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第6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4/635

  余舒的手搭在窗沿上,纤细的食指慢慢地叩动,既没有阻拦也没有示弱,等着周业德派人去了,她就坐在轿子里静静地等着。
  约莫有一顿饭的工夫,周府的下人带着一拨卫军回来了,人数压倒了余舒带来的官兵两倍,有四五十人之多,周业德顿时有了底气,不再忌惮黑衣卫,竖起两根手指指着轿子里的余舒,厉声道:“我数到三声,你若还是不滚,休怪我对你不客气。”
  “一……二……三——”三声过罢,余舒的轿子还是停在原处,周业德骑虎难下,尽管他不想闹大,可若是他就此放过了她,今天的事情传出去,只怕人人都以为他姓周的是个孬种,怕了司天监,就连个女人家都收拾不了,他怎么在官场上混,太子即将登基,他怎么有脸往上爬!
  兆庆帝驾崩,遗体送回京城,要在宫中安放七七四十九日才可送往皇陵下葬,太子服孝三个月,便可登基为帝,历来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也就是说司天监大提点的位置,最多再过三个月就要换人来做。这么一寻思,离卸职不远的大提点,和拔了牙的老虎没什么两样,他完全没必要像过去一样畏手畏脚。
  周业德想得远了,神情愈发不善,当即就下令:“把他们都拿下,押送到司天监去,我今日就要向大提点讨个公道!”
  一声令下,习惯听命行事的金吾卫军不带犹豫地冲上去,余舒带来的一群官差没有抵抗就乖乖地束手就擒了,几名黑衣卫根本没有出手,只是护在轿子周围不许人接近。
  周业德却以为是余舒露怯了,占到上风之后,就迫使他们抬着轿子调头,当即让仆人牵来马匹,押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往司天监去了。
  。……
  带领众人来到司天监大门前,被门侧的守卫拦下,周业德没有硬闯,下马放话:“派人进去通报大提点,金吾卫指挥使周业德前来问罪!”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头顶着烈日,仰头望着司天监的高墙巨匾,居然出奇地没有了畏惧感。这要是在半个月前,老皇帝还活着,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一天能站在司天监大门口叫骂。
  等了一刻,司天监的正门突然从里面缓缓被人推开了,一身缟素的朱慕昭从门内走出来,身后只跟了一个任奇鸣,还有两个带刀侍卫。
  他缓步走到太阳下,环扫被金吾卫堵住的大门,目光落在一副兴师问罪模样的周业德身上,冷声道:“周统领在我司天监门前大喊大叫,不知何故?”
  周业德咽了口唾沫,努力板起脸孔,对着他匆匆一拜,便起身告状:“大提点有所不知,今日你属下坤翎局的女御官一早带着官兵到我府上寻衅,她口口声声污蔑我儿子是人犯,不分青红皂白,毫无凭据,就硬要捉拿他归案,敢问大提点,司天监就是这样纵容属下办案的?”
  他都想好了,如果大提点包庇余舒,大不了他就闹到太子面前,让太子亲眼看看司天监平日是怎样嚣张,他就不信,大提点还能一手遮天?
