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469

  没办法的福尔贝克还好战略收缩了,逐步放弃了他们占据的英属东非(肯尼亚和乌干达)。于是解放军就跟在他们后面趁机接收这些地方,当然也忘不了放几枪,打几炮,表示咱们是经过战斗夺回的。
  现在中国已经收复了大半个肯尼亚和乌干达,兵锋直抵维多利亚湖。
  还有就是空军的表现也很给力,中国空军进驻了土耳其之后,就与同盟国空军无日不战,期间还有几次超过投入飞机超过200架的大规模空战,现在也已经刷出了好多王牌。击坠数最多的金海上校,已经超过百架了,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击坠数破百的超级王牌。
  不过让金海郁闷的是,文德嗣亲自下令,不允许他再上一线了。还有其他那些战绩排行榜靠前的,都被召回国内当教官去了,不准他们再上一线。
  当然三军当中最活跃的,恐怕还是要数海军。他们在取得地中海基西拉海峡大捷之后,又积极投入到了大西洋航线的护航作战中。
  ……
  共和2760年(西元1919年)6月19日,大西洋,亚速尔群岛海域。
  亚速尔群岛属于北大西洋中东部的火山群岛,是葡萄牙的海外领土。长期以来,该群岛一直是大西洋航线的重要补给点。是欧、美、非洲之间的航线中继站,战略和交通位置极其重要。
  在蔚蓝的海面上,一群海豚正在无忧无虑的嬉戏着。这时,一支规模极为庞大的船队出现在西边的天海交接线上。
  这是一支从美国纽约出发的船队,由超过300条商船组成,这些商船就像收阅的士兵一样,排成整整齐齐的队列向东北方的不列颠岛驶去。它们排出这种队形倒不是为了装逼,而是为了安全。
  这种看起来很整齐的队列是一种反潜阵型,是英美法三国用了无数鲜血、船只还有无数的货物为代价,总结出来的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反潜阵型。商船们按照大小、种类和货物的重要程度,从里到外的排出去。然后护航的军舰会在它们四周,把它们团团保护起来。
  这支庞大的商船编队配属的护航舰队自然也不少,主要是由中美日三国组成,还有几艘英法的驱逐舰混在里面。因为这次的护航任务中,中国出的军舰最多,所以按照惯例,就由中国的海军主将担任总指挥。
  在旗舰汉朝号航空母舰的舰桥上,护航舰队司令岳友元中将正在打量着这支船队。
  “呵呵,这阵列看起来就像牧羊犬放羊一样啊……”岳友元中将放下望远镜,微笑着说道。
  舰长韦勇上校在旁边不以为然的说道:“司令,我觉得他们也太夸张了,居然用了74艘军舰护航。不过就是几艘潜艇而已,用得着这么搞吗?”
  岳友元笑了笑:“没办法,他们可是被德国潜艇搞怕了啊,到上个月为止,他们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已经超过9000艘,总吨位已经超过3500万吨了。我们中国现在都才不到900万吨商船呢,差不多是我们的四倍了,这个吨位足够把美英法三国的全部商船换一茬还有余,你说他们能不怕?”
  “呵呵,确实,这损失想想都肉痛,我们帮英美法造的商船有大半都白瞎了,全被德国人搞沉了,想起了也真够心痛的,哎,浪费啊。这些德国潜艇也真是够拼的。”韦勇点点头,不禁有些感到可惜。
  3500万吨商船啊,还不算上面的货物,但是这船就够让人震惊了。说句实话,要不是中国搞出“解放轮”这种便于制造的标准商船,协约国的商船恐怕早就被清零了。后来美国佬也看出了“解放轮”的好处,就向中国提出了购买专利授权和图纸,用美国佬20年后发明的东西去赚他们自己的钱,对此文总自然也很乐意,就同意了。
  因为对于美国这种工业强国和山寨强国来说,“解放轮”这种简易商船本来就没啥难度,就算中国不卖专利和图纸,他们自己也完全可以山寨,又不是没有样品。以美国佬的财大气粗,直接拆掉一艘新船来逆向测绘都是做得出来的。
