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69

  一群工人在教官的带领下,喊着号子,整整齐齐的列成了4行纵队,从广场方向跑来。在他们身后,还有好几个这种纵队。
  跑到食堂大门口后,教官就高喊一声:“停止,立正!!!”
  “哗……啪……”随着两声整齐的踏步声,工人们原地停步了,队形丝毫不乱。
  教官看了看队列,满意的点点头,说道:“现在,你们按照队列进去吃饭……”
  “是!”工人们齐声应道。
  尽管一上午的训练已经让他们饥肠辘辘,此时饭菜的香气显得特别有诱惑力,但是他们根本不敢乱动。经过了一周的军训,他们身上的散漫习气已经被军棍和鞭子打得差不多了。对于他们来说,冷酷的教官们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肚子饿点儿算什么。
  现在食堂里的空间里,充满了红烧肉特有的甜香味。
  “哇,又是红烧肉,太棒了!!!”王启年使劲的咽下了口水,尽管现在他已经馋得喉咙里快伸出手了,但是还得耐心的排队。所有的新工人都和他一样,老老实实的排着队。
  要是谁敢不遵守纪律,一拥而上乱插队的话,乐子就大了。最初的几天就有不少人因此挨了军棍,那种触及灵魂的痛苦,让他们每个人都体会到了,什么叫“遵守纪律”。
  “下一个……”
  现在轮到王启年了,他连忙走上前去。面前的案板上放了十几个方形的木质食盘,这是按后世的套餐食盘的样子做的,上面开了几个大小不同的凹槽,装不同的饭菜。按照文德嗣的规矩,食堂的这些餐具都有专人清洗。每次使用后,都要清洗干净,再用放进沸腾的盐水里煮十分钟消毒,再用清水冲洗。
  食堂的工人们都带着白色的口罩和帽子,他们手脚麻利的在食盘里依次盛入饭菜,再放在案板上。
  王启年不敢耽搁,连忙拿起一个食盘,又在案板上的一个竹篮子里拿起一个木勺子离开队列,在大厅里找了个空位把食盘放下。又去旁边的一个案板上,端了一碗汤。
  “啊,真是太好吃了!”把汤端回来,王启年就再也忍不住了,他先舀起一块红烧肉丢进嘴里。
  这里的红烧肉非常好吃,五花肉切成一寸见方的肉块,加入酱油、冰糖、香料等佐料,烧得油汪汪、红彤彤的,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王启年细细的品味着红烧肉,感受着甘美的肉汁在味蕾上流过,再顺着食道滑入胃里,那种感觉实在太棒了!他觉得,这就是每天最幸福的时候。
  来星科公司之前有多久没吃过肉了?这个问题王启年已经记不清了。反正从小到大,他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饿,数不尽的,望不到头的饥饿。在那些年里,别说是红烧肉,就连半碗糙米饭,对王启年来说也是难得的享受。
  可自从到了星科公司之后,顿顿都是大白米饭或者白面馒头管饱,天天都有肉,油水充足得很。比如今天中午的菜谱就是红烧肉、醋溜卷心菜和煎豆腐,一荤两素三个菜,还有一道汤,是用猪大骨炖的雪白,再加上萝卜。
  王启年以前最羡慕的,就是家乡的王地主家里的伙食,但是现在看来,就算是王地主家里,也没有这里吃得好。这很正常,那个年头的大部分中小地主,也舍不得天天吃肉。
  虽然星科公司的规矩不是一般的大,教官们也严厉得比魔鬼还恐怖,而且每天都会练到腰酸背痛,但就冲着这一天三顿饱饭,王启年就觉得什么值了。
  在当时的中国,类似王启年这种背景的人,占了总人口八成以上的绝大多数。没有饿过饭的人,是无法理解饥饿的可怕,以及吃饱的诱惑。历史上无数次的民间暴动或起义,大多数都是因为饥饿,这些不要命的造反者,无非就是为了顿饱饭而已。
  照此时的人看来,文总给这些工人的伙食标准是很奢侈的,每天的标准是:大米800克,肉类100克,蔬菜300克,豆类制品100克,植物油20克,盐15克,糖30克。按当时的物价,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是8分钱,每个月就是2.5银元。
  ……
