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校对)第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470

  两百码的距离,不过是一百八十几米而已,卜世龙反应过来的亲兵们的齐声呼喊,转瞬间就传到了那些清军的耳中。
  半月堡虽然要低于主堡,但是它自身也是有一定高度存在的,跳下去十有八九摔个好歹的,奈何将主有令,很快就有一个贴着护墙的清军开始翻了过去,用手攀着墙壁依靠身高来缩短坠落高度。
  第一个成功了,虽说掉下去时崴了脚,但是命却保住了,一瘸一拐的往主堡方向去走去。
  这一幕登时便引发了一阵清军翻墙的浪潮,一个又一个翻下了护墙。有的成功了,有的则在慌乱中没能攀住护墙,径直的摔了下去,连带着将一些正在往下爬的清军给带了下去。甚至还有不少是被那些离护墙更远的清军给生生挤下去的。
  对此,明军没有丝毫的反应,而是继续按部就班的做着他们的事情。半月堡上的清军越来越少,城下却是一片伤筋动骨的哀嚎夹杂在逃出生天的欢呼。可也就在这时候,明军的辅兵们却在战兵的保护下一起抬着那些装满了土的大箩筐跑上前去,登时就引发了仅存的清军们的一阵“跳楼”潮。
  这部分清军已经被恐惧支配,慌不择路乃是在所难免的。然而明军却没有进一步逼迫,反倒是在护墙的不远处将那些箩筐码了起来,很快就形成了一道简易的新护墙。
  “哗啦啦。”
  护墙由内向外倒塌,有的箩筐掉下了半月堡,将那些刚刚攀下去的清军砸了个骨断筋折,更有几个还没来得及往下跳的清军被埋在里面。
  倒塌并没有导致后续的辅兵因此而停下来,反倒是更加加倍的往前码放,很快就完成了护墙的加固工作。而这时,明军的几个炮组也先后运上了半月堡,就在这简陋的炮兵工事后开始了装填。
  “开炮!”
  城头的清军在简易护墙被明军推倒后就发起了射击,奈何清军炮兵的瞄准技术本就有问题,下意识的又不想误伤那些同袍,反倒是束手束脚得不行。再加上主堡的火炮原本的目标都是半月堡附近,用以为半月堡提供火力支援的,正面的那几门红夷炮更是指向远方,现在反过来要轰击半月堡,匆忙之下,本就不高的命中率就显得更加可怜了起来。
  第一轮炮击,只有半月堡的右侧被轰到了护墙,粉碎的石子打在了左近的几个明军身上,造成了一些杀伤。
  与此同时,利用这段时间,明军辅兵也已经完成了简易护墙的正面加固,开始用这些箩筐来加固侧面。而明军的炮组也完成了第一轮的装填,卡在这个清军火力的空档期向主堡的清军发动了攻击。
  “开炮!”
  炮队的队长一脚踩着一个火药桶,右手的长刀直指主堡的方向,一声令下,却只有摆在中间的那几门清军自用的火炮被明军炮组调转了炮口,依次向主堡开始了射击。
  专业化的训练使得明军的火炮命中率远胜清军,再加上主堡本就要稍高于半月堡一些,稍稍抬高了一些炮口角度的火炮所发射出的炮弹转瞬间就在主堡的女墙和城头上奏响了致命的乐章。
  “快趴下。”
  说着,刘光弼和卜世龙纷纷被他们的亲兵扑倒在地。炮弹打在了女墙上,打在了清军的火炮上,打在了清军炮手的身上,更多的则是打在了主堡的正面墙体上。
  棱堡可以利用墙体的角度来偏移炮弹,加强其抗炮击能力,但这并不包括正面的堡墙,因为正面的堡墙其实质上和普通城墙在面对炮击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才需要三角堡之类的外围工事作为掩护。然则当三角堡变成了明军的前进阵地后,至少在此间便回复到了原点。
  炮弹打在城墙上,每一枚炮弹都会带来一次震动,被亲兵扑倒在地上的刘光弼和卜世龙可以说是感受得最为真切的,甚至每一次的震动都会使他们的心脏陡然一震,心跳的频率都会因此而异动。
