”,而是死在纪家祠堂里那个倒霉的小姑娘的血亲。
  若算起她的来历,她的爸爸妈妈和弟弟,的的确确不在这世上。
  还有,她的生辰八字勿用,这不叫“生不知时”吗?
  她上辈子死于非命,再生为人,倒也应了那一句“死不觉期”。
  这么一番联想,一一对应,余舒突然觉得有些喘不上气,她隐藏最深的一个秘密,就连薛睿都不曾告诉,此时却好像一丝不挂地袒露在雁野先生面前,叫她无可遁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6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