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第6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3/635

  余舒分明看出来姜嬅是见了她才跑的,心里纳闷,面上跟个没事人一样,燕帝赐了座,她便坐下来看热闹,殿上一水儿的漂亮小姑娘,让人目不暇接。最出众的莫过于刚才弹琴的那位小姐,是承恩侯府的吧。
  啧啧,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嫩的跟葱似的,皇帝真能下得去手?
  她余光一扫,看到站在边角的司徒晴岚。嘴角翘起来,招手示意她过来,立在她身后。司徒晴岚好歹跟了她五年,比不上文少安对她死心塌地,至少是忠心耿耿,值得她帮她一把,叫她得偿所愿。再说了。太后娘娘不是不知道她余某人不好惹么。那就要她尝尝厉害。
  “启禀圣上,此次进宫的秀女共有三十二人,不论人才或是家世。皆属上上之选,这里是臣亲自为她们批注的生辰八字,请圣上过目。”
  余舒从袖中抽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帖交给身后的司徒晴岚,由她呈上去。这一份有关命格的批注可是连韦太后都没有看过。见状不由皱了皱眉头,心里多少有些担忧余舒会搅局。
  燕帝却没想这么多。他看着低头碎步走上前的女官,因为不曾见过,难免就多看了两眼,但见她身上穿着裁剪得体的袖袍。身段窈窕有致,头上没有戴假发片子,秀发整整齐齐地盘成一股束在脑后。只簪着一顶巴掌大点的青玉小冠,额角垂下两缕青丝。影着她温柔可人的眉眼,竟是个十分顺眼的美人儿。往那些年龄不大的少女跟前一站,更显出她年长的妙处。
  司徒晴岚垂着头将红帖举起,没有半分逾矩,实则心跳得厉害,昨夜知道要进宫面圣,她就心慌的一宿没睡好。方才皇帝从外面走进来,她只敢偷偷地打量,匆匆瞧过,英伟不凡的身影便和她心里偷偷藏着的那个人合二为一,叫她止不住地自惭形秽起来,这是天底下最最尊贵的男人,容不得她痴心妄想。她怎么配呢?
  韦太后的注意力全在那张红帖批注上,压根没发现皇帝和那女官之间一丝儿微妙的反应,耐着性子等皇帝看过一遍,才伸手要过来。一看之下便松了眉头,韦蔓姝的命格批的极好,是个天地人和的福泽之相,没有丁点不妥。韦太后抬头瞥了一眼余舒,满意地笑了笑,心想:谅她也不敢在这事儿上头做文章。
  燕帝对这份批注倒是未置一词,韦太后于是发了话让等在殿外的秀女们通通进来,不用分成几拨见了,好在偏殿地方够宽敞,一下子进来二十几个人也不嫌拥挤,只是先进来的那八个站到了最前头,后进来的只能排在后头,这样一来,任是戴家那位千金生的如何国色天香,扎在百花丛中也瞧不出多惹眼了。
  秀女们各自报上家门,答了几句话,燕帝认了一回人,心里已然有谱,转头去问韦太后意见:“这么多人,儿子都看花眼了,照您看来,谁人足以胜任皇后之位?”
  韦太后明明有人选,却不好表露地太过急切,儿子虽然孝顺,却不是她能拿捏的人,于是斟酌道:“纪大学士家的明珠德才兼备气度不凡,宁国公府上的千金活泼大方聪慧得体,你舅舅家的蔓姝丫头娴静端庄又是个福泽绵长的命格,哪一个都好,哀家真不好挑选。皇帝相中了哪一个?”
