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469

  “这个肯定要中央决定,我们现在还在看风色,要加入当然是加入能赢的哪一方,这样才能捞到好处嘛,哈哈哈……你们也不要急,这事情等不了多久……”周司令稍微的露了下口风,就端起酒杯说道:“现在我们不说这些了,干杯!”
  “干杯!”众人也举起酒杯。
  这时,此次的欢迎宴会的主菜被送了上来,这盘菜是放在一辆推车上,由四个人推了上来,那个盛菜用的不锈钢托盘足有2米多长,一米多宽,用一个硕大的盖子盖着。
  送菜来的师傅一揭开盖子,就看到盘子里摆着一只比牛犊还大一号的动物,这是一只去掉脑袋,剥了皮的小骆驼。此时,骆驼已经烤成了诱人的金黄色,外表上油光光的,油脂和调料混合成一股引人垂涎的奇香。
  “来来来,这是本地名菜,烤全驼。同志们都来尝尝新鲜,你们在国内和其他地方恐怕吃不到的……”周司令端着盘子站起来,热情的招呼道:“这东西要自己动手,想吃哪里就割哪里。”
  这道菜是阿拉伯地区的名菜,用不到两年的骆驼为食材,加入各种香料、调料烤制而成。如果按传统制作,需要埋在沙子里烤三天。现在宴会上吃的是改进了工艺,在专用烤炉里面烤上半天就好了。
  “李支队长,这骆驼最好吃的部分是驼峰,来尝尝……”负责接待的雷石主任接过李昂的盘子,给他割了一大块驼峰。
  李昂尝了一口,就翘起大拇指,大赞:“确实很好吃!外焦内嫩,酥香可口,肥而不腻,回味悠长!好!真是好!”
  正当宴会进行到高潮的时候,突然一个上尉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上尉走到周司令身边低声说道:“报告司令,刚才情报处收到最新情报。昨天晚上,阿拉伯人民复兴党武装部队联合拉希德家族,对利雅得发动了突袭,当晚攻克利雅得,内志的沙特家族灭亡了……”
  这位上尉并没有刻意隐瞒在座的人,说话声虽然不大,但已经足以让周围的人听到了。
  “……”于是,满座皆惊,整个宴会厅一时鸦雀无声。
  周司令也愣了一会儿,才说道:“这个玛亚苏干得还不错啊,沙特家死光了吗?”
  上尉答道:“有没有死光还不清楚,不过他们的族长伊本·沙特和64名主要骨干全部确认死亡。”
  周司令略一思索就下了一连串的命令:“马上通知本区所有部队,即时起进入三级战备状态。预警飞艇和巡逻机增加为双岗,增大巡查范围,情报处和相关部门要密切注视周围势力的动向,及时掌握情况。”
  他站起来,对李昂等人说道:“呃,李支队长、陆政委、覃参谋长,这次真是不好意思。现在碰到突发事件,我得去处理一下,这就失陪了。各位请继续用餐,雷主任,要好好招待第十巡洋舰支队的同志们,呵呵……各位再见!”
