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第6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635

  朱慕昭从躺椅上坐起来,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神色凝重地瞥了他一眼,道:“传唤黑衣卫,随我前往刑部要人。但愿她还留着一口气,否则司天监唯一的生机,就要断送在我手里。”
  
  话说冯兆苗将薛瑾寻送到忘机楼后,就单枪匹马杀回了周家,得知余舒被人关进了大牢,他一口气跑回家去求他老爷子救人,冯将军却臭骂了他一顿,让人把他绑了起来,关到后院柴房。
  谁知冯夫人心疼儿子,第二天晚上就悄悄地把他放了,冯兆苗一得自由,立马就又跑了出去,先到余府去请罪。彼时余府上上下下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昨天余舒带着一群护院出去就没再回来。裴敬出去打听,一家人才知道她被关起来了。
  赵慧和贺芳芝都吃过牢饭,知道那是折磨人的地方,都怕余舒会出个三长两短,跑到刑部大牢想要见一见她,却被拒之门外。这个节骨眼上,冯兆苗上门来请罪,一家人没力气埋怨他,都想着怎么样先把余舒从牢里救出来。
  于是冯兆苗一咬牙,带着贺芳芝和裴敬去相府求薛凌南高抬贵手,指望他能看在薛睿的份上,让刑部的人放了余舒,结果连薛凌南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赶了出去。
  冯兆苗退而求其次,又带他们去找湘王世子刘炯,他心想着刘炯过去和薛睿好到能穿一条裤子,总不会见死不救吧,不想到了湘王府,同样吃了闭门羹。
  他无路可走,最后求到了忠勇伯爵府,一向和薛睿称兄道弟的瑞林倒是让他进了门,可他见了冯兆苗却说了这么一段话——
  “过去那余莲房仗着薛睿的势没少欺负人,她在芙蓉君子宴上败坏我妹妹的名声,当时怎么就没想着做人留一线呢,我看她会有今天全是咎由自取,我奉劝你也不要多管闲事,到头来惹得一身腥。”
  看到他这副嘴脸,冯兆苗一口唾沫吐到他脸上,指着他鼻子骂道:“你这死胖子,别忘了小时候你遇见拐子,是谁追了你十几里路,把你从人贩子手上救下来。莲房她虽然是个女人,却比你们这帮爷们讲义气多了,她不会见死不救,更加不会忘恩负义!”
  瑞林脸色涨红,怒道:“有本事你就自己去救人,别来求我!”
  “老子瞎了眼才跑来找你!”冯兆苗扭头就走。可是他出了忠勇伯爵府,面对着等在门外的贺芳芝和裴敬,就硬气不起来了。
  贺芳芝和裴敬看到他脸色就知道结果,唉声叹气,只得先回家去再想办法。
  。……
  太阳落山前,朱慕昭带人来到刑部大牢门外要人。牢头事先得过上面交待,没有提刑官的手谕,根本不肯放人,把门关得死死的,不让他们进来,一面派了个腿长的狱卒从后门悄悄离开,跑去送信。
  朱慕昭没有耐心久候,直接让黑衣卫翻墙进去,将门内的一群狱卒制伏后,从里面把门打开。黑衣卫从牢头身上搜到两串钥匙,跑到前面开路,朱慕昭走在中间,任奇鸣紧紧跟在他身后,进到阴暗闷热的牢房里。
  黑衣卫随手从墙上摘下火把点亮,一间一间栅栏寻过去,关在里面的犯人受到惊吓,像是老鼠一样缩进角落里,他们将整个牢房搜了个遍,都没有找到余舒的人影。
  “搜,再给我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朱慕昭沉声命令,他站在牢房的尽头,两手背在身后,压抑着怒气。任奇鸣心知余舒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却不敢当着他的面说出来。
  大约搜了一炷香的工夫,突然有一名黑衣卫高喊道:“这儿有地道,过来人帮忙!”
