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校对)第2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470

  陈文在广信府大开杀戒的事情,他是有些不太满意的,却也不是什么唯恐日后鞑子会死战,或是同情那些禽兽。只是他的妹妹如今身怀六甲,少杀些人,为他的小外甥积福才是,这使得他不由得在心里埋怨了陈文两句。
  这样的遐思,也不过是回来的一路上而已,重新回到了公事房,他立刻又投入到了工作状态之中。
  “通知《浙江邸报》编辑社,这版的特刊加大印刷量,尤其是宁绍两府,一定要做到尽人皆知的地步。”
  去给母亲和妹妹报信之前,周敬亭已经在宣教司的内部会议上把大致的调子定了下来。加大刊印量,这本就是约定成俗的旧例,如今的各个府城、县城,甚至是镇子上的酒肆、茶肆里面,也大多有报博士这么个新兴职业,干的就是给客人念报的工作。而那些自家识字的,也多有订购邸报的,尤其是读书人。
  宁波和绍兴这两个府是新近收复的区域,虽说陈文在这两地留有了大量的战兵,官府和卫所的官员们也早已就位,但是陈文匆匆忙忙的赶回了金华,紧接着就跟与洪承畴展开了决战,没有在那里坐镇多长时间。
  这两个府的士绅阶级能量极其雄厚,根本不是浙东其他的六个府所能够比拟的,对于陈文重新整理田亩税赋的行为很是反感,否则也不会闹出黄宗羲重建大兰山的事情。
  如今陈文率领大军前往江西与洪承畴决战,他们在缺乏武装力量军的情况下,更多的还是选择在丈量田亩一事上的不配合,甚至发展到了就连余姚黄家、鄞县万家和陆家这样选择与浙江明军集团合作的地方上拥有名望的士绅也无法进行说服,还被不少士绅辱为士大夫中的叛徒的局面。
  “这次非得让那些不识抬举的家伙看清楚如今的形势!”
  浙江明军的每一次胜利,不光是那些高官、士卒,这支抗清集团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其中获益,周敬亭的这个幕僚也是如此。
  宁绍两府的士大夫,不光是地方能量极大,在浙江明军之中也多有在大兰山时就加入其间的,很多事情从留守的最高级别官员孙钰以下,都觉得十分棘手,尤其是在陈文出征在外的情况下,轻不得,重不得,很是别扭。甚至可以说,若非明军前不久在四明山区大败清军,积威尚在,地方上的局势只怕会更加难以控制。
  而现在,有了这一次的胜利打底,虽然被击败的是绿营兵,但却是洪承畴这样的名臣领衔的绿营重兵集团。对外的胜利,也足以用来震慑那些内部的潜在反对者,尤其是陈文在战后处决凶徒的行为,对那些抵制政令的士绅同样是一种恫吓。而他们宣教司的工作任务,就是要在宣扬明军强大军力的同时,把这种恫吓更加密集的投放出去。
  “不只是《浙江邸报》,文工团那边也要把剧本的编写工作抓抓紧,以前那种几个月憋一个剧本的速度实在太慢了。算了,这话还是本官亲自跟陈团长说吧。”
  ……
  金华府的庆祝计划已经开始了准备,但其他的工作,尤其是文官和卫所军官以及士兵和其他军需物资的发运却早已开始了,甚至就连孙钰本人也在打理行装准备赶往广信府与陈文一晤。
  相较那片明军占领区的腹地,衢州对于战争的感触还要更加深刻一些,因为玉山县一旦失守,接下来要面临清军兵锋的就是衢州。