  炮弹打在女墙上,崩飞的石子飞溅开来,虽说绝大多数不是打飞了出去,就是打在了他们的亲兵身上,可也有几枚弹在了卜世龙的脖颈子上,饶是他皮糙肉厚也被打得生疼。而那枚打在了清军火炮上的炮弹,虽说是在那一瞬间耗尽了动能,夏然而止,但是炮身却从破烂的炮车上以炮尾为原点转了弯,直接扫在了后面的两个清军炮手的身上。
  上千斤的大炮仅仅是转过了一身子,被扫到的那两个清军炮手连一声都没发出来就被自家侍弄多年的火炮打飞了数米出去,倒在地上软趴趴的就像是没了骨头一般。被扫到的第一个炮手更是就倒在了刘光弼的身旁,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睛正与他对上了视线。
  明军的炮击结束,双手已经不自主的开始颤抖的刘光弼被同样心有余悸的亲兵扶了起来,甚至还没有想好要说些什么,岂料当他无意间将视野投向左侧的突起部时,才发现原来他们能够“有幸”在这里承受炮击,才是真真正正的幸运儿。
  明军的火炮并没有尽数指向主堡,只有其中的几门清军自用的火炮指向主堡,其他的火炮则尽数对准了两侧的突起部,那里的清军才是对于半月堡及半月堡周边明军威胁更大的所在。
  就在针对主堡的炮击展开的同时,明军指向两侧的火炮也在等待着命令。主堡方向的第一炮响起,随着军官的命令,两侧的炮击也同时开始。
  不同于正面,明军两侧的火炮数量虽少,但却都是专门的炮组,使用的也是定装药包,瞄准和角度的把握也更好。
  指向明军右侧的第一炮响起,炮弹划过了堡垒之间的天空,以着一个完美的抛物线打在了清军的一门火炮上,但也仅仅是将那门炮打烂了,并没有造成什么伤亡。可也就在那声震耳欲聋的金属撞击声响起的同时,明军的第二炮也被点燃了引信。
  引信呲呲的燃烧,火花以着极快的速度钻进了炮体,似乎是有些痒,黑黝黝的火炮打了一个喷嚏,一枚同样黑黝黝的炮弹就在火焰和硝烟中飞了出去。
  炮弹划过了同上一炮一般无二的完美抛物线,却并没有打在什么物件的上面,可是当它砸到了堡垒的地面上,却弹了起来,继续向远处飞去。
  弹起的瞬间,炮弹钻进了一个清军装填手的怀中,径直着从他的胸膛穿过。装填手被带倒在地上,可是炮弹却势头不减,在向斜上方飞动的同时如足球般撞到了后面一米外的一个炮手的脑袋。
  “足球”依旧没有停下来,那个清军的脑袋却如西瓜一般爆开,白的红的飞溅了周遭一大片,才颓然倒下。
  炮弹向斜上方达到了一个顶点后,又转而向斜下方飞去,呼啸着砸在了一个清军的肩上,才再一次接触到了地面。然而,它却并没有停下来,至少在动能耗尽前,弹跳依旧继续!
  接下来,炮弹在堡墙上自突起部开始形成跳弹效应,一连打死了八个清军才停了下来。可是直到炮弹最后落到地上,却还是将一个清军的小腿给砸断了。
  突起部的清军一片狼藉,虽然只有刚刚那一炮在弹跳的过程中飞到了另一侧的城墙,但是突起部所却饱尝着跳弹射击的杀伤。
  指向侧面的炮击结束,明军的装填工作继续,刘光弼在目瞪口呆了片刻后,一脚就踹在了一个负责指挥正面堡墙火炮的广信府绿营军官的屁股上。
  “快特么装填,开炮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广信府绿营的军官也没有再等待卜世龙的命令,立刻就向他麾下的炮组下达命令,更是有模有样的一脚踹在了身边的那个反应迟钝的炮组的炮长身上,只求他们能尽快压下明军的炮击。
  之字形战壕、跳弹射击以及一些其他的方法配合使用,近代工兵之父,既善于修筑棱堡,又擅长于进攻棱堡的沃邦元帅就是这样取得了阿塔围城战的胜利。面对不同的局面,陈文的手段也更加取巧一些,效果也很是明显,但是这却并不是一个结束,只是这场攻城战的一个开始罢了。
  “张恭彦,把老子的意大利炮拉上来!”
