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470

  管效忠一如既往的说着丧气话,济尔哈朗身边的满洲军官和亲兵无不对他怒目相视,唯有济尔哈朗却皱起了眉头,并非是这些话不好听,而是这确实是逆耳的忠言!
  恰如管效忠所言,清军继续推进了片刻,甚至已经快要进入到了斑鸠脚铳的射程之内,明军的一百二十八门佛郎机炮突然开火,瞬间就将积蓄了良久的怒火释放到了清军盾车阵的身上。
  到了这个距离,佛郎机炮哪怕是气密性差,其威力也足以摧毁盾车,进而对盾车后面的清军造成杀伤。
  一轮齐射过后,清军的盾车阵登时就变得千疮百孔了起来,根本不是前装炮远距离自由射击时那般在偌大的战阵上打出十几、几十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口子那么简单。
  第一炮完结,戴着手套的明军炮手将滚烫的子铳取出,同时由其他炮手将新的子铳装入,装填完毕,甚至就连瞄准也不去做,对着清军战阵的方向,下一轮的射击就再度开始。
  炮弹一轮又一轮如雨点一般倾撒在清军的战阵上,很快就将盾车阵打得停下了前进的步伐。这个程度的火炮射击已经超过了盾车阵在前进的同时进行补充的极限,清军不可能以着残破的战阵进入到肉搏战阶段,所以必须停下来重整队列,但是明军的炮击却依旧不依不饶的射击,直到那几个子铳彻底射击完毕,才算是勉强告一段落。
  零星的前装炮还在继续射击,但清军用来补充的盾车却已经无法保证盾车阵的完整了。济尔哈朗咽了口唾沫,当初他们在辽东时,只要随便勾引一下,关宁军的车炮营就恨不得把所有炮弹和子弹打光了。现在这支江浙明军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难缠,光是这些炮兵的心理素质就已经不再是他们以前碰到的那些废柴对手所能够比拟的了。
  “继续前进。”
  盾车阵既然已经补充不满队列了,干脆清军就以着这么个残破的盾车阵向前行进。时间就是生命,等火炮冷却完毕再冲上去,清军就算是扛着炮击进入到肉搏战阶段,也用不了多久就得被明军杀败了。
  清军继续前进,陈文策马在将旗下的土丘上远远看去,似乎已经嗅到了济尔哈朗的意图所在。
  “这个济尔哈朗的头是真够铁的啊。”
  摇了摇头,陈文便下令前面的炮组退回到各自后方的空心方阵之中,就连火铳手也只留下斑鸠脚铳,鲁密铳的射手一律撤回到阵中。
  盾车阵越来越近,早已进入到了斑鸠脚铳的射程之内,明军的射击开始,远比炮弹更为密集的子弹噼里啪啦的打在盾车之上。
  子弹大多都能够击穿盾车的挡板,在上面打出一个又一个小洞出来。但是即便如此,耗尽了动能的子弹对盾车后的清军的杀伤也变得极为有限。唯有那些已经得不到盾车保护的清军战阵方向,斑鸠脚铳的子弹在这一片又一片残缺中肆虐,将那些即便是盾牌死死护住要害也无法抵挡这等重型火绳枪射击的清军打倒在地。
  明军的杀伤开始变得微弱起来,清军原本已经在这段时间的被动挨打中日渐低落的士气开始在军官们不断重复着那些高额的赏赐的激励下得以迅速恢复,行进速度也愈加的快了起来。
  斑鸠脚铳对盾车后的清军的杀伤效果不好,接下来随着清军进入到虎蹲炮的射程范围之内,这些曾经差点儿在四明山要了陈文性命的武器更是拿清军的盾车毫无办法。
  经过了一连串的偏转,战局发展的方向开始渐渐的回归到了济尔哈朗此前所预料的那般,虽然付出的代价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大,但是既然能够重新回到既定轨道,那么接下来的发展大抵也会一如当年在辽东时那般。
  经过了一轮几乎无用的射击,在清军阵后的步弓手抛射的箭雨之中,明军的火器队和虎蹲炮的炮组纷纷退入到空心方阵之中。
  接下来,明军最前排以局为单位的空心方阵迅速分解为以哨为单位的方阵,长枪手在外,火器队居中,摆出了一副应对肉搏战的架势。
