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470

  可是随着武库的狼烟冲天而起,还没反应过来的大营众人便迎来了带着部分巡抚卫队和抚标营的曹从龙,结果在惊诧于其人口中孙钰发动叛乱的耸人听闻之时,他们便迅速被有心算无心的叛军堵在中军大帐里包了饺子,估计能够逃出去的也只是些服劳役的民夫而已。
  城内的有限的金华明军军官已经全灭,士卒中的幸存者也已经被关进了大牢,金华府城已经被他拿下,即便有些漏网之鱼也不可能比他的下一步行动更快。因为府城一下,曹从龙便可以将由于分地之事随着出征暂停而留在府城的战兵营以及驻军军官的家人们掌控在手,再辅以高官厚禄和朝廷权威,不愁到时没人跟着他出兵台州。
  至于陈文,等这位“名将”从风闻中得到并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再率领大军从两百里地外赶回来的时候,曹从龙自信他早已率领大军出兵台州。而且很快,他还有一件厚礼送给陈文,保证此子无力杀进台州府,干扰鲁监国集团的复兴大业!
  成功的第一步已经完美走好,曹从龙立刻派人将军官家属看管起来,派出信使向各县驻军送信,要求他们服从浙江巡抚号令,时刻准备整军东进台州。
  ……
  一个时辰前,当武库的狼烟点燃的时候,周家小妹便已经从城西的迎恩门出城,将浙江巡抚曹从龙、抚标营和部分文官这些叛乱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们以及那些还蒙在鼓里的金华府城守军抛在了身后。
  护送她离开府衙的那个书生确实姓何,而且还是她的兄长周敬亭的大舅哥,虽说二人从未见过,但也曾听她嫂子提过,于是乎便她在假称姓氏以防被叛军一同软禁的同时指使贴身侍女赶往何家搬救兵,结果便是在这位城内最大酒楼的少东家的配合下,周家小妹轻松瞒过了起初并没有生疑的倪良许,而后更是离开了府城。
  曹从龙既然敢于趁陈文出征在外时武力夺权,显然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所以从倪良许在文官配合下拿下府衙,将孙钰的家人软禁起来的时候,周家小妹便放弃了在金华府境内搬救兵的念头,因为她也不知道谁是曹从龙的合谋者,亦或者是下一个叛乱的参与者。
  她的兄长乃是陈文的亲信幕僚,整个周家和这位明军大帅乃是绑在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陈文若是失势,她家也势难幸免,下场甚至还未必能够比得上易青的家人。至少易家在陈文光复金华府后还有机会重振旗鼓,可是陈文自身根基甚浅,没了朝廷的权威便更是千难万难,到时在内困外交之下败亡的可能性实在太大,那时候她家无论在满清,还是在大明就都是叛逆,就只剩下家破人亡这一条路了。
  没时间埋怨周敬亭那时的冲动以及陈文和孙钰的不按常理出牌,眼下只有尽快赶往衢州促使陈文回师才有可能平息叛乱,否则她们这支百年前从绍兴府迁来的家族就彻底完了!
  背后城内的狼烟已经冲天而起,不明就里的守城明军正在缓缓关闭沉重的城门,周家小妹在以主仆间的感情和事后的重赏激励了番贴身侍女以及车夫的士气后,便打算和她嫂子的兄长道别,尽快赶往衢州。怎料那位何少东家早就听他妹妹提过周家小妹的姿容和学识,此番相见更是心生爱慕,非要护着周家小妹一同前往衢州。
  严词回绝了好意,马车在何少东家不舍的目光下远远驶去,只是马车里却还有着那个贴身侍女吃吃的笑声。
  “小姐,那位何公子刚刚在马车上眼睛都瞪直了,恨不得跳出来和着口水粘在小姐的衣衫上,此刻更是还在城门外目送呢,也不怕被关在城门外面。”
  这个贴身侍女乃是周家小妹屋里的大丫头,十有八九是日后的陪嫁丫鬟,而陪嫁丫鬟大多会成为家主第一个妾室,帮助正妻管理家事。这几乎是一个卖身女子最好的归宿,所以这个丫头与周家小妹关系甚是亲近,说话也就少了些顾忌。
  只不过,眼下事态紧急,外人周家小妹谁也不敢相信,只得尽快赶往衢州。可是这个不知道轻重缓急的丫头还在用这个无聊的事情开玩笑,真不知道她是胸大无脑,还是天真烂漫。虽说倒是缓解了下紧张的气氛,但是堵上她的嘴却是势在必行,否则在这个小黄鹂的干扰下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下一步如何行事。
  “吾那嫂嫂真真可怜,这等见色忘义、天性凉薄之人,吾是一次也不想再见到了。”
第五十五章
追!(一)
  入夜时分,曹从龙重新回到了巡抚衙门,负责带队的各将各官相继赶来,即便不能来的也派了人前来报信,很快他便把这一日夺权行动的成果了解个清楚。
  形势一片大好!
