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470

  “正该如此,还请抚军三思。”
  “府尊说得有理,大军在外征战,还是等临海伯回来再说吧。”
  “抚军,事关重大,我等先行商议,但是军务上的事情也是需要征求意见的,毕竟临海伯并非普通武将,已是朝廷名爵,不可等闲视之啊。”
  “……”
  孙钰的话语一出,立刻便引发了不少在座官员的附和。相对的,在吕文龙使了一下眼色后,那些此前便已经通过气的文官也纷纷站了出来,借以文驭武的祖制和王翊在世时大兰山六个战兵营的四个指挥尽皆服从监军文官号令的事情进行反驳。一时间,反倒是那些借着孙钰的驳斥想要拖延时间的文官们只能用大军在外征战这个理由反复的争论,越来越显得理屈词穷。
  这样下去,人心迟早会转到曹从龙那边,毕竟他也是在为文官争夺权柄,只是手段过于激进。可这却并非是曹从龙想要的,他要的效果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锤定音,唯有那样才能达到他所需要的效果。
  就在这时,只见曹从龙示意众人稍安勿躁,继而语重心长地说道:“以文驭武乃是国朝祖制,这一点没有丝毫错谬。只是眼下大军征战在外,本官如此行事确实有些过于操切,孙知府和列位同僚所言本官自然也能够理解。可是眼下的情势却已经容不得我们再等下去了……”
  接下来,曹从龙便开始详细的描述舟山之战后鲁监国漂泊南下的处境,更是将他离开时刚刚开始的郑成功排挤之事添油加醋的沉痛诉说了一番,到了后来更是把那个前来催促曹从龙的锦衣卫指挥使杨灿请了出来,由此人当着各位文官的面进行了好一顿的哭诉,更是未卜先知了鲁监国潦倒到了吃番薯的地步。
  “本官奉王命前来金华,除了为朝廷和监国殿下巡抚浙江,更重要的便是策动临海伯出兵进攻台州。可是陈文此人不思朝廷两百余年养育之恩,不念监国殿下不吝其卑功而赐名爵之德,满心都是如何在浙西做他的土皇帝,实在可恨至极。”
  “金华镇出自故王经略一手打造的大兰山王师,乃是朝廷经制之军,并非陈文私人所有。此刻定西侯、平夷侯及英义伯各勋镇的大军已在海上,本官决意亲领大军出征台州,两面夹击之下必可一战光复台州,以报监国殿下厚恩。”
  在座的众人没有一个人见过鲁监国,但是忠君的思想却早已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之中。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当他们听到鲁监国当下的困境之时,一个个不由自主的与曹从龙那般无异,目中含泪,甚至是痛哭流涕起来。
  “还望诸君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一语说尽,在场的文官大多表示了对曹从龙举动的认同,就连那些一度与亲近曹从龙的文官争论不休的官员们也多有改变心意的,毕竟谁也不想落下个不忠的骂名。众人之中,唯有孙钰还是一脸的怒意更盛从前。
  “曹从龙,你这样做只会让鞑子受益!”
  听到这话,早在一旁盯紧了孙钰的吕文龙立刻拍案而起,开口怒斥:“孙钰,你这个武人的走狗,害死王经略、陷害王巡抚的帮凶,没有资格说话!”
  眼见着吕文龙似乎又要提及那份揣测,曹从龙便唤来了卫兵直接将孙钰架了出去。只不过,被架出去的孙钰口中的那句“假托忠义之名,行争权夺利之实,必为高皇帝所不容”的话语还是深深的刺痛到了他。
  忠诚,对鲁监国的忠诚、对文官集团的忠诚,只是曹从龙决心放手一搏的根本原因。忠诚无罪,所以在他看来,错的是陈文这个独断专行的武夫和孙钰这个文官集团的异类。他,没有错,太祖高皇帝也一定会庇佑他的!