  于是,地球第一工业强国和第二工业强国就开始联手下饺子了,美国佬称这种商船为“三明治商船”,意思是简单快捷像三明治一样。他们给这种商船的正式名称是“自由轮”,不得不让人感叹历史惯性的强大。正式因为中美爆的船海,才让协约国的海运没有中断。
  “我们当年交流给德国人的那些技术,是很先进的,协约国拿德国潜艇没办法很正常……”岳友元笑道:“不过现在有我们加入,就不一样了。英美拿德国潜艇没什么好办法,但我们不同,我们有声纳,有反潜鱼雷,而且我们的反潜凡是是以航空为核心。只要德国潜艇敢冒头,一旦被我们发现了,他们就跑不掉的……”
  “报告,65号机组发现敌方潜艇!”这时,通讯士官突然说道。“方位西经XXX,北纬XXX,距离145公里,目标数量4到5……”
第395章
德国狼群的末日
  一战的烽火不但席卷了大半个欧陆,连大西洋也难逃一劫。像日德兰、法罗群岛、基西拉海峡这样的海上大决战尽管让人热血沸腾,但是这种盛大节目毕竟只是少数。要知道,海军是一个“能在一个下午就输掉整场战争”的军种,哪能经常玩大决战啊,地球上就没有哪家列强玩得起。
  所以在大西洋这个主战场上,最经常发生的战争形式是那种看起来很不起眼,既不威风,也不热血,更不浪漫,甚至还非常猥琐的破交战和反破交战。但是这种形式的海战范围却是非常宽广,几乎遍及到了大洋的每一处,而且次数也是非常之多,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正因为次数频繁,它给交战双方带来的伤亡和损失也是最多的。
  这场旷日持久的破交与反破交的交锋,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后者占尽了上风。因为当时的德国潜艇还很守规矩,恪守国际法,搞的是“有限制的”破交战。根据国际法《捕获法案》的相关规定,德国潜艇在执行任务前,首先需要准确识别拟攻击目标。这就要求潜艇必须浮出水面,派遣艇员登上目标船只进行检查,从而确认对方是否属于合法的攻击目标。只有完全确认目标属于可攻击对象后,潜艇才可以将其击沉。在击沉目标之前,必须确保给予对方全体船员逃生的机会,必要时还应当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在潜艇履行上述规则时,其自身的隐蔽性、突然性等战术优势就几乎完全丧失,所以德国潜艇在一战前期一直战绩平平。
  事实上,这个时候破交和反破交的交锋并不激烈,但这个时候英国人干了件自作聪明的蠢事。他们先搞了一种被称为“Q船”的伪装猎潜艇。这种“Q船”就是用普通商船改装的,从外表看,它与一般商船没有区别,但船上却装有大口径火炮和反潜炸弹,有的还装有鱼雷。它的船员都是志愿人员,来自皇家海军后备部队或商船队。这劳什子就是用来扮猪吃老虎,专门钓鱼用的。英国佬一共制造了200多艘各种各样的Q船,满世界钓鱼。德国潜艇又不少都上当了,被击沉了20多艘,击伤了80多艘。
  有了这个借口之后,德国人就彻底不要脸了,搞起了无限制潜艇战。他们一旦不要脸了,局面顿时大为改观,这战果就蹭蹭蹭蹭的往上涨。当然,从战争的发展来看,二德子迟早都会选择这个战术,但因为英国佬的自作聪明,却使得他们有了一个相当好的借口,这名声就不一样了啊。
  自从二德子不要脸之后到美国参战前的那段日子,就成了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噩梦,整个协约国损失了超过2400万吨的商船,还有200多艘各种军舰。在德国潜艇最疯狂的时候,协约国每个月被击沉的商船超过200万吨以上。直到美国参战后,美国派出了大量军舰参与护航。而日本在中国订购以及他们自制的大量护航舰,也陆续投入到反破交作战中,情况才有所好转。
  尤其是美国人发现了飞机反潜这项大杀器,进入1918年之后,随着美国的大量临时航母加入护航作战,德国潜艇的猖狂气焰才被逐渐压了下去。