  朱慕昭没有接他的话,而是问向一旁:“莲房,你来说说。”
  周业德转过头,就见余舒不知何时下了轿子,她披散着头发,额头上系着一块纱巾,宽大的衣袍衬得她身形消瘦,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样子。
  “回禀太书,”余舒不慌不忙地回话:“此前逆臣薛凌南府上的小姐和周统领家的公子结亲,周统领当日拿出的官婚文书乃是伪造,是我坤翎局的一个笔曹被人买通,私自盗用了前任右令官大印冒名发放。”
  她瞥了一眼周业德,又道:“那个盗印的笔曹已经承认了,他先是受到薛凌南的要挟,后又收取了周涅五百两银子的贿赂,律令上有云,造假官婚文书,比照无媒苟合罪加一等,男女双方具应受捕,轻则杖刑三十,重则男服役,女送入庵内修行。我奉公行法,今日前去抓捕周涅,何罪之有?反倒是周统领不依不饶,调遣金吾卫军将我拿下,藐视司天监,并且在国丧期内公然动武,这般大逆不道,论罪当诛。”
  何谓国丧,便是皇帝、皇后这等尊贵之躯举行丧事前后,举国哀悼,禁止婚嫁、宴会以及战事,京城内外,就连军营都停止练兵,更加不许城内出现打斗、动武的情况。
  头上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周业德微微变色,抢声道:“分明是你以下犯上,越俎代庖在先,如何怪我擅自动武?你莫非是不知,金吾卫乃京城禁军,有权执法。”
  余舒摇摇头,转身对朱慕昭道:“太书都听见了,周统领这样强词夺理,下官无话可说,还请您做主。”
  朱慕昭冷眼看着理直气壮的周业德,抬手一挥,对面街角突然涌出来一批身着轻甲的羽林军,约有百十人数,团团将司天监门外的金吾卫军围住。
  周业德大惊失色,转身四顾,一眼就看见了鹤立鸡群的羽林军左统领尹元戎。尹元戎骑在马上,从分开的人群中穿行而过,停在几步远外,低头俯视他,轻挑眉毛,调侃道:“早听闻金吾卫军横行霸道,今日总算一见,真是名不虚传啊。”
  羽林军虽然和金吾卫军同属于禁军,但前者身为皇帝亲卫,兵力远胜金吾卫军两倍还多,职权更在金吾卫军之上。两班人马平日里就有些互相看不顺眼,前些时候周业德投靠了太子,连带金吾卫军都变得趾高气扬,尹元戎忍气吞声了这些日子,早就想教训教训他们。
  周业德强作镇定,质问他道:“尹元戎,你这是要干什么?”
  尹元戎冷笑:“本统领今日轮值,刚巧路过这里,遇见有人在国丧期间滥用军权,威逼司天监,你说我要干什么?羽林军听令,将这一群乱臣贼子统统捉住,给我带走!”
  眼见羽林军蜂拥而上,金吾卫均不敌,一眨眼就被放倒了十几个,周业德来不及逃跑,被尹元戎跳下马来一脚踹翻,在地上滚了两圈,刚好躺倒在余舒脚边,被她身后护卫的陆鸿和徐青一左一右按住了肩膀,狠狠地压在地上,整个人都懵了。
  这一幕是何等的熟悉,半个多月前,余舒就是这样被人引诱到周府门前,被人瓮中捉鳖的。
  余舒撩动衣摆,蹲在周业德面前,垂着眼睛俯视他,柔声缓缓道:“忘了知会周统领一声,我如今已是坤翎局右令官,你是三品,我也是三品,何来的以下犯上,越俎代庖呢?”
  周业德挨了当头一记棒喝,总算醒悟过来他落入了圈套,今日只怕有来无回了,他冷汗直冒,奋力挣扎着喊道:“尹元戎!你和司天监串通一气陷害于我,我要见太子,我要告你们结党营私铲除异己,我要见太子!”