  这有些出乎了清军的意料,但却并不妨碍清军下一步的战术施展。随着清军的战阵与明军最前排的方阵越来越近,远处清军预备队方向的骑兵成规模的出动,向着明军的两翼奔来。而此时,盾车后的清军步弓手们,也纷纷聚集到了盾车的后方及两侧,就连没有盾车保护的区域也涌出了大批的步弓手于阵前。
  大规模的骑兵还在策马奔来,马蹄踏处如滚滚雷声轰鸣一般,由远及近。而伴随着一声令下,清军的步弓手们拈弓搭箭,向着明军方阵的方向以着侧面直射、后面抛射的方式射出了漫天的箭雨,如暴雨般倾泻在明军的方阵之上。
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望(五)
  漫天的箭雨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仿佛裹挟着通古斯的烈烈北风,几乎是一瞬间就覆盖了明军最前列的方阵。
  明军前排的方阵俱是长枪阵编制,注意到清军弓箭手开始先前集结,最前排的各哨便迅速做出针对,对阵型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四个队的八个长牌手在前,长枪手原地不动,而半身甲的火器队则列队蹲在了长牌手的后面,以尽可能多的规避清军弓箭杀伤。
  第一轮的箭雨仅仅是一瞬间就将明军最前排的方阵射成了刺猬,几乎每个前排明军的甲胄、厂牌上都钉满了箭矢,一如阵前、阵侧的土地一般。然而,更多的箭矢在射中明军的铁甲后反倒是被蹦到了四周。转瞬之后,真正倒下的更是寥寥无几,那些身披重型扎甲的明军铁甲步兵依旧保持着用以规避箭矢射击的战术动作。
  清军在第一轮射击完毕之后再度拈弓搭箭,等待后命,而明军这边则是一片死寂,除了有限的几声刻意压抑着的痛楚,仿佛在清军不足百步的这片区域根本就不是一支有血肉之躯所组成的军队在列阵,而是秦皇的兵马俑走出了始皇陵,千里迢迢的赶到这里此间与这个华夏最大的敌人决一死战。
  这一轮的射击效果似乎并不能如意,清军的第二轮、第三轮射击接踵而来。然而,清军的步弓手越是射击下去,就越是头皮发麻,并非是拉弓射箭消耗了他们多少的体能,而是已经变成了靶子的明军竟然依旧是那副磨样,每轮射击过后绝少有倒下的,反倒是一个个如刺猬一般在那里一动不动。
  如此快速的射击对体力的损耗极大,几轮射击过后,清军便暂时停了下来。北方的惊雷越来越近了,可是此时此刻,清军的战阵上,咽唾沫的声音却是此起彼伏。虽无人开口,但这些清军的脸上却无不是写满了不可置信这四个大字。
  这般拉弓便射,几轮下来连一分钟都没有。下一秒,微风拂过,兵马俑恢复了生机,伴随着明军铁甲步兵调整战术动作,不少钉在甲胄、长牌上的箭矢也纷纷落地。
  明眼人只要一看就知道,这些箭矢虽然射中了明军的甲胄,但是绝大多数的破甲效果很差,仅仅是箭头的最前端微微破开了甲叶的表层,只要稍有震动,箭矢就会被震落,显然是根本就没有能够破开甲叶,进而对甲胄包裹的人体造成有效杀伤!
  盾车掩护步兵前进,借以规避明军鸟铳、虎蹲炮这等兵器的杀伤,待进入步弓射程后,清军以步弓手和骑弓手在盾车后进行射击,直到明军战阵残破再行冲上去进入肉搏战。
  这等战术清军在辽东使用过太多次,甚至到了皇太极时代,汉军旗的前身黑旗乌真超哈这等重炮部队都已经问世的情况下,清军还是在使用这种战术,依旧是无往而不利。根据史料记载,即便是满清所叫嚣的骑射无双在明军面前都占不到便宜的时候,一旦以这等战术发起进攻,胜利的天平就会很快向清军所倾斜。
  这等战术很原始,很老套,但是在明末清初却很有效,因为清军的主要对手,东江军武器装备很差、林丹汗则只剩下了骑射,清军完全可以用装备的优势说话,而辽西的关宁军武器装备远胜清军,但其装备的鸟铳、虎蹲炮的威力却很小,其他火炮的瞄准技术又差,再加上作战经验的巨大差距以及明军自身的崩坏,这种原始的战术竟达到了后世装甲步兵车的效果。
  然而,这支江浙明军与当年的那支关宁军在射击纪律、射击技巧等方面上可谓是天差地别,武器装备更是远胜于吃空饷养家丁,战兵披甲普遍是布面甲的旧式军队,以至于这种曾经一度无往不利的战术在江浙明军面前已经很难在起到作用了。
  “竟然是真的,浙匪哪来的那么多铁匠,这可是几万大军啊!”
