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469

  好吧,果然是潜艇那边出了漏子,但现在已经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了,怎么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危机才是关键。
  那么现在该怎么办呢?舍尔只觉得一个头三个大,手下的参谋们也在争吵着,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无论是战是逃,都必须马上拿出主意,英国佬可不会傻傻的等。
  就在这个大伙无所适从的时候,首席参谋官埃里希·雷德尔少校站了出来。他对舍尔说道:“阁下,这次我们并非没有取胜的机会!事实上,这次事件看起来虽然是个危机,但也是我们一举歼灭英国舰队的上佳机会!”雷德尔的话音坚定有力,显示出强大的信心。
  “怎么说?”舍尔诧异的看了看他,连忙问道。
  “阁下,我们的战列舰虽然不如英国人,但是我们不仅仅只有战列舰啊。我们有强大无比的氧气鱼雷,在刚才的侦查分队的战斗中,它们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作战能力!我们舰队当中的轻巡洋舰、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都携带了这种武器!这能弥补我们主力舰的不足……”
  “另外,我们在附近还有35艘潜艇,请看这里,还有这里……”雷德尔走到地图旁边,说道:“如果我们稍稍后退,这些潜艇都能赶上来,参加战斗……”
  “另外还有这里……”他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位置。
  舍尔一看,却是日德兰半岛南部的奥本罗。这个地方原本是属于普鲁士和丹麦的争议地区,在1864年的普丹战争(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中丹麦战败,这块地盘就彻底划归了普鲁士。
  “奥本罗吗?这里风景不错,不过这和本次海战有什么关系?”舍尔不解的问道。
  “阁下,您忘了吗?帝国空军这里有一处大型基地!”雷德尔激动的说道:“这里距离我们的位置不到300公里,我们可以要求空军参战!”
  “要求空军参战?”舍尔一愣之后,也是恍然大悟。他和其他高级军官都是传统海军将领,还真没想到让空军帮忙。没办法,思维惯性,脑子一时没转过弯来。
  雷德尔点点头:“是的!阁下。前不久的俄土黑海之战,已经显示出了飞机的威力,土耳其的飞机在此战中一共击沉了俄国一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阁下,请向陛下汇报吧。帝国兴亡,在此一战!”
  舍尔现在也恢复了信心,说道:“好吧,我马上向陛下和毛奇阁下发报,要求他们调动空军协助我们作战。”他虽然是大洋舰队司令,但也无法调动空军,这事必须通过威廉二世和总参谋长毛奇来协调。
  反应过来的德军参谋们也马上发挥出了极高的效率,很快就制定出了一个海空联合作战的方案。舍尔也随后发出一条条命令。
  “现在,立即命令希佩尔脱离战场回撤,与主力舰队汇合……同时向附近的潜艇发报,命令他们立即赶到东经XXX,北纬XXX附近……”
第274章
英德决战日德兰(中)
  共和2757年(西元1916年)10月2日,日德兰半岛海域。
  7:52。正在和英军轻型舰艇纠缠的德军侦查分队,接到了主力舰队的撤离命令,立即不再管那些拼命掩护己方战巡撤退的轻型舰艇,转头撤退了。
  此时,英军的战列巡洋舰分队的九艘战巡,现在就只剩下三艘遍体鳞伤的战舰,旗舰狮号和皇家公主号还能勉强保持航速,另一艘新西兰号则拖着舰艏那个巨大的“嘴巴”,以不到10节的速度慢慢挪动着。原本他们都已经有牺牲这艘战舰的心理准备,但这个时候德军战舰却撤退了。
  “呼,总算赶来了……命令轻型舰艇撤退……”贝蒂松了口气。他知道德国人撤退肯定不是因为什么良心发现,而是发现了正在全速赶来的本土舰队主力。
  他随后看了看周围,不禁心头一阵悲凉。原本阵容强大的战列巡洋舰分队,现在就只剩这点儿家当了。不但作为主力的战列巡洋舰只剩三艘,就连轻型舰艇也损失惨重。
  因为英军轻型舰艇要冲破堵截过去雷击,不能全付精神和德军轻型舰艇交战,而德军舰艇早就释放了鱼雷,心无旁骛的拦截对手。两相比较效果自然大不相同,结果就是英军轻型舰艇在尝试突防的时候被德国人趁机暴打,而德军的战巡也担心挨鱼雷,也调动副炮帮忙,更有五艘战巡把主炮也调过来了。
  于是英军轻型舰艇就倒大霉了,连接被击沉了5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还有2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被打成重伤,要么瘫在海面上,要么失去战斗力。现在还能动弹的就只剩下7艘轻巡洋舰和16艘驱逐舰了,但也是个个带伤,完整的一个都没有。
