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469

  美国驻华大使芮恩施也知道这种事情多荒谬,只得尴尬的说道:“总统阁下,但是这个电报确实是德国发来的……”
  “那么,大使先生,请问您能相信墨西哥会来攻打你的祖国吗?”文德嗣一脸调侃的问道。
  “呃,这个……”芮恩施纵然拥有专业外交人员的脸皮,也不好意思说自己相信这种事情。他也知道文德嗣是个人精,这种骗鬼的话是不可能让他满意的,在聪明人面前说胡话只会自取其辱。于是,他只得干笑几声说道:“呵呵,虽然从逻辑上说,这种可能性极小,但也反应出了德国对于我们的敌意……”
  “这个倒是真的,虽然我不清楚威廉二世和其他德国高层的想法,但是齐麦曼以德国外交大臣发这种电报,就不是一种友好的表现。”对于德国人的愚蠢,文德嗣也没啥好说的。
  因为这份电报的来历和内容都极端的荒谬,让人吐糟不能,文德嗣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德国人了。
  该电报透漏了齐麦曼的伟大外交构想。他向墨西哥提出一份建议,要求墨西哥帮助他进攻美国。作为好处,齐麦曼慷慨地把美国的许多州都奖赏给了墨西哥,好像这些州都在他家的保险箱里里锁着似的。
  这个电报的天真让人难以置信。墨西哥人再愚蠢,也知道在当时情形下,自己和美国开战的话,德国人根本不可能提供任何帮助。那么,又何劳齐麦曼赏给他这些州呢?齐麦曼的大战略形同儿戏。但是这儿戏却导致了巨大的后果。
  在这封信没到华盛顿时,就已经被英国人截获。但是英国破译不了这个密码,所以猜不出内容。这个时候,德国驻华盛顿大使马上闪亮登场,给他们施以援手。他本应原封不动地把信件转发。但是他象梦游一样,把译文翻译出来后,用一种老掉牙的密码重新加密,然后发出去了。大使先生没有意识到,他已经犯下了一个密码使用者所能犯的最愚蠢的、最可悲的错误。结果一切都露陷了,美国人发现自己的许多州要被德国人大方地送给墨西哥佬,当下群情激愤。
  好吧,鉴于这封电报的荒谬和异想天开,如果背后没有美国政府和财团的推波助澜,绝大多数美国人民也只会把这事当成一场笑话。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墨西哥会有这么大的胆子,这个时候去攻打美国,难道他们还想丢掉一半国土吗?
  但事实就是,美国早就准备参战了,但因为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却是苦无借口对德宣战。而德国人这封愚蠢的电报,恰恰是把一个上好的借口送到了美国人的面前。
  不过,这种事情也只是对美国人有效,对于中国还不行。
  “大使先生,虽然德国人很不友好,但这也只是他们一个设想,并没有对美国造成实质伤害,所以并不能适用《中美互助条约》。虽然我们对此事非常遗憾,但中国实在没有理由对德宣战。”文德嗣很客气的指出其中的关键之处。
  二德子这事干得虽然很操蛋,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行动,而《中美互助条约》的适用范围,是一方本土或领海先遭到第三国的入侵后,另一方才有进行支援的义务,而且这个支援并不是强制要求下场。
  美国也非常清楚这点,所以让芮恩施来,也只是试试水。能忽悠到当然最好,忽悠不到也没有关系。于是芮恩施就提出另一个要求,希望中国停止和同盟国之间的贸易。
  当然,这么不合理的要求直接就被文总否则了。他和善的指出,就在昨天,德国的一支贸易船队才刚刚满载物资离开了美国。既然美国自己都没有切断和德国的贸易,那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中国这样做呢?是的,在日德兰海战之后,德国商船又开始满世界跑了,虽然比起战前规模小了很多,但也给德国带去了不少急需的物资,其中最大的供应商就是美国自己。
  最后文德嗣又说道:“当然,考虑到中美两国的深厚友谊,如果美国对德宣战的话,我们会减少乃至停止对德国的军火贸易……”
  他满怀着对同盟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说道:“但民用品的贸易不应受到限制,至少在中国对德宣战之前。毕竟发动战争的只是威廉二世等一小撮帝国主义分子,广大的同盟国人民还是无辜的。”