  一群人围了上去,撬开地道,发现下面居然藏有一座地牢。朱慕昭不顾任奇鸣劝阻,跟着黑衣卫下了地牢,就在散发着恶臭的地道尽头,找到了一间透亮的刑房。
  带头的黑衣卫一脚踹开了大门,几个人冲进去,一眼就看到了被绑在刑架上的血人,垂着脑袋不知是死是活,他们面面相觑,都不知如何是好,朱慕昭随后走了进来,抬头一看,眼皮突突直跳。
  他大步走上前去,撩开那血人黏成一团的头发,就见她额头中间豁了个口子,一团烂肉早已凝固,活像长了第三只眼,满脸的血污看不清她面容,他手抖了一下,接着伸出两指小心翼翼地去探她的鼻息。
  任奇鸣不眨眼地盯着他的动作,直到他放下手指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气,转过身吩咐道:“还有气儿,小心些将她放下来,派人到太医院找青珏,让他尽快到司天监来。”
  任奇鸣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却不知心中庆幸多一些,还是失望多一些。一行人从牢房里出来,外面天都黑了,大门却被人堵住了,薛凌南接到消息就赶了过来,将他们拦下。
  “是何人劫狱!”薛凌南高高坐在马背上,在人群中搜寻到朱慕昭的身影,明知故问。
  朱慕昭在黑衣卫的簇拥下走出来,仰头看着老当益壮的薛相爷,词严厉色道:“本座若是不来,竟不知刑部这么大胆,居然擅自改建地牢,对朝廷命官动用私刑!”
  薛凌南满心懊恼,他没想到朱慕昭会这么快就回到京城,太子那边不知出了什么意外,没有一点消息传回来,他原本是打算今天晚上再审问余舒一遍,就将她处置掉,却被朱慕昭抢先把人救了出来。
  他远远地看到朱慕昭的手下背着一个满身是血的犯人,不是余舒又是谁。
  “此人身系命案,就算是司天监官员也不能徇私枉法,你不要强词夺理,劫狱就是劫狱,老夫劝你还是尽快将犯人放下,不要一错再错。”
  朱慕昭冷笑道:“我司天监的官员,就是犯了死罪,也要经我点头,才能问斩,我看你是老糊涂了,管闲事管到我的头上。”
  薛凌南和朱慕昭的恩怨已久,如今却是头一回在大庭广众之下撕破脸。
  “好,好,今日之事,我会一五一十地禀明圣上,请求圣裁!”
  “让开!”
  朱慕昭气势汹汹,薛凌南知道他的黑衣卫厉害,亦不愿在这里和他斗起来把事情闹到无法收场的地步,挥挥手,便放他们通过了。
  这一回交锋,表面上是朱慕昭占了上风,可追究起来,薛凌南也没有吃亏。余舒在他手里受到酷刑,整整被折磨了两天两夜,她一个年轻姑娘,就算能活下来,人也会性情大变,这辈子都忘不了她在刑房里的遭遇,恐惧会一直伴随着她,她不死也废了。
  薛凌南更不怕余舒在朱慕昭面前拆穿他,因为兆庆帝病危,活也活不了几天了,他的亲外孙稳坐太子之位,就是将来的皇帝,这将是第一个不受司天监控制的皇帝。
  他目送着司天监的人马在夜色中跑远。
  
  朱慕昭将余舒带回太曦楼,让人小心翼翼把她送到楼上卧房,先找了两个侍女过来给她清洗伤口,其余人都退下避嫌。
  一盆又一盆清水送到楼上,污成了血水端下来,朱慕昭的眉头越皱越深,不多时,朱青珏匆匆赶来。朱慕昭领着他上了二楼,简单说明了情况,又不放心地叮嘱他:“不惜任何代价,务必要救活她。”
  朱青珏点点头,尽管他有了心理准备,进到房间里面,看到遍体鳞伤的余舒,还是吃了一惊,他顾不得男女大防,净手之后就上前为她检查伤口。
  一盏茶后,他从屋里走出来,脸色很难看,一边拿手巾擦汗,一边对他爹道:“她左臂骨上扎了五根铁钉,骨头都裂开了,背上有多处烫伤化脓,另外她一只脚脖子被人拧断,最严重的就是她额骨穿孔,不知是否伤到了脑子。这用刑之人相当毒辣,居然对着一个女人动用了不下五种酷刑,也不知她这两天怎么熬过来的,就算是个大男人,恐怕也要受不了咬舌自尽了。”
  朱慕昭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卧房的方向,低声问道:“那她还有没有救?”