  尹元戎不予理会,直接让人塞了一团汗巾子到他嘴里,把他的废话堵住。
  陆鸿和徐青将周业德从地上拎起来,余舒抬手掸了掸他肩膀上的灰尘,轻声道:“周统领好走,来日再相见,你可记得千万对我客气些,我这个人没别的,就是爱记仇。”
  说罢,便让开路,将人交到羽林军手上,她走回到朱慕昭身后。任奇鸣眼神复杂地瞄了她一眼,再看一脸风淡云轻的大提点,心知他已经做了决定,只能暗叹自己时运不济了。
  尹元戎带走了周业德,朱慕昭随后就带余舒进宫去见太子。
  。……
  稍晚时候,太子听他口述了周业德滥用兵权的经过,眉头都没皱一下,说:“孤不止一次听说周业德目中无人,先时他镇压了宁王属下乱动,自以为立下大功,愈发不成样子,居然胆敢带兵围困司天监,父皇尸骨未寒,就有这等逆行,当真该杀。传孤的旨意,革除周业德金吾卫指挥使一职,送往大理寺关押,等到父皇下葬之后再行惩处。”
  周业德被革职,金吾卫指挥使这个大大的实缺就空了出来,太子大可以派个更加听话的人去填补,不必他亲自动手,就收拾了一个居功自傲的刺头,杀鸡儆猴不落恶名,何乐而不为。
  余舒见惯了太子卸磨杀驴,并不觉得有兔死狐悲之感。朱慕昭早就给她立下榜样,她今后要走的是一条傀儡皇权的绝路。
  “多谢太子殿下为臣做主,”朱慕昭恭谢了太子,又侧身露出身后的余舒,道:“此前莲房揭发薛家有功,臣已破格提拔她为司天监右令官,掌坤翎局诸事。”
  他这是在向太子报备。
  太子目光转向余舒,先是留意到她雪白的脸色,又见她头上纱巾,想起她另一重身份,语气别样柔和地问道:“你的伤还没有养好吗?”
  余舒摸了摸额头,答道:“回禀殿下,微臣先时遭难,脸上留下一道疤痕,唯恐惊到了您,所以以此遮丑。”
  “哦?”太子狐疑地伸手探向她额头,“让孤瞧瞧。”
  余舒手指抖动,却没阻拦,任由他摘下了纱巾,看着他盯住她的额头惊愕的神情,飞快地垂下头。
  太子愣了一下,才将视线从她脸上挪开转向一旁,暗叫一声可惜,口中却安慰她道:“不碍事,孤见你这道疤痕正在眉心,不仔细看倒像是故意画在眉间的花钿呢,你不要太过在意旁人眼光。”
  朱慕昭闻言看向余舒的额头,觉得太子倒也不算说谎,她那道半寸长的疤痕正好落在眉心中央,疤色暗红,是一道细长的菱形,这么看着并不丑陋,只是显得突兀罢了。
  “多谢殿下不嫌。”余舒轻声道。
  太子将纱巾递给她,她却没有再系回去,而是露出那道疤痕,直到她跟着大提点出宫。两人一前一后地走在午门外的官道上,低声对话——
  “这下太子是不会再有将你收进后宫的念头了。”
  余舒摸着眉心的突起,勾唇一笑:“太子想要效仿圣祖,可惜我是个毁容之人,后宫容不下我。”
  她的心愿,是站在司天监的顶端好好地活着,等待着那个人有朝一日前来兑现他的诺言。
  
  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结局(伪)
  
  短短三个月国丧,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过是数日度日,朝堂上的官员却是度日如年。
  六月,显赫一时的薛家满门获罪,太子看在薛贵妃的情面上网开一面,没有诛其九族。抄家后,将薛凌南囚禁天牢,薛家其余男丁发配充军,女眷遣送入峨眉山净水庵削发为尼,一干管家奴仆送入供人院发卖。
  七月上旬,兆庆帝下葬皇陵,太子刘昙称帝,遣散先帝后宫,奉先皇后瑞氏为皇太后,迁入慈宁宫,奉生母薛氏为西太后,赐住紫薇宫,登基大典则拟定在九月举行。
  新帝亲政,临朝头一日,尹太傅就主动上缴了手中兵符,请求告老,新帝感念他劳苦功高,虽接收了他的兵权,却没有准许他离京返乡,而是封了他一个荣恩侯,恩准他在京城养老。并未因为早先宁王争权一事,责难尹家,此举为新帝博得仁厚之名。
  兆庆帝帝留下诸多子女,年长如刘思、刘鸩等人获封郡王,封地之官。年幼如刘赡、刘琦都在安陵城内赐住王府,搬出皇宫。
