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469

  智利这边的事情完了,张立铮还会继续出访巴西、阿根廷等南美诸国,签订更多的商务协议。比如委内瑞拉铁矿的石油、铁矿;厄瓜多尔的石油;玻利维亚的锡、锑;秘鲁的铜、铅、锌、银、铋、石油;圭亚那、苏里南的铝土……等等,其中很多都没有开发,还有一些比较冷门的矿,如锑、铋、钼等,目前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些东西还没大用,正好捡便宜。
  ……
  共和2757年(西元1916年)9月20日,舟山军港。
  就在张总理带着商务代表团在南美各国大做生意,签合同签到手软的时候,中国最新的两艘孙武级超无畏舰也顺利结束了海试,两舰分别于9月10日(孙武号)和9月15日(姜尚号)正式编入现役。
  再加上今年5月入役的大禹号和夸父号,此时的中国海军已经有了整整十艘超无畏舰,其中八艘伏羲级(伏羲号、女娲号、后羿号、蚩尤号、轩辕号、神农号、大禹号和夸父号),两艘最新锐的孙武级(孙武号和姜尚号)。
  在中日战争中缴获的那艘河内号(新河内级,也就是6炮塔版猎户座级),虽然是日本人搞的应急产品,但怎么也算是新船。虽然不如中国的战列舰,但也算是无畏舰,在世界范围看,也算是不错了。中国在进行修复的时候,也就顺便进行了改装。把它的305毫米主炮换成了中国制式的310主炮,动力系统换成了更好的中国货,螺旋桨也换成了新型的五叶流体螺旋桨。大部分的装甲也换了,日本的装甲钢中国海军看不上,最后当然也少不了换装雷达、火控和计算机,可以说是全面大改。
  如果加上被被国外算作“无畏舰”的两艘秦岭级大型巡洋舰(秦岭号和太行号),中国海军就拥有十三艘新锐战列舰了。从目前各国的无畏舰数量上看列全球第四(正式服役的,未服役的不算),第一名当然是英国,35艘无畏舰和超无畏舰。亚军是德国,24艘无畏舰和超无畏舰。美国位居第三,拥有17艘无畏舰和超无畏舰。此外,英德还分别拥有10艘和11艘战列巡洋舰。
  呃,顺便说一句,两艘秦岭级在去年入坞大修的时候,就把主炮更换成了四座双联装360毫米炮,和伏羲级一样的主炮。尽管在改装后它们的火力和装甲都达到了战列舰的水平,只是因为它们的吨位不到三万吨,所以按文总定的规矩,它们还是不能算战列舰,只能算成大型巡洋舰,囧……
  至于那六艘买来的二手前无畏舰,以及六艘缴获的日本前无畏舰,已经全部转入二线,从事训练工作了。它们也是做了一些改造,主要是把上面的武器换成中国制式,以便统一后勤,另外装上了雷达、火控和计算机,更换螺旋桨这种最简单的工作当然也不会少。至于其他比较复杂的部分,如动力系统就没有怎么动。
  其次是八艘青城级重巡洋舰(青城号、峨眉号、雁荡号、天山号、栖霞号、大兴安号、黄山号和庐山号),自从中国海军发现青城级原来的240毫米主炮非常尴尬之后,从雁荡号和天山号开始,主炮就从四座三联装240毫米主炮,更换为了四座双联装280毫米主炮,动力系统也得到提升,航速提升到30.5节。去年青城号和峨眉号入坞大修时,也趁机更换了主炮和动力系统。所以现在国外都把青城级视为小号的战列巡洋舰,不过在中国它仍然叫重巡洋舰。
  目前也就只有两艘今年初服役的长白级重巡洋舰,这种装备12门210毫米主炮的巡洋舰,才算是货真价实的重巡洋舰,而不是青城级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
  另外,中国海军目前还有34艘轻巡洋舰、54艘驱逐舰和55艘护卫舰。母舰类有3艘航空母舰,2艘飞艇母舰和4艘水上飞机母舰。以及80艘潜艇。这个规模已经非常强大了,绝对的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此时,中国太平洋特混舰队驻地舟山港内,正在举行一场简单的欢迎仪式。这是给几位新上任的舰长准备的。
  在其中的黄山号重巡洋舰旁边的码头上,舰上官兵在水手长的带领下,列队欢迎到任的新舰长及其领导班子。
  水手长向李昂行了个军礼,大声说道:“李昂同志,黄山号全体官兵欢迎你就任本舰舰长……”
  李昂回了个军礼,也郑重说道:“谢谢各位同志!今后我们一起努力吧!”