  重新镇定下来,只听曹从龙说道:“孙知府劳苦功高,能力出众,只是一时想不明白,本官觉得他需要静养些时日,到时本官再亲自负荆请罪,必不会让朝廷失了这位能臣。”随即便任命在大兰山出身官员中一向比较有人望的前屯田司主事,现任金华府同知的韩启正暂代了金华知府之职。
  统一了大兰山出身一系文官的人心,曹从龙便开始发号施令,收购粮草、编练大军,这些都是需要开始去做的,但第一步却是需要把他麾下的那支抚标营进行彻底换装。
  甲坚兵利,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控制整个金华府城以及城外的那个金华镇大营,而他此前早已联络好的官员中便有军器司的负责官员,只要再从顾守礼负责的军需司手中拿下城内的各个武库,粮草、武备,这些金华明军的命脉便彻底握在了他的手中,无论是远在衢州的出征大军,还是留守本地的驻军。
第五十一章
乱起(二)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紧接着大队的抚标营便赶往军器司换装这些日子生产出来,却始终拖延着没有交付武库的兵器和铠甲,只待彻底完成后便可以强行占据各个由金华镇明军把守的库房和城门,按部就班的将整个金华府城控制下来。
  与此同时,作为府城施政的中心,尤其是孙钰反对其事的当下,曹从龙特意派了一队抚标营兵,为的便是把孙钰的亲信、家人控制起来,防止他们逃出去向陈文报信。
  派往府衙的乃是新任的抚标营参将倪良许,此人当初一度赞同与陈文会晤,结果双方却根本谈不拢,在罗城岩众首领中失了些威望,但是手中掌握的丁壮却也不少,所以最后还是得到了一个参将的军职。
  倪良许随着刚刚暂代金华知府的韩启正一同赶往府衙之时,孙钰的妻子易青正在和周敬亭的妹妹说着女儿家之间的小话儿,只是在内容上总是在陈文的过往和言谈处打转。
  易青和陈文很是熟稔,对于他的事情也颇有了解,甚至就连陈文当初说服李瑞鑫时所编造出来的那个聘妻都是知道的,只是并非孙钰所说,而是后来她有意为陈文寻个良配的时候套出来的。
  陈文年岁不小,换做这个时代的人早已结婚生子了,可是他却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军务之上,全无其他方面的想法,倒是让易青这个陈文好友之妻着实替他着急。私下里,易青和王江的母亲、妻子之间倒是也提到过一些不错的人选,比如现任东阳县知县严之恒的那个小女儿,容貌秀丽、知书达理,而且还善解人意,便是个极好的选择。
  可是等到与周家小妹重逢后,这份心思立刻又转到她的这个闺中密友的身上,周家小妹在容貌、学识等条件上比起那些官家小姐都要强上不少,她的哥哥还是陈文的亲信,即便称不上门当户对,至少也不算全无交集。况且这肥水不流外人田呢,怎么说陈文现在已经是伯爵了,照现在的趋势走下去,日后大明中兴了便是国公也不会是什么难事的,这样的绩优股自然还是应该要留给自己人嘛。
  只不过,每每提到陈文的时候,周家小妹虽说是颇感兴趣,但是易青却还是能从这位好友的神情中看出一些其他的东西,似乎周家小妹仅仅是对陈文的言谈和过往感兴趣,而非对这个人有倾慕之心。
  怎么看似乎都是这么回事,眼见于此,易青便将在旁伺候的侍女、仆妇支开,打算直截了当的向周家小妹说明。可是未待她开口,反倒是听周家小妹说道:“小妹明白姐姐的好意,只是,小妹并无其他的想法,只是想知道这位临海伯是如何看待李先生的学问的。”
  李先生?
  李贽!
  易青万万没有想到,她的这个傻妹妹竟然还在琢磨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男女平等、婚姻自由,这种事情以后会不会发生她并不知道,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却是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只是她还未来得及出言相劝,门外却传来了仆妇与人争吵的声音,而且好像还不只是和一个人。
  待易青出门一看,却看见几个顶盔束甲的明军在一个从未见过的高级军官的带领下似乎要进到这府衙的后宅之中。府衙的后宅乃是供知府及其家眷生活的私人区域,外人岂可擅入?孙钰不在家中,易青作为主妇自然要站出来维护自家的权益。
  走到那武将面前,易青很是礼貌的道了句万福,随即便开口质问。可是这话刚出口,却又觉得眼前的那个武将有些眼熟,似乎在哪见过一般。
  “孙夫人,在下是倪良许,以前在周钦贵周大哥帐下的时候我们见过的。”
  周钦贵?