  八月中秋,眼看着就要出国丧了,新帝出宫微服私访,却在市井之中遭遇刺客,幸而司天监早有卜到今日祸事,藏在暗处的亲兵将刺客当场捉拿,送往刑部拷问。次日,竟供出是湘王指使的。紧接着便有人揭发湘王在供人院内豢养刺客,羽林军带兵前往查抄,竟搜出大量兵器和火药。这一时间就捅了马蜂窝,牵连出不少官员落马。
  湘王在定波馆被羽林军直接带走,送往宗正司关押。
  。……
  司天监下设宗正司,执掌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这里从来都是皇亲国戚闻风丧胆的地方,数不清多少天潢贵胄有去无还。
  湘王从被抓到关进宗正司,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孤王要见大提点。”
  隔天下午,朱慕昭带着余舒来到宗正司监牢,见到了穷途末路的湘王。曾经收押过不少大人物的牢房布置的十分宽敞,有床有椅,桌上还摆有一套茶具,墙角的恭桶每天都有狱卒洗涮,尽管如此,对于湘王这等习惯了锦衣玉食的人来说,还是太过简陋了。
  短短一夜,他整个人都憔悴了,然而一身风度无损,他们进来的时候,他正坐在桌边泡茶,水是狱卒烧开的井水,茶叶是寻常的碧螺春,他沏茶的手很稳,听到他们的脚步声,抬头看见站在牢门外的朱慕昭,没有露出半点苦大仇深的样子。
  “王爷昨晚睡得好吗?”朱慕昭主动开口寒暄,虽然湘王谋逆罪证确凿,他却没有丝毫怠慢。
  湘王淡淡地笑开了,实话告诉他:“略有些闷热,睡得不安稳。”
  余舒默默地站在一旁,她知道这两个人之间的博弈,没有她插足的余地,她今天来只是做个见证,见证这个曾经离皇位近到只有一步之遥的男人,是如何隐忍到今天。
  朱慕昭让狱卒将牢房打开,一个人走了进去,在湘王对面坐下,端起他刚刚泡好的茶水,低头轻嗅,被茶味熏眯了眼睛,赞叹道:“王爷还是老样子,不论是做什么事都一丝不苟。”
  湘王自嘲道:“可惜我再努力再用心,该得不到的终究是得不到。”
  二十年前,他本以为皇位就应该是他的,兆庆帝虽然年长于他,但生性平庸,既没有他的才干,也不敌他的名声,可是父皇到最后却将皇位传给了碌碌无为的兄长,将他心仪的女子另许他人。
  “王爷这又是何必呢,”朱慕昭好言相劝:“安分守己地做个闲王不好吗,圣上自觉有愧于你,这些年从来不曾委屈过你,你利用供人院豢养细作,又操纵商会大肆敛财,你以为圣上都不知情吗,他只是不想与你兄弟阋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谁说兆庆帝昏聩,他再有不足,不比几代皇帝名垂千古,却有一点远胜湘王,便是他有着一颗宽厚之心。
  湘王沉默下来,握紧了手中的茶杯,脑中一幕幕想起过往,竟无言反驳他的话,因为皇兄待他的确宽宏。他不愿就藩,就赐他王府留住京城,他开设供人院,就恩准他买卖罪奴,他喜好玩乐,就给他修筑了定波馆供他夜夜笙歌。
  这一切荣恩他不是没有感触,但他就是有一口气咽不下去,不能心甘情愿地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闲王。
  “成王败寇,我没什么好后悔的。”湘王摇头苦笑:“我不是败给了皇兄,也不是败给了刘昙,我是败给了司天监,败给了那一卷《玄女六壬书》。”
  说着,他突然问道:“我那皇侄儿准备怎么处置我?”
  朱慕昭目光闪烁,低声道:“今上不比先皇仁慈。”
  湘王顿时明了,新帝是不会放他一条生路了。然而他面容冷静,没有惊慌,他转头看了一眼站在门外的余舒,嘴角泄露了一丝诡笑,上身微倾,悄声对朱慕昭道:“只有《玄女六壬书》,没有天命太骨,司天监真地能屹立不倒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4/6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