  李昂他们也起身,说道:“周司令不用客气,正事要紧,我们能照顾好自己。”
  ……
  接下来的宴会气氛就比较凝重了,大家都在谈论阿拉伯半岛的事态。
  至于这个阿拉伯人民复兴党他们都是知道的,该党的领袖叫做阿布杜拉·哈伦·玛亚苏,据说是祖上是当年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的一名贵族,阿拔斯王朝灭亡后,就开始在各国流亡。后来,玛亚苏自称在东方的天山得到了真主的启示,并遇到了大天使长伊斯拉斐尔(梅塔特隆)在人间的转世,成立了一个被称为“东方启示派”(简称东启派,也叫天山派)的新教派,自任“大伊玛目”。
  1909年2月,玛亚苏带着五百多名追随者回到了伊拉克地区。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在离开故土流亡了几百年之后,他又回来了,他再次回到了“祖先”曾经到过的地方。带着了钢铁、鲜血和火焰,以及不屈的意志回来了。
  玛亚苏的团体开始在两河流域和阿拉伯半岛传教。这个东启派既然是个新教派,肯定会受到那些老教派的排挤和打击。不过呢,架不住人家能打啊。玛亚苏的五百多名追随者太能打了,训练有素不说,装备又很先进,一水儿的双枪将,连机关枪、大炮都有,即使在列强军队也是很先进的武器,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来的。
  在和当地的老教派爆发了多次流血冲突后,玛亚苏的东启派在两河和阿拉伯半岛北部一带彻底站稳了脚跟。没办法,那个地方的人一向就是“非暴力不合作”,也就是说,你如果不用暴力,他们就不会合作。再说,这种做法也符合绿教的一贯传统,从老穆那会儿开始,他们就是采用一手拿刀一手拿经的方式传教,玛亚苏的东启派也不过遵循旧例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那些老教派也不想屈服的,本来这地方的各种教派就多得很,谁也不愿又多一个竞争对手,但是现在没办法不是。要文斗,没有对方有钱,也没有对方有文化。要武斗呢,呃,那就更不要说了,说起来都是泪。这些年来,因为和东启派的冲突,已经填进去上万人了,真心打不过啊!
第253章
西亚风云(四)
  奥斯曼帝国在16世纪开始统治阿拉伯地区。到了十九世纪时,英国等欧洲列强相继入侵,奥斯曼的统治开始大为衰退。到了19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已经无力直接统治这些地方了,开始委任当地的阿拉伯贵族为总督、帕夏、埃米尔,自己管理自己。到了20世纪初,这些势力已经尾大不掉,成了一个个的半独立势力。
  而英国人在这里虽然占据了很多地方,但是对这个地方的统治却并不上心。因为在当时这里只有沙子和椰枣,并没有太多利益,没利益的事情自然没有动力,所以英国也干得没精打采的。要不是为了遏制奥斯曼,他们甚至不会在此建立势力。因为这里没啥搞头,所以牛牛并不太愿意自己直接下场,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代理人。
  现在阿拉伯半岛的周边都是各个大国的势力范围,有英国,有法国,当然更有很早就进入阿拉伯半岛的奥斯曼帝国,再加上那些大大小小的阿拉伯军阀,可以说在阿拉伯半岛上是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形势非常复杂。
  因为在这块地方各个势力明争暗斗,谁也不服谁,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掌控势力,玛亚苏的东启派就在这个混乱之地开始混水摸鱼了。东启派又有钱又能打,很快干掉和吞并了一些弱小的敌对势力,就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割据势力。
  在开始的几年,玛亚苏的组织还仅仅是个新兴宗教团体,虽然他们的教义比较另类,被绿教保守教派视为异端。不过这不算什么,反正他们打不过,就算是异端他们也只得捏着鼻子认怂了。按照玛亚苏的话说,就是:“我们东方启示派才是最正宗,最符合真主旨意的教派,改革绿教是我们的昭昭天命,不服你打我啊!”。