  英军轻型舰艇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战果却很不理想。他们有几艘驱逐舰冲破了拦截,向德军战巡发射了鱼雷,但英军的鱼雷速度太慢,而且雷迹明显,绝大部分都被德舰躲开,只有一条鱼雷击中了躲避不及的毛奇号。但这枚鱼雷也只是给毛奇号的侧舷造成不大的破损,使其速度下降了1节。
  就连在后面的恩加丁号水上飞机母舰,也被一发280毫米流弹击中机库,机库全毁,上层建筑也破掉三分之一,只能以5节的速度慢慢蠕动。另外战列巡洋舰分队还损失了几乎全部的28架水上飞机,这些倒霉孩子全都成了德国飞行员的战绩。
  可谓威风凛凛而来,灰头土脸而去。
  不过现在主力舰队总算赶到了,贝蒂算是熬到头了。
  杰里科上将在接到贝蒂舰队陷入苦战的消息后,就命令舰队加速前进,试图救援战列巡洋舰分队。不过两军交火的时间太短,等到速度最快的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高速战列舰赶到,战斗已经结束,德军已经撤退了。
  因为知道德国的本土舰队就在前面,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也不敢独自追下去,它们只是放出了携带的水上飞机跟着德军撤离的方向侦查,自己就在原地保护着伤亡惨重的战列巡洋舰分队。
  而这时还留在战场上的德舰就只有一艘塞德里茨号了,它是因为运动机构被毁,完全失去行动力,还燃起了大火。德军在抢救无效之后,也放弃了这艘军舰,将舰上人员全部撤走了。现在它还坚持着没有沉没。
  于是,这艘飘着的大火炬就成为英军泄愤的目标,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用了两轮齐射,给这艘德国战巡送终。
  ……
  8:26。杰里科率领的本土舰队主力终于赶到刚才的战场,尽管已经从电报中得知了前锋的惨重损失,但是现场那凄惨无比的画面,还是让这位老将气得两眼通红。
  “那些该死的德国佬,我一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的!戴维,你也不用担心,任何胜利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的代价已经付出了,接下来就该德国人了!”他向前来汇报的贝蒂说道。
  他决定要给二德子们一个好看,当然,他也有充分的信心。这就是大英帝国的荣耀,全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
  这支庞大的舰队由百余艘战舰组成,其中的主力就是35艘战列舰。
  其中无畏舰10艘,包括:无畏号(10门305毫米主炮)、3艘柏勒罗丰级(10门305毫米主炮)、3艘圣文森特级(10门305毫米主炮)、海王星号(10门305毫米主炮)、2艘巨人级(10门305毫米主炮)。
  超无畏舰25艘,包括,4艘猎户座级(10门343毫米主炮)、3艘英王乔治五世级(10门343毫米主炮)、4艘铁公爵级(10门381毫米主炮)、2艘加拿大级(加拿大号、印度号,即智利订购的海军上将拉托雷级,10门356毫米主炮)、2艘爱尔兰级(爱尔兰号、阿金库尔号,山寨伏羲级,12门356毫米主炮)、5艘伊丽莎白女王级(10门381毫米主炮)、5艘复仇级(10门381毫米主炮)。
  以及8艘装甲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52艘驱逐舰,还有1艘布雷舰。
  这支舰队正是英国赖以维持全球霸主的可怕力量,杰里科丝毫不怀疑自己会取得胜利,他唯一担心的是德国佬会不会见势不妙就可耻的逃跑了。以他对舍尔这个老对手的了解,这家伙完全做得出来。
  这时情报参谋来报:“阁下,刚才巴勒姆号号的水上飞机发来消息,在我舰队前方60海里发现德军舰队主力,一共有21艘无畏舰,10艘前无畏舰,17艘轻巡洋舰和100艘左右的驱逐舰及大型鱼雷艇……目前,该舰队正在转向德国方向,似乎是准备返航……”
  “知道了!哼,舍尔这家伙果然跑了!占了便宜就想跑,哪有那么容易!”杰里科立即冷笑几声,就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命令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与第二、第三、第五轻巡洋舰分队,以及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驱逐舰分队,立即全速前进,追上德国人!其余舰艇保持21节航速,继续前进!”