  “有救是有救,”朱青珏犹豫着告诉他:“我只怕救活了她,她也会想着去死。”
  “你这是什么话?”
  “她额骨外面那一处皮肉彻底地坏死了,终身会留下一道疤痕,我再是妙手回春也帮不了她,一个女子破了相,不是逼着她去死么。”朱青珏摇摇头,无可奈何道:“能保得住命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愿她自己想得开吧。”
  说完,他就忙着去开方子配药了。
  朱慕昭在卧房门口伫足,他满面沉思,忽闻楼梯口传来脚步声,转头看着一脸内疚的任奇鸣,手指着对面的书房,两人换了地方说话。
  “太书,我知错了。”任奇鸣主动承认了错误。
  “知错?”朱慕昭问他:“你说你错在哪里?”
  任奇鸣暗自握拳,道:“我不该阳奉阴违,没有听从您的吩咐,都怪我袖手旁观,才会险些害死了破命人。”
  “在你眼中,余舒就只是破命人吗?”朱慕昭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知道,你对我一向忠心耿耿,我这个位置,本来就是准备传给你的。然而世事无常,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中间会发生这么多变故,我没能找回《玄女六壬书》,又放走了云华父子,到最后,景尘也逆反离去。这些都是我的过失,本来与你无关,可是你也知道,我们司天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这个位置,关系到天下易学的盛衰,身为大提点,若是无能成为皇帝的头等心腹,就等同虚设。如今司天监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你不再适合坐我这个位置,我不把他传给你,是不想害你成为千古罪人,死后背负无数骂名。”
  任奇鸣早就过了意气用事的年纪,三十而立,他跟随朱慕昭这些年,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了思考。听完了朱慕昭苦口婆心的劝说,他没有急着争取原本属于他的地位,而是认真起来问道:“我不适合,为什么她就适合?”
  朱慕昭目光闪动,语焉不详地告诉他:“那是因为只有她才有机会再度开启《玄女六壬书》。将来或有一日,大安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她就是那个唯一的契机。”
  
  第七百七十二章
弄假成真
  
  祭祖大典过后没几天,朝中骤然爆发出一个大事件——两个月前派去宁冬城问罪的钦差曾闵之回京了,可他带回来的不是进京认罪的东菁王,而是东菁王练兵屯粮预谋造反的消息。
  此时太子正在华珍园侍疾,无法赶回京城,尹天厚奉命摄政,召开朝会议论此事。谁知就在隔天的朝会上,刑部侍郎曾闵之居然当众指认了右相薛凌南串通东菁王,企图谋朝篡位,满朝哗然。
  当即就有太子党的人站出来为薛凌南辩白——“曾大人,你可不要血口喷人!薛相远在京城内,怎么会同东菁王扯上关系?”
  曾闵之声泪俱下地陈述了他的遭遇,话说他到了宁冬城后,没有立即表露钦差的身份,先是暗访,就发现城外十里驻扎的全是兵营,每日操练不息,又有大量的粮草运往城中。他怀疑东菁王动机不良,就乔装打扮混进了城主府,有天夜里举办酒宴,他偷听到姜怀赢和将领们讨论起兵之事,窥破了姜家野心。他吃惊之余,不小心暴露了自己,九死一生才逃出城主府,他带去的十几个侍卫为了掩护他,全都死在途中了。
  “当日酒宴,我躲在暗中,亲眼看到东菁王座下有一名军师,长得居然和年初失踪的薛家大公子一模一样,敢问薛相,府上大公子现在何处?难道不是你派他去东北支援东菁王粮草,好让他拥兵自重吗?不然北方贫瘠之地,他一个异姓王侯哪里来的军费,供养得起二十万兵马!?”