  这段时间,金华府的士绅商民无不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一个又一个营的明军顺着衢江向西,成批成批的军需物资从这里经过。而且虽说上层的消息比较少,但是商人自有商人的消息渠道,在这里的民间的消息可比金华府还要快上几分。
  先是清军攻陷永丰县,杨文兄弟身死,刘光弼屠城;接下来就是清军突破了玉琅溪,明军阻截的行动失败,被迫退守县城;随即,面对数倍于己的清军,陈文率领一万多战兵出征。
  到了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为明军的处境感到惶恐。可是接下来,玉山大捷和广信府大捷的消息传来,虽说陈文的大开杀戒还是吓到了不少人,但是明军取胜,总比动辄屠城,平日里也要横征暴敛,更要剃发易服的清军杀过来要强吧。
  衢州府城中,民间的气氛已不似前些天那般紧张,大街小巷里人流也重新恢复了密集。小西门外的常山码头,此间乃是由常山县而来的货船最为密集的停泊处。不过相比那些自常山县而来的货船,王孚却准备在此搭上返回常山县的行船,由此出发赶往江西。
  “贤侄,江西现在还是兵荒马乱的,等国公肃清了鞑子再过去,也安全一些。”
  类似的劝谏,这两天王孚已经听过了太多,从第一天得到玉山大捷的消息开始,他就惺惺念念的前往江西。
  他是徽州人,从骨子里就流淌着商人的血液。当初因为重视信诺才来到衢州,在这里受到了同行们很长一段时间的追捧,但是他却也知道,名声这种东西,尤其是商人的名声,就像是寒冬的雪一样,如果不能在名声尚在的时候多做些事情,把雪球滚起来,那么用不了多久就会逐渐的融化。
  这段时间下来,从衢州的商贾们对他的态度也可以说明此事,虽说茶还没凉,但是新鲜劲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而他在这里却依旧无所事事,对于王孚这样从小就梦想着能够成为徽州大商贾的年轻商人而言,实在是不可忍受的。
  “感谢叔父这些日子的照料,小侄不胜感激涕零。只是小侄乃是一介商人,如今江西虽乱,但是商机也同样存在,先到者总能分上一杯羹,小侄在衢州呆的日子太长了,需要动一动了,否则身子养懒了,总不是好事。”
  他的这位世叔,精明还是有的,就是魄力太小,所以格局始终大不起来。这话,当初王孚的父亲就对他说过,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也确实在他的心中得以印证。相较之下,他为了守信可以冒险穿越清军的封锁区,今番又缘何不能前往兵荒马乱的江西寻找商机呢。
  “秀国公诛杀洪逆,江西彻底光复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刚刚收复的土地必然是兵荒马乱,但是,原本固定的商业秩序也会被因此而打破。就像衢州府城里的那位朱老先生,当年明军甫一占据衢州,他就敢来为明军筹措铁矿、硫磺等货物,由此在官府的扶持下才得以从一个普通的大商贾一跃而起,成为龙游商帮之中最为煊赫的执牛耳者。”
  “人能是,吾亦能是。若是能见到国公最好,即便不能,江西那边的李帅我也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到时候只要有明军的大人物背书,帮助明军收购军需,顺带着将江西、徽州和衢州的货物进行转运,江西的买卖只会是一本万利!”