  府城各要点已经全部占据了下来,守军已经被彻底击败,军官被一扫而空后普通士卒则直接关进了大牢等待审核。除此之外,大兰山出身的宁绍籍贯文官纷纷归附,甚至孙钰被拿下后这小半年来招募的金华籍官吏们也没有什么出乎意料的举动。
  抚标营在分配好防务后,余下的大队按图索骥前往金华明军军官和那些随军幕僚们的家中,将他们的家人押解到守军在城内的军营,准备作为临时的大牢。当然,这其间也少不了搜刮些值钱的物事,按例肯定会得到手下孝敬的抚标营军官们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别闹得太过分了让他们难做就行。
  一批批惊恐的家属被强行押解到军营看管起来,曹从龙才弄清楚原来并非所有军官的家属都在府城,虽说此前由于陈文出征,分地的事情已经暂且停了下来,但是各县驻军和卫所军官们的家属很有一部分已经随之赴任,并非留在府城等着分地,反倒是出征大军的家人们大多还在府城等待着明军凯旋。
  心中暗骂陈文不懂得将部下家人留为人质的道理,不过所幸对于大局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因为本身他便是要大力扩编抚标营以为牵制,否则即便带着大批的金华明军东进也不敢放心行事。
  从巡抚衙门里出来,倪良许没有回去休息,而是直奔着关押人质的军营而去。了解了下情况,从府衙出来的那个女子果然还是没有回家,这让他的心中感到了一丝若隐若现的不安。
  回到了暂时作为抚标营大营的金华守御千户所,倪良许将此事告诉了已经贵为抚标营总兵官的周钦贵。听说只是跑了一个女子,周钦贵反倒是哈哈大笑了一番,用他的话说,周家小妹大抵是害怕得跑到了亲戚家暂避,一个小娘子而已难道还能只身赶去衢州求援吗,即便是去了估计在路上就被人抓去做了压寨夫人,根本无需担忧。
  随后,心情大好的周钦贵更是表示若是倪良许对那小女子有意,周敬亭那等身份,他背后的家族估计落不了什么好下场,到时他可以厚着脸皮为倪良许向曹从龙把这女子要来做个妾室,他相信曹从龙不会在这等小事上驳他的面子的。
  仗着有心算无心,一日之间拿下了整个府城,与曹从龙结盟的文官们恢复了被陈文侵蚀的权利,地方驻军则直接有抚标营替代。情势一片大好,但是倪良许的心中却还是不安依旧,只是不知道那份不安是来自于对孙钰的愧疚,还是那个莫名其妙失踪了的女子。
  琢磨不出来也只得不去继续浪费精力,倪良许擦洗了一番后便回去休息。扩编的事情曹从龙已经责令官吏们配合,就连操练的方法也确定是复制陈文的成法,明天一早便要开始招募兵员,早点休息总是好的。
  ……
  衢州府城位于金华府城的正西偏南,两地相距近两百里,如果算上一路上由于溪流的存在而所需要刻意寻找的渡口的话,绕来绕去就不是两百里地那么简单的了。
  周家小妹一行三人驾着马车离开了金华府城,很快便来到了东阳江上的一个渡口,寻了一个稍微大一点儿能够装载她们乘坐的小型马车的渡船,打算从那里渡过东阳江前往白龙桥镇。
  白龙桥镇得名于左近横跨白沙溪的白龙桥,不知道是不是得益于传说中的白龙,土地颇为肥沃,周家在那里有些田土和一个收售杂货的铺子,本来这些都早已被马进宝夺走分给他麾下的军官,仰仗着陈文的那个善后大借款倒是成功的收了回来,从那里应该可以弄到些一路上的必需品。
  由于周家小妹思路清晰,从府衙出来一路上未有丝毫拖沓,竟赶在了武库狼烟点燃前便出了城。叛乱的抚标营和曹从龙等人还在忙着击破守军,根本顾及不到城外的渡口,所以她们很轻松的便找到了需要的渡船,连人带马车一起运过了东阳江。
  一路向南,总算是赶在日落前抵达了白龙桥镇。白龙桥镇上铺子的掌柜是周家的一个老家人,在她父亲那一代便在家里面听用,为人老实可靠,后来便被安排在了此间的铺子里面,除了收售些杂货外,也负责收取临近佃户的租子。
  一行三人赶到后便直接去见那个位老家人,在被请到后堂后周家小妹心知她一个女子带着车夫和侍女出门很是诡异,为防这位其父很是亲信的老家人瞒着她回府报信漏了行迹,便直接将城内的事情说明,表示她要去衢州找她的兄长周敬亭,以策动陈文回师平叛。
  明军内讧,这等惊天大事直接把这位老家人听了个目瞪口呆,而周家小妹的那个前去衢州求援的计划更是惊呆在了当场。
  “哎,这好日子刚过了没几日,怎么又出了这等自己人打自己的事情,这样下去怎么打得过鞑子啊!”