  芮恩施嘴角抽了几下,也同样附和着唱了几句高调。他也知道,这已经是中国能做的极限了,没有好处的事情,文德嗣是绝对不会干的。不过,他也从文德嗣的口风里听出,中国还是有可能下场参战的,只是这个时机还说不准,想来如果英法不肯出血的话,中国还是会继续当中立国的。
  芮恩施在中国多年,他非常清楚。现在的局势中国还可以等,反正中国在协约国并没有多少投资和贷款,就算以前有一些微不足道的,这几年也连本带利的赚了回来,就算协约国扑街了,影响也不大。无欲则刚嘛,自然可以笑看天下风云,潮起潮落。
  但美国等不起啊,首先是经济利益,英法还欠着它巨额的战争贷款,要是协约国倒台了那就是血本无归了。其次是政治利益,现在美国是有心取代英国,但他们现在的实力明显还差把火,如果现在同盟国获胜,那就是白忙乎了。其次就是地缘政治问题,要是德国整合了欧洲,美国的压力就更大了。到时候墨西哥进攻美国就不是一个笑话,而很可能是事实了。这方面中国有着明显的地理优势,德国就算整合了欧洲,也很难给中国造成威胁。
  在芮恩施把中国的态度发回去之后,美国政府虽然感到遗憾,但他们也知道不能再拖了。于是,在4月2日上午,美国对德宣战,同时宣布加入协约国。
  美国的加入,对于现在苦战中的协约国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英法日都高兴坏了,连连称赞美国“为正义而战,打击邪恶”的高风亮节。而同盟国显然被一棒打懵了,不过对于心气正高的他们来说,美国的加入也仅仅是个麻烦。要知道,现在的同盟国的局面和原时空的同期大大的不同,他们正按着协约国暴打呢,英法的首都都丢了。
  而双方都很关注的中国,在发表了一番要求大家克制之类的废话后,就啥也没说了。
  于是,同盟国很快做出反应,相继对美国宣战,德国还高调宣布,要加强“无限制潜艇战”,特别是对美国。
第312章
黄金和古董
  共和2758年(西元1917年)4月15日。汉京,中央银行金库。
  一列改装过的特种列车在夜间驶入央行金库的专线铁路,这列火车看起来类似装甲列车,牵引的机车和密封式车厢全都附加了装甲,并且还能看到一些车厢上装有炮塔,机枪更是每一列都有。在这列特种列车上的护卫人员,更是多达一个营。
  “轰隆隆……轰隆隆……”列车轰鸣着缓缓停靠在站台上。此时,站台附近也布满了荷枪实弹的警卫,甚至还有几辆ZW-1型1909式“青鼬”通用装甲车。
  中国金融部门的很多高层艘站在站台上迎接,被外界称为“中国财神爷”的中国财金联主席柳杨也在其中。柳杨此时表情轻松,显然心情很好。
  列车一停好,车上就下来一队荷枪实弹的官兵,为首的中校走到柳杨面前行礼道:“报告柳主席,我是572号专列护卫指挥官易世达,现在572号专列已经达到目的地,现在向您移交……”
  “你们辛苦了,易中校。”柳杨和他握了一下手,双方就开始办理移交。
  572号专列前后各有一个车头,中间有二十节车厢,但装货的只有十节,其余的都是装甲武装车厢。货厢门打开后,站台上的叉车就开了过来,七手八脚的从货厢里卸下了一个个密封的铁箱。这些铁箱和公务用的手提箱差不多大小,但非常沉重。
  几个银行的工作人员随意抽选了几箱,就吃力搬到柳杨等高层面前。
  “小刘,打开吧……”柳杨点点头。
  他旁边的一个年轻干部立即拿了把钳子走上去,剪开箱子上的铅封。然后从衣兜里摸出一本小册子,和箱子上的编号进行核对,再按照本子上的密码拨动箱子上的密码锁。
  “咔哒……”一声,锁开了,小刘立即掀开箱盖,里面顿时闪出一片金光。周围的人们都不由自主的抽了口气。
  只见铁箱里面密密麻麻了装满了金条,几个拿着仪器的工作人员连忙上去点数和检测。
  过了一会儿,那个小刘向柳杨报告道:“柳主席,这箱里装有20盎司金条100根,经我们检测纯度都是24K,和德方的清单上完全一致……”他看了看身边那本厚得像本大部头书的德文装箱清单,有些好笑的说道:“主席,这德国人做事确实很精细,他们连每个箱子的每根金条都编了号,还把每根金条和每块金砖的尺寸、重量和纯度全都标在清单上了……”
  柳杨也笑了笑:“嗯,这样很好,虽然德国人很死板,但他们这种认真细致的精神还是值得表扬的。”
  说着,柳杨拿起一根金条看了看,只见这金条正面上刻着几行英文:“20盎司,1846年2月,诺福克。”背后还有个贵族家徽。他笑了笑说道:“嗯,看来这金条原来是属于诺福克公爵家族的财产,德国佬这次在伦敦捞到不少嘛……”
