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第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635

  三日前,薛凌南进宫劝谏气昏了兆庆帝,被悄悄遣送出宫,就在府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论谁上门劝说打探,一概不予理会。
  这天听到下人慌慌张张跑来禀报,说是大公子回家了,他不见惊喜,只从容吩咐身边管事将人带到他书房来。
  一炷香后,祖孙两人相见,时隔十多天,历经波折,却没有半点激动的情绪表露出来,薛凌南听完薛睿讲述他在凤华府遭人劫持,受困多日才得脱身的说辞,表现的相当冷淡。
  “既然回来了,就尽快到大理寺销报一声,好叫人知道,你不是畏罪逃脱,官丢了不要紧,别为你一个人败坏了薛家门风。”
  薛睿已从余舒那里得知他被停职查办,再是淡薄名利,也有些不是滋味,他是两榜进士出身,这个大理寺少卿当得问心无愧,查案办案虽累,他却从未懈怠,不愿别人背后指点,说他全凭家世,举凡分内之事,无不尽心尽力。
  “我会去找郭大人说明此事。”薛睿看不出薛凌南是对他被人劫持一事不以为然,亦或是根本不信他的编造,于是就主动提及:“我一回到京城,就听说徐总管被人认成是通缉犯抓进大理寺了,而我失踪一事被人宣扬成私逃在外,究竟何人居心叵测,借题发挥,以我失踪之事构陷薛家。”
  薛凌南打量着他,道:“依你看会是谁呢?”
  薛睿迎着他的目光:“那要看徐总管到底犯了什么事。”
  徐力是否冤枉,没有人比薛凌南更清楚,到底是景尘有所误会,还是薛凌南真的在暗中计划着什么?
  听出他话里一丝质疑,薛凌南板起脸来,义正辞严道:“我们薛家世代忠良,一心维护大统,又岂会有忤逆犯上之心,徐力被抓事有蹊跷,尚无盖棺定论,但老夫以为清者自清,就算圣上一时受人蒙蔽,早晚都有真相大白的一日,无需惊恐忧患。”
  单从神情和反应上来看,老人家并无不妥。倒真像是受了不白之冤。
  薛睿低头道:“话虽如此,可是这京里多得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眼见我家受到猜忌,就有那趁机会落井下石,无中生有的小人,不得不防。我既已回京,还请祖父带我进宫面见圣上,禀明实情,外面的谣言便可不攻自破。”
  薛凌南皱起眉头,面有难色:“理当如此。只是前日老夫入宫进谏。口不择言惹恼了圣上,短日内,是不指望再进宫面圣了。”
  “这又是何故?”
  薛睿佯作惊讶,实则昨晚听过余舒汇报。知道事实比薛凌南所讲严重得多。兆庆帝被气晕过去。皇后大怒,发作了以薛凌南为首的一干老臣,后来皇上醒来。便将他们撵出宫。
  “你这些日子不在京城,有所不知,圣上下旨派东菁王姜怀赢出兵东瀛,此举大大不妥,近年来蒙古人屡次骚扰边城,蠢蠢欲动,正是迫于东菁王威慑,不敢进犯,倘使姜怀赢领兵出征,蒙古人此时挥兵入关,一旦宁冬城失守,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其一。”
  “其二,姜家常年镇守东北,劳苦功高,圣上早先听信谗言,误会姜家有不臣之心,便将其母妹接来安陵,以此掣肘,而今又命姜怀赢冬月出兵渡海,个中原由,虽不足为外人道,但那姜怀赢岂会甘愿,你与他曾结拜兄弟,当知他为人,老夫且问你,接到圣旨任命,他是从,还是不从?”
  薛凌南情绪激动,神态凌人,最后竟问到薛睿头上,让他答也不是,不答更不是。
  “孙儿不知。”
  “哼,”薛凌南冷哼他一声,道:“你心中有数,不说也罢。总之任命东菁王为东征大元帅,有无穷后患,为求圣上回心转意,我才会与郑阁老、褚阁老入宫陈情,说明厉害。奈何圣上执意如此,偏听佞臣,不肯收回成命,唉。”
  薛睿留意到他话尾余音,抬眼道:“您说的佞臣是?”