  这个名字站在一旁的周家小妹曾经听她兄长提到过,乃是罗城岩白头军的首领,而前些天似乎也传来了浙江巡抚曹从龙招安该部的消息,结合眼前的一切,周家小妹的脸色登时便是一白。
  只是这时,易青却刚刚从记忆中找到眼前这个汉子的一些印象,此人乃是周钦贵那支义军的一个首领,孙钰在尹灿麾下时曾在周钦贵军中监军,和此人关系很好。只是后来尹灿身死,孙钰和吴登科等人投奔大兰山才与其分开,似乎也有数年未见了。
  可是一旦想到这里,易青也迅速反应到了其中的诡异之处。作客是没有硬闯的道理的,尤其是在家中主人不在家的时候,一个熟识的男子硬闯后宅算什么意思。
  “倪家叔叔,我家夫君呢?”
  听到易青有此一问,倪良许不由得面露愧色,继而便向易青讲述刚刚发生的事情。
  内讧!
  金华明军内部的文武之争,鲁监国集团与临海伯陈文之间针对这支常胜之师的主导权之争,或许这里面还有金华明军文官集团内部宁绍籍官员和金华籍官员之间的地域之争!
  还有什么,始终站在一旁的周家小妹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些,而就在更加可怕的念头即将浮现于脑海的同时,只听到周围仆妇一声“夫人”的惊呼,再看到的便是易青已经昏倒在了地上。
  与那几个侍女、仆妇一起连忙将易青扶到了院中的石凳上,一群人忙碌了好半天才将她重新唤醒,周家小妹稍微放下心。
  与此同时,眼见着会如此,站在一旁的倪良许面上愧色更甚。他和孙钰交情极好,当初孙钰决定投奔大兰山时也曾联络过他,只是那时的他却唯恐会客死他乡才回绝了孙钰的好意。而现在,金华府乃是孙钰与在大兰山结识的好友陈文一同光复的,可他们这些曾经好友却在那个姓曹的狗屁文官麾下暗算陈文和孙钰,这让倪良许更加愧疚不安了起来。
  连忙表示了他从曹从龙那里得知明天便会让孙钰一家团聚的事情,并且力保他和周钦贵等人绝不会让其他人伤害孙钰,才总算是纾解了些许内疚。只是就在这时,他突然注意到了始终在易青身边的那个女子还是姑娘家的装束,显然不可能是孙钰的妾室,随即便出口询问周家小妹的出身。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问话,还在照料易青的周家小妹连忙行礼,随即只见这小娘子浅浅一笑,继而从朱唇玉齿之间吐出了女子悦耳的回答。
  “妾身姓何,乃是孙夫人的友人。”
第五十二章
乱起(三)
  女子的声音很是好听,而且透过轻纱的帷帽也能看到那张清丽脱俗的俏脸,着实让倪良许的呼吸为之一滞,以至于那句话到底说的是什么他都没有太听清楚。
  眼见着周家小妹领着侍女、仆妇们将泣不成声的易青扶回房中,倪良许也只得安排带来的几个士卒守在各个门外,算是将孙家监控了起来。
  将易青送回房中,安抚了一会儿,直到确认了不会有事,周家小妹才在嘱咐过孙家的侍女、仆妇好生照料的事情后出门准备离开。只不过她刚刚想要自每次前来做客都会经过的那座府衙侧门时,却被那个带队的武将拦住,询问其去向。
  倪良许并无他意,只是那份监控孙家的职责还是让他出言相问,以防不测的发生。周家小妹似乎知道会有这么一出,便坦言回答离家的几个时辰了,总要赶快回家不好让家人担心云云。
  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出门会友自然是要急着回家,不能让家人担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只不过城内很快便会乱起来,一个年轻女子带着侍女走在随时可能暴乱起来的路途很是危险,尤其这个女子还是易青的闺中密友,这样的关系使得心存愧疚的他更加不放心起来。于是乎,倪良许便出言相劝,表示还是他派人去送或是女子的家人来接比较安全。
  送,这是肯定不行的,不说别的,她家门前的牌匾和灯笼上写着的分明便是一个“周”字,被这武将看到的话岂不是不打自招了。
  既然如此,周家小妹便低声吩咐了贴身侍女几句,寻人来接她。回到院中,没过多一会儿,只见一个穿着不俗的年轻书生随着周家的侍女赶了过来,在对倪良许表示了些感激之情便带着周家小妹离开,只是用的还是此前载周家小妹来府衙时的那辆马车。
  踏出了府衙的侧门,周家小妹紧张的情绪不由得一松,可是待她看到马车上门帘上的那个代表归属的“周”字后,刚刚安下的心陡然便是一惊。
  千算万算,却把这个忘了,说到底还是平日里绝少出门才会如此,可是这样一来谎言岂不是一样不攻自破了吗?