  但是德国人在损失了一批潜艇之后,也学聪明了,他们就集中在夜间行动,白天都躲在海里不动。以当时的侦查技术,协约国的飞机都是靠目视去发现海面上的潜艇,但如果潜艇只是把通气管伸出来,悬停在海中的话,就很难发现了。而英美等国又没声纳,对于这些昼伏夜出的德国潜艇,也没有太多的方法,同样需要大量的护航舰艇。但不管怎么说,由于航母的使用,协约国还是成功的把德国潜艇的活动时间压缩了一半。
  美英法等国为了对抗可恶的德国潜艇,想了很多办法,开了很多脑洞。他们一边大量引进的中国水轰-1“狮头鹅”水上巡逻机,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各自的远程大型水上飞机。他们把这些水上飞机布置在大西洋两岸以及中间的海岛上,天天就在海面上进行武装巡逻。
  另外协约国还爆了很多小型反潜舰艇,这些简易猎潜艇最小的只有百多吨,只安装了一门57毫米速射炮和几挺机枪,以及深水炸弹。这些简易猎潜艇造价低廉,建造简单迅速,甚至还可以用渔船来改造,英美法起码爆了几百艘这种东西。它们虽然去不了远洋,但在近海就能以数量优势玩“人民战争”,现在美国东海岸和法国的西海岸,到处都是这种简易猎潜艇。
  协约国的这些措施还是很有效的,大大压缩了德国潜艇的活动空间和时间,把商船损失从最高的每月200多万吨,降低到了100万吨以下。到了今年2月,损失已经下降到了80万吨,但这样的损失还是太大了点儿。于是在基西拉海峡大战之后,中国海军也派出了大量舰艇加入了这场搜捕德国狼群的作战当中。
  1919年4月初,中国海军除了留下8艘主力舰、两艘航母和部分轻型舰艇继续控制地中海之外,其他的四艘航母和大部分轻型舰艇都被派遣到大西洋,参与了这次被命名为“海上猎狼”的行动。
  到了5月份的时候,刚刚服役的隋朝号和唐朝号航空母舰也带着40多艘轻型舰艇赶来帮忙,好吧,主要是为了进行实战训练。
  目前中国海军在大西洋上进行护航任务的舰队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六艘正规航母(周朝号、秦朝号、汉朝号、晋朝号、隋朝号和唐朝号),十四艘临时航母,四艘水上飞机母舰是反潜的核心力量。此外还有六艘战列舰,八艘重巡洋舰,二十四艘轻巡洋舰,四十八艘驱逐舰、六十艘护卫舰和六十艘潜艇,构成了极为庞大的反潜力量。
  随着中国反潜力量加入后,大西洋上的局势立马改观。中国不但出动了大量的飞机,而且舰艇还全都是安装了声纳系统,不但在白天把德国潜艇压得死死的,就连到了晚上,也根本不用担心德国潜艇混水摸鱼。
  按照某位中国声纳兵的说法:德国潜艇其实很好发现的,它们要么呆着别动,只要它们一动,几百海里外都听得到。这也是不能怪德国人蠢,这个时代潜艇都才刚刚开始发威,哪有什么“静音”的概念啊。那潜艇的噪音自然就是大得没边儿了,使得它们还在几百海里外就会被发现。
  自从中国舰队加入后,反潜效率大为提升。4月份的时候,协约国商船损失就下降到了40万吨。而到了5月份,更是下降到了20万吨。反倒是德国潜艇损失惨重,这两个月来德国潜艇被击沉或俘获了97艘,击伤百余艘,比之前几年里加起来还多。目前德国可用于破交的潜艇总数约为400艘,现在可以说已经是伤亡过半了。
  这还是中国海军没有下死力的结果,文德嗣早就打了招呼,让他们不要太卖力,意思到了就行了。他的原话就是:要是咱们把活都干完了,友军还干什么呢?
  本着这个原则,中国海军基本上是睁只眼闭只眼,把这个行动当做是实战训练了。只要那些德国潜艇没脑残到准备攻击自己,或者进入最后警戒线范围,中国海军即使发现了他们也是假装没看见。更加不用说追击了,只要德国潜艇识趣的退走,中国舰队绝对不会多追一步。
  ……
  唐朝号航空母舰。
  唐朝号航母是汉朝级的四号舰,1916年3月1日开工,1917年7月12日下水,1918年10月15日完工,1919年4月10日完成海试和适应训练编入南海舰队。随后就被调到大西洋进行反潜作战。