  虽然薛凌南在朝为官一丝不苟,不似尹相长袖善舞,但他从不轻易树敌,会用“佞臣”来形容别人,实在罕见。
  “还能是谁,先前为讨论派谁出兵攻打倭国,朝堂上众说纷纭,竟是趁着老夫被责令归家不得早朝那几日,司天监任奇鸣上书,摆出一堆玄理,说是他们夜观天象,盘卜凶吉,指名道姓推举东菁王领兵东征,任奇鸣不过一个副官,哪来这么大的主意,无非是朱慕昭在背后推波助澜,其心可诛!”
  眼见薛凌南怒不可遏,薛睿脑中一转,便有所了然,刚才老人嘴上说着清者自清,恐怕心里是把徐力被抓,薛家受到皇上猜忌的账都一股脑算到了司天监大提点头上。
  徐力表面上是被关进了大理寺,实则皇上交给大提点私下审问,现在人就被关在司天监密室,这事儿余舒这个局外人都能打听到,薛凌南又怎么可能全不知情。
  薛凌南之所以叹息,为只为大提点乃是名副其实的御前第一人。
  “圣上的确是倚重大提点,祖父则是忠言逆耳。”薛睿一句话,道尽了现状。
  忠言逆耳,皇上听不进去,有大提点在旁,薛凌南就别想阻止皇上派东菁王出兵。
  “你先去大理寺一趟吧,”薛凌南道,“至于进宫的事就罢了,我会尽快安排你二婶进宫探望你姑母,说清你被人劫持一事,等到她见了圣驾,再做解释。”
  祖孙二人再无话可说,薛睿这就懂事地离开了。
  他离家这些时日,府里最担心的就是薛夫人和薛瑾寻,一出正房,就先去看了薛瑾寻,确认他不在家的时候她没有受人怠慢,再回到他的院子,叫来小厮宝德,仔细询问了薛夫人的近况。
  薛夫人的身体还是那样子,时好时坏,药不能断,医能不停,所幸薛家家大业大,不至于供养不起。
  金柯就跟在他身边,等到宝德出去了,他才一脸纳罕地问薛睿:“你担心薛夫人,怎么不去看看她,叫人来问一问就能放心了吗?”
  薛睿道:“祖父不喜我亲近母亲,不经他同意,我是不能到后院去看她的。”
  没有薛凌南许可,他不能擅自到后院去探望母亲,只能派人过去问候关心。
  闻言,金柯眉心打了个结,心道:看来这薛家对待阿弟,并不如他以为的那样亲善。
  “不怕,你要想见她,我有办法帮你瞒天过海。”金柯拍着胸脯保证。
  薛睿却摇摇头,拒绝了。他不见薛夫人,不只因为薛凌南不许,亦是他自己害怕面对她。
  有些事,三言两语解释不清,说来无用,倒不如不说地好。
  回府转了一圈,薛睿换上一身常服,就到大理寺请罪去了薛睿来到大理寺,见到郭槐安,当面说明了他在凤华府遭人劫持的情况,有金柯这个人证在,郭槐安并未苛责他,而是委婉地告诉他,皇上正在气头上,不便为他求情,让他先回去等消息。
  薛睿眼看复职无望,没有表露出伤心难过,敬谢过上司,又到后头收拾了一些私人物品,与几位要好的同僚告别,一路上假装无视了那些刺探与同情的视线,直接回去忘机楼。
  立冬之后,少见晴天,今天中午难得有个大太阳顶在头上,薛睿从后门进来,一眼就看到院子中央,躺在摇椅上晒太阳的余舒。
  她穿着一条松蓝色的长摆裙子,腰间盖着一条绒毯,脱下丝鞋,套着一双雪白的袜子踩在椅缘上,曲着膝盖,两手背在脑后,阖着眼皮,一摇一晃,光晕在她粉润的脸腮上轻轻闪耀,照亮他心头的阴霾。
  余舒听到动静,打了个哈欠,掀开眼皮,转头看见薛睿,便咧嘴笑道:“这么早就回来了,我以为你要到晚上呢。怎么样,去过大理寺了吗,官儿没丢吧?”
  薛睿摇头笑叹:“郭大人做不了主,仍要停职查办,要我看,离革职不远了。”
  余舒玩笑道:“革职了也好,你这个大理寺少卿当得太累,三天两头的查命案审凶犯,日子长了,这运气就背了。”
  她弯腰套上鞋子,抱着毯子腾出摇椅,伸手拉他道:“你躺这歇会儿,晒晒太阳,驱一驱霉腥。”
  看着他眼下淡淡的乌青,她不好意思明着说心疼。
  薛睿听话地躺下了,背后的软垫子让她暖的热乎乎,他不知不觉就闭上了眼睛,放松下来。
  余舒站在一旁,守了他一会儿,看他昏昏欲睡,就将手上的毯子抖开了,轻轻盖到他身上,刚要走开,就听他出声:“阿舒,你想不想开一间大易馆?”