第九十九章
质变(八)
  意大利炮,虽然浙江明军的武器名录中并没有这么奇怪的武器名称,但张恭彦却很清楚陈文所指的到底是个什么,因为这东西昨天才运抵广信府,而在攻城战的计划中,这种武器的预期作用也很是不小。
  参谋官将问询炮队是否准备完毕的命令下达给旗手,旗手挥动旗帜,远处的战壕里的明军炮手在接到了命令后也迅速做出了回应。
  “大帅,攻城炮队已经准备完毕。”
  棱堡方向,明清两军的装填都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早已被忽略掉的那片远处的战壕中,四门长得有点儿另类的火炮也刚刚完成了准备工作。
  新近从浙江运来的这几门火炮,其口径大得吓人,就连那些炮弹看上去也是威力十足。无他,比起其他火炮的炮弹,实在太大了。相对而言,口径巨大,缺点就在于炮身极短,射程也不会太远。尤其是放在那些大口径火炮用惯了红夷炮的明军炮兵眼中,这短粗的体型,哪怕是比那些数万斤的巨型红夷炮的口径还要大,但却是严重缺乏火炮在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修长的美感。
  事实上,有明一朝,自朱元璋扫平群雄、驱逐暴元那时,火器就是明军必备的武器。那时候的火炮,并非如现在这般,反倒大多是短粗的形制。
  这个样子的火炮注定了射程不如同样口径但炮管更长一些的,所以随着火炮制造技术的提升,以及外来火炮的引进,就逐渐的消失在了明军的武器库中。尤其是对于主持国家战略的文官们来说,射程和威力才是关键,尤其是射程,这样在他们的脑海中才能联想到安全感这个词汇。
  战壕专门为它们修建的炮兵阵地上,这几门巨炮炮口的角度都很大,大到了红夷炮所无法想象的地步。
  “开炮吧。”
  拿着望远镜远远望去,陈文听闻到准备完毕,便下达了攻击的命令。随着将旗摆动,很快,那片炮兵阵地方向就巨大的炮声。
  这种新式火炮在发射原理上与其他火炮没有任何区别,除了口径巨大以外,内部还多了个圆柱形药室,算是又一大特别之处。炮长引信点燃,火花钻入药室,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第一门火炮立刻就喷发出了火焰和硝烟,而那枚巨大的炮弹也在转瞬间就以着与它自身重量极不匹配的速度,顺着高达60度的角度飞向清军的棱堡。
  炮弹在天空中划过了极其巨大的弧度,直到一定的高度才开始转而下落,飞过了一个弧度极大的曲线。巨大的炮弹呼啸而落,此时此刻的清军却还在紧锣密鼓的装填之中,倒是刘光弼和卜世龙的军官却率先注意到了远处的炮声。
  “快趴下!”
  刘光弼的亲兵如刚才那般将其扑倒在地上,转瞬之后,只听“咚”的一声,炮弹没有命中棱堡,甚至连护城河都没有过去,但是刚刚的那一下子,当炮弹坠落到地面的瞬间,巨大的震动沿着地面传来,恍惚间刘光弼竟有了这一炮对棱堡的震动竟丝毫不逊色于刚刚的火炮直射城墙所引起的震动的错觉。
  第一炮过后,第二炮、第三炮,甚至第四炮也是接踵而至。炮弹依次落下,第二炮打在了距离第一炮的落点距离主堡还要远的地方,对于主堡的震动就要稍减了一些。而另外的两炮则直接砸进了护城河,护城河的河水飞溅起来,登时就将主堡正面堡墙和右面突起部各一片区域浇了个透心凉,甚至还将一桶火药给浇湿了,暂且无法再用。
  刘光弼和卜世龙心有余悸的对视了一眼,实心炮弹,按照相应的配药量,大小、重量这些往往就代表了威力,护城河里的看不到了,但是护城河外的那两枚巨大的炮弹却仿佛是有着一双无形的大手那般将主堡上的很多清军的视线死死的攥住,甚至就连一百多米外的半月堡上的明军也同样出现了转瞬间的停滞。
  片刻之后,主堡上清军的火炮完成了装填,明军这边更加专业和频繁的炮兵训练,以及定装药包的存在,竟也在同时完成了装填。
  开炮的呐喊在主堡和半月堡之间同时响起,炮弹向着双方的军官剑锋所指的方向呼啸而去,不过是区区两百码的距离而已,几乎是炮弹飞出的同时就轰在了对方的工事之上。
  较之刚才,清军的射击命中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大半的炮弹打在半月堡周边的区域,几个正在进一步挖掘和加固工事,以便于将明军的之字形战壕体系与半月堡连在一起的辅兵成了牺牲品。伤亡突如其来,虽说刚才的那一炮时也并非没有伤亡,但是清军已经摆明了要轰击半月堡,使得辅兵中出现了裹足不前的情状。