  不过玛亚苏虽然遭到多数保守教派的敌视,但还是有额外的。他在无意中得到了阿拉维派、巴哈伊派等开明教派的认可,甚至他们还认为这个什么突然冒出来的“东方启示派”,就是他们的分支教派。于是,玛亚苏索性就加大了对他们的渗透,在压倒性的经济和武力面前,这些“异端”很快就被整合进了“东方启示派”。
  另一方,对于那些保守教派也没放过,他在武力能投入的地区,就采取清洗上层,拉拢下层的办法进行扩张。而在武力不便投入的地区,则通过挑动群众斗群众,刻意挑起不同教派、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等方法,让他们互相PK。另一方面,又采用“拉羊”的方式与保守教派争夺信徒。
  一手拿钱袋子,一手拿枪杆子的东方启示派在这个混乱的大地上混得风生水起。短短八年时间,东方启示派的势力飞速扩张,教会组织扩展到了伊拉克、约旦和阿拉伯半岛,信徒接近100万。可谓是如鱼得水,要知道,此时的阿拉伯地区(不含非洲)的总人口也不过1250万左右,这里面各种教派多如牛毛,100万信徒的教派已经可以排进前三了,而且这还是只是个成立不到十年的新兴教派呢。
  在最初的时候,奥斯曼和英国也注意到了这个很活跃的东方启示派,但是他们并没有引起重视。
  奥斯曼帝国是有心无力,索性假装不知道,反正在他们看来,要倒霉也是英国人,以及那些不听话的阿拉伯军阀们倒霉,这是喜大普奔的好事啊!当东方启示派在阿拉伯各地搞风搞雨的时候,他们很是幸灾乐祸了一番。
  英国人的态度就更潇洒了,对于东方启示派的活跃,牛牛表示管我鸟事。在这个老牌搅屎棍看来,中东这地方越乱越好,只要能剁掉奥斯曼伸过来的黑手,随便哪个势力掌权都无所谓,反正这鸟不生蛋的地方再怎么折腾也翻不起大浪。因为说破天了,这地方就是一块烂地,就算有谁能统一整个阿拉伯半岛,那也是个穷逼国家,根本不值得重视。
  而且,玛亚苏这家伙也很识趣,在痛打了周围势力,展示了实力之后,就向英国殖民当局表达了善意。他表示奥斯曼帝国是异端,愿意协助英国反对奥斯曼。英国也就乐得多个打手,虽然他们在当地也扶持了几个代理人,但多一个能打的也是好事,反正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放,有什么关系呢?因而英国不仅不会削弱玛亚苏的势力,相反还会在军事经济政治上支持东方启示派,使之成为抗击抑制奥斯曼帝国的先锋。
  至于代理人之间的冲突,那更是英国人乐于看到的,要是这些代理人真的亲如一家了,他们反而要担心了。
  到了1913年,东方启示派的已经牢牢的控制住了伊拉克南部,部分库尔德地区,以及半岛东北部,组织控制的人口增加到了50万人。这时,中国也获得海湾直辖区,正好与东方启示派接壤。这下子,东方启示派的发展更是不可遏制了。大量的武器、粮食、药品以及各种生活物资,源源不断的通过海湾直辖区送到了玛亚苏手里。
  而这时,玛亚苏又以大伊玛目的身份宣布: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是符合真主意志的思想,世俗化和科学化才是绿教发展的真正道路。同时开始在统治区实行世俗化和开启民智的教育。1913年10月,玛亚苏以东方启示派教会的骨干为基础,建立了阿拉伯人民复兴党。
  这个消息传出后,让欧美列强爆笑不已。一伙神棍居然也玩起现代政党,这尼玛不是搞笑吗?政党这么高大上的玩意儿,你们玩得转吗?列强都把这事儿当成笑话,他们都觉得玛亚苏是脑壳被门夹了,大概是这家伙觉得政党这东西听起来很碉堡吧,所以也搞一个东施效颦的玩意儿。
  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搞笑的组织居然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了,因为他们身后隐隐出现了一只大熊猫的身影。一战爆发后,英法等国都是自顾不暇,更加没有精力来管中东这块的事情,阿拉伯人民复兴党就跟脱缰野马一样发展起来。到了1915年,他们已经组织起了一支8000多人的现代军队,控制的人口超过百万,成为半岛上最强大的势力,开始向沙特家族的地盘扩张。
  ……
  时间回到昨天下午的利雅得。
  利雅得是沙特家族的老窝,第二沙特王国在1891年被拉希德家族所灭。沙特家族的幸存者纷纷外逃,伊本·沙特也随父流亡国外,投奔了科威特埃米尔。
  要说这位伊本·沙特同学也是很有“猪脚范”的,1902年时,沙特同学组建了小小的复国军,准备夺回自己的祖地。在一个新月如钩的夜里,伊本·沙特带领40余人从科威特出发,突袭了利雅得。他们潜入利雅得城内,袭杀拉希德家族任命的利雅得地方长官,控制了这个沙特家族的老基地。这个看起来像是YY小说情节的事件,成了伊本·沙特一生事业的起点。