  “咦?”她回过头去,就见他目光灼灼地投向她。
  “我把忘机楼送你,开一间大易馆如何?”
  
  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情冷暖
  
  人活在世,不为名便为利,能有名利双收的好事,谁不心动呢。
  开一间大易馆,的确是一个让余舒心动不已的提议,这么说吧,对于一名易师,能进司天监是毕生的追求,但不是每个进了司天监的易官,都有机会开设大易馆。
  易馆比之大易馆,虽只差了一个字,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但凡在大衍试上考取到功名,有易师称号的人,要开一间小小的易馆营生不难,只需到当地官府报备即可,然而要冠上一个“大”字,非得有两个硬条件。
  第一,设大易馆者,必须是世家家主,而要称世家,先得是六代在内传承易学的人家,再来要有在司天监担任高官的资历。
  第二,大易馆内,必须有两位大易师坐镇,至少六名易师接卜,这样的阵容,寻常的世家根本拿不出。
  满足这两点硬性要求,才能到司天监太承司去申请,经过严密的审核,发放官方文书,才可开门迎客。
  余舒要想开设大易馆,头一个条件就满足不了,她这个坤翎局女御,勉强算是司天监高官,但是余父就一个短命秀才,老余家打哪儿凑齐六代人去充易学世家。
  所以薛睿这么一提,余舒审视自身,当即就觉得他是心血来潮,再加上薛家落难,忘机楼被迫关门避祸,他便突发奇想要把忘机楼拿来给她办易馆,是以她一笑罢了,并未往心里去。
  薛睿看出她不以为然,倒也没急着和她探讨,而是晒着日光浴,一边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一边渐入了梦乡。
  。……
  待到下午,陆续有人闻风而至,先是听说了昨晚十一皇子大闹忘机楼的刘昙,再来就是打听到薛睿回京的刘炯和瑞林等人。
  不见冯兆苗,大概是他回了军营。
  刘昙一见薛睿就唏嘘:“上午外公派人来我王府报平安,说了你遇劫的事,你能平安逃回来,真是万幸,不知是哪一伙贼人,胆大包天到这地步。”
  薛睿道:“他们蒙着脸,我也看不出是谁。”
  问不出个所以,刘昙又转向余舒,道:“昨天十一弟到这里闹事,我今早才听到消息,你真是太要强,表兄不在,你就该去找我做主,听说你最后跟着十一弟走了,他没有为难你吧?”
  余舒对刘昙已有一个薄情寡义的评价,此时听到他放马后炮,只是轻描淡写道:“多谢王爷关心,不过虚惊一场,十一爷跟我开个玩笑罢了。”
  她睁着眼说瞎话,都闹出人命了,怎么可能是个玩笑而已,刘昙不清楚她是如何从刘翼手底下全身而退的,但见她不肯说明,不好再追问下去。
  刘昙走后,没多久刘炯他们就来了,又是一番唏嘘关心,是不是虚情假意余舒没看出来,倒是小爵爷瑞林有一句话,听得她很不得劲,他说——
  “你刚一失踪,我们就找到莲房姑娘打听你的下落,怎想她也不知情,外面谣言四起,我们有心为你辩白,都无处使力。”
  这话说的,就好像不是他不信任薛睿为人,而是因为余舒说不出个所以然,他才会冷眼旁观。
  余舒不客气道:“这事儿怪我,大哥你失踪以后,他们就来找我,小爵爷以为我知道你躲哪儿去了,我答不上来。”
  瑞林顿时尴尬,看一眼薛睿,连忙说道:“你别冤枉我,我几时说过睿哥躲起来的话,当时大家都在场,我分明只是问你睿哥去哪儿了。”
  余舒皮笑肉不笑:“那或许是我记错了吧。”
  瑞林觉得她是存心挑拨离间,心中气恼,待要分辨,就听湘王世子刘炯咳了一声,打岔道:“不管怎么着,人没事就好,要我说,咱们几个人好久没有聚在一起,不如就趁今天摆个酒桌,一起醉上一醉,什么烦恼忧愁都先搁着,睿哥,你看如何?”
  薛睿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伸手拍了拍刘炯的肩膀,点头说好,似乎并不在意余舒和瑞林刚才拌嘴那一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6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