  怎么办?!
  电光火石之间,周家小妹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书中写到过的诸多故事。转瞬之后,只见她转过身来,在众人面前向倪良许道了一个万福,借以表示感激之情,随即便没有丝毫异样的登上了马车,离开了府衙的范围,只留下倪良许和他麾下的几个守门兵丁目送至拐角。
  周家小妹容貌秀美,而且还知书达理,倪良许对她的印象很好,所以从始至终也没有问过太多不该问的,因为他从心里便不相信周家小妹会在如此简单的出身问题上说谎。只不过,马车上的那个字他却总觉得有些眼熟,似乎在那里看到过一样,只是对于并不识字的他而言也仅仅是觉得眼熟而已,并不能理解其意,也不太清楚那个字到底念什么。
  直到良久之后,已经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再做纠结的倪良许突然想了起来,那个字好像不念“何”,而是念“周”,周钦贵的周,他在曹从龙招安罗城岩白头军的任命书上曾经看到过,而陈文身边的那个机要文书也同样姓周!
  这个问题意味的可能有很多,不过倪良许却并没有轻动,他的任务是控制府衙而非缉拿潜在的反对者,至于周家的事情,早有另外一个抚标营的军官前去处理。况且眼下周敬亭随军出征,只要控制住周家的其他男丁,难道一个弱质女流还能翻了天了不成?
  ……
  金华府城城南的一处大型工坊,这里距离长仙门和婺江码头不远,方便木料、竹子、铁料、布匹以及皮革等大宗原料的运输,同时也可以从这里沿着东阳江发运各地驻军,所以金华镇的军器司便设立在此。
  金华镇的军器司主要人员多来自于大兰山明军五司中的营造司,包括主事在内的一众官吏也都是营造司出身。大兰山明军五司文官的出身,使得他们对于金华镇建立后接受武将直接管理的事实颇为不满,这样不仅破坏了以文驭武的祖制,更使得他们的地位和权柄也受到威胁,而陈文的那个枪机悬赏便是进一步侵权即将出现的最好的预兆。
  为此,军器司的文官们在背地里和陈文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哪怕是斗争形势最为恶劣的那段陈文尚在金华府坐镇的时光里,他们也成功的使工匠们放弃了那份悬赏,导致了那个其实只要在部分零件上做出微调便可以正常使用的轮契式枪机的研发计划宣告破产,甚至就连在甲申以前明军就已经有过使用的颗粒化火药也以生产容易造成事故为由而搁浅。
  燧发枪的枪机造得出来与否这不重要,颗粒化火药有没有也不重要,反正那些丘八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不也一样能打赢吗。而在这一切的背后,真正重要的是军器司到底是谁说了算,这就是权力斗争的本质!
  陈文出征后,在吕文龙的暗中联络下,早已怨声载道的军器司各官立刻倒向了曹从龙。不过,为了防止与军器司有着紧密接触的那个陈文同乡所负责的军需司有所察觉,他们对军械、铠甲、火药的制造全部按照规定完成,绝不敢拖明军半点后腿。
  可是在此同时,他们则勒令工匠们加班赶制用以武装抚标营的军器、铠甲等物。就连前些天碰头会上总军需官顾守礼的那份质疑也被他们假借手工打造残次、废件较多所以才需要加班加点敷衍过去,反正那些只会算账的军需官们也不知道如何打造军器,只要军器司自己不出内鬼一切便天衣无缝,而这还要感谢陈文制定的那个大战期间军器司工匠必须住在工坊以防军情泄露的制度,真是刚想打瞌睡便有人送上枕头。
  从得到的命令来看,抚标营初有兵丁不到三百人,这些日子又招募了两百余人,再加上巡抚卫队的那几十号人,足足五百出头。如此兵力所需要的军器和铠甲绝不是靠偷偷赶制就可以达成的,所以必须尽快夺取府城西南的武库才能迅速将整个府城掌控在手。
  大队的抚标营在换装完成就已经出发,虽说真正全副武装的披甲兵不到百人,甚至其中还有一部分要随着曹从龙一同前往城外的那座明军大营,但是就凭着武库的那几十号没上过阵的库丁估计也是手到擒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