  这一轮炮击,半月堡受到的攻击明显提升,所幸明军的炮兵阵地前的工事也在不断的加固,正面还好,两侧由于加固速度进度较慢,也确确实实的造成了数个明军的伤亡,轻重不一。
  与此同时,明军的火炮也以此在清军的主堡上开了花,而经过了上一轮的试射,这一轮射击的效果更为惊人,打向侧面的那几枚炮弹无不在主堡上开起了血肉磨坊,就连正面的对射也导致了更多的清军的伤亡。
  “阿塔围城战中,法军的加农炮跳弹射击,每天都可以对棱堡里的守军造成上百的杀伤,现在我军开炮的地方较之那支法军更近,炮兵却同样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和战场的洗礼的,哪怕火炮要逊色一些,但是到了这个距离,只要没打飞,跳弹射击的效果是绝不会差的。”
  提着望远镜,陈文的大脑在飞速的运转着,未几,他却突然又想起了那些“意大利炮”来。
  “告诉他们,无需着急,咱们有的是时间。”
  陈文口中的“意大利炮”,其实上就是臼炮,这种火炮在明初时就早有存在,只是逐渐的被那些直射炮所取代,消失于明军的武备序列之中。
  自从去年被迫在广信府城下撤军,陈文就萌生了这个念头,并命令军工司进行研发,加大口径、调整内部结构、使用更为科学的瞄准技术来增强命中率,直到今天算是正式派上了用场。就是这第一轮射击并没有打出个开门红,让那几个炮组的将士们羞臊不已。
  清除了药室里的炮渣,装填手重新开始了装填的工作,甚至那炮弹更是由炮长带着两个炮手一起轻缓的将其放了进去,而后重新调整了角度,以期提高一定的射程。
  “开炮!”
  点燃引信,炮组的成员们立刻捂住了耳朵。炮弹如期射出了炮口,依旧是那一道大弧度的曲线,但是这一次的落点却并没有如上次那般落空!
  巨大的炮弹砸落在棱堡底层的土山的斜坡上,没有打在堡墙上,但是震动的力度对于清军来说却也感触更深,以至于在这一瞬间,所有人的动作都如同时间停滞了一般出现了瞬间的停摆。
  然而,第一炮的震撼尚未消散,第二炮紧随而来,竟直接轰在了主堡的堡墙之上。巨大的轰响声中,夯土的主堡外的坚固的条石堡墙如纸一般被扯得粉碎,飞溅的石块不光是将护城河打得水花四溅,更是将那些原本在半月堡上却被迫攀墙而下的幸存者们打了个落花流水。
  哭喊的尖叫声响起,第三炮和第四炮依次砸落在堡墙上,尤其是第四炮,更是将清军左侧突起部的一小角护墙轰了下去。
  臼炮对城墙的破坏力在这一刻不光是惊呆了主堡上的清军,就连半月堡上的明军也无不咽下了一口口唾沫。
  明军火炮的直射原本就已经对清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但是凭借着兵力和火炮数量较之那片小小的半月堡要来得更为巨大,对于清军士气的打击不可谓小,但是暂且却也不足以导致其士气的大幅度下降。按照陈文的估计,怎么也要再来几轮血肉胡同,当清军发现这么对射下去伤亡只会更大才会开始畏首畏尾起来。
  可是当臼炮开始发挥威力,棱堡原本增强了抗击直射炮击的堡墙在曲射炮面前就显得毫无作用了。而当那些曾经在他们亲眼所见了的能够大幅度降低炮弹破坏的堡墙变得如普通的城墙一般的时候,对于自身不过是血肉之躯向来有着极大自觉性的清军开始越来越多的将装填的工作放下,转而关注明军的炮击,尤其是远处的臼炮的装填进度,以便于在炮击开始时找到一些遮掩的所在。
  守军表现如斯,刘光弼和卜世龙也无可奈何,怎么喝令也无法让这些清军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射上,反倒是半月堡上的明军的节奏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棱堡东南方向的这片区域的对射很快就变成了明军的独角戏。
  这期间,清军偶尔冒出一两下杂音,但是射击的命中率却大不如前,大抵是光顾着观察明军射击,好在炮击前找到隐蔽处,于瞄准和复位的工作也都应付差事了起来。
  整整一个下午,明军在压制住了清军的火炮后,虽说是降低了射击频率以保护火炮,但是主动权易手,清军在那一面的城墙也已经千疮百孔了。唯独让刘光弼他们感到奇怪的,倒是明军并没有趁势蚁附攻城,只是在那里不断的炮击,消耗着清军的有生力量和仅存的士气。直到了入夜后,才算是暂且告一段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