  老家人缓过劲来便是唉声叹气了一番,直到想起周家小妹的那个计划,连忙表示一个女儿家不方便出远门,若是周家小妹放心的话,他便让他的长子随车夫结伴前往,周家小妹只要在此地暂住些日子静候佳音即可。
  这个办法合情合理,可是只见周家小妹摇了摇头,继而说道:“潘叔,他们二人前去确实安全,但是能否说服临海伯率大军回援却是不大可能。”
  周家小妹所言非虚,陈文何等身份,一个家仆的儿子和一个车夫空口无凭的怎么可能说服得了陈文。只有周家小妹先行说服周敬亭才能成事,否则时间久了天知道会出现什么变故,到时只怕即便陈文回来了也换不回她父母亲人的性命。
  别无他法,老家人只得连忙给周家小妹一行准备了些男子的衣服以为伪装,又寻了些干粮和银钱便将他们送去了镇上的客栈,并约定好明日一早便让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一同护送周家小妹赶去衢州。
  回到了家中的小院,还没等老家人的老伴热好饭食,他的小儿子便鬼鬼祟祟的走了过来,坐在桌子上与他父亲说道:“父亲大人,儿子以为明军内讧这是个好事情,咱们把那贼女子往府城的巡抚衙门一交,到时周家就完了,这附近的几片地咱们花些钱粮便可以到手,弄不好抚军老大人一高兴直接赏给咱家也说不定呢。”
第五十六章
追!(二)
  啪!
  老掌柜一个耳光狠狠的打在了他小儿子的脸上,用力之大竟直接将他小儿子打翻在地。
  “周家对咱家恩重如山,你却被主忘恩,想要谋害人家一家,我怎么养出你这么个畜生!”说罢,老掌柜抄起了门边上的扫帚劈头盖脸的打去,怒目横眉之间显然他小儿子此前的话把他起了够呛。
  老掌柜的小儿子被打的满屋子乱窜,却又不敢跑出去,直到他还在热饭食的母亲闻声跑进来才将已经气喘吁吁的老掌柜拦下。
  “爹,周家对咱家是有恩,但是咱家做牛做马给他们家干了那么多年,也应该还完了吧。现在是他们家咎由自取,与旁人无干,就算咱们不惦记,也会有别人惦记,到时候咱家怎么办啊?”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老掌柜的小儿子所言非虚,他们家本就是仰仗着周家吃饭,现在周家依附的势力在金华府已经被人铲除,与其等着被波及不如先下手为强,弄好了没准还真的可以赚到一笔一家人干几辈子也未必能够弄到的家业。
  只不过,此言一出却将老掌柜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而此时,老掌柜的大儿子却也收了铺面回来,连忙上前奉茶,又将他弟弟拉过来认错。
  老掌柜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以前在城里周家的铺子做事,善后大借款之后他父亲被派到了这里,他便带着媳妇孩子跟来开了个小食铺,仿着城里的吃食比乡下做得精细些倒也深受本地食客的好评;唯一的女儿比小儿子大一岁,今年刚刚出嫁,女婿是本地的一个自家有地的农户,老实也守规矩;而他的这个小儿子其实也并非那等早有坏心之人,只是到了这白龙桥镇后和镇上的一些无赖子有了些交集,此番大抵也是有样学样而已。
  老婆子和大儿子劝了几句,老掌柜的气倒也顺了一些,可是看着小儿子任凭他兄长劝说却还是那副死性不改的样子,老掌柜拍案而起,直接将他的小儿子赶回了屋里,把门从外面一锁,直接把椅子和院子里的小桌拉到了窗下,看样子是唯恐他的小儿子私自跑去府城惹祸。
  老掌柜的大儿子劝说未果,也只得赶去妹夫家约好明天护送周家小妹一行人的事情,甚至回到家时也没能把他的父亲劝回房中。
  一夜很快就过去了,天还没亮老掌柜的女婿便赶了过来,于是乎困倦得已经快撑不住了的老掌柜便带着他的大儿子和女婿赶去客栈,而他的小儿子则还是关在了家里,打算到时见了周家小妹时只说是得了风寒爬不起床。
  两个壮小伙子,再加上周家的车夫,三个男丁护着两个穿男装的女子前往衢州,虽说还是有些不安,但是怎么说也多了层保障。