  被她点到名字的三个女孩儿心头乱颤掌心直冒汗,知道燕帝下一句话就能决定她们的命运。大殿上出现了短暂的寂静,三十二名秀女俱都屏住了呼吸,等着皇帝决断。
  燕帝的视线掠过那一张张含着青涩与稚嫩的脸庞,微微一笑,道:“朕还是觉得,要做皇后母仪天下,心胸必要宽广能有容人之量,恩师身为一代鸿儒,其女深得言传身教,想必不会让朕失望。来啊,传令下去——纪家有女德才兼备仪态大方,深合朕意,今立为皇后,册封大典就定在一个月后,让司天监和礼部加紧准备去吧。”
  最后一句话是对余舒交待:“挑个好日子。”“臣遵旨。”
  韦太后的笑容僵在嘴角,皇帝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留下,就这么拍板决定了,让她劝都劝不出口,原以为十拿九稳的局面,就这么成了一场空。再看韦家千金的小脸,哪里还有方才的志得意满,咬破红唇,好险没有哭出来呢。
  随后,燕帝又陆续封了韦蔓姝为淑妃,戴滢为丽嫔,余下众女,又封了两位婕妤,两位昭仪,四位美人,四位才人,其余皆为淑女,填充后宫。
  韦太后勉强撑到最后,便以身体不适为由摆驾离去,燕帝知道他这回惹了亲娘生气,却不着急跟去赔罪,摆摆袖子叫上余舒一同去御书房。随后,司礼监来人将新晋的妃嫔贵人们送往后宫,司徒晴岚因为身上带着差事也跟了过去。
  出了太和殿,燕帝就没再提立后之事,他有点儿心不在焉,便没开口说话,余舒落后几步,忽地一声低笑,惊扰了他的心事,他扭头见到她脸上挂着笑,就问:“想什么美事儿呢?”
  余舒赶紧绷起脸,低头道:“臣不敢讲。”
  不敢讲那就是和他有关了,燕帝挑挑眉毛,起了好奇心:“说,恕你无罪。”
  余舒神情有些尴尬,硬着头皮说道:“臣是想起来,当年圣上潜龙在渊之际,太后娘娘一度进京为您张罗着选妃,还在府邸办了一场宴会,邀请了许多名门闺秀,臣与大哥也一道去了。”
  “哦?”燕帝倒是记起来有这一回事,只是当时他并不在场,不知有什么值得她偷笑。“接着说,你笑什么呢?”
  “唔,太后想来是为了考验人品,所以出了四道谜题,言明这四道谜底当中有一件正是姜家的传家之宝,谁能猜中就有彩头。咳咳,谁能想到,那所谓的传家宝居然是一双布鞋呢。众人见了,都不当真,满以为太后是拿大家逗趣呢。”余舒的笑点显然就在这里。
  燕帝也笑了,又随口问她:“那有人猜中了吗?”
  余舒犹豫了片刻,道:“确有一人。说来此人方才圣上见过的,就是臣跟前的那个女御官。”
  燕帝走着走着突然停了下来,转过身逆着秋日的暖阳,看不大清他脸上的表情:“是她啊,嫁了人吧?”这话问来有些多余,那样的年纪,人品才貌都有,只怕早就许了人了。
  “不曾呢,”余舒半低着脑袋,不去看皇帝什么脸色,多嘴解释了两句:“她的身世确有几分可怜,父母早早就撒手人寰,她小小年纪寄人篱下,后来全凭自己努力用功,考取了大衍试,又进了司天监,臣同样身为女子,不免多关照她一些,约莫是臣起了个坏头,她有样有学,逢人提亲总不肯点头,就这么耽误到现在。”
  燕帝耐心听余舒说完她的身世,心头顿时勾起一丝异样。眼前晃过那么个人影儿,当时只觉得她生得温柔顺眼,现下知道了她是柔中带刚的女子,愈发惦记上了。她至今没有嫁人,这里头会不会有他一点缘故呢?