  曾闵之是刑部长官,过去十多年都是薛凌南的属下,他如今却站出来指证薛凌南参与东菁王谋反,不管证据是否充足,都让人偏信三分。顿时,太子党的声音也弱了下去,只有几个死忠仍然大声替薛凌南喊冤。
  “一派胡言!薛相乃是太子的外祖,已经位极人臣,何必要勾结一个异姓王谋反,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正是,曾闵之,你该不是看花眼了,见到一个同薛大公子样貌相似之人,就指鹿为马!”
  曾闵之不与他们分辨,转身向尹天厚拜倒,口中高喊:“太傅明察秋毫,下官方才所言句句属实。谁知东菁王是许诺了薛相什么好处,让他铤而走险。当务之急,是彻查薛家与姜家有何勾结,否则不日东菁王挥兵南下,朝中有人里应外合,介时天下大乱,为时已晚呐!”
  满朝文武百官面面相觑,须臾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出列,向尹天厚长鞠到底,表明态度。
  尹天厚抄着衣袖,环顾朝堂,目光停留在神情僵硬的薛凌南脸上,洪声道:“如今东菁王拥兵自重已经查实,薛相有嫌,即刻送往大理寺候审,在这件事调查清楚之前,不得参与朝政。”
  兆庆帝册封太子之时,就提拔尹天厚为太子太傅,御笔亲赐他摄政之权,甚至太子都要听从他的劝阻,所以他一开口,朝堂上就没了别的声音。就连和薛凌南私交甚笃的大理寺卿郭槐安,都没有再站出来替他说情。
  大提点静静地站在易官首列,从头到尾一言不发。于是,朝会结束后,薛凌南就被尹天厚亲自送到了大理寺,暂行关押。
  
  傍晚,朱慕昭回到太曦楼,朱青珏也在,父子两个因为余舒这个重症患者,这些天倒是天天见面。
  “怎么样,她还没有醒过来吗?”
  “没有。”朱青珏的口气略显无奈,“我给她用的都是最好的伤药,就连我师父药王临别前送给我的那几粒九转回心丹,我都忍痛喂给她吃了,可她就是不醒,我也无计可施。”
  朱慕昭拧着眉心坐下了。他头疼的不只是余舒昏迷不醒,还有东菁王谋反的事。今日朝会上,曾闵之说的话有一半是他授意,另有一半,却是弄假成真。原来云华真的带着薛睿去投靠了姜家。这让他不禁联想到他早先几个月就推算出的一卦天象,有关“左辅星”出世的预言。
  云华的一个儿子是大安祸子,另一个儿子,居然是能逆转乾坤的左辅星。东菁王遇上命定的贵人,便有了夺取天下的大运。
  他原本的打算,是借着东菁王谋反一事,在太子登基之前,将薛家连根拔起。这样一来,太子就不得不依靠司天监。可是他现在不得不考虑,余舒是不是早就知道云华和薛睿的去向?知道他们是逃去了宁冬城助东菁王谋反?
  他到底能不能将司天监放心地交到她手里。
  “爹,你的脸色这么差,是不是朝中又出什么大事了。”朱青珏犹豫着绕到他背后,两手按着他肩颈,力道均匀地给他推拿。
  朱慕昭舒服地靠着椅背,徐徐开口道:“还记得你那年离家出走,把我气个半死,你母亲却埋怨我从小管你管得太严,我一心想要你继承我的衣钵,你却从来都不服管,可你走后,不过三个月,我就后悔了。说实话,你的脾气根本就不适合在官场上久留,我不想也不愿把你变成另一个我,我想通以后,就不再管你,哪怕你只想做个治病救人的郎中,没什么大出息,我也不再拦着你,因为我这辈子不能随心所以,至少我的儿子可以活得自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6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