  然而,当他们这三人赶到客栈时,却从客栈掌柜的口中得知周家小妹一行人半夜就已经离开,并且还存了一纸留书权作是道别。纸条上的字老掌柜不认识,但是他的大儿子却在城里的铺子帮忙时学过一些,虽说也同样认不全,但是大概的意思却还能弄明白。
  纸条上的留言很简单,便是路途太远,老掌柜家的男丁都去了的话路上太过招摇不说,而且也会耽误夏收,再加上时间紧迫,所以她便自作主张决定提前出发,向老掌柜表示歉意云云。
  老掌柜看着周家小妹长大,深知周家的这个女儿绝非寻常女子,见识和决断往往就是连周家那几个读书人也未必能够比拟。眼见于此,他也只得领着大儿子和女婿回家,而且唯恐他的小儿子会借机逃出去,更是加快了脚步。所幸的是,回到家后他的小儿子还是锁在了屋子里,并没有离开。
  听完了小儿子涕泪横流的忏悔,老掌柜还是把他的小儿子留在了家中,不让他如以往那般到铺子里干活。除了唯恐他的小儿子反悔或是走漏了消息,更是要借此事好生教育一番,省得跟着那些无赖子在一起学了坏。
  而此时,周家小妹一行人早已经乘着马车从白龙桥穿过,行进在了前往汤溪县城的官道上。
  虽说这残明末世官道也如其他道路那般长久未曾修缮,但是胜在路上人多,不会引起太大注意。而且周家小妹知道明军的军需一向是从汤溪县城沿着官道运往衢州,虽说金华府城发生叛乱,粮草基本上是不可能运过去了,但是陈文手中尚有重兵在握,叛军必定是要尽量保密,所以也不会有太多人知道路上不走军需,相比那些乡间小路却还是更加安全的。
  只不过,对于半夜便提前出发,甚至仅仅是留书一封便回绝了老掌柜的好意,周家小妹的侍女却还是有些闹不明白。
  “小姐,路上多几个人护着不是更安全吗,何苦……”
  坐在颠簸的马车里面闭目养神,周家小妹听到这话才睁开眼睛,随即便对她的这个侍女说道:“从杂货铺子里出来后,吾总觉得有人跟在后面,直到了客栈后这种感觉才消失。此番事关重大,不容得半点闪失,即便没有弄到这些衣服、饮水和吃食也还是提前出发为妙,何况东西已经到手,还是赶快去衢州,早一天到的话兄长便多一日的时间去说服临海伯。”
  周家小妹不知道这种感觉的来源是她内心中的忧虑,还是真的有什么人尾随而来,但是既然从在杂货铺子时开始出现的,那么提前出发消失在视线之中总比真的被人盯上要强。
  昨夜在客栈里面周家小妹和她的贴身侍女便换好了男子的衣衫,此刻坐在马车中的俨然是一个容貌俊俏可人的读书人带着“他”的那个“娘里娘气”的书童乘着马车前往汤溪县城。
  汤溪距离白龙桥镇直线距离不过二十余里,虽说浙江马匹稀少,周家用来拉车的这匹挽马也并非什么好品种,但是估摸着轻装前进的她们再慢今天晚上也能够赶到。到了那里,休息一夜便可以继续向西前往衢江之畔的湖镇镇,而后再行一日就应该可以到达龙游。龙游县城是明军新近收复的城池,此刻应该还在陈文的手中,到时凭借着周敬亭的关系,就可以借着明军的保护和运力赶往衢州府城了。
  三天,算上今天的话也只需要三天的时间!
第五十七章
追!(三)
  经过了一天的跋涉,仗着提早出发、轻装简行以及马车的运力,周家小妹一行走算是赶在关闭城门前赶到了汤溪县城。
  汤溪县始于明成化七年,乃是分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四县而成。汤溪县城初为土城,崇祯年间改为石砌砖封城墙,东南西各一门,后世抗战期间屡遭日军空袭才增开了一座北城门。周家小妹一行抵达汤溪县城后便住进了城东的一个破陋不堪的小客栈,准备明天直接穿城而过,从西门赶往衢州。
  只不过,她们前脚住进了客栈,后脚县城的三座城门便宣告关闭。而且在关闭城门前,一个今日快马加鞭从府城赶来的明军装束的信使也策马冲出了城,似是打算趁夜回返金华府城。
  第二天一早,汤溪县城并没有如往常那般将城门全部打开,仅仅是开了城东的迎旭门以供樵采,而且守门兵丁的检查甚是严格。
  仗着车夫的老爹来过此地,曾与其讲述过一二,再加上周家小妹曾听她兄长提到过陈文遣参谋绘制地图之事,他们倒是知道汤溪县城就在白龙桥镇正西方向,昨天便是沿着一条破败官道抵达的此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