  “主席,恐怕这次从德国运来的400多吨黄金,基本上都是德国佬从英国那边刮来的……”旁边的一个干部笑道。
  柳杨把那根金条放回去后,就站起来说道:“这是必然的,伦敦被包围得太快了,他们能转移出去的财富并不太多。而英国的财富又大部分都集中在伦敦。嘿嘿,德国佬这一下可是让英国人大出血了……”
  央行的工作人员们有条不紊的工作着,他们把那些装着金条金砖的铁箱搬出车厢,核对铅封和编号,再分别装上旁边的电瓶车,送进银行的金库,再在里面进行开箱验收等工作。
  这次德国送来的黄金一共约411吨,是这次大采购货款的一部分。
  除了这些黄金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从伦敦和巴黎搜刮来的古董和艺术品,当然这些东西就不归央行管了。自然有专门的专家组去负责这些东西的验收和估价。当然啦,“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嘛,在这个欧洲战乱的年代,这些古董和艺术品也就是三个不值两个了,价格就不可能有多高了。
  而且,中国这次派来给古董和艺术品估计的“专家”,很多都是以前的资深当铺朝奉,这帮人砍起价来,真的是入骨三分。现在又有国家撑腰,还有“宰洋鬼子”的大义在身,那砍价的技能等级更是蹭蹭蹭的往上涨。朝奉们就跟嗑了药一样,把砍价技能都点到了LVMAX,在接下来的讨价还价中,把二德子们砍得浑身飙血。
  ……
  总统府。
  “文总,这次德国送来的411吨黄金都已验收入库,还有2万多件世界各地的古董和艺术品,现在已经验收完毕,但价格还在谈。”总理张立铮向文德嗣报告道。
  “这次德国人收获不小吧……”文德嗣笑了笑。
  张立铮笑嘻嘻的说道:“是的,据我们的情报,他们在占领区大肆搜刮,原来占领的法比卢三国的国家银行和私人银行的金库全都落入他们手中。这次他们攻下伦敦后,也是如法炮制,协约国所有在伦敦的银行的金库都被他们洗劫一空,还有那些大贵族的私人金库也遭殃了。另外他们把英国皇宫、大英博物馆以及众多的私人博物馆也抢了个精光……”
  文德嗣幸灾乐祸的说道:“哈哈哈,鸦片牛当年抢遍了全世界,大概从没想过自己也有被抢的一天吧……不过,在伦敦陷落之前,英国人还是转移了不少东西出去……”
  “是的,但德国人手脚太快,他们也没有多少时间转移,被转移出去的主要是黄金、宝石和特别值钱或者特别有意义的古董艺术品……”
  张立铮顿了顿,说道:“文总,还有一件事。这次威廉二世为了保持住和我们的关系,所以他们准备从德国、英法以及欧洲各地搜罗了一批当年中国流失的古董和艺术品,他特别声明那些是归还给我们,不用另外计费。据我们的情报,这批古董和艺术品主要来自法国卢浮宫和英国大英博物馆,另外就是德国、奥匈和意大利的皇室藏品和博物馆藏品,总数约有六万余件……”
  “哦,看来威二还是没疯到家,他总算干了件不那么蠢的事情……”文德嗣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虽然说,这次他主要是慷他人之慨,但这个人情我也记住了。嗯,那就给那些朝奉们打个招呼,让他们在后面的砍价中就不用砍那么狠了。这次他们要的东西,我们也可以优惠一点儿,另外这个月竣工的那十艘901级潜艇和三艘905级潜艇,就不用收费了,送给他们。这就算是付给他们的人工费吧,德国人把这么多东西收集拢来,装箱发运,也是很辛苦的,我们也不好让人家白干活吧。”
  “是,文总,你要不要去看看,这次送来的文物很多都是我国流失的无价之宝。”张立铮笑道。
  “好啊,正好今天没什么事情,这就走……”文德嗣一听,也有了些兴趣。
  ……
  汉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汉京城南,是一座仿古建筑群,主体建筑是一栋占地八万平方米的七层宫殿式大楼,该馆于1911年7月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出于开启民智,以及增加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等考虑,国家博物馆以及中国目前的大多数公立博物馆、展览馆和图书馆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