  然后他又对贝蒂说道:“戴维,你的狮号和皇家公主号以及所有还能战斗的轻型舰艇也跟上来,新西兰号和其他伤势重的舰艇留下,再从本队分出三艘驱逐舰照顾。”
  贝蒂连忙答应下来:“遵命,阁下!本舰队还有6艘轻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可以继续战斗!那么,我就回狮号去指挥了……”说完就急匆匆的走了。他非常清楚,这是杰里科给他表现的机会,至少要找回点儿面子,回去才好说话啊。
  ……
  8:45。德国奥本罗机场。
  在一战爆发之前,德军就在位于日德兰半岛南部的奥本罗建立了一个大型机场。对于空军来说,这个基地的位置相当给力,可以覆盖整个日德兰半岛,以及周围的波罗的海和一部分白海。
  大战爆发后,为了防止英国人从海上进攻,同时也为了防止丹麦倒向协约国,这里的力量更是得到了加强。这也是威廉二世为了保护他那些在威廉港和不来梅港的“大玩具”,而设下的另一道保险。
  不过,此时这里的空军已经不是防御性的了,他们在今天将会进行一场进攻战斗!
  威廉二世在接到舍尔的电报后,马上就同意了这个新的作战计划,并立即调动附近的所有作战飞机,立即转场到奥本罗机场,甚至抽空了柏林机场所有的轰炸机。当然,奥本罗机场原有的飞机本来就不少,足有300多架。
  必须承认,德国总参谋部的效率相当高,从威廉二世同意联合作战计划到现在不过一个小时,但这时已经陆续有好几批附近的飞机转场到此了。
  此时,机场上的地勤挥汗如雨的忙碌着。他们开着电瓶车把一枚枚的炸弹和航空鱼雷送到飞机跟前,再把它们挂上去。
  在鱼雷库里面,地勤军士长汉斯仔细对手下吩咐着:“大家都小心些,这些鱼雷很危险,绝对要按照标准程序操作!”
  这些人面前的“夜叉-3型”450毫米航空鱼雷正是这次作战的主要武器。没错,“夜叉-3型”也是氧气鱼雷,这是原时空里的日本没来得及开发成功的作品。文总也让人把它搞出来了,在战争爆发前卖给了德国。这种鱼雷的原型也是日本货,就是大名鼎鼎的九一式航空鱼雷,这是公认的二战最好的航空鱼雷。不过它不是氧气鱼雷,而是空气+汽油驱动。与这个原型相比,“夜叉-3型”在其他方面改动都不大,主要就是把燃料换成了氧气+煤油。
  这样一改之后,就让“夜叉-3型”的速度达到了55节,射程提高到5000米,原版是42节,2000米。当然,危险性也提高了一点点,真的只是一点点。不过以德国人一向细致死板的性格,这应该不算什么大事吧,反正他们连照着说明书开飞机都呢过做到,这点儿安全性的代价想必完全不是问题。
  呃,或许、应该、可能吧……反正就算出了什么事,死的也是德国人,文总不负责任的想。
  不过“夜叉-3型”虽好,但它的重量也比较感人,弹体加上空投套件,足有900公斤重。德军现有的飞机当中,只有“哥达2型”,也就是轰-2“白鹭”重型轰炸机才能挂载。俄土黑海之战中国出了名的轰-3“军舰鸟”鱼雷轰炸机,德国人在上个月也订购了100架,但是还没到货。
  现在奥本罗机场“哥达2型”只有96架,倒不是说德国只有这点儿“哥达2型”,而是分散在其他地方的来不及赶过来。
  “哎,最近的一批都还在240公里以外。没办法,看样子他们是赶不上这次进攻了!算了,效果差点儿就差点儿吧,反正我们也只是协助攻击!”基地司令伦德尔少将看了看手表,无奈的摇摇头。舍尔那边都快急出病来了,电报是一个接一个催。
  “司令阁下,各联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击!”参谋长前来报告道:“……刚才陛下又来电催促,他说此次作战事关帝国兴亡,不可懈怠!”