  接着,伊本·沙特以利雅得为根据地,不断向周围扩张势力,并利用奥斯曼帝国和英国之间的矛盾左右逢源,最后他成为了英国在阿拉伯地区的代理人之一。
  如果按照原时空的历史,伊本·沙特很快就可以飞龙在天了。1913年,在英国人的支持下,伊本·沙特对奥斯曼帝国开战,进攻哈萨地区,并最终获得了胜利,从而获得了出海口。这样,伊本·沙特的势力就与半岛西部哈希姆家族的汉志王国,以及北部的拉希德家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到了1915年,伊本·沙特就与英国签订《乌凯尔条约》,同英国结成盟反对奥斯曼帝国支持下的拉希德家族。1921年,他出兵攻打世仇拉希德家族,经过半年的围城战攻陷哈伊勒城,拉希德家族投降,伊本·沙特宣布自己为“内志及其归属地区苏丹”。
  如果到此为止,伊本·沙特也已经恢复了祖先的版图和荣耀,但他并没有满足。随后在1924年,他又进攻汉志王国,先后攻占麦加、麦地那和吉达,赶走了哈希姆家族。伊本·沙特就宣布自己为“汉志和内志国王”。1927年,重新与英国签订《吉达条约》。新条约废除了英国的特权,宣布伊本·沙特领导的国家获得“完全和绝对的独立”。1932年,他将汉志和内志两个王国正式合并为沙特阿拉伯王国,成一个为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国家。
  可以说伊本·沙特真的是运气爆棚,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解体、英美急于在阿拉伯半岛寻找同盟者等外界环境,都成了伊本·沙特成功建国的有利条件。在各方势力的平衡交融之下,不仅重新夺回了内志王国,并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前提下,统一了阿拉伯半岛,成立了全新的阿拉伯国家。其崛起的过程就跟YY小说情节差不多,堪称“阿拉伯版的龙傲天”。
  不过在本位面,这位满满“猪脚范”的“阿拉伯龙傲天”就可没那么一帆风顺了,原本应该被他攻克的哈萨地区,却被奥斯曼帝国顺手卖给了中国。这下子刚刚准备好部队的沙特同学傻眼了,中国可不像奥斯曼那么好欺负,更何况他的主子英国此时正在拉拢中国,根本不支持他和中国开战。
  好吧,没了哈萨地区还有其他地盘,这里不行咱换个地方扩张好了,这点儿挫折是吓不倒沙特同学滴。但是,从东方返回的那个叫阿布杜拉·哈伦·玛亚苏的神棍却成了他命中克星。
  当时的阿拉伯半岛,从东北部到东南部的沿海地区都是英国和中国的地盘,这些地区肯定不能碰的,而西边的哈希姆家族势力强大,同时也是英国人养的代理人,这不是沙特惹得起的。于是,扩张的方向就只剩下北方了。北部的拉希德家族不但是沙特的世仇,正好又是亲奥斯曼的势力,简直就是最好的打击对象啊啊啊啊。
  至于同样在北方的东方启示派,背后好像有中国人撑腰,而且也相当能打,至少不是现在沙特啃得下来的。所以他就派出使者,向玛亚苏表示了善意,并声称自己要向拉希德家族复仇,希望玛亚苏保持中立。玛亚苏对此态度暧昧,拿出神棍手段,说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表示希望他们不要动武,最好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
  沙特同学收到回复后就怒了。谈判你妹啊!阿拉伯地区谁不知道你丫一向拿枪炮和人谈判的,尼玛现在捞够了,就装起好人了,真真正正的卧槽泥马。
  因为玛亚苏从1913底就停止向外扩张了,转而整顿内部,健全地方组织,并大力发展经济。他从中国引进了很多工业设备建立了一些工厂,还引进了良种农作物和牲畜,发展现代化农业。按照沙特同学的想法,这就是捞够了的表现。而且他本人是英国人的代理人,想必玛亚苏也不敢违背中英之间的默契,干出什么过分的事情。
  准备了几年的沙特同学就在今年6月初,正式对拉希德家族统治的杰贝勒沙马尔酋长国(又称哈伊勒酋长国、拉希德酋长国)发起了进攻。战争一开始,沙特同学就显示出猪脚光环,连续几仗都把拉希德家族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很快就打到了首都哈伊勒城下。拉希德家族连忙四处求援,其中也找到了阿拉伯人民复兴党。