  开始几天的军训,让当地人感到好奇,附近的很多乡民都跑来围观,不过没过几天,他们就觉得没意思了。对这些酱油众来说,工人们那些死板的排队走路、转圈等动作,实在谈不上有趣,除了一些小屁孩还继续围观,其他成人都觉得无聊,自己就散去了。
  不过,消息转到内江县城之后,还是把县令大人给吓了一跳。那些泥腿子不懂啥叫军训,但县令老爷还是懂的。他连忙派人过问,然后卡富尔出面给他解释了一番。
  卡富尔笑着说道:“县令先生,我们公司办的厂,是最新式的工厂。这些农民要成为合格的工人,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训练,否则不能使用……”
  他解释这种训练只是看起来像练兵,但是没有任何的武器训练。
  “哦,原来如此啊……”这位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的张县令很快接受这个解释。
  500块银元还是很有分量的,让张老爷的理解力大为上升。再说,锡良总督已经派人来打了招呼,对星科公司要关照一下。
  这些工人在20天军训期间也不全是军训,文德嗣把所有的时间都利用上了,每天的安排是这样,早上6点起床、吃早饭,休息一会儿,从7点到12点训练,午间吃饭和休息1个半小时,下午13点半到18点训练,晚饭后的19点到22点就是学习时间。
  文德嗣不但要他们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灌输各种良好习惯,还安排了各种洗脑的课程。内容主要就是忠诚,忠于文总,忠于公司。
  “你们现在天天都能吃上饱饭,还能天天有肉吃,这都是谁给的?王启年,你来回答……”生化人教官一脸严肃的问道。
  王启年站起来大声回答:“报告教官,是文总!是公司!让我们吃上饱饭的……”
  此时,文德嗣带着几个手下就在教室外面观看。
  “文总,为什么不给他们灌输革命思想?”顾晓绿有些不解的问道。文德嗣的计划她是知道的。
  文德嗣笑道:“呵呵,现在还太早了,一帮大字不识的文盲怎么可能理解革命,我现在只要他们从最基本的忠诚做起……”
  接着,他又说道:“晓绿,记下了,这些人正式上班之后,白天上班,晚上就上课,进行扫盲,我们公司不允许文盲存在……”
  ……
  1906年4月20日,门坎滩工业区。
  从昨天开始,员工们陆续结束了为期20天的军训,今天就正式开始工作。
  至于那些没有参加军训的外籍员工和高级技术人员,文德嗣也没让他们闲着,这可不是带薪假期。这段时间他们都在忙,或作计划,或编方案,或写教材,或实地考察等等,不一而足。
  尤其是建设部的人,这些天都在忙着测绘和修改图纸。今天人员一到位,图纸上的工程就开始动工了。
  6000多个新工人被分到了各个工地上,按照规划,优先建设的部分是:厂房、码头、道路。
  “你们快看……那是什么……”突然,几个工人兴奋的叫起来。
  “哇,这是……”看着轰隆隆开出来的几十台大机器,魏苏南总工不禁两眼放光。“好家伙,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铲土机)、平地机、履带式吊车,居然有这么多的工程机械……”
  这些机器他基本上都认识,但是和他以前见过的东西比起来,在外形上又稍稍有些差异。在种类方面魏苏南不会感到惊奇,让他吃惊的是这些东西的数量。
  在这个时代,这些以拖拉机为底盘的工程机械也是刚问世不久,平地机是1879年出现,挖掘机是1880年出现,推土机是1904年出现。
  这里面,最早的平地机有二十几年历史,最晚的推土机才问世2年不到,即使在欧美也没有大量普及,一个工地能有几台、十几台就不错了。可谁知道,在这个中国的工地上,却一下子冒出来五六十台。而且这还不是在上海那种大都市,仅仅是四川的一个县城!
  来自后世的文德嗣习惯了机械化生产,要是没有机械他就很不习惯。在他看来,这么大个工业区,还有那么多道路和建筑需要建设,要是仅仅依靠人力,那得修到猴年马月去了?他的时间表安排得很紧,哪有空在这些事情上来磨蹭?