  “叫什么名儿呢?”他冷不丁问道。
  “司徒晴岚。”余舒眼里藏着笑,非得凑近了才能看出来。
  燕帝默默念了一回,晴岚,这个名儿倒配得上她。
  
  第八百一十四章
番外(三十八)
  
  选秀有了结果,当天喜报就送出宫,坤翎局也派了小吏到各个府上报喜。纪大学士府上是余舒亲自去的。纪家出了大燕头一位皇后娘娘,天大的殊荣降到一家老小头上,足以光宗耀祖了,可想而知今后纪家的女孩儿都要金贵起来,一女难求。
  纪鸿儒摇身一变成了国丈,成功跻身到皇亲国戚的队伍当中。
  他为人并不迂腐,不然就不会支持燕帝自立为帝了,他不似朝中某些元老看不顺眼余舒这个后来居上的妇人,反倒对她客气有加,将她引为座上贵宾,再三谢过了。老人家精着呢,他晚来得女,前头三个儿子都不如小女儿贴心,将她送进宫中真是无奈之举,原是想着有太后娘娘自家的侄女排在前头,这个皇后怎么都轮不到他家。
  偏偏就是选中了他家闺女,把韦太后坑了一把,要说这个结果和余舒没有一星半点的关系,纪老头才不信呢。长公主在大都那会儿就对宁王死缠烂打的,眼看到了京城,宁王却和这位前朝赫赫有名的女大臣投了缘,不知怎么哄了皇帝赐婚。煮熟的鸭子飞了,太后和长公主能不恨么。两边结了怨,不定中间过了几招,这皇后的位子才最终花落他家。
  甭管怎么来的,纪鸿儒知道自己都不能得罪了眼前这个女人,司天监掌握在她手里,底下还有个坤翎局,小女儿初到宫中需要仰仗她的地方多着呢。
  于是,余舒和新鲜出炉的纪国丈来往客套了一番,这就有了交情,彼此之间心照不宣,他们从今往后共同的敌人就是后宫那位太后娘娘了。
  纪国丈亲自将余舒送到大门口,看着她上了轿子,回过头便冷静下来,找齐了三房儿子儿媳妇到书房里,仔仔细细地敲打一遍,防着皇后册封大典之前再出岔子。
  。……
  余舒回到太曦楼,太阳刚刚下山,她写了一道便签让黑衣卫送去薛睿那里,与他通个气儿——皇后定下来了,纪家很识相。
  纪鸿儒猜得一点没错,韦家丢了这个皇后,一半都是薛睿和余舒的功劳,这事儿说起来并不难办,只要摸准了皇帝的心思,薛睿那头不着痕迹地上一上眼药,余舒这边牵制着太后,暗中为戴家和纪家两位千金造势,让太后产生危机感,不得不为她娘家闺女出头。然而韦太后将韦小姐捧得越高,皇帝就越是反感,何况承恩侯韦熙涵并非皇帝嫡亲的舅舅,犯得着给他们家这么大的脸面么。
  “太后缓过神来怕是恼得不行,”余舒斜靠在座椅上,一手撑着脑袋,一手在白玉案上轻打着拍子,哼唱道:“她无仁,我无义。”
  韦太后不来撩拨她和薛睿,不去挑拨薛睿和皇帝,谁管她韦家的女儿做不做皇后,她和薛睿又不是吃饱了撑着的。
  “司徒女御来了。”楼外传来通报。
  “让她进来。”
  余舒收起了懒散的模样,坐直看着人从外面进来。司徒晴岚在宫里来回奔波了一天,满身疲惫,眼下是强打着精神回来复命。
  “太书,各宫娘娘已经安置好了,纪皇后在册封大典之前暂时住在栖梧宫中,韦淑妃原是安排在永乐宫,后来太后娘娘传旨改了钟粹宫,丽嫔赐住希霞宫,两位婕妤和两位昭仪暂住偏殿,余下的都分散开了。”
  余舒得知太后插手,毫不避讳地说道:“前朝两位淑妃娘娘住在永乐宫都没什么好下场,太后这是怕韦淑妃也沾了晦气,这才挪到钟粹宫这块风水宝地,是想本朝也出一位薛太后吗?呵呵。”
  司徒晴岚垂首帖耳,并未因为余舒借喻薛太后嘲讽后宫而露出丝毫异样。前朝薛太后,乃是崇贞皇帝的生母,明明有皇后压在头顶上,她却因为先帝的宠爱久盛不衰,钟粹宫便是她的居所,皇后无子,她母凭子贵熬到了最后,挣得一个母后皇太后的尊荣,堪为后宫女子之“楷模”。
  “等册封大典一过,坤翎局也要准备起来了。”余舒指的是制定《坤册》一事。
  司徒晴岚迟疑道:“坤册是前朝旧制,现在后宫做主的是太后娘娘,她只字未提此事,只怕到时不肯沿用。此外,皇上他未必高兴司天监自作主张替他安排吧。”
  余舒点头道:“你考虑的是,但坤册不能取缔,否则坤翎局何来的权威,所以要修改旧制,顺着咱们这位万岁爷的脾性,让它沿用下去。”
  “您的意思是?”
  “前朝时期,皇帝必须按照坤册上面的日程临幸各宫妃嫔,我们改一改,坤册上面不记某月某日轮到某位妃子承宠,只记某月某日哪几位宫妃不宜承宠,其他的就随便皇上高兴,爱去哪里去哪里。”
  放宽了限制不等于没有限制,打消对皇帝的约束转移到宫妃身上,既保住了坤翎局的职权,又不会惹得皇帝厌烦。
  “太书英明,深谋远虑。”司徒晴岚低声问道:“倘若太后出面阻挠,又该如何?”