  在土耳其完成撤侨任务回来后,李昂就接到了新的任命,上级让他和原来的班子一起,转任第五巡洋舰支队支队长,并兼任刚服役的黄山号重巡洋舰舰长。
  李昂这次调动虽然军衔没有晋升,第五巡洋舰支队也是四艘巡洋舰的编制,看起来是平级调动,但这四艘巡洋舰却是都是最新的青城级重巡洋舰。栖霞号、大兴安号、黄山号和庐山号。从指挥四艘轻巡洋舰到指挥四艘重巡洋舰,绝对算是升职了。
  到了舰桥之后,李昂却把视线投向旁边泊位的两艘战列舰,看得眼都不眨。
  陆一山政委笑道:“怎么了?开成,还在看啊。别看啦,越看越心痒,哈哈哈哈……”
  李昂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哎,战列舰这东西怎么都看不够……”
  陆政委也知道他是个战列舰控,就安慰道:“没关系,再过几年,你也能去战列舰干的,现在咱们先把巡洋舰带好吧……”
  参谋长覃文斌开玩笑道:“开成,其实咱们的青城级放在国外,也能算是无畏舰了。你就假装在开战列舰好了……”
  众人大笑起来。
第269章
阅兵式上的新装备
  共和2757年(西元1916年)10月1日,汉京。
  今天在汉京举行了新中国的国庆六周年庆典,同样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而且还进行全球首次现场直播,没有机会赶到汉京现场围观的群众,全都聚集在了电视机前收看直播。家里有电视的当然就在自己家看,不过现在电视机还不算很普及,于是各个机关、村寨、居委会的放映室里都挤满了观众。在直播期间,全国上下,万人空巷。
  今年的阅兵相比去年又增加了一些新装备。观察仔细的人都注意到了,参加阅兵的中国士兵手持的步枪有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的06式步枪(即M1903春田MK1),而是换成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步枪。
  最大的变化是它没了06式那个硕大的枪栓,很显然它是一种半自动步枪。当然,半自动步枪一点儿不稀奇,上个世纪就有了,墨西哥算是列装最早的国家,他们于1908年就正式装备了蒙德拉贡6.5毫米半自动步枪,英法等列强也都有半自动步枪,比如牛牛的M1909,公鸡的法卡·希尔。一战爆发后,交战双方都开始大量装备,德国佬除了装备毛瑟1916式半自动步枪,还搞出了一种很奇葩的15式半自动步枪,这货有一个蜗牛型的30发弹鼓,样子非常古怪。
  比起这些积极的国家,中国换装还算是晚的。当然中国并不是没有半自动步枪,也不是没钱,而是没有动力。中国现在没有参战,军方大佬都觉得没必要,1906式栓动步枪用起来也挺不错的。
  不过到了今年,欧洲的战局越发激烈,中国也有些坐不住了,于是去年春节长假一结束,中国就开始正式列装这种新式半自动步枪了。
  如果有原时空后世的军迷在,就会一看认出,这种被命名为1915式步枪的东西简直就是原时空的M-14自动步枪的翻版,只不过15式它是半自动版的,口径也是和06式一样的7毫米,使用7*49毫米步机枪弹。气动式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方式,配备了5发、10发和20发三种弹匣。有效射程460米,最大射程800米。除了普通步枪版之外,同时还推出了增加脚架,带有光学瞄准镜,换装重型枪管的狙击步枪版。
  另外班用轻机枪也换装了,以前中国军队装备的是M1906“眼镜蛇”轻机枪(布伦魔改版),今年也换装了最新款的1915式班用机枪。这种机枪其实是RPD轻机枪(56式轻机枪)的魔改版,口径自然是7毫米,使用7*49毫米步机枪弹。枪管后端增加了护木和提把,并把原版的固定枪管换成了活动枪管,可以在战斗中快速更换枪管。这款机枪的供弹方式也改成了“开式弹鼓”,而不是原版的弹链,“开式弹鼓”的优越性就不用多说了。
  另外,这两种枪已经实现了枪族化,两者有70%的零部件是通用的。
  重机枪换装时间更早,因为最先装备的马克沁水冷式机枪使用很不方便,而且非常笨重,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尤其费事。后来又搞了一款1909式气冷重机枪(M1919勃朗宁机枪的魔改版),但这款机枪重达14公斤,也不太好用,在部队评价不高。于是在1914年,中国军工部门又开发出来一种新的重机枪——1914式8毫米重机枪。它的原型就是原时空大名鼎鼎的MG42,在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德国人设计的武器中,这款机枪是难得的良心货,也是德国武器不多的亮点之一,同时具备可靠性、耐用性、简单化、容易操作以及成本低廉等特性。