  登上见前往常山县的货船,怀里揣着上次托人往徽州去家书,回信时他父亲让人捎来的几百两银子货款,满怀着憧憬和希望的徽州商人王孚踏上了前往那片未知区域的征途。与此同时,广信府城的北城墙上,陈文却手持着一支望远镜,远远的眺望着北面依旧负隅顽抗的棱堡。
  “詹姆斯先生,你真的确定,除了围困我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洪承畴以及南昌幕府的文武官员大多被陈文俘获,作为一个耶稣会的教士,一个金发碧眼的歪果仁,詹姆斯连化妆潜逃都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被明军擒获了。
  虽说编练西班牙方阵和修建棱堡,这些事情都是洪承畴下的决定,但是若非此人,他也没有可能把这些计划实现。原本陈文是打算一起宰了的,但是这个白毛狒狒如今却是一副“你杀了我也奈何不了我造出来的棱堡”的架势,不管是不是激将法,陈文到也有了更多的兴致,跟他好好的玩下去。
  “国公先生,恕我直言,阁下也曾在浙江修建棱堡,但是太过简陋,都是我们泰西已经过时的样式。可是即便如此,杭州的军队也没有办法攻破。如今阁下面对的可是我亲自指挥修建的棱堡,虽然和我们泰西最为易守难攻的要塞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仅凭阁下的军队,却也只可能会是像我们泰西的军队一样的结果。”
  白毛狒狒一张嘴就是我们泰西,实在让陈文看着不爽。据他所知,这个欧洲佬是清军入关后才来到中国的,根本就没有见识过明时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或许如果没有他们这些明军还在奋力抗击满清的侵略,这个家伙弄不好还会以为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留辫子的,而峨冠博带则根本是奴隶对远古时代的妄想,大概也就比马嘎尔尼所看到的那些强那么一点儿而已吧。
  听了这个耶稣会修士的回答,陈文收起了望远镜,随即拿起了炭笔和尺子,就着城墙的女墙,在纸上写写画画了起来,时不时还看看远处的棱堡。
  良久之后,一副棱堡的平面结构图出现在了陈文和詹姆斯的面前,看过了这张图纸,詹姆斯的嘴角下意识的抽动了两下。紧接着,在恢复了平静后,他却回了句“国公先生的记忆力真好”的回答,充斥着阴阳怪气。
  詹姆斯的棱堡设计图,陈文确实在洪承畴的行辕里看到过,不过看了一遍他就随手扔在了边上。
  原因无他,如今的公元1654年,历史上真正将棱堡设计到了没有射击死角的那位大能才刚刚参军,距离他真正确定了自身的定位,开始在棱堡上玩起了震惊世界军事史的左右互搏术,却还需要好多年的时间。
  詹姆斯的棱堡设计的中规中矩,却也脱不开欧洲这个时代棱堡的缺陷,远不如他后世在一些军事书籍和网络上看到那些趋于臻化的艺术品。那些完全没有射击死角的绞肉机都没有能在左右互搏术之下继续演绎不可攻陷的神话,就这个,也配?
  “詹姆斯先生,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会让你见识见识一些全新的战法,也让你这个鬼佬死个明白。”
第九十四章
质变(三)
  广信府城城北的棱堡,分为主堡和外围工事两部分。
  主堡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等边的五边形,每一个角上有一个类似于长枪枪尖的突起部,棱堡区别于普通城池的关键就在这里,因为这个突起部可以为守军提供更多的射击面,而当进攻方进攻这个突起部时,也会遭到两侧的五边形主堡的城墙的攻击。
  这种棱堡有一个射击死角,就是突起部最靠外的两个面,这个死角无法像其他城墙一样在遭到攻击时可以获得其他方向的火力支援,他们只能自行抵御。