  余舒浑然不在意地笑了,意味深长道:“后宫就只有太后吗,你将皇后置于何地呢。”最应当支持《坤册》制度沿用的,无疑是皇后了。而纪皇后要想坐稳皇后的位子,少了坤翎局的助力怎么能行呢。这就叫互惠互利,比什么面子人情都管用。
  司徒晴岚暗自佩服,太书玩弄权术的手段已然炉火纯青,韦太后惹上这一位,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正事都说完了,下面就说说私事吧。”余舒起身走下台阶,来到窗边茶座,指着对面的黄花梨小圈椅,叫她过来坐下说话。
  “先时多事之秋,我顾不上你便一直没管没问,现今太平了,倒要好好问问你,你的婚事到底怎么办,你是要继续等你的姻缘,还是寻个门当户对的嫁了?总不能就这么耗着吧。”看看她这个当上司的多辛苦,还得为属下的终身大事操心。
  司徒晴岚没设防她会突然提起这个,还是在后宫选妃之后提起来,让她怎能不心虚气短,一张嘴就漏了怯:“我、我还没想好。”
  余舒倒了茶喝,润润喉咙道:“那就现在想,我给你参谋参谋。”
  司徒晴岚沉默,外人不知道,她还不清楚么,太书的大洞明术有多高明,在她面前扯谎根本没用,自己那点儿心思,她恐怕是已经看出来了。
  “晴岚,”余舒叫了她的闺名,语气也比方才谈公事的时候温和多了,“女人家到了年纪却迟迟不肯嫁人,不是没有遇上喜欢的,就是心里面已经有了人,你是哪一种?”
  司徒晴岚轻轻咬着下嘴唇,低头看着自己摆在膝上的手指,停了一会儿才小声道:“属下心里有人了,可我根本配不上他,不敢痴心妄想。”
  “那就不要再想,我劝你尽快死了这条心。”
  司徒晴岚呆呆地抬头看她,余舒正经道:“怎么,你以为我会鼓励你这份儿痴情吗,别傻了,连你自己都说自己配不上,可见你也明白这并非一段好姻缘。你既不敢去争,又舍不得放,到头来蹉跎的是你自己,不如趁早放下,你说呢?”
  “我、我……”司徒晴岚的内心挣扎不已,她知道太书说的都对,可是要让她彻底断了那念头谈何容易,要是能死心,她早就死心了。进宫之前她也想过要做个了断,然而亲眼见到那人,她的死心就变成了不甘心。她无法自欺欺人,她想要什么,她从来都很清楚。
  余舒没有催促她作出决定,而是耐着心等她做出选择。路是死的,人是活的,走不走地出来全凭自己。
  “太书,”司徒晴岚不知不觉红了眼角,她埋着头不敢去看余舒的脸色,站起身往前走了一步直愣愣地跪在她面前,鼓足了勇气祈求道:“我想进宫,求您帮帮我。”
  余舒早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心里仍是有点替她惋惜,这世上的女人多如飞蛾扑火,明知不可为,当她遇见了那个人,还是会一头撞上去。
  “后宫三千佳丽,当今皇上并非耽溺女色之人,你舍弃了自由之身,选了最难走的一条路。”余舒把话说得很明白,希望她能悬崖勒马,就算燕帝那里已经给她铺好了路,只要她此时反悔,还来得及回头。
  司徒晴岚咬咬牙,铁了心道:“我不怕,与其悔憾终身,不如勉力一试。”
  “唉,你起来吧。”她把手递到司徒晴岚面前,将她扶了起来,这便是答应了。司徒晴岚顿时喜出望外,眼中又燃起了希望,凭她自己要想进宫侍奉皇帝无疑是痴人说梦,太后那一关她都过不去,但是太书肯帮她就另当别论了。
  “我可以让你如愿,但你要听从我的安排,不可贸然行事,否则你今后是福是祸我都不会再管。”开弓没有回头箭,丑话当然要说在前头。
  司徒晴岚急忙保证道:“太书放心,我绝对不会做糊涂事的。”
  余舒点点头,接着叮嘱她:“那你今日先回去,我会给你安排机会在皇上面前露脸,但你千万记得要守着本分、端着自己,那些登不上台面的手段一概不要用,要进后宫就光明正大地让皇上开口请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3/6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