  “嗯,我知道了,可以出击……”伦德尔点点头,随即就下达了出击命令:“传令,命令各编队准备起飞!按照计划,战斗机先清理空域,轻型轰炸机跟进投弹,打乱敌舰编队后,再由哥达2型进行雷击!同时战斗机压制敌舰对空火力!”
  “嗡嗡嗡……”随着出击信号旗升起,整个奥本罗机场顿时响起了发动机的轰鸣声,准备完毕的战机一架接一架起飞。
  9:20。德军对海攻击机群的473架战机在机场上空完成编队,分为三个攻击波浩浩荡荡向日德兰海域飞去……
  而此时的杰里科也正在为飞机头疼,倒不是说知道了奥本罗机场的行动,而是正在头顶转悠的德国水上飞机。“鶸男爵”法夫尼尔那家伙又带着一群“海胆”过来了,他们仗着性能优势,肆无忌惮的屠杀着英国水上飞机。就在刚才的空战中,英国又损失20多架,现在剩下的英国水上飞机已经被吓尿了,再也不敢起飞了。
  虽说这些飞机并没有什么威胁,法夫尼尔他们也很狡猾,根本就不进入战舰防空火力的射程,双方并没有交火。但它们就像一堆苍蝇一样,围在头顶上“嗡嗡嗡,嗡嗡嗡”的,真是把英国人恶心得想吐。可是偏偏又拿它们没办法,这可是把杰里科气得牙痒痒的,他不禁有些后悔自己当年反对建造航空母舰的行为,要是这时候有艘航空母舰就好了,哪怕对海战用途不大,但至少也可以落个耳根清净啊。
第275章
英德决战日德兰(下)
  10月2日,9:37。
  英军追击的快速舰队终于看到了德舰的影子。这艘孤零零的德舰看起来满目疮痍,凄惨无比,正蹒跚着向东南方向逃走。
  这是德军的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2个小时前它在与英军不挠号的交战中被对方打成了一个火炬,现在虽然已经扑灭了火灾,但多处设备损毁,航速下降到了15节。因为当时害怕火灾引燃弹药库,舰长下来往弹药库注水,结果现在就只剩下后主炮才能用了。
  “是冯·德·坦恩号……”托马斯少将辨认了一下说道:“它已经快失去战斗力了,就让马来亚号和刚勇号留下来击沉它,嗯,再派四艘驱逐舰配合。舰队继续前进……对了,向杰里科阁下汇报,我军击沉德国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
  “遵命,阁下!”副官连忙去传令了。至于“冯·德·坦恩号现在还没被打沉”这种话,他是不会说的,因为这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多几分钟少几分钟很重要吗?
  9:55。托马斯舰队又遇上了三艘德军驱逐舰,这些也是前面的战斗中受伤的舰艇,因为航速下降落在了后面。托马斯自然不想在这些小家伙身上浪费时间,他命令几艘轻型舰艇去干掉它们,自己带着本队继续猛追。
  因为一直有德军飞机在附近出没,英国的水上飞机打不过对方,只敢在舰队附近盘旋,根本不敢离得太远,所以侦查效率极为低下。
  不过飞机毕竟是飞机,在天上的观察范围还是比海面上的军舰大多了。英军刚刚对那三艘德军驱逐舰发动攻击,飞机就报告说,在舰队十一点钟方向发现德军大舰队,从烟柱数量看至少超过30艘,距离大约是45公里,正在以大约10节的速度南行。
  抓住德军主力了!
  托马斯的精神一下子就上来了,他一面命令全速追赶,一面向后面的主力报告情况。至于德军的速度为什么只有10节,托马斯并没有多想,他认为这一定是某艘主力舰的动力系统出了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