  但是,这两个面是棱堡主堡最靠外的角,它们一般都会有条石打造,而且的着力面是斜的,抗炮击能力也会更强。另外,这个突起部与主堡也不是一体的,即便是突起部被攻陷了,守军依旧可以凭借着该区域凹进去的堡墙继续坚守。
  除了主堡以外,这座棱堡的外围工事有掩护主堡堡墙的半月堡,有环绕主堡和半月堡的护城河,护城河外围还有向棱堡方向不断走高,以便于己方火力能够更加完美的压制对手的冲击坡。另外,再外围还有木桩、矮墙之类的中西式防御设施,整个一个大杂烩。
  这样一来,想要攻击主堡,首先要拆除最外围的那些防御设施,同时在冲击坡上扛着炮火填了护城河。护城河填完之后,在半月堡和主堡的炮火夹击下把半月堡拿下来,进而去填主堡的护城河。至于半月堡和主堡之间的吊桥,别想,守军是不可能给放下的。
  接下来,当护城河填平后,就可以进攻主堡了。但是直接进攻主堡墙是要承受突起部的夹击,所以要设法拿下突起部,而后再设法攻破突起部内侧的凹面堡墙,才能攻入棱堡。
  总而言之,这一座棱堡攻下来,全程承受多角度攻击,即便是每一步都做到了,也得死上守军的几倍、十几倍的人马。更何况,以着现在的战法,想要将其攻陷也是痴人说梦,所以后来的郑成功、康熙才会如欧洲人一样选择用饥饿来攻陷荷兰人和老毛子的棱堡。
  由此一想,反倒是田雄之前用过的战术,看起来好像更有创造性一些……
  而陈文以前修建的安华镇棱堡、虎鹿镇棱堡和丽水棱堡,在设计上有后世星状堡的雏形。奈何他自己本也是个二把刀,欧式棱堡积累了百年的经验他记下来的也不算很多,比如半月堡、冲击坡,比如突起部的设计也显得过于刚直,更没有利用堆土成山的办法来降低堡墙的高度来降低己方火炮使用时对堡垒的震动,以及凭借高起的土壤来吸收炮弹的动能。
  所幸在坚固上,陈文吸收了中式城墙筑造时的一些技巧,极大的强化了棱堡的外墙。再加上其自身已有了更为先进的星状堡的雏形,以着这个时代的清军,即便是杭州驻防八旗的汉八旗军和田雄手中那些当年跟着黄得功砍流寇起家的锐卒也拿她没办法。
  詹姆斯认为陈文在棱堡上面没有学到位,陈文也看了不上这个耶稣会教士。倒不是那一嘴一嘴的我们泰西如何如何,这厮大抵是在北京城里看鞑子看多了,所以连带着中国一起鄙视。对此他也不跟这厮一般见识,可是这厮每一次炫耀,却总让人听着好像是诸如“我比你们强,所以你们不能杀我,只能供着我,我看在天主的份上点播点播你们就能如何如何”的味道,实在恶心的不行。
  “这红夷,大概是拿咱们当鞑子那般不学无术了,这次就让他知道知道,咱们大明也不是没有能人。”
  张恭彦是随军参谋司的参谋,而赵迁则是陈文的首席军事工程师,此前的虎鹿镇棱堡和丽水棱堡都是他督造完成的,尤其是丽水棱堡,其中还多有他自家的一些心得。比如把护城河设计成有坡度的,而后在斜坡上种草、铺鹅卵石,最后在草丛里和石块间放铁蒺藜……
  此时此刻,张恭彦等一众参谋正在和赵迁领衔的工兵军官进行会商,以便于将陈文的意志更好的贯彻给那些级别较低的工兵军官。
  待到良久之后,这些军官对于他们以及他们所在的部队需要如何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后,便回到了各自的部队,组织工兵和分配过来的辅兵开始了他们的“进攻”。
  ……
  棱堡的城头上,江西提督刘光弼和广信府总兵卜世龙在接到了哨兵的传讯后,立刻就赶到了城头。
  视线所及,除了面相府城的那一面堡墙是没有半月堡的,其他有半月堡的方向,明军在进入到长围后,便开始在地上挖土。看样子……
  “军门,城外的明军别是打算挖掘地道行那放崩法吧。”
  “放崩?”刘光弼远远的瞅了瞅,才转而说道:“看样子确实是像,大概也没别的招了。”
  听到这话,卜世龙却不由得松了口气。“那就好,这棱堡巧夺天工,修建之时,堡内也是挖掘了地洞,专门让几个瞎子在那听着。到时候把明军地道里的兵一填,咱们说话也能硬气一些。”
  卜世龙和他的部下们与经标五镇一样,都是从北方调来的绿营兵,只是洪承畴挖空了江南的库房,也才练出了那支大军,广信府标营这样的守城部队就跟西班牙方阵有缘无分了。此前的三次交锋,明军力挫清军,破城之际,刘光弼更是带着千余部下逃进了棱堡。