  汉朝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正规航母,标准排水量33200吨,满载排水量39700吨,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15节/16000海里,总功率120兆瓦(16.1万马力),乘员3050人。它的武备都是以防空为主,全舰配备六座双联装130毫米高平两用炮,10座四联装40毫米高炮,双联和单装的20毫米高炮共50门左右,还有40-60挺15毫米高射机枪(小口径防空火力各舰数量都不同)。
  当然,航母的主要武器是它的舰载机,而不是这些火炮。汉朝级的载机量高达115架,一般是这样配置:2个战斗机中队(36架)、2个俯冲攻击中队(36架)、2个鱼雷轰炸机中队(36架),5架侦察机,2架联络机。另外还有9架拆散了放置的备用机(战斗机、俯冲攻击机和鱼雷机各3架)。
  此时,一个由轰-6“蓑羽鹤”鱼雷轰炸机构成的双机编队正在向唐朝号航母飞来,随后舰桥上的广播响起,命令甲板准备降落事宜,同时也亮起了“准备降落”的信号灯。
  甲板上的地勤们立刻忙碌起来,在斜角甲板上挂好了三道阻拦索,随后指挥塔发出了准许降落的信号。长机立即带头开始了降落,它在减速后对准了斜角甲板上跑道,把襟翼放到最大。然后这架飞机就很放下起落架和尾钩,向甲板冲了下来。咚的一声,飞机的尾钩成功钩住了第一道阻拦索,飞机前冲了20多米后被阻拦索逼停,着陆成功。
  地勤人员赶紧开着电瓶拖车跑了过去,一些人马上把尾钩和阻拦索脱离,并启动阻拦索的液压系统,将其复原。另外一些人则把战机挂上电瓶拖车,拖到了停机位,为下一架飞机降落做好准备。
  两分钟后,另一架飞机也降了下来,这个僚机飞行员的技术要差点,第一道和第二道阻拦索都没钩住,好在他赶紧调整机位,总算钩住了最后一道阻拦索。飞机歪歪扭扭的停下来,地勤们还来不及擦掉冷汗,就赶紧上去忙碌。
  要是三道阻拦索都没钩住这架飞机,飞行员就得赶紧拉起复飞,转一圈再来。这就是舰载机与岸基飞机着陆时的最大区别,岸基飞机降落时可缓慢减速平飞,直到关闭发动机慢慢的降下去。但舰载机着陆就不能关闭发动机,还不能减速太多,一旦尾钩未能挂住阻拦索,必须能快速拉升逃逸。
  看到两架飞机都平安降落,地勤指挥官才向长机飞行员笑着问道:“大范,这次出击怎么样啊?”
  “可以确定,我们干掉了一艘潜艇……”长机机长笑呵呵的拿出一个胶卷,晃了晃。
  “恭喜恭喜,大范你们真是好运气!这已经是第三艘了吧,哈哈哈……”地勤指挥官翘了翘大拇指。这个机组运气特别好,加上这一次已经干掉了三艘德国潜艇了。
  “好了,我们还得去空指部报道,交照片,等会儿再聊啊。晚上我请客……”长机机长又和他说笑了几句,就招呼上自己的机组成员往舰桥跑去。
  这时,地勤们也忙着把这两架飞机拖到升降机上,送到机库去进行检修和保养。这也是条例了,舰载机比岸基飞机更娇贵,每次飞行之后都要进行例行检修和保养。如果是在太平洋和地中海,这些工作可以在甲板上做,但这里是大西洋,海况太恶劣了,飞机降落后就必须很快进入机库,否则放在外面说不定会被吹海里去。
  呃,这其实是教训。刚来大西洋的时候,中国海军就没注意这个情况,大意了一下。还是像以前那样,把飞机整整齐齐的摆在甲板的停机区。结果一场大风刮来,飞机就噗通噗通的下饺子了,事后统计当时的四艘航母一共掉了28架飞机下去,幸运的是当时飞机上都没人……后来他们除了起飞和降落时,再也不敢把飞机放甲板吹风了。
  汉朝号上,参谋正向岳友元报告:“司令,唐朝号报告,61号机组击沉潜艇一艘,有照片可以确认。”
  岳友元点点头:“嗯,看来,这个让鱼雷机和攻击机携带反潜鱼雷进行攻击的战术,效率还不错,可以继续使用……”
第396章
邓尼茨的回忆
  在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很多军迷都感到奇怪,德国潜艇那么牛逼哄哄的,为什么在中国舰队参加护航之后,就怂了?甚至到了1919年10月之后,就完全没有什么动静了?