  当然,中国的兵器工程师们也没有完全照抄,在MG42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魔改。口径变为8毫米,使用8*64重机枪弹,使用弹链供弹。比起原版它的枪身重量减轻到10公斤,增加了一个气体调节器,可以很方便的调节射速,调节器共有五个档位,从每分钟250发到每分钟1200发。并采用了MAG那种可快速更换式枪管,不需任何工具,就可以在五秒钟内更换枪管。另外就是彻底取消了两脚架,完全是按重机枪来使用。呃,基本上可以说,1914式重机枪就是一款结合了MG42和MAG两种著名机枪优点的新武器。
  这些步兵武器并不算多么抢眼,毕竟在外行看来,枪这种东西都差不多,他们根本分不清哪种枪更好,基本上就是内行才会去注意。在阅兵式上,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装甲部队。
  此次有366辆新式装甲战车参加了阅兵式,它们组成三个方阵,巨大的钢铁洪流在围观群众的欢呼声中,轰隆隆的开过中华门广场。
  易大毛上校此次也参加阅兵,他所在的第三师第301团作为首批列装新式战车的部队,理所当然的成为收阅部队之一,他本人作为团长就在第一个战车方阵的指挥车上。
  在行进中,所有的车组的车长和炮长都按照检阅要求,从顶部舱门露出半身,在经过雄伟的中华门时,就转身向城门楼上观礼的领导们行礼。
  主持人激动的说道:“现在通过中华门广场的是装甲战车方阵,除了大家熟悉的水獭两栖战车和狼獾轻型战车,最后三个方阵是我国最新装备的中型战车,ZZC-3型1916年式‘红狼’装甲战车……下面请国家防务大学的游林教授为我们的观众介绍一下这种新型战车……游教授,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种战车有什么特点?”
  本次的直播也是完全模仿了后世的军事节目,配备了主持人和专家嘉宾,这次参加直播的有多位专家,分别负责不同的部分,负责装甲车辆的就是现在这位游林教授。
  “当然可以……”游教授拿起话筒,清了清嗓子就说道:“各位,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简单说说。这种新型战车是我国在前年开始研制的,今年一月份正式定型并开始量产,装备部队。狼獾战车大家是很熟悉的,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这种红狼战车要比狼獾战车大得多,也重得多。狼獾战车的全重是11吨,而红狼战车的重量是它的三倍。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主炮比狼獾更大,是75毫米45倍径战车炮……据我们的测试数据,可以说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装甲战车!这也是我国军事科学技术的直观体现……”
  “游教授,它比法国的2C超重型战车还强大吗?”主持人问道。
  游教授自信满满的说道:“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法国的2C超重型战车虽然在吨位上比我们红狼重一倍,但它根本不是红狼的对手……”
  受惠于广播和电视的日渐普及,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本位面的媒体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了原时空的同期,即使在最血腥最残酷的西线战场上,仍然活跃着大量的记者和摄影师,他们扛着摄影机到处跑,拍下各种感兴趣的场面,再发到电视台去公开播出。
  八月份在西线战场发生的唐普坦克大决战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注意,这场战役最出名的当然是获得了最后胜利的狼獾战车。但法国的2C超重型战车也成为了本次战役的“第二主角”,它在战场上一度完全压制狼獾的表现,以及庞大威风的体型,也为它赢得了大量粉丝。
  事实上,自从唐普之战后,各国都加快了重型坦克和超重型坦克的研发,虽然2C最后失败了,但大伙都认为是它们的数量太少,还有队友不给力的原因,并不是它本身弱。
  此时各国军队和军迷的主流看法,大都认为坦克就是现代的骑兵,既然是骑兵自然就要从轻到重分出好几种档次,就应该轻重搭配。按照主流看法,中国的狼獾、法国的雷诺这些重量几吨到十几吨都是轻型坦克。而重量在20吨以上,40吨以下的就是中型坦克,比如30吨重的英国货马克4型坦克。40吨到60吨的这一级别就是重型坦克了。至于重量70吨的2C坦克,基本上就被认为是超重型坦克。