  甲胄的淘汰,在于火器化的发展程度不断加深。挡不住火枪、火炮的射击,甚至绝大多数的甲胄连长矛的直刺都挡不住,任谁也不会再继续承受这份昂贵的造价。
  骑弓对这种甲胄的杀伤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管效忠在镇江的惨败已经很清楚的告诉了济尔哈朗。鸟铳的效果也同样好不到哪去,甚至那些跟着刘良佐逃回去的汉军旗更是一口咬定,鸟铳打在明军的铁甲上仅仅就跟用枪托撞了一下差不多。可是现在,就连清军在辽东时绝少有过失手的战法都无法对其造成杀伤,这就实在让济尔哈朗有些无言语对了。
  工业化的力量在于,哪怕是使用原始的冷兵器作战,产能的天差地别也可以在装备上体现出来。这世上,不是一定要有机枪、速射炮才是在装备上碾压南明时代已经占据中国十之八九的清军,冷兵器一样可以。
  更何况,江浙明军的火器化程度同样不低!
  济尔哈朗并不能理解这些,但是当他在开战前注意到明军的披甲时,这种担忧就已经出现了。可是事到如今,他已经是站在了悬崖的边缘,再没有退路可言,只能寄希望于战术能够再度展现当年在辽东时的雄风。
  奈何,时移世易,比之由文官负责后勤、武将在逐级贿赂的同时还要吃空饷养家丁的旧明军,江浙明军的新式陆军在体制上已然革除了那些毒瘤,陈文花费在军队上的每一文钱都可以在战斗力上得到体现。济尔哈朗光是凭借这种原始的战术就想战胜江浙明军,实在是痴人说梦一般。
  “济尔哈朗,飞龙骑脸,你告诉我怎么输!”
  清军的射击节奏了慢了下来,伴随着明军铁甲步兵的战术动作,不只是徒劳无功的箭矢在不断的掉落,明军调整阵型后,早已重新装填完毕的火铳手纷纷站了出来。
  三叠阵转瞬而就,火铳直指前方,只待一声“开火”的暴喝,第一排的火铳手如条件反射一般勾动扳机。
  扳机后拉,鸡头下落,无论是火绳还是燧石无不将药室的火药引燃。枪声响起,硝烟喷薄而出,刚刚佛郎机炮都没能淹没的明军战阵前列,转瞬间就满是硝烟。
  几乎是同时,铅弹划破了空气,瞬间就如雨点般打在清军的战阵之上。然而,这一次的暴雨却并非是清军那般,密集上大有不及,但是这一次打在清军战阵上的与明军那边截然不同,分明是滚烫的铁水扫过,只是这短短的一瞬间,清军战阵就被削薄了一层。
  没有盾车保护的区域的清军,第一排的步弓手顷刻间就倒下得所剩无几。那些被火铳击中的,不是直接被射杀,就是受伤倒地,从而失去了战斗力。而那些躲在盾车后面的清军,这一次也并非刚才那般,鲁密铳依旧无法击穿盾车,但是斑鸠脚铳的子弹却因为距离拉近的缘故,能量衰减更少,在击破了盾车的防护后依旧能够对后面的清军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杀伤。
  杀伤天差地别,但这还并没有结束。彼此间的视线被硝烟遮挡,明军并不知道杀伤效果如何,依旧在按部就班的调整火器队继续射击,第一排射击完毕,第二排上前,第三排跟进,第一排退到最后,射击再度开始。
  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比之明军的重型扎甲,清军的布面甲号称防弹,但是面对斑鸠脚铳和鲁密铳的射击却全无用处。
  三次射击完毕,斑鸠脚铳的装填还没有完成,只有鲁密铳开火射击,覆盖率一下子降了下来,杀伤更是降下了大半,但清军这边的前两排却已经空无一人,就连第三排也变得如狼牙狗啃一般。唯有盾车的后面,清军的死伤要远少于那些没有能够得到掩护的区域,在平整的战阵上显得分外的突兀。
  明军射击的同时,清军的步弓手也没有停下。但是这第一轮的三段击过后,步弓手的还击已然变得零零星星了起来,不光是射手大量被明军射杀,跟重要的是士气陡然下降。
  己方的杀伤对敌军没有太好的效果,敌方的攻击却在大肆杀伤着己方的士卒,双方的武器装备差距过大,这样的交换比,清军的士气登时便一落千丈,原本还沉浸在胜利后的巨额功赏及屠城奖励的幻梦之中的北方绿营在发现这一战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取胜后,顿时便不负刚刚的那般武勇。
  济尔哈朗拿着望远镜,嘴角不住的抽动。双方的武器装备差距过大,这还没有进入到肉搏战阶段,清军的士气就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虽然在刚刚的交锋中受创巨大的都是些绿营兵,八旗军依旧保持着完好无损的状态,但是这样下去,明军的战阵无法撼动,很快就会变成明军驱赶绿营溃兵反卷阵后的八旗军了。
  “全军进攻!”