  严格说来,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实在太碉堡了,让德国潜艇部队伤亡惨重,无法承担损失了。当时的一位当事人,U-68号潜艇艇长卡尔·邓尼兹上尉在战后写了一本记录当时大西洋破交战经历的回忆录——《我经历的大西洋战争》,我们或许从这本书里,大致可以看出二德子的潜艇是如何被打哭的。
  《我经历的大西洋战争》节选如下:
  ……战争已经进入第五年了,国际环境对我们帝国渐渐的不利起来。是的,就是因为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前中立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工业国,自从他们加入到我们的敌对阵营后,情况就越来越不妙了。
  自从美国参战后,我们的物资进口量就减少了很多,不过那时候我们还有中国这个大供应商,欧亚铁路真是个好东西,有了它,我们即使没有大西洋的航线也同样能够获得大量的物资。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样,都很会做生意,只要有付钱,他们什么都卖。
  帝国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得到了巨量的物资,民用物资就不用说了,从食品、衣服、家用电器到药品,什么都有。军用物资也是,从手枪、步枪、冲锋枪、机关枪等轻武器,到战车、大炮武器、飞机等重武器,还有各种口径的弹药。就连我们海军也从中国订购了的很多轻型舰艇和潜艇,其中甚至还有两艘巡洋舰,是在日德兰立下大功的皮劳号和埃尔宾号重雷装巡洋舰。
  当然这是在战前。欧战爆发后,我们海军在中国的采购基本上就停止了,只有一些潜艇的购买还能进行,因为海路被英国封锁了,水面舰艇无法回到国内。另外就是还有一种很小很小的鱼雷艇,他们在帝国海军被叫做S-16型鱼雷艇,但在私下,我们更习惯叫它“鳟鱼”。“鳟鱼”的满载排水量只有50吨,长度不到25米,宽度6米多。它们小得可以装上火车车厢上,船体和上层建筑分开,三个平板车就能运两艘鱼雷艇。
  当然,必须是中国那种宽轨火车才行,如果是帝国标准的火车是运不了的。幸运的是,欧亚铁路是按中国标准修的,更幸运的是,它一直通到了汉堡港口。我们从中国买的鱼雷艇,就是通过这条铁路一直送到了汉堡港。
  这种小型鱼雷艇有个独一无二的特征,非常容易辨认,因为它们的整个船身和部分上层建筑都是铝合金的!真是难以置信,铝这种在普法战争时代比黄金还贵的金属,居然会被用来造船。我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是非常吃惊的。现在的铝当然没有那么贵了,但每吨好像也要7000马克左右(译者注:当时100马克≈47华元),必须承认,当今世界上能够用铝造船的,恐怕也只有中美这两家,就算不考虑成本,其他国家的铝产量也不足于被允许用来造船,哪怕是这种小船。
  “鳟鱼”很小,但它的性能非常优秀,它装备了4根鱼雷发射管,可以一次同时发射4条600毫米鱼雷,中国的这种鱼雷管很有意思,它的内径是可以调整的,只需要更换不同的内管,就可以发射口径从600毫米到450毫米的鱼雷,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棒的设计。除了鱼雷之外,它还有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13毫米高射机枪,它后面还有两条深弹滑轨,可以携带8枚深水炸弹。
  我说的这些武器只是它的原配,我们在拿到“鳟鱼”之后,通常都会按照自己使用习惯和任务需要给它加装各种不同的武器,从8毫米的马克沁到57毫米的短管炮都有。
  “鳟鱼”最惊人的是它的速度,因为它采用的是滑水型船体,而不是传统的排水型船体,所以速度非常快。它的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40节,就像飞一样。
  这种优秀的小船,帝国海军和奥匈海军都买了不少,还有意大利人、土耳其人和波兰人,也很喜欢这种小巧而威力巨大的船,几乎所有同盟国的海军都购买了。在战争结束后,我更听说,至少有20个国家的海军都购买了这种船只。不过我知道它的价格并不便宜,所以中国人又推出了一种廉价版,用廉价的钢代替了铝。我还听说,日本人还仿制了一种更便宜的木壳版的“鳟鱼”,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好主意,但很遗憾的是,日本人低估了高航速带来的巨大水压,他们的木壳“鳟鱼”根本不敢开到33节以上,否则就会解体。
  比较讽刺的是,中国人卖出的这种鱼雷艇也给他们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1919年6月17日,意大利海军用整整一个大队的中国原版“鳟鱼”给了协约国舰队沉重打击,当时协约国舰队正在进攻塔兰托湾,意大利人把鱼雷艇埋伏在港湾里,用伪装网覆盖,躲过了协约国的空中侦察,它实在太小了,可以很方便的隐藏起来。
  随后,协约国舰队就遭到了意大利鱼雷艇的伏击。因为距离太近了,协约国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中国的伏羲号和女娲号排在最前面,它们遭到了最多的攻击,起码中了10条鱼雷,几乎被当场击沉。要说最倒霉的还是英国人,他们被击沉了三艘前无畏舰,重创了两艘。后来,中国人费了很大力气去修复这两艘倒霉的超无畏舰,但似乎损害到了根本,再也无法恢复到最佳状态,因此在战后它们就退出了一线,作为训练舰艇,后来又被改造成了战列舰博物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