  当然,这个时代的机械是不能让他满意的,因为这些玩意儿基本上都是蒸汽动力,效率太低了。但是他也没办法买到更好的,这些已经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了。于是,他只好让手下的生化人技师们,在军训的这段时间里,对这些机械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改造。
  生化人技师们毕竟多了几百年的知识积累,这些被他们修改后的机械,在效率上虽然还不能和后世的同类产品比较,但比起现在的同类来,效率起码增加了一倍以上。
  “哇哈哈哈哈,有了这些大家伙,工期起码可以加快一倍,不,加快三倍!!!不,加快五倍!!!”在确认这些东西都归自己指挥之后,魏总工不禁仰天长笑。
第016章
笔厂
  1906年5月10日,基地办公室。
  “文总,我们在北京销售了人造宝石和人造钻石的行动非常顺利,到昨天截止,我们的收入折合银元是691万3345元,其中大部分收入都来自满清的权贵……其中还有一座庄园,是一名退休的尚书用来抵宝石款的。”显示器上出现的是德斯蒙,他是负责北京地区事务的高级生化人。
  北京的八旗权贵们有的是钱,又喜欢互相炫耀,所以在这种奢侈品上的花费慷慨得很,一掷万金都不带眨眼的。而德斯蒙兜售的人造宝石在品相上,可比天然宝石好多了,完全没有任何瑕疵,这样的“极品”自然好卖得很。
  文德嗣冷笑道:“哼,这些家伙还真有钱,才3个月就搞了将近500万……这帮家伙的身家起码有几十亿,可惜光是靠这宝石生意还是捞不到太多啊……德斯蒙,从现在起,逐渐开始减少宝石的销售量,把价格抬起来。妈的,他们既然有钱,就多出点儿血吧……”
  满清政权在中国搜刮了近300年,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些八旗权贵们积累了不知多少民脂民膏。别看在清末时,清廷好像干啥都没钱,其实不然,所谓的没钱,那是指国库空了,但是满清皇室和王公贵族的私库可是一点儿不空。
  据后世的资料,在清末那几年,看到末日将临的旗人权贵们,就把自己财产转移到租界,资金则存入外资银行,这些财产的总价值折合白银超过100亿两!庚子赔款连本带利也不过才9亿两。
  这笔钱后来一部分被他们挥霍了,一部分进了日本人腰包,一部分拿去搞伪满洲国,还有一部分则流向各大列强。将近百年之后,那些旗人贵族的后代就拿着这些本该属于中国人民的财产,顶着外商的名义来中国投资。21世纪初的那段时间,中国国内辫子戏泛滥,还冒出了不少专门给满清政权洗地、贴金的砖家叫兽,这些都不是凭空出现的。
  这笔庞大的资金,文德嗣早就留意了,在原来的时空,因为种种原因,让这些家伙顺利卷款外逃了。但是现在文德嗣来了,那就不一样了,他要尽可能的截下这笔巨款,绝对不能这些家伙能顺顺利利的卷款私逃。
  当然,仅仅靠买宝石,这笔钱是不可能弄回来的,能搞到千把万两就已经差不多了,毕竟他们也不可能把所有资金都拿出来买宝石。
  因此,他另有安排。
  文德嗣敲了敲桌子,问道:“德斯蒙,北京那边的‘斑鸠’安排得怎么样了?”
  “正在进行中,目前我们的‘斑鸠’已经成功进入皇宫以及庆王奕劻、醇王载沣、世续、载泽、溥伟等27名八旗权贵,袁世凯、盛宣怀等33名汉臣的府中,其余目标还在进行……”德斯蒙传回了一张清单,上面有“斑鸠”的名字和潜入地点,以及现在的职务。
  文德嗣看着这张清单,发现“斑鸠”们都是低级职务,毕竟是才混进去的。不禁在心里感叹:“可惜没有克隆设备,否则就可以直接用这些家伙的克隆体取代他们,多省事啊。”
  基地制造的生化人,外表都是随机的,虽然也可以进行微调,但是肯定有误差,最重要的没有目标的记忆,太容易穿帮了。当然,如果把目标抓到基地,复制每一个身体特征,再把记忆提取出来输给生化人,也可以做到以假乱真。
  但是都能把对方抓过来了,还用得着这样画蛇添足吗?再说,文德嗣定下的那些目标,可没有一个好抓的,都是权贵人物,自然也是警戒森严,抓活的可比杀人难多了。而且,文德嗣的势力在北京还很薄弱,就算要抓捕,也不是现在。
  文德嗣想了想,就说道:“德斯蒙,我让下一批‘斑鸠’给你带一些‘黑天使’。你策划一下,如何用‘黑天使’控制住目标,如果不能控制住目标,也要尽量控制住目标的亲信和家属……”
  “是,文总……”
  黑天使是一种21世纪末出现的新型麻醉品,现在流行的鸦片、吗啡和它比起来,就是渣一样的东西。基地的资料库里有这种东西的配方,现在基地的实验室也可以小批量制造。本来这玩意儿文德嗣是给欧米鬼畜、日本鬼子准备的大礼包,不过现在情况有变,也就先给那些清廷权贵们享用了……
  文德嗣又说道:“哦,这批宝石款拿出300万作为本金,在天津开一家银行,最好是英国背景,要看起来和我们无关,这件事你要尽快办妥。再拨300万给上海办事处的克罗米,她那边还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剩下的钱你留下,就作为你们的活动经费。”
  德斯蒙说道:“是,文总。可是天津的银行由谁出面?我现在的身份是美国人,不太合适……”
  “我已经有人选了,你先把必要的准备工作做起来,银行的负责人我会尽快派过来的……”
  “是,文总……”
  ……
  工业区,施工现场。
  “小心点,这是最后一块瓦了……”魏苏南一脸笑容的看着最后一块水泥瓦盖上房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