  驻扎三千清军的棱堡里面突然多了一千来口子,粮食不可避免的会更为紧张,奈何他们已经失去了与明军野战的信心,突围也就不太敢去做了,尤其是没有大队骑兵配合的情况下,只能暂且蜗居于此。
  援兵,基本上已经不用想了,卜世龙是亲眼看着刘芳名带着剩下的那千余骑转进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坚守下去,等明军撞个头破血流,却依旧无力破城的时候,再和陈文谈条件,至少要保住他们这些人的性命才是。
  刘光弼是这么对他的那些残兵败将说的,也是这么对卜世龙说的,而卜世龙也同样是对广信府镇标的上下将士们这么说的。
  刘光弼自知是必死无疑的,所以竭尽全力劝说自家的部下和卜世龙,而之前在永丰县的屠城,他的部下们也收获良多,跟着他逃进棱堡的也基本上都是前后营的受益者,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刘光弼靠着自家的基本盘说服了犹豫不决的卜世龙,而接下来,陈文针对南昌幕府和作恶凶徒的大开杀戒也更是为他的话实现了背书。
  “卜兄弟,咱们的身家性命、富贵荣华就全指着这棱堡了。只要守住此地一段时间,把陈文逼得没办法了,咱们总有机会用这个堡垒换取个更好的条件。到时候,就是回去了,朝廷也会记下咱们曾经让陈文吃瘪的功劳。即便不能,多耗些日子,朝廷也能知道咱们的忠心,会厚待咱们的族人、子弟的。”
  “正该如此。”
  既然已经看出了明军的战法,卜世龙连忙派人去传令下去,让负责瓮听的人员绷紧了神经,莫要让明军有机可乘。
  远远看去,明军的挖掘速度倒是不慢,不过算来也要有些天才能挖过来。刘光弼和卜世龙见暂且没有事情,就回到了卜世龙在棱堡里的总兵府。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是一回事,起码的娱乐还是要有的,比如说凑在一起喝点小酒儿,让女营的歌姬跳个舞、唱个歌,再挑几个看得过眼的暖暖被窝,也是极好的。
  只是喝了点酒,二人自然是少不了抱怨一二。洪承畴死了,但也才过去几天,积威多少还有些,所以涉及到洪承畴的一般都会被二人下意识的用“误信人言”之类的借口略过。至于误信了谁的鬼话,那却是不言自明的。
  “提起那红夷,前几日城东杀人时,我还让人听了,从老经略一直到下面的军官,根本就没有这厮。我看,就是陈文派他来行的反间计。”
  在南昌练兵时,西班牙方阵的效果分明很好,第一次与明军交锋时也还不错,可是等到决战时,密集的方阵反而成了行动迟钝的靶子,陈文利用了方阵的密集实现了翻盘,把他们弄得要有多憋屈就有多憋屈。
  事实上,他们身处的棱堡同样是耶稣会来的修士设计修建的,只是那个修士待人接物很有一套,对于他们这些清军大帅也很是客气,并不似这个詹姆斯一般。当然,如果他们知道这个詹姆斯为求在陈文面前更说得上话,已经把棱堡的设计人冒领了,估计这两个一辈子都没干过什么好事的绿营大帅也得为世间公义伸张一下正义。
  听到这话,刘光弼连忙挥退了那几个歌姬,压低了声调对卜世龙说道:“我也听了,老经略、白提督和黄藩台他们都遇难了,倒是李提督、刘提督和胡道台他们也如那红夷一般不曾被明军处死,大抵是逃出去了。”
  此言一出,岂料卜世龙却登时就是一脸的不屑。“李提督和胡道台咱不知道,可是刘芳名那厮,兄弟我是亲眼看着他扬长而去的。这些天也没见他派人回来知会一声,想来是早就逃没影子了,若非如此,城外的明军的长围子哪有那么容易修起来的,他手里可是还有上千铁骑的啊。”
  若是有骑兵配合,棱堡只会更加固若金汤,这是最基本的道理,用在普通城池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卜世龙不相信刘芳名根本不懂,但是照他来看,这厮十有八九是跑远了,因为长围子一起,城内外的交通被断绝,自然也就不用谈什么配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