  当然,像北京故宫紫禁城那种纯古建筑类例外,因为那些古代木料建筑的养护实在太花钱了,又要保持原汁原味,不收门票的话真心吃不消。不过像国家博物馆这样的现代建筑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养护费比那些古建筑低得多,所以可以免费开放。
  国家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五千多名游客,在节假日的话,还要翻几倍。这几天博物馆非常忙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各个领域的专家,这几天都在埋头忙碌,给这批从欧洲运来的古董文物进行鉴定、分类和用现代工艺进行保存。
  文德嗣和张立铮一进大厅,就看到一幅热火朝天的模样。不时听到那些“大师”、“专家”们发出惊喜的叫声。
  “哇卡卡卡,这是元代鳜鱼图案青花瓷盘!”
  “哦哦哦,这是商朝的双羊铜尊……”
  这些专家一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极为投入,连文总来了都没注意。
  周馆长正想提醒一下大家,文德嗣就摆了摆手,示意不要惊动这些如痴如醉的家伙。“周馆长,我们自己看看就好了,不要影响大家的工作……”
  “是,文总。那么就让我来当导游吧……”周馆长立即亲自当起了导游兼解说。
  “文总,此次德国归还的文物共计六万五千余件,种类繁多,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还有我国各朝代的绘画、书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等等。大多是稀世珍宝,称得上无价之宝就达2万多件……”周馆长兴奋的介绍道。
  “您看,这就是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嗯,它的原本已经消失,这幅是隋唐时期的摹本,也是公认价值最高,最接近原作的版本。在1860年流失,最后出现在大英博物馆里……当然,现在它回来了,呵呵呵……”周馆长指着一幅三米多宽的画卷介绍道。
  “不错,这是《女史箴图》……”文德嗣笑了笑。在原时空中,这幅图就一直在大英博物馆了,与中国绝缘。不过现在嘛,自然不一样了,威二抢到之后还不是乖乖的送来了。文德嗣就喜欢这种颠覆历史的快感。
  “文总,这个是康熙年间制作的玉如意,吴敬进献给乾隆的,也是在1860年流失海外……这一件是殷商晚期的青铜器象尊,流失年代不明……”
  张立铮在旁边说道:“流失年代并不重要,大部分都是当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去的……”
  “是的,总理。前清真是废物一个,连老窝都守不住,哎……”周馆长接着说道:“这一件就是《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乾隆元年乾隆皇帝令宫廷画师沈源、唐岱依据圆明园实景绘制,这套四十景彩绘图册直到乾隆十一年四月才最终裱成呈进,前后历时十一载有余,足见其成图之不易。它是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圆明园鼎盛时期的建筑和园林风貌,如果政府要重修圆明园的话,这个可以作为参考。”
  “重修圆明园?干嘛要重修,留着遗迹就挺好的。”文德嗣摇摇头,他才不准备重修圆明园呢。就算要修,也是修全新的自己的东西,谁乐意去给俺大清擦屁股?
  接下来,文总又看到了圆明园鎏金佛塔、商代晚期的虎卣、西周康侯簋、范宽的《携琴访友图》、燕文贵的《群峰雪霁图》、苏轼的《墨竹图》等等一大批后代与中国绝缘的稀世珍品。
  一直到了晚上八点多,文德嗣才意犹未尽的中止了这次参观。
  “这些文物都要妥善保存,等你们这边弄好了,就可以对公众开放。”他临走前,对周馆长说道:“每一件文物都要建档,拍照,材质、尺寸等参数都要详细记录,还要做成三维模型存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