  可就在沙特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这几年一直在当“好孩子”的玛亚苏动了。阿拉伯人民复兴党只留了1000人看家,其余的7000多官兵倾巢而出,在沙特军队的背后狠狠捅了一刀。
  好吧,玛亚苏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首先是沙特这个熊孩子不听自己的劝告,擅自发动战争。其次拉希德家族也向自己求救,自己不能不管。
  随后,在阿拉伯人民军和拉希德家族前后夹击下,沙特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沙特败退后,玛亚苏就率领联军就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追击,他们每到一处,就把沙特家族在当地势力和支持者全部清洗掉。到了前天,联军已经进抵利雅得城下了。
  在经过了两天休整之后,现在联军开始正式向这个城市发动进攻了。
  此时利雅得的城外被联军牢牢包围着,伊本·沙特站在城墙上,用充满仇恨的目光,死死盯着城外的联军。他的身上缠着密密麻麻的绷带,简直像个木乃伊,这都是在哈伊勒城下负的伤,他当时被人民军的一发迫击炮弹炸开了腹部,肠子都流了出来,但他还是命大,居然逃了回来。但是十几个兄弟和堂兄弟为了掩护他,都在阻击战中全部战死了。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怎么敢这样?”伊本·沙特的脸青一阵白一阵,他到现在也没明白,为什么会败得这么惨。沙特家族是极端教派的当家人,历史上就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和他们临近的教派。以前他们牛逼的时候,大伙不好怎么样。但现在他们扑街了,哪还有不痛打落水狗的道理?现在城外的联军可不仅仅是玛亚苏和拉希德的人,还有和他们一直不对付的什叶派,甚至连一些保守教派也来了。
  看着城外至少为数三万的军队,他心里升起了一种无力感。没办法,沙特家的主力已经在哈伊勒城下以及后来的阻击战中伤亡殆尽,尽管回来之后就开始总动员,但哪怕他使尽了吃奶的力气,也只征召起了不到4000人。
  哈伊勒一战的惨败,对于他本人和沙特家的威望都是一记致命的打击。原先很多依附他的部落都不再派人来了,甚至有些还投靠到对面去了。对于这些部落来说,这种晨秦暮楚的行为很正常的事情,谁叫你沙特家族不给力呢。以前是因为你们给力,所以我们才服从你,现在你们扑街了,难道还要我们陪葬不成?
  现在还肯跟着他的,都是自己家的亲戚和铁杆支持者,但哈伊勒一战已经把这些骨干家庭的青壮损失了大半,现在还能过来充当守军的这些人,大半都是老弱和少年了。而且在那一场惨败里,他们几乎丢失了所有的辎重和大部分武器,现在这支临时拉起来的队伍严重缺乏枪支,很多人都还拿着冷兵器。
  这时,他一个侄子脸色难看的跑了过来。
  伊本·沙特一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事情不妙,但他还是不死心的问道:“英国人怎么说?”
  他侄子脸色惨白的说道:“叔叔,英国人说……他们说,这件事是我们自己惹出来的,让我们和对方谈判解决。他们现在也没有精力来管这事……”
  “该死的英国佬!”伊本·沙特愤愤的吐了口唾沫。
  “叔叔,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突围吗?”
  伊本·沙特想了想,最后还是咬牙说道:“突围?也好,我们突围,然后到英国人的地盘去,我们上门了,他们总不能不管!侯赛因,你去……”
  “轰轰轰……轰轰轰……”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阵沉闷的爆炸声打断了。
  他转头一看,只见联军阵地上多了几十根粗长的铁管,现在管口正升起了一股股硝烟。这种武器他在哈伊勒之战时就见过,好像是一种叫迫击炮的武器,他身上的伤就是被这种武器造成的。
  他很有经验的看了看天空,就看到几十个黑点正在飞速下落。
  “不好,快躲开!离开城墙躲进掩体……”他连忙向部下们喊道,说着他的卫兵连忙架起他就躲进了城墙上的掩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