  命令下达,济尔哈朗的帅旗前进,战鼓敲响的瞬间,济尔哈朗唤来了在他身边待命多时的一个满洲八旗的高级军官,仅仅是指了指明军右翼的方向。
  管效忠知道,这个高级军官是顺治信重的大臣,此前并没有参与过什么军务,但是派到济尔哈朗身边,却很是得济尔哈朗的重用。对于这个几乎等同于监军的高官的重用,管效忠可以感觉得到,这并非是向顺治示好,而是济尔哈朗确实对此人的能力有信心。而为了此战,济尔哈朗更是把他的杀手锏交给了这个军官。
  “图海,就是那里,从那里开始。”
  这个名为马佳·图海的军官领命而去,带走了济尔哈朗专门用从郑成功那里缴获的铁人军的铠甲所装备起来的巴喇牙兵。
  清军大军经过了重新的整队过后,缓缓向前推进,而明军也没有继续射击,而是再度将火器队退回到方阵之中,因为清军此前出动的骑兵已然抵近到明军的两翼。
  明军的左翼由于距离高淳县不远,骑兵有北而来,展开不便。而明军的右翼,最边缘是四明师的南塘营,这是江浙明军资格最老的营头,陈文起家的营头。此番作战,明军骑兵依旧在数量上处于劣势,所以陈文特别安排了这个最有战斗力的营头确保右翼的高枕无忧。
  大队的清军骑兵呼啸而来,卷起了大片的烟尘,这些清军骑兵从甲胄上石大牛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不是左翼的绿营骑兵,而是清一色的八旗军。
  和其他袍泽不同,他这个拖了老南塘营后腿的前火兵始终在南塘营的旗下作战,步步升迁,但是南塘营里高职低配的现象太过普遍,他如今的军阶,只要过了讲武学堂的考核,放在别的营头已经有资格出任局总了,但是在南塘营里却依旧是还是个哨长。
  对此,他并没有丝毫的不满,甚至还有些许的窃喜。并非是不用再去重新梳理人际关系,而是南塘营这三个字对他来说意味着太多的东西,这是改变他命运的起点,也是改变了太多人命运的起点,无数的袍泽为之血染沙场,而他对自身的定位便是守护住这面飞虎军旗,守护住丁克己们为之付出的一切,就这么简单。
  清军的铁骑奔流而来,石大牛早已收回了火器队,长枪手列阵于外侧,一丈五尺的长矛斜斜的指向四方。
  铁骑奔来,清军自是不敢用骑兵去撞长枪林,这是干赔不赚的买卖,但是在侧翼大肆以骑弓向方阵进行射击却还是能够干扰到明军火器队的装填的。
  明军的长枪阵防御,火器队进行反击,而在清军骑兵赶到战场的片刻之后,清军的步兵战阵也抵近到了明军的阵前。
  碰撞的花火在一瞬间就爆发了出来,石大牛所在的位置更是清军步兵战阵与骑兵同时进攻的所在,压力最为巨大的右翼右上角的步兵方阵。
  “兄弟们,我们是战无不胜的南塘营,杀鞑子啊!”
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望(六)
  盾车掩护步兵推进,以弓箭手杀伤敌军,进而摧破战阵,这等当年在辽东战场上无往不利的战术在时隔十余年后,当对手换做了江浙明军,登时就失去了旧有的那般光辉。
  这是出乎济尔哈朗意料之外的,毕竟在辽东几十年下来都绝少有失算的,当年的那支关宁军一样在武器装备上碾压清军,火器化的程度更是要在江浙明军之上。奈何,清军还是当年的那支清军,可是明军却早已不是当年的那支明军,火器化的比例更高也不代表威力更大,结果自是不能同日而语了。
  清军不可能继续在战场上与明军对射,第一轮的三段击对清军前排的弓箭手杀伤甚众,布面甲面对斑鸠脚铳和鲁密铳时的防御力根本无法与面对鸟铳时相比,而清军对明军步兵的射击,其杀伤却极为有限,这等防护能力的甲叶也不枉陈文为此牺牲了重步兵一定程度的机动速度。
  一计不成,济尔哈朗只能让全军发起进攻,肉搏战是存在变数的,至少比干挨打要强上太多。
  清军的骑兵进入战场,开始对明军侧翼进行袭扰,步兵大步向前,明军的火器队很快就收缩回到了方阵之中,肉搏战随着双方步兵的不断靠近可谓是一触即发。
  进入肉搏战之前,全军为一整体,即将进入到肉搏战,陈文和济尔哈朗不约而同的将主战场的指挥权下放给负责中军两翼的部将,因为他们对于本部兵马的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远胜于两军的主帅。
  满洲镶蓝旗固山额真佟佳·蓝拜对永嘉师指挥广宁侯李瑞鑫、满洲正蓝旗固山额真伊尔根觉罗·阿尔津对大兰师指挥上虞伯陈国宝、满洲正黄旗固山额真舒穆禄·伊尔德对四明师指挥长安伯马信。双方的主帅,陈文和济尔哈朗尽皆将作为预备队的金华师和八旗军扣在手中,用以留在最关键的时刻来敲定胜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