  不过在文总和中国军方的高层看来,2C坦克就是个粗苯的夯货,虽然重达70吨,但无论是火力还是装甲都无法与它的吨位相匹配,那么大的坦克主炮居然才75毫米口径,装甲最厚处也只有75毫米,浪费吨位实在太严重了。当然,它作为本位面的第一款超重型坦克,表现还是相当优秀的,法国人可没有后世资料,又是第一次玩,能搞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本位面的世界,在文德嗣这个风神翼龙扇动翅膀的影响下,和原时空的历史差别越来越大,科技发展的速度更是超过了原时空甚多。尤其是军事技术上,文总这个地球头号军火贩子大量出口各种新式武器,刺激得各大列强纷纷加大研究投入。而且那些现成的武器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毕竟很多东西都是一个概念问题,二三十年的跨度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在技术上并非不能现实,最多就是性能差点儿,成本高点儿而已。这窗户纸被文总无耻的捅破之后,大伙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东西应该是这样啊!”,而不是惊呼什么:“不可能,怎么可能有这东西?”
  比如欧洲战场上空飞舞的飞机,已经达到了原时空20年代,甚至30年代的水平。地面上的装备也不例外,普遍都达到了20到30年代的水平,部分装备甚至达到二战水平。既然这个世界已经面目全非,那么作为始作俑者的中国,自然就不敢怠慢。
  在狼獾坦克刚刚服役没多久,中国就开始了新式坦克的研发。最初的选择,当然是原时空大名鼎鼎的T-34,这东西可说是二战中的最成功的坦克,是战术性能、制造成本完美结合的典范。T-34坦克的资料在后世就是大路货,星科基地的资料库自然不缺少,技术上更不差。一开始,星科重型车辆厂就依葫芦画瓢的造了几辆出来测试,如果按照本位面土著的看法,这种坦克肯定相当完美的。不过眼界很高的科社党高层却并不那么看,反而挑了一大堆毛病出来。
  这也是正常,T-34再怎么完美也只是二战产品,以23世纪的眼光看来,当然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不过呢,现在中国的工业水平虽然有了极大提升,但也不可能和后世那个第一工业国相比。要制造二战时期的东西没问题,但要选择更先进的比如21世纪的坦克,比如99大改、99还改之类,那就太不现实了。就算勉强能造出来,也是无法量产的,不说那制造难度,只是个成本就受不了。武器这东西这东西是消耗品,所以并不是越先进越好,制造成本和生产难度才是最重要的指标。
  于是,中国的工程师们就对T-34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魔改,在吸收了T-34的优点之后,又糅合了大量后世的设计理念,到了最后已经完全成了一种历史上没有过的全新坦克。
  1916年式“红狼”装甲战车的车体长6.2米,宽3.3米,高2.5米,乘员为4人,全重35吨。“红狼”采用类似59式那种半蛋型铸造炮塔,比T-34大多了。主武器是一门75毫米45倍径战车炮,采用半自动装填,为了加强防御取消了车体正面的航向机枪,主炮右侧有一挺8毫米同轴机枪,炮塔上方还安装了一挺12毫米高射机枪。动力系统为500千瓦(670马力)增压柴油机。行进系统为扭杆悬挂,5对大直径负重轮。最大速度为6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为400公里。
  车体装甲厚度为正面90毫米,倾角60度,侧面60毫米,倾角45度。后部30毫米,倾角45度。炮塔装甲厚度为正面100毫米,侧面70毫米,后面40毫米,并可加挂“三明治”复合装甲、自动抑爆系统等附件,在车体侧面还可按任务需要加挂格栅。
  反正总的看起来,这是一辆全新的坦克,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型号。正是有了这种新战车,文德嗣他们才对现在各国热捧的超重型坦克不怎么看得上。
第270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鱼雷(上)
  1916年10月1日。
  就在中国举行国庆六周年庆典的这一天,欧洲战场又有了新的动向。
  当天下午,还在中华门广场参加群众活动的文德嗣就收到了紧急情报。今天早上,“太白二号”侦察卫星拍摄到英德双方的主力舰队都有了异动,再结合其他渠道的情报后,总参三部(情报部)判断双方将会爆发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海战!
  文总等高层接到报告后,就下令调动三台无人勘探飞行器过去监视双方行动,并下令在北海一带进行战备巡逻的第18潜艇支队赶去监视。
  至于中国潜艇部队为什么会跑到北海去进行战备巡逻,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英国、法国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还满世界跑呢,和尚都摸得,我就摸不得了?天底下哪有这种道理。
  呃,好吧,说实话就是,这些中国潜艇都是被黄金招来的,海军前几次袭击了大英帝国的运金船,赚大发了。食髓知味之后,大英帝国周围就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潜艇的身影,在不列颠岛周围随时都有两个潜艇支队在晃悠。
  无论是国务院的张总理还是海军的王总司令,都是眼巴巴的盼着再做几票大的,谁叫俺大英占有了全地球三分之二的黄金呢,不抢他抢谁?
  第18潜艇支队装备的是最新式的904型“海狮级”潜艇,这种潜艇是海豹级的加强放大版,可以说是专门为了打劫牛牛运金船设计的。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攻击潜艇,水下排水量达到3300吨,配备8门550毫米鱼雷发射管,前六后二布置,配备32条鱼雷。另外在甲板上还有一门可升降100毫米舰炮和一门可升降40毫米机关炮。动力系统还是采用传统的柴电动力,水上极速12节,水下极速22节,比前两级潜艇慢,但它增加了燃油舱和电池组,续航力却有了大幅度提升,续航力为水上或通气管状态15000海里/8节、水下潜航400海里/6节、水下急速16海里/22节。自持力高达60天。
  加上配备的海牛级补给潜艇和水面的伪装补给船队,它们可以长期呆在大西洋一带巡逻。英国损失掉的运金船,有很大部分都是葬送在这些穷凶极恶的海狮嘴里。
  不过目前这种“海狮级”潜艇只有4艘服役了,这还是船厂以战时节奏加班加点的结果。目前这4艘海狮全部都在第18潜艇支队,另外还临时配备了两艘海牛级补给/运输潜艇。
  伦敦时间早上六点,在斯卡帕湾外的海面上飘着几块脸盆大小的木头块,外形看起来斑驳不堪,不知在海面上飘了多久。这样的垃圾在海面上多得很,无论是谁都不会去注意。但这些木头块不一样,它们只是外表被故意做得像木头块而已,它们的真实身份是潜艇用通讯浮标。
  这时,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驶出斯卡帕湾。顿时一道无形的电波跨越空间,从三万米高度的一架无人勘探飞行器传递到了海面的通讯浮标上,很快它们就无声无息的消失在波涛中。几分钟后,在距离它们消失的海面不远处,几根潜望镜悄悄探出了海面。
  “狮号、皇家公主号、玛丽女王号、虎号、新西兰号、不倦号……”韩风雨上校趴在潜望镜前,仔细的辨认着这些军舰。“……好家伙,九艘战列巡洋舰全部出动了。没错,是英国的战列巡洋舰分队……”
  海面上出现的九艘战列巡洋舰已经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全部家底,原本他们有十艘战巡,但在上半年他们就把“澳大利亚号”调到了澳大利亚舰队,成为澳大利亚海军的舰艇。
  作为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目前击沉数最多的支队长,韩风雨去年就提升为上校,并调任装备最新型潜艇的第18潜艇支队。但他并不太满意,因为他的“打金”成果只能排到第二,“打金”第一名是霍斌上校那个牲口。
  “娘的,霍斌这厮完全就是狗屎运太好了,居然第一次就碰上1400吨黄金和2800吨白银的大肥肉。后来英国佬就学乖了,全部是分散运输,每次都是百把吨几百吨的,再也没有碰到这种一次上千吨的好事了!这些抠门的英国佬也真够胆小,你们一次多运点儿黄金会死吗?韩大爷我这么餐风露宿的窝在海里也不容易啊……”
  韩风雨在心里狠狠抱怨了一番鸦片牛的小家子气,还是